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賢良師」張角!
方默不管,繼續書寫。隨後將太平道的教義以及內容寫下。
《太平經》畢竟是道教經典。
在這個年代並不難得。
得益於忽必烈的習慣,這些道教珍藏,並沒有被毀滅。
尤其是黃裳的《政和萬壽道藏》,這東西裡面竟然真的有一篇習武健身的法子。
方默簡單嘗試之後,立刻確定了這東西竟然真的有效。
該說不說,雖然是無魔世界,但還是真的讓他們研究出來一些東西。
怪不得忽必烈成了唯一一個封狼居胥的蒙古人。
也是讓人繃不住。
而《太平經》的字數不多。
方默前後寫了兩個時辰,終於完畢。
要不是此時他有堪稱海量的香火提供法力支持,還真的寫不動這東西。
寫完《太平經》之後,方默繼續開始描寫張角的生平。
很快,方默就慶幸自己沒有先寫張角的生平而再寫《太平經》。
誰也沒有想到,只是張角的生平寫完,竟然足足花費了100萬香火!
這要是在養神世界裡,非要嚇死人不可。
其實此時的方默並不清楚,在京城的所有人的目光,其實都落在了首領府處。
光天白日之下,整座首領府綻放出溫和的金光。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戒嚴,只進不出,首領府方圓一里範圍內的所有人,全部被遷出,文天祥帶領百官,站在一里之外,耐心等待著。
所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人們心裡都有著一點猜測。
官員們議論紛紛,陸秀夫和文天祥卻老神在在。
而趙昺也被禁足在家,他家周圍直接多出來一隊身著鋼木甲的千人軍隊。
用于震懾宵小,看護趙昺。
趙昺也聰明,只是站在院子裡,望著首領府充滿好奇。
隨著張角的生平寫下,桌案再也扛不住重力,直接崩解落在地上。
方默也不意外,繼續書寫。
心中一動,方默加入了自己對於張角的全部認知。
比如掌控雷法、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符水、禳災、解厄、醫藥。
反正是能想到的,全都加入其中。
隨著最後一筆功成,紙張散發出溫和卻又奪目的金光,一時之間,整個京城竟然出現了兩顆太陽。
當光華散去,一切歸於平凡之後,文天祥帶領百官,來到了首領府外耐心等候。
而房間裡,寫滿張角生平的紙張無火自燃。
隨後化作一道金光,落入方默的身上靈機之中。
讓方默驚訝的是,似乎是因為一脈相承,所以黃巾力士並沒有被同化,反而恭敬的立於張角身後,作捧劍將軍狀。
方默終於知道,為什麼養神世界裡,一般都會選擇同一系列的觀想法進行養神了。
原來還有這個好處?
隨著經典造型的黃袍道衣,頂戴黃巾,右手持九節杖,左手八卦道鈴的張角登場,方默只感覺眼前一花,緊接著,張角的生平在腦海中閃回,最終化作一聲嘆息。
此時出現在方默面前的,既不是泥做的神像,也不是所謂的仙神金身,竟然是一位活生生的中年道士。
就連黃巾力士,也呈現無臉神靈狀出現在張角背後。
「你……」方默有些錯愕。
他之前可沒有學過神靈竟然還能化成真人的。
不過方默很快反應過來。
面前的張角並不是成為真人,他只是過於像真人而已。
實際上還是神像。
只不過……
是真人類型的神像。
說簡單點,方默製造了一具張角的軀殼。
但卻沒有靈魂。
心念一動,張角和黃巾力士從方默身上飛出。
落在地上,栩栩如生。
方默簡單的了解了一下,直接倒吸了一口涼氣。
六階極限!
張角竟然是六階極限的神靈?
這麼高麼?
