第44章 黃山遇故人
經過任盈盈簡單包紮,任我行的眼睛已經止住流血,只是他心灰意冷,臉色蒼白無血。
一番激戰,再受重創,他自家知自家事,已經油盡燈枯,如楊蓮亭所說沒幾天可活了。
若能活著下山,與女兒享一段天倫之日,死無而憾。
對於沒能殺的了東方不敗奪回教主之位,是他藝不如人,沒什麼可怨的。
任我行一生經歷無數大風大浪,風光過,狼狽過,心胸開闊,很輕易的接受了自己的失敗。
「多謝東方叔叔手下留情,盈盈這一去就隱居世外,退出江湖。」
任盈盈明是說自己,實則代父親而說。
以任我行的驕傲,寧死也不會說這種話。但他們若要輕易下山,總要留下些什麼。
隱居世外,退出江湖,就等於放棄了日月神教一切權柄,這是在安楊蓮亭的心。
「走!」
任我行用全身力氣說出這個字,緊緊盯著東方不敗,似乎要把這人刻在心中。
「東方不敗,嘿嘿……」
語氣中透出一絲自嘲,在任盈盈與令狐沖的攙扶下,繞過假山進入地道之中。
轉眼間,小小的花圃中,只剩下東方不敗與楊蓮亭,以及聲息全無的童百熊。
……
黃山,天都峰。
一場秋雨過後,碧空如洗。
陳錚立於峰頂,腳下雲捲雲舒,霧雲茫茫。
陳錚無心觀賞美景,滿腦子儘是太極拳經的心法口訣。
想到當初東方不敗所言:「我自修煉葵花寶典,勤修內功,終於領悟到天人化生,陰陽化本萬物滋長的要道,太極拳經與我已無用。」
東方不敗以葵花寶典走出自己的道路,領悟到「天人化生」之理,太極拳經參悟太深反而會造成障礙。
陳錚反思己身,自己的武學理念是什麼?
想起在恆山派的經歷,當時身處恆山劍陣之中,周身三尺盡在心中,仿若全知全能,事無具細都在自己的心神映照之中。
那種絕對的掌控感,令人沉醉。
「這就是我的武學道路?」
陳錚搖搖頭,這只是武學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不是道路。
道路應該是一種理念,一種道理。
就如太極拳經是有一套自身的武學道理,包含了張三丰對世界的認知以及處事原則。
天遁劍訣有這些東西嗎?
陳錚再次搖頭,天遁劍訣就是一門劍法,而且是他融合各種武學的大雜燴。
什麼時候天遁劍訣變成了天遁劍經,陳錚的武學道理也就成了。
這一番自我省視後,陳錚就發現了自己與東方不敗的差距。
天下第一,名符其實。
「任重而道遠,我還只是武學道路上的一個學生。」
「我可以把各門武學融合,自成一系,卻沒有支撐引導這個體系的心法。」
陳錚忽然想到大唐雙龍中寇仲的「井中月」,無論寇仲學過多少武功,甚至創出獨屬於自己的武學,「井中月」做為核心始終貫穿始末。
這就是心法的作用。
可惜,陳錚沒有寇仲的才情,無論前世今生,他只是中人之資。
若沒有大衍神光,他啥也不是。
「心法,心法……」
陳錚有些苦惱的揉著眉心,很多道理自己都懂,可懂得和能做到是兩回事。
「還是閱歷太淺,經歷太少,積累不夠。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也許等五十歲,人生閱歷足夠豐富,才會有一些感悟。
張三丰不也是在百歲時才創出太極拳經的麼。
我還年輕,不著急!」
其實陳錚很著急,前世今生加起來,陳錚歲數都超過四十歲了。
說一句不惑之齡並不為過,再四捨五入一下,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
可他都經歷過什麼?
上學,結婚生子,工廠打螺絲……
除了這些,有值得記憶的東西嗎,有刻骨銘心的經歷嗎?
四十年虛度,腦子空空。
天都峰頂,輕風襲來,送來一縷絲竹之音,陳錚雜念頓消,思緒回歸。
「誰在彈琴弄簫?」
陳錚側耳傾聽,曲子有點熟悉,好像在哪聽過?
「笑傲江湖曲!」
陳錚恍然,隨之又心生疑惑。
曲洋已死,劉正風歸隱,誰在彈這首曲子?
「不會是令狐沖跟任盈盈吧?」
想到原著中二人琴蕭合奏,只是曲譜在自己身上,令狐沖從哪學到的?
