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新大衣與背鍋
次日,陳川早上起來照常去上班。
來到廠里時,同樣上早班的人稀稀拉拉都來了個差不多,正聚集在保衛科傳達室里烤火。
保衛科就是這點好,比起車間流水線的工作來說要自在的多。
想歇會兒就歇會兒,願意坐著就坐著,只要不是太不像話就行。
「來了王哥。」
見王連貴走進屋裡,大伙兒齊聲招呼道。
老王還是很有聲望的,在保衛科這一圈兒幹事裡面,他算是很受歡迎的那種。
王連貴走進屋裡之後,脫下身上的大棉襖和圍巾,湊過來烤火。
「小陳什麼日子口結婚來著,十一月十六是吧,這不眼瞅著就快了嘛。」
「是,這就差半個月了小陳,你預備什麼了,先跟大伙兒說說。」
聽到眾人發問,陳川又大致給他們講了一遍。
其實也沒什麼要準備的,無非就是家裡添個柜子,弄個臉盆暖壺之類的。
麻煩程度比後世可差遠了。
「成。」王連貴點點頭說道,「到時候科里兄弟們給你湊個臉盆,再來倆鐵皮暖壺。」
陳川笑著答應道:「行,那謝謝各位哥哥兄弟了。」
這年頭兒都是這樣,平時隨禮什麼的不講究隨錢,畢竟就那點兒錢也不太拿得出手,都是一幫人湊湊幫著買個暖壺之類的,就算是一份心意了。
旁邊有人起鬨道;「到時候別忘了請兄弟們喝喜酒啊。」
「放心。」
眾人正說說笑笑之間,老韓突然走了進來。
「哥兒幾個,待會兒都去外頭集合,領大衣了。」
一聽這話,眾人當即齊聲答應,隨即就起身往外面走去。
發新大衣好啊,新大衣穿在身上多暖和,誰不喜歡。
不多時,保衛科院裡的空地上就站滿了人。
隨後就見副科長劉慶雲走了出來,站在門口的台階上開始講話。
說的無非就是那一套,什麼關懷啦,不忘啦之類的。
大伙兒齊聲叫好,然後劉慶雲大手一揮,開始去旁邊小房子裡領新大衣。
大衣就是很常見的軍大衣,只不過這個是藍色的,而非常見的軍綠色。
早些年棉花和布料都緊張,別說發放了,就算自己想買都買不到。
商店裡倒是有那種長款風衣,只不過價格足足要八十多塊。
一般人不可能捨得買。
捨得穿那種大衣的,要麼是工資確實高,要麼就是實在過於愛裝。
後來幾年紡織工業越來越發達,慢慢的像公安、保衛等部門也開始發制服,夏天有薄款,冬天有棉大衣。
但大衣也不是每年都發放的,而是兩到三年一次。
畢竟這個不同於普通衣服,不僅成本高,使用場景也沒那麼頻繁。
不僅如此,如果收新的大衣,舊的也要退回去才行。
這點倒是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年頭兒的棉大衣成本很高,領了新的送還舊的也應該。
排隊簽字後,陳川也領到了一件中號的嶄新棉大衣。
看來老韓上次真沒扯謊,這大衣確實是快發放了。
很多人領到棉大衣之後,當場就拆開穿在身上,然後檢查有沒有窟窿眼兒之類的。
陳川也試穿了一下,大小正合適,嶄新的穿在身上也確實暖和。
往回走的時候,陳川叫住了王連貴,準備找他打聽一下自行車的事。
「王哥。」
聽到有人喊,王連貴停下了腳步,扭頭一看是陳川,便問他什麼事。
「王哥,是這樣……」陳川湊近了小聲和王連貴講了一下。
當然,他沒有全都和盤托出,只是說自己現在有一張自行車票,想買個自行車,但是不知道來源怎麼解釋。
王連貴一聽就笑了:「嗐,我當是什麼事兒呢。」
隨即他就直接包攬了下來,並對陳川說就說是他送給陳川的。
這個藉口當然不能說是無懈可擊,但作為一個藉口來用已經足夠了。
畢竟別人就算要問頂多也就是簡單打聽一下,不可能像審問犯人似的問起來沒完。
而且這件事說起來有漏洞,但邏輯上其實還是能站得住的。
如果硬要盤問,王連貴也可以再推給別人,總有那種在明面上有票卻沒買自行車的人。
至於說王連貴為什麼把票送給陳川,這倒也不難理解,可以說兩人感情好,也可以說這是他送給陳川的。
這種事,外人怎麼可能分得清呢。
如果真碰到那種有能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物,那也不用硬扛,老老實實把原委說清楚不就完了。
他有那個能力,也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找麻煩的,這畢竟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
得了王連貴保證後,陳川連忙道謝。
這下就算是踏實了,以後自行車就能光明正大的露面了。
雖說現在這天氣騎自行車有點冷,但再怎麼說也比走路強不是。
……
中午。
易中海昨天經過和老伴兒的一頓交談,大致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於是今天趁快到中午時他就來了食堂,準備找傻柱確認一下。
傻柱本來還以為易中海是來打飯的,直到易中海主動提起這件事。
屋裡這會兒也沒別人,易中海坐下後,單刀直入問道:「車軲轆是你偷的?」
「啊?」傻柱裝傻充愣道:「什麼車軲轆?不知道啊,我怎麼能幹這種事呢?