雖然他已經有所猜測,作為「大賢良師」的張角,位階應該不會太低,但是六階極限,還是驚到了方默。
在養神世界,一到三階是低階,屬於不入流的階段。
四階到六階為中階,是養神世界中的大部分。
七階到九階是高階,屬於最頂端的一批人。
不過也因此,七階和六階之間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六階極限就不再相當於七階,但也僅僅只是比七階弱一線。
這一線的差距其實並不大,如果是那種偽七階,弄不好還會翻船。
但就算是如此,六階極限在養神世界也算是中層了。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方默是從一階極限的上限一下子拔高到了六階極限的上限。
而上限是是上限,並不代表實際修為。
不過有了張角這六階極限,最少方默在修行到六階之前,是沒有任何阻礙的。
方默笑得很開心。
隨後方默開始感悟起來。
很快,他就明白為什麼張角竟然會高達六階極限了。
原因自然是因為之後方默硬生生添加的那些法術。
這些只存在於記憶中的張角法術,竟然化成了實際。
甚至還多出來「服食」、「辟穀」和「魘禱」三術。
方默心念一動,一張更加直觀的表格出現在方默面前。
=
神名:張角
品階:六階極限
身份:太平道主,大賢良師,天公將軍。
道法:天罡法(呼風喚雨、掌握五雷、撒豆成兵),地煞術(符水、禳災、解厄、醫藥、服食、辟穀、魘禱)
=
天罡法、地煞術。
這是歷代道教公認的108大小神通。
其中天罡法為「法」,地煞術為「術」。
所謂「法」,可作為根本修行,每一門都足以開創一支道脈。
所謂「術」,可作為防身立命、行走江湖的本事。
怪不得張角當初會失敗了。
他擅長的並不是攻伐之術,面對刀兵,即沒有天命加持,又沒有數算配合,一旦亡故,黃巾軍立刻變成一盤散沙。
搖了搖頭,方默細細感悟著作為自己第一個正經神靈帶來的好處。
首先第一點,那就是方默終於有對敵的法子了。
只不過方默消耗的是香火。
相當於用錢砸人。
其次,張角的法術很多。
但實際上真正能夠用來對敵的,還是三門天罡法。
不過尋常的道士,掌握一門天罡法,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更何況是張角這種能夠掌握三門的?
《太平經》畢竟是道教經典。
在這個年代並不難得。
得益於忽必烈的習慣,這些道教珍藏,並沒有被毀滅。
尤其是黃裳的《政和萬壽道藏》,這東西裡面竟然真的有一篇習武健身的法子。
方默簡單嘗試之後,立刻確定了這東西竟然真的有效。
該說不說,雖然是無魔世界,但還是真的讓他們研究出來一些東西。
怪不得忽必烈成了唯一一個封狼居胥的蒙古人。
也是讓人繃不住。
而《太平經》的字數不多。
方默前後寫了兩個時辰,終於完畢。
要不是此時他有堪稱海量的香火提供法力支持,還真的寫不動這東西。
寫完《太平經》之後,方默繼續開始描寫張角的生平。
很快,方默就慶幸自己沒有先寫張角的生平而再寫《太平經》。
誰也沒有想到,只是張角的生平寫完,竟然足足花費了100萬香火!
這要是在養神世界裡,非要嚇死人不可。
其實此時的方默並不清楚,在京城的所有人的目光,其實都落在了首領府處。
光天白日之下,整座首領府綻放出溫和的金光。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戒嚴,只進不出,首領府方圓一里範圍內的所有人,全部被遷出,文天祥帶領百官,站在一里之外,耐心等待著。
所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人們心裡都有著一點猜測。
官員們議論紛紛,陸秀夫和文天祥卻老神在在。
而趙昺也被禁足在家,他家周圍直接多出來一隊身著鋼木甲的千人軍隊。
用于震懾宵小,看護趙昺。
趙昺也聰明,只是站在院子裡,望著首領府充滿好奇。
隨著張角的生平寫下,桌案再也扛不住重力,直接崩解落在地上。
方默也不意外,繼續書寫。
心中一動,方默加入了自己對於張角的全部認知。
比如掌控雷法、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符水、禳災、解厄、醫藥。
反正是能想到的,全都加入其中。
隨著最後一筆功成,紙張散發出溫和卻又奪目的金光,一時之間,整個京城竟然出現了兩顆太陽。
當光華散去,一切歸於平凡之後,文天祥帶領百官,來到了首領府外耐心等候。
而房間裡,寫滿張角生平的紙張無火自燃。
隨後化作一道金光,落入方默的身上靈機之中。
讓方默驚訝的是,似乎是因為一脈相承,所以黃巾力士並沒有被同化,反而恭敬的立於張角身後,作捧劍將軍狀。
方默終於知道,為什麼養神世界裡,一般都會選擇同一系列的觀想法進行養神了。
原來還有這個好處?