思及令狐沖與劉正風的關係,曲非煙也可能有曲譜,以及她與任盈盈的關係,這二人會笑傲江湖曲很合理。
只是這二人不照顧任我行,跑黃山旅遊來了?
陳錚身形一動,從天都峰躍下,腳尖點在一塊突石上,借力橫飛,穿越雲海,朝著聲樂傳來的方向疾掠而去。
蓮花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宛如初綻的蓮花。峰頂方圓丈余,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
雨後,縱觀八面雲海,蔚為壯觀。
此刻,峰頂盤坐一男一女。
男子奏簫,女子彈琴,琴蕭合奏,相隔數里都能聽到隱隱樂聲。
陳錚身如飛鶴,青城派的鶴嘯九天身法施展開,形神皆具,姿態優美,穿梭在雲海霧峰之中,惚如神仙。
「二位好雅興,秀峰絕頂,琴蕭相伴,好一對神仙眷侶。」
人未到聲先至。
琴蕭之音嘎然而止,令狐沖與任盈盈朝峰下望去。
只見一道人影從雲霧中鑽出,身姿優雅,神態自若,寬衣敞袖,一副逍遙自在的樣子。
「是你?」
看清來人樣子,任盈盈眉目含煞,冷哼一聲。
令狐沖對陳錚倒沒惡感,起身抱拳道:「原來是陳兄,這兩年一直沒有陳錚兄的消息,沒想到竟在此地相遇。」
陳錚無視了任盈盈的惡意,沖令狐沖抱拳還禮,笑道:「陳某一直隱居黃山,也沒想到會見到令狐兄。
令狐伉儷不是照顧任教主麼,怎的有閒情逸緻來黃山遊玩?」
提到任我行,令狐沖苦澀道:「家岳已於半年前故逝,我帶盈盈出來散散心。」
「任先生故去了?」
陳錚很驚訝,知道任我行命不久矣,沒想到從黑木崖下來後才不到兩年就死了。
想到五嶽劍派會盟,左冷禪敗於岳不群之手,丟了盟主之位後深居淺出,嵩山派也變的低調起來。
而岳不群受到左冷禪與嵩山派的牽制,絲毫不提並派之舉,江湖一時間風平浪靜。
任我行的逝去,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代新人換舊人,現在是新生代的世界,就連陳錚令狐沖這些人,都被歸入上一代消失在江湖中了。
一番激戰,再受重創,他自家知自家事,已經油盡燈枯,如楊蓮亭所說沒幾天可活了。
若能活著下山,與女兒享一段天倫之日,死無而憾。
對於沒能殺的了東方不敗奪回教主之位,是他藝不如人,沒什麼可怨的。
任我行一生經歷無數大風大浪,風光過,狼狽過,心胸開闊,很輕易的接受了自己的失敗。
「多謝東方叔叔手下留情,盈盈這一去就隱居世外,退出江湖。」
任盈盈明是說自己,實則代父親而說。
以任我行的驕傲,寧死也不會說這種話。但他們若要輕易下山,總要留下些什麼。
隱居世外,退出江湖,就等於放棄了日月神教一切權柄,這是在安楊蓮亭的心。
「走!」
任我行用全身力氣說出這個字,緊緊盯著東方不敗,似乎要把這人刻在心中。
「東方不敗,嘿嘿……」
語氣中透出一絲自嘲,在任盈盈與令狐沖的攙扶下,繞過假山進入地道之中。
轉眼間,小小的花圃中,只剩下東方不敗與楊蓮亭,以及聲息全無的童百熊。
……
黃山,天都峰。
一場秋雨過後,碧空如洗。
陳錚立於峰頂,腳下雲捲雲舒,霧雲茫茫。
陳錚無心觀賞美景,滿腦子儘是太極拳經的心法口訣。
想到當初東方不敗所言:「我自修煉葵花寶典,勤修內功,終於領悟到天人化生,陰陽化本萬物滋長的要道,太極拳經與我已無用。」
東方不敗以葵花寶典走出自己的道路,領悟到「天人化生」之理,太極拳經參悟太深反而會造成障礙。
陳錚反思己身,自己的武學理念是什麼?
想起在恆山派的經歷,當時身處恆山劍陣之中,周身三尺盡在心中,仿若全知全能,事無具細都在自己的心神映照之中。
那種絕對的掌控感,令人沉醉。
「這就是我的武學道路?」
陳錚搖搖頭,這只是武學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不是道路。
道路應該是一種理念,一種道理。
就如太極拳經是有一套自身的武學道理,包含了張三丰對世界的認知以及處事原則。
天遁劍訣有這些東西嗎?