一大爺人說話得有真憑實據,我何雨柱……」
傻柱話剛說到這裡,見易中海一臉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當即就裝不下去了。
「昨晚上茅房那人是您吧?」傻柱臉上露出一副你懂我的表情。
易中海面無表情道:「車軲轆在哪呢?」
「賣了!」
「再買回來。」
「那怎麼可能,攏共就賣了七塊,買回來得花十七呢。」
見易中海一臉無奈的看向自己,傻柱反倒是來勁了。
「一大爺,您幫我評評這理,有三大爺這麼辦事兒的嗎?
一個長輩,收了我的禮,不給我辦事,我不得教訓教訓他啊。」
傻柱越說越激動,就差說閻埠貴活該了。
易中海也知道他是什麼狗脾氣,乾脆利落的打斷了他,直接說道:「找對象是找對象的事,偷車軲轆是抓賊的事情。」
傻柱聽到這話頓時偃旗息鼓了。
來到廠里時,同樣上早班的人稀稀拉拉都來了個差不多,正聚集在保衛科傳達室里烤火。
保衛科就是這點好,比起車間流水線的工作來說要自在的多。
想歇會兒就歇會兒,願意坐著就坐著,只要不是太不像話就行。
「來了王哥。」
見王連貴走進屋裡,大伙兒齊聲招呼道。
老王還是很有聲望的,在保衛科這一圈兒幹事裡面,他算是很受歡迎的那種。
王連貴走進屋裡之後,脫下身上的大棉襖和圍巾,湊過來烤火。
「小陳什麼日子口結婚來著,十一月十六是吧,這不眼瞅著就快了嘛。」
「是,這就差半個月了小陳,你預備什麼了,先跟大伙兒說說。」
聽到眾人發問,陳川又大致給他們講了一遍。
其實也沒什麼要準備的,無非就是家裡添個柜子,弄個臉盆暖壺之類的。
麻煩程度比後世可差遠了。
「成。」王連貴點點頭說道,「到時候科里兄弟們給你湊個臉盆,再來倆鐵皮暖壺。」
陳川笑著答應道:「行,那謝謝各位哥哥兄弟了。」
這年頭兒都是這樣,平時隨禮什麼的不講究隨錢,畢竟就那點兒錢也不太拿得出手,都是一幫人湊湊幫著買個暖壺之類的,就算是一份心意了。
旁邊有人起鬨道;「到時候別忘了請兄弟們喝喜酒啊。」
「放心。」
眾人正說說笑笑之間,老韓突然走了進來。
「哥兒幾個,待會兒都去外頭集合,領大衣了。」
一聽這話,眾人當即齊聲答應,隨即就起身往外面走去。
發新大衣好啊,新大衣穿在身上多暖和,誰不喜歡。
不多時,保衛科院裡的空地上就站滿了人。
隨後就見副科長劉慶雲走了出來,站在門口的台階上開始講話。
說的無非就是那一套,什麼關懷啦,不忘啦之類的。
大伙兒齊聲叫好,然後劉慶雲大手一揮,開始去旁邊小房子裡領新大衣。
大衣就是很常見的軍大衣,只不過這個是藍色的,而非常見的軍綠色。
早些年棉花和布料都緊張,別說發放了,就算自己想買都買不到。
商店裡倒是有那種長款風衣,只不過價格足足要八十多塊。
一般人不可能捨得買。
捨得穿那種大衣的,要麼是工資確實高,要麼就是實在過於愛裝。
後來幾年紡織工業越來越發達,慢慢的像公安、保衛等部門也開始發制服,夏天有薄款,冬天有棉大衣。
但大衣也不是每年都發放的,而是兩到三年一次。
畢竟這個不同於普通衣服,不僅成本高,使用場景也沒那麼頻繁。
不僅如此,如果收新的大衣,舊的也要退回去才行。
這點倒是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年頭兒的棉大衣成本很高,領了新的送還舊的也應該。
排隊簽字後,陳川也領到了一件中號的嶄新棉大衣。
