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五嶽劍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旁邊另有一行稍小刻字,寫著「范松趙鶴破恆山劍法於此。」

  這一行字旁邊刻劃了幾百組人形,兩兩一組,一人持劍一持使斧。

  持劍小人每出一招都被使斧之人打斷攔截,或起手,或中途變招,一招一式盡被克制。

  陳錚對照石壁上的持劍小人以手代劍,演練劍招,練完劍法之後又以斧破之。

  之後閉目陷入沉思之中。

  這些斧招零散不成體系,更無運勁行氣之法,明顯是臨時想出的招數,只為破解劍法。

  這種破解方法有些取巧,每一斧都點在劍法的勁力轉折之處。

  正因如此,陳錚才有可能借斧招推理劍法的運勁行氣之法。

  先自行推理,再以大衍神光完善,讓他對恆山派劍法的理解飛速提升。

  如法泡製,掌握了恆山派劍法後,陳錚又看向石壁上的華山劍法。

  華山劍法旁邊赫然也有一行小字:「張乘雲張乘風盡破華山劍法。」

  看名字就知道是兄弟倆,石壁小人刻劃的太潦草,看不出使劍還是使棍,勉強看的出是一個條狀物。

  但石壁人形極為傳神,笨拙之中餘韻不盡,一招一式綿綿不絕,明顯是一門完整的武功。

  陳錚食指作劍,照著張氏兄弟的招數演練一遍,竟然能順暢的施展出來。

  張氏兄弟對華山派劍法的破解比起范趙二人的粗糙,要精細許多倍。

  以劍法破劍法,華山派每一招蘊含的諸多變化都被張氏劍法對應破解。

  一招「有鳳來儀」五六個變化,劍勢飛舞,輕盈靈動,竟得華山派劍法精粹。

  在張氏兄弟刻劃下,比華山派的人都要傳神。

  無論有鳳來儀如何變化,張氏兄弟的劍招都有對應的變化,甚至還多出數種變化做為反擊。

  「有點意思。」

  陳錚左手張氏劍法,右手華山劍法,一邊演練,一邊思考,同時以大衍神光解析。

  張氏兄弟的這門劍法極有趣,讓陳錚不由想到了林朝英破解全真派劍法。

  只是玄妙之處相差極大。

  玉女劍法與全真劍法雙劍合璧,幾乎無解,威力數倍增強。

  張氏兄弟的劍法只為破解而創,意境上落了下乘。

  再看嵩山、泰山、衡山三派劍法,各有玄妙,風格迥異。

  每一門劍法都是一代代前輩高手前仆後繼,耗盡了心血創造完善,絕妙非凡,冠絕當代。

  只可惜,破解之法一如范趙二人粗糙不堪。

  五派劍法與破解之法全數演練完畢,已經過了一整夜。

  陳錚此行來華山的目的已經達成,毫不在意是否會暴露石洞中的劍法,飛身離開思過崖往華陰縣而去。

  剛進客棧,就聽見不戒和尚在嚷嚷。

  「陳小子,一大早不見人影,你不會是去了華山派吧?」

  陳錚無語之極,至於嗎?

  防自己跟防賊一樣。

  他是吃飽了撐著,大清早跑去華山派又大清早返回。

  不戒和尚也覺得自己反應過度,摸摸大腦袋「嘿嘿」笑了起來,拉著陳錚就往客棧外走。

  邊走邊嚷嚷:「客棧的早飯一點油水都沒有,吃著不痛快,洒家帶你吃別家。」

  不容陳錚拒絕,拉著他進了一家酒店。

  「店家,有甚好酒儘管拿出來,再來三斤滷肉,配兩樣小菜,不夠洒家再叫你。」

  大清早的來喝酒,可不多見,尤其還是個和尚,就更少見了。

  看到不戒和尚高大威猛,還是個酒肉和尚,店家大吃一驚:「好一條大漢,莫不是梁山泊的花和尚魯智深?」

  這店家看過水滸傳,把不戒和尚跟魯智深聯想到一塊了。

  真別說,陳錚第一次看到不戒和尚,想到的也是魯智深。

  不過這廝比不得魯智深的慧根,純粹是因為愛上一個尼姑才出的家。

  「話說,不戒和尚有沒有找到儀琳的母親?」陳錚忽然想道。

  若記憶沒出錯的話,儀琳母親就是恆山上的啞婆婆。


  說來好笑,兩人都挺有趣,一個半路出家做個和尚,一個半路還俗裝聾作啞,好像在玩過家家呢。

  這是一對歡喜冤家,陳錚想著要點一點不戒和尚,讓這一家子儘早團聚。

  演練一晚上的劍法,陳錚心神疲乏,草草應付著不戒和尚,直接閃身走人。

  返回客棧躺在床上蒙頭就睡。

  借著酒意一覺睡到下午,沒看見不戒和尚的人影,不知道去哪晃蕩了。

  叫跑堂的送來一壺茶水,陳錚獨自一人待在客棧推衍得到的劍法。

  笑傲江湖的武學已經沒落,再往後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很流行的一種說法是世界等級下降,末法來臨,甚至牽扯到了劉伯溫斬龍脈。

  陳錚有不同的看法。

  笑傲江湖不是沒有高手,如武當沖虛,少林方正,更有鎮壓江湖二十載的東方不敗。

  方正與東方不敗沒見過,陳錚不好評價,沖虛道人的武功絕對不弱。

  劍法高絕,已臻功夫入神之境,與沖虛齊名的方正必然不差。

  東方不敗就更不用多說了,「天人化生」四個字道盡其武學妙諦。

  而風清揚一道劍意留存石壁二十年,已經不是武俠而是玄幻了。

  倚天世界中高手輩出,張三丰威震江湖一甲子,乃是承前啟後的絕代大宗師,武道修為近乎仙人一般。

  誰敢說張三丰不如前人?

  張無忌夠牛吧,無數神功傍身,可陳錚從字裡行間沒有感覺到他的武功達到「功夫入神」之境。

  所以,不是世界等級降了,也不是劉伯溫斬了龍脈。

  華山派石洞中破盡五嶽劍法的魔教高手,修為比之現在的一流高手絕對強出一個檔次。

  相比前朝高手,絲毫不差。

  在陳錚看來,明朝武學沒落這個鍋要扣在東方不敗的身上。

  東方不敗鎮壓江湖二十年,令無數人心生恐懼,感到前途無望。

  沒有人能想像出武功要怎麼練才能達到東方不敗這樣的境地。

  絕望之後,就只剩下擺爛了。

  二十年的擺爛,一代人的時間足以把江湖精華耗盡。

  而在這中間,門派之間爭鬥,派中內耗,朝廷的算計,更是加劇了這一過程。

  到了明末清初,江湖幾乎沒有像樣的高手了。

  正如定靜師太的擔憂,先有東方不敗,再出了個陳錚,整個江湖該有多麼絕望。

  一人獨秀,萬馬齊喑。

  於當今江湖而言,得了五嶽劍派的劍法,就等於得到了江湖一半的精華。

  陳錚足不出戶,一心推演劍法,劍道修為一日千里。

  等到他從客棧出來時,恍如隔世,整個人鋒芒畢露,與數日前相比,判若兩人。

  「算算日子,華山派也該啟程了。」

  陳錚極力收斂自身鋒芒,依然讓人不敢直視。

  坐在客棧大廳內,所有都不敢看他。

  好似一柄脫鞘的寶劍刺入眼中,遠遠的看一眼,兩隻眼睛就疼的直流眼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