陳錚再次搖頭,天遁劍訣就是一門劍法,而且是他融合各種武學的大雜燴。
什麼時候天遁劍訣變成了天遁劍經,陳錚的武學道理也就成了。
這一番自我省視後,陳錚就發現了自己與東方不敗的差距。
天下第一,名符其實。
「任重而道遠,我還只是武學道路上的一個學生。」
「我可以把各門武學融合,自成一系,卻沒有支撐引導這個體系的心法。」
陳錚忽然想到大唐雙龍中寇仲的「井中月」,無論寇仲學過多少武功,甚至創出獨屬於自己的武學,「井中月」做為核心始終貫穿始末。
這就是心法的作用。
可惜,陳錚沒有寇仲的才情,無論前世今生,他只是中人之資。
若沒有大衍神光,他啥也不是。
「心法,心法……」
陳錚有些苦惱的揉著眉心,很多道理自己都懂,可懂得和能做到是兩回事。
「還是閱歷太淺,經歷太少,積累不夠。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也許等五十歲,人生閱歷足夠豐富,才會有一些感悟。
張三丰不也是在百歲時才創出太極拳經的麼。
我還年輕,不著急!」
其實陳錚很著急,前世今生加起來,陳錚歲數都超過四十歲了。
說一句不惑之齡並不為過,再四捨五入一下,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
可他都經歷過什麼?
上學,結婚生子,工廠打螺絲……
除了這些,有值得記憶的東西嗎,有刻骨銘心的經歷嗎?
四十年虛度,腦子空空。
天都峰頂,輕風襲來,送來一縷絲竹之音,陳錚雜念頓消,思緒回歸。
「誰在彈琴弄簫?」
陳錚側耳傾聽,曲子有點熟悉,好像在哪聽過?
「笑傲江湖曲!」
陳錚恍然,隨之又心生疑惑。
曲洋已死,劉正風歸隱,誰在彈這首曲子?
「不會是令狐沖跟任盈盈吧?」
想到原著中二人琴蕭合奏,只是曲譜在自己身上,令狐沖從哪學到的?
思及令狐沖與劉正風的關係,曲非煙也可能有曲譜,以及她與任盈盈的關係,這二人會笑傲江湖曲很合理。
只是這二人不照顧任我行,跑黃山旅遊來了?
陳錚身形一動,從天都峰躍下,腳尖點在一塊突石上,借力橫飛,穿越雲海,朝著聲樂傳來的方向疾掠而去。
蓮花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宛如初綻的蓮花。峰頂方圓丈余,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
雨後,縱觀八面雲海,蔚為壯觀。
此刻,峰頂盤坐一男一女。
男子奏簫,女子彈琴,琴蕭合奏,相隔數里都能聽到隱隱樂聲。
陳錚身如飛鶴,青城派的鶴嘯九天身法施展開,形神皆具,姿態優美,穿梭在雲海霧峰之中,惚如神仙。
「二位好雅興,秀峰絕頂,琴蕭相伴,好一對神仙眷侶。」
人未到聲先至。
琴蕭之音嘎然而止,令狐沖與任盈盈朝峰下望去。
只見一道人影從雲霧中鑽出,身姿優雅,神態自若,寬衣敞袖,一副逍遙自在的樣子。
「是你?」
看清來人樣子,任盈盈眉目含煞,冷哼一聲。
令狐沖對陳錚倒沒惡感,起身抱拳道:「原來是陳兄,這兩年一直沒有陳錚兄的消息,沒想到竟在此地相遇。」
陳錚無視了任盈盈的惡意,沖令狐沖抱拳還禮,笑道:「陳某一直隱居黃山,也沒想到會見到令狐兄。
令狐伉儷不是照顧任教主麼,怎的有閒情逸緻來黃山遊玩?」
提到任我行,令狐沖苦澀道:「家岳已於半年前故逝,我帶盈盈出來散散心。」
「任先生故去了?」
陳錚很驚訝,知道任我行命不久矣,沒想到從黑木崖下來後才不到兩年就死了。
想到五嶽劍派會盟,左冷禪敗於岳不群之手,丟了盟主之位後深居淺出,嵩山派也變的低調起來。
而岳不群受到左冷禪與嵩山派的牽制,絲毫不提並派之舉,江湖一時間風平浪靜。
任我行的逝去,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代新人換舊人,現在是新生代的世界,就連陳錚令狐沖這些人,都被歸入上一代消失在江湖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