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劉璋和劉備
劉璋想起曾經與劉備把酒言歡,稱兄道弟的日子,當年那些美好的回憶如今都成了刺痛他內心的利刃。
他對劉備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換來的卻是背叛和捅刀子。
「父親,莫要動怒,傷身。」劉闡在一旁輕聲勸道。
劉璋長嘆了一聲,眼中滿是滄桑:「兒啊,為父怎能不怒?想當年,我對劉備掏心掏肺,卻落得如此下場。」
劉闡沉默不語,他深知父親心中的痛苦和怨恨。
但是皇帝派人召見,劉璋又不能不見,他只好和小兒子奉命來到了江陵。
會面的日子終於到來,劉備早早地來到了劉協的住所,他的心情忐忑不安,連關銀屏都能感受到氣氛有些壓抑。
關銀屏給劉備端來了一杯茶,然後她便靜靜的退到一旁。
她發現,一向沉穩如山的伯父,今日卻顯得有些不安,時不時的就會扭頭看向門外,茶水直到涼了,他也沒有喝一口。
劉備一生坦坦蕩蕩,但唯獨對劉璋,他是有虧欠的。
劉璋拿他當兄弟,他對卻劉璋動刀子,不管事情過去了多久,劉備的心裡都始終存有愧疚。
說白了,他也知道,當初自己做的不地道!
本來這件事,劉備也不指望能夠化解,想不到,皇帝卻主動提了出來,在不安的同時,劉備的心裡也燃起了一絲期待。
他知道,皇帝不可能害他,極有可能是想幫他從中說和。
劉協倒是很坦然,安靜的坐在一旁等著,劉備從來沒像今天覺得時間過得這麼慢,他一次次看向門口,既盼著劉璋早點來,又不希望他來,心裡非常的矛盾。
千呼萬喚,人終於還是來了。
劉璋在劉闡的陪同下,緩緩走了進來。
進屋後,劉璋一眼就看到了劉備,眼神馬上就變了,眼中沒有絲毫的溫情。
劉備看到他,遲疑了一下,還是站了起來,拱手說道:「兄台,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劉璋面無表情,他拿不準皇帝究竟和劉備是什麼關係,所以也不敢對劉備表現的太過冷淡,只是勉強點了點頭。
畢竟,成王敗寇,他現在一家人都要看劉備的臉色。
這麼多年,劉備一直都沒有好意思再見劉璋,因為,奪取西川這件事,終歸是劉備心中有愧。
兩人打過招呼後,都不知道該說什麼,目光全都看向劉協。
劉協站了起來,說道:「大家都不是外人,你們都是朕的同宗,也都是朕的長輩,今日朕就做個說客,希望你們二人能夠冰釋前嫌,化干戈為玉帛!」
劉協說著,示意兩人坐下,又吩咐關銀屏給劉璋上了茶水。
關銀屏上了茶水,見氣氛有些緊張,她便識趣的退的遠遠的。
劉協又說道:「今日朕把你們叫到一起,朕希望你們都能敞開肺腑,有什麼就說什麼,把話說透了,過去的恩怨才能化解開。」
劉備有些納悶,不解的看了皇帝一眼。
劉備心說:陛下,你今天究竟是不是站在我這一邊?
氣氛還是有些沉悶,劉璋和劉備都不想說話,劉協便接著說道:「朕先申明一點,朕今日幫理不幫親,對你二人一視同仁。」
「劉備,你沒有意見吧?」
劉備愣了一下,這稱呼怎麼變了?
轉念一想,劉備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兩人同輩論交,以兄弟相稱。
皇帝叫他皇叔,那叫劉璋什麼?光從稱呼上就顯得有失偏頗。
除非,兩個人都叫皇叔,要麼就兩個乾脆都不叫。
劉協稱呼他的名字,這也就是預示著,今天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而且,以皇帝的身份,稱呼劉備的名字,也完全沒有問題!