隨著經典造型的黃袍道衣,頂戴黃巾,右手持九節杖,左手八卦道鈴的張角登場,方默只感覺眼前一花,緊接著,張角的生平在腦海中閃回,最終化作一聲嘆息。
此時出現在方默面前的,既不是泥做的神像,也不是所謂的仙神金身,竟然是一位活生生的中年道士。
就連黃巾力士,也呈現無臉神靈狀出現在張角背後。
「你……」方默有些錯愕。
他之前可沒有學過神靈竟然還能化成真人的。
不過方默很快反應過來。
面前的張角並不是成為真人,他只是過於像真人而已。
實際上還是神像。
只不過……
是真人類型的神像。
說簡單點,方默製造了一具張角的軀殼。
但卻沒有靈魂。
心念一動,張角和黃巾力士從方默身上飛出。
落在地上,栩栩如生。
方默簡單的了解了一下,直接倒吸了一口涼氣。
六階極限!
張角竟然是六階極限的神靈?
這麼高麼?
雖然他已經有所猜測,作為「大賢良師」的張角,位階應該不會太低,但是六階極限,還是驚到了方默。
在養神世界,一到三階是低階,屬於不入流的階段。
四階到六階為中階,是養神世界中的大部分。
七階到九階是高階,屬於最頂端的一批人。
不過也因此,七階和六階之間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六階極限就不再相當於七階,但也僅僅只是比七階弱一線。
這一線的差距其實並不大,如果是那種偽七階,弄不好還會翻船。
但就算是如此,六階極限在養神世界也算是中層了。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方默是從一階極限的上限一下子拔高到了六階極限的上限。
而上限是是上限,並不代表實際修為。
不過有了張角這六階極限,最少方默在修行到六階之前,是沒有任何阻礙的。
方默笑得很開心。
隨後方默開始感悟起來。
很快,他就明白為什麼張角竟然會高達六階極限了。
原因自然是因為之後方默硬生生添加的那些法術。
這些只存在於記憶中的張角法術,竟然化成了實際。
甚至還多出來「服食」、「辟穀」和「魘禱」三術。
方默心念一動,一張更加直觀的表格出現在方默面前。
=
神名:張角
品階:六階極限
身份:太平道主,大賢良師,天公將軍。
道法:天罡法(呼風喚雨、掌握五雷、撒豆成兵),地煞術(符水、禳災、解厄、醫藥、服食、辟穀、魘禱)
=
天罡法、地煞術。
這是歷代道教公認的108大小神通。
其中天罡法為「法」,地煞術為「術」。
所謂「法」,可作為根本修行,每一門都足以開創一支道脈。
所謂「術」,可作為防身立命、行走江湖的本事。
怪不得張角當初會失敗了。
他擅長的並不是攻伐之術,面對刀兵,即沒有天命加持,又沒有數算配合,一旦亡故,黃巾軍立刻變成一盤散沙。
搖了搖頭,方默細細感悟著作為自己第一個正經神靈帶來的好處。
首先第一點,那就是方默終於有對敵的法子了。
只不過方默消耗的是香火。
相當於用錢砸人。
其次,張角的法術很多。
但實際上真正能夠用來對敵的,還是三門天罡法。
不過尋常的道士,掌握一門天罡法,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更何況是張角這種能夠掌握三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