看來老韓上次真沒扯謊,這大衣確實是快發放了。
很多人領到棉大衣之後,當場就拆開穿在身上,然後檢查有沒有窟窿眼兒之類的。
陳川也試穿了一下,大小正合適,嶄新的穿在身上也確實暖和。
往回走的時候,陳川叫住了王連貴,準備找他打聽一下自行車的事。
「王哥。」
聽到有人喊,王連貴停下了腳步,扭頭一看是陳川,便問他什麼事。
「王哥,是這樣……」陳川湊近了小聲和王連貴講了一下。
當然,他沒有全都和盤托出,只是說自己現在有一張自行車票,想買個自行車,但是不知道來源怎麼解釋。
王連貴一聽就笑了:「嗐,我當是什麼事兒呢。」
隨即他就直接包攬了下來,並對陳川說就說是他送給陳川的。
這個藉口當然不能說是無懈可擊,但作為一個藉口來用已經足夠了。
畢竟別人就算要問頂多也就是簡單打聽一下,不可能像審問犯人似的問起來沒完。
而且這件事說起來有漏洞,但邏輯上其實還是能站得住的。
如果硬要盤問,王連貴也可以再推給別人,總有那種在明面上有票卻沒買自行車的人。
至於說王連貴為什麼把票送給陳川,這倒也不難理解,可以說兩人感情好,也可以說這是他送給陳川的。
這種事,外人怎麼可能分得清呢。
如果真碰到那種有能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物,那也不用硬扛,老老實實把原委說清楚不就完了。
他有那個能力,也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找麻煩的,這畢竟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
得了王連貴保證後,陳川連忙道謝。
這下就算是踏實了,以後自行車就能光明正大的露面了。
雖說現在這天氣騎自行車有點冷,但再怎麼說也比走路強不是。
……
中午。
易中海昨天經過和老伴兒的一頓交談,大致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於是今天趁快到中午時他就來了食堂,準備找傻柱確認一下。
傻柱本來還以為易中海是來打飯的,直到易中海主動提起這件事。
屋裡這會兒也沒別人,易中海坐下後,單刀直入問道:「車軲轆是你偷的?」
「啊?」傻柱裝傻充愣道:「什麼車軲轆?不知道啊,我怎麼能幹這種事呢?
一大爺人說話得有真憑實據,我何雨柱……」
傻柱話剛說到這裡,見易中海一臉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當即就裝不下去了。
「昨晚上茅房那人是您吧?」傻柱臉上露出一副你懂我的表情。
易中海面無表情道:「車軲轆在哪呢?」
「賣了!」
「再買回來。」
「那怎麼可能,攏共就賣了七塊,買回來得花十七呢。」
見易中海一臉無奈的看向自己,傻柱反倒是來勁了。
「一大爺,您幫我評評這理,有三大爺這麼辦事兒的嗎?
一個長輩,收了我的禮,不給我辦事,我不得教訓教訓他啊。」
傻柱越說越激動,就差說閻埠貴活該了。
易中海也知道他是什麼狗脾氣,乾脆利落的打斷了他,直接說道:「找對象是找對象的事,偷車軲轆是抓賊的事情。」
傻柱聽到這話頓時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