天地君親師,別說劉備五十多歲,就算他八十歲,劉協作為皇帝,依舊可以直呼其名。
見皇帝看向自己,表情有些嚴肅,劉備急忙點頭,「臣沒有意見!」
劉協又看向另一個,「那你呢,劉璋?」
劉璋心裡反倒鬆了一口氣,看這架勢,皇帝不偏不向,打算公平對待,這對劉璋自然是好事,他就怕兩人是一夥的,合起來欺負他。
劉璋也點了點頭,「一切聽從陛下的。」
「好,那咱們現在就開始了,也都沒必要藏著掖著,你們兩人的恩怨,自然是因益州而起,劉備,你先說。」
劉備面露尷尬之色,嘆了口氣,說道:「當年之事,實乃形勢所迫,我也是無奈之舉。」
劉璋怒目而視,當即反駁道:「無奈之舉?你把我的信任當作什麼?把我的益州當作什麼?」
劉協用眼神示意,讓劉璋接著說。
劉璋憋屈了這麼多年,滿肚子的怨恨,見劉備低頭沉默,面色無比的尷尬,劉璋愈發的相信,皇帝不會站在劉備那一邊,這就讓劉璋愈發的放開了。
他鼓起勇氣,接著說道:「當年我把你請來,正是因為相信你的仁義之名,我讓你是來幫忙的,幫我打張魯,你也答應的好好的,你自己說,自從你來了之後,我遠接高迎,禮遇有嘉,要什麼給你什麼,何曾有過半分虧待……」
劉璋的嘴,就像開閘的洪水一樣,奔涌不息,濤濤不絕。
他越說越激動,劉備的臉色則變的越發難看,頭更低了。
關銀屏站在一旁,吃驚不已,見氣氛不對,她本能的又往後退了幾步,最後乾脆悄悄的走了出去。
她還從來沒見過伯父,如此被人奚落,如此羞於見人。
劉協靜靜的聽著,劉備入川,劉璋的確待他不薄。
劉備才剛到,劉璋就親自迎到了涪城,兩人在涪城置酒百日,稱兄道弟,把酒言歡,比親兄弟還要親。
之後,劉璋大手一揮,吃穿用度,所有的花費,全部供應,花費少說也上億錢之多。
劉璋接著說道:「可是你到了葭萌關,並沒有幫我對付張魯,你私下裡倒是收攬人心,讓當地的百姓對你讚不絕口,即便這樣,我半個不字也沒說。」
「我做夢也沒想到,你…原來你早就打了西川的主意,在葭萌關呆了一年後,你忽然告訴我,荊州有危險,你要回去,向我借幾千兵馬,並要求我供應所有的盔甲和糧草,那個時候,我就覺察到了不妙,很多人勸我,不能再信任你,可我,最終還是給了你一半的兵馬錢糧,結果,我對你的信任,換來的卻是背叛,你不僅沒有往回走,而是偷襲我的白水關,主動挑起了戰事,最後一路反攻到成都,把我益州幾十年的基業,全都占為己有!」
他對劉備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換來的卻是背叛和捅刀子。
「父親,莫要動怒,傷身。」劉闡在一旁輕聲勸道。
劉璋長嘆了一聲,眼中滿是滄桑:「兒啊,為父怎能不怒?想當年,我對劉備掏心掏肺,卻落得如此下場。」
劉闡沉默不語,他深知父親心中的痛苦和怨恨。
但是皇帝派人召見,劉璋又不能不見,他只好和小兒子奉命來到了江陵。
會面的日子終於到來,劉備早早地來到了劉協的住所,他的心情忐忑不安,連關銀屏都能感受到氣氛有些壓抑。
關銀屏給劉備端來了一杯茶,然後她便靜靜的退到一旁。
她發現,一向沉穩如山的伯父,今日卻顯得有些不安,時不時的就會扭頭看向門外,茶水直到涼了,他也沒有喝一口。
劉備一生坦坦蕩蕩,但唯獨對劉璋,他是有虧欠的。
劉璋拿他當兄弟,他對卻劉璋動刀子,不管事情過去了多久,劉備的心裡都始終存有愧疚。
說白了,他也知道,當初自己做的不地道!
本來這件事,劉備也不指望能夠化解,想不到,皇帝卻主動提了出來,在不安的同時,劉備的心裡也燃起了一絲期待。
他知道,皇帝不可能害他,極有可能是想幫他從中說和。
劉協倒是很坦然,安靜的坐在一旁等著,劉備從來沒像今天覺得時間過得這麼慢,他一次次看向門口,既盼著劉璋早點來,又不希望他來,心裡非常的矛盾。
千呼萬喚,人終於還是來了。
劉璋在劉闡的陪同下,緩緩走了進來。
進屋後,劉璋一眼就看到了劉備,眼神馬上就變了,眼中沒有絲毫的溫情。
劉備看到他,遲疑了一下,還是站了起來,拱手說道:「兄台,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劉璋面無表情,他拿不準皇帝究竟和劉備是什麼關係,所以也不敢對劉備表現的太過冷淡,只是勉強點了點頭。
畢竟,成王敗寇,他現在一家人都要看劉備的臉色。
這麼多年,劉備一直都沒有好意思再見劉璋,因為,奪取西川這件事,終歸是劉備心中有愧。
兩人打過招呼後,都不知道該說什麼,目光全都看向劉協。
劉協站了起來,說道:「大家都不是外人,你們都是朕的同宗,也都是朕的長輩,今日朕就做個說客,希望你們二人能夠冰釋前嫌,化干戈為玉帛!」
劉協說著,示意兩人坐下,又吩咐關銀屏給劉璋上了茶水。
關銀屏上了茶水,見氣氛有些緊張,她便識趣的退的遠遠的。
劉協又說道:「今日朕把你們叫到一起,朕希望你們都能敞開肺腑,有什麼就說什麼,把話說透了,過去的恩怨才能化解開。」
劉備有些納悶,不解的看了皇帝一眼。
劉備心說:陛下,你今天究竟是不是站在我這一邊?
氣氛還是有些沉悶,劉璋和劉備都不想說話,劉協便接著說道:「朕先申明一點,朕今日幫理不幫親,對你二人一視同仁。」
「劉備,你沒有意見吧?」
劉備愣了一下,這稱呼怎麼變了?
轉念一想,劉備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兩人同輩論交,以兄弟相稱。
皇帝叫他皇叔,那叫劉璋什麼?光從稱呼上就顯得有失偏頗。
除非,兩個人都叫皇叔,要麼就兩個乾脆都不叫。
劉協稱呼他的名字,這也就是預示著,今天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而且,以皇帝的身份,稱呼劉備的名字,也完全沒有問題!
天地君親師,別說劉備五十多歲,就算他八十歲,劉協作為皇帝,依舊可以直呼其名。
見皇帝看向自己,表情有些嚴肅,劉備急忙點頭,「臣沒有意見!」
劉協又看向另一個,「那你呢,劉璋?」
劉璋心裡反倒鬆了一口氣,看這架勢,皇帝不偏不向,打算公平對待,這對劉璋自然是好事,他就怕兩人是一夥的,合起來欺負他。
劉璋也點了點頭,「一切聽從陛下的。」
「好,那咱們現在就開始了,也都沒必要藏著掖著,你們兩人的恩怨,自然是因益州而起,劉備,你先說。」
劉備面露尷尬之色,嘆了口氣,說道:「當年之事,實乃形勢所迫,我也是無奈之舉。」
劉璋怒目而視,當即反駁道:「無奈之舉?你把我的信任當作什麼?把我的益州當作什麼?」
劉協用眼神示意,讓劉璋接著說。
劉璋憋屈了這麼多年,滿肚子的怨恨,見劉備低頭沉默,面色無比的尷尬,劉璋愈發的相信,皇帝不會站在劉備那一邊,這就讓劉璋愈發的放開了。
他鼓起勇氣,接著說道:「當年我把你請來,正是因為相信你的仁義之名,我讓你是來幫忙的,幫我打張魯,你也答應的好好的,你自己說,自從你來了之後,我遠接高迎,禮遇有嘉,要什麼給你什麼,何曾有過半分虧待……」
劉璋的嘴,就像開閘的洪水一樣,奔涌不息,濤濤不絕。
他越說越激動,劉備的臉色則變的越發難看,頭更低了。
關銀屏站在一旁,吃驚不已,見氣氛不對,她本能的又往後退了幾步,最後乾脆悄悄的走了出去。
她還從來沒見過伯父,如此被人奚落,如此羞於見人。
劉協靜靜的聽著,劉備入川,劉璋的確待他不薄。
劉備才剛到,劉璋就親自迎到了涪城,兩人在涪城置酒百日,稱兄道弟,把酒言歡,比親兄弟還要親。
之後,劉璋大手一揮,吃穿用度,所有的花費,全部供應,花費少說也上億錢之多。
劉璋接著說道:「可是你到了葭萌關,並沒有幫我對付張魯,你私下裡倒是收攬人心,讓當地的百姓對你讚不絕口,即便這樣,我半個不字也沒說。」
「我做夢也沒想到,你…原來你早就打了西川的主意,在葭萌關呆了一年後,你忽然告訴我,荊州有危險,你要回去,向我借幾千兵馬,並要求我供應所有的盔甲和糧草,那個時候,我就覺察到了不妙,很多人勸我,不能再信任你,可我,最終還是給了你一半的兵馬錢糧,結果,我對你的信任,換來的卻是背叛,你不僅沒有往回走,而是偷襲我的白水關,主動挑起了戰事,最後一路反攻到成都,把我益州幾十年的基業,全都占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