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你很重要
「這是個大工程。」
蘇軾走後,慕容復叫來阿碧和鄧百川。
如今家業打理,兩人最重要。
阿碧,漸漸開始負責整個人力資源,鄧百川負責整個商貿。
阿碧輕聲道,「這樣一個工程,最少需要發動10萬人以上。」
「公子,我們該如何參與其中,有具體計劃嗎?」
阿碧和鄧百川現在也習慣了用數據說話,喜歡做項目前做個規劃。
雖然很多時候進程會超出規劃,可是!
如果沒有規劃,更沒譜。
「今天蘇軾來只是提了一嘴。」
慕容復輕聲道,「具體的規劃還沒有,而且,蘇軾來了我們這裡,自然也會去別人那裡,這個工程不會只有我們一家的。」
「不管怎麼參與,首先說一下我的預想收穫。」
「第一,賺地,清理出來的淤泥地還有附近的荒地,我們至少要拿下5000畝。」
「第二,賺名,萬事之先,圓方門戶,以往,我們的名聲多在江湖,這一次,深入百姓,至少10萬人的大工程,幹活的時候,我們補貼些食物之類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販鹽許可證!」
曬海鹽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產鹽量也越來越高,可是說到底都是私鹽,不好大規模滲透。
之前想要自己建一條商道,其實也是為了沿路更好賣鹽。
但是現在內地就有機會了。
一般來說,如果承包官府的工程,是可以頒發販鹽許可證的,雖然理論來講販賣的只能是官鹽,但是....
口子一開,誰知道呢?
剛剛和蘇軾吃飯的時候,蘇軾也表示,這的確可以,以前也有這種案例。
所以,慕容復現在也很積極。
「若真能獲得販鹽許可證,那這個工程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鄧百川親自掌管鹽務,非常清楚其中的暴利。
如今,家族內曬出來的海鹽都是私下賣給鹽幫等,利潤被壓了很多。
如果能夠直接售賣,至少翻倍。
「所以,這個工程是值得的。」
慕容復點點頭,「除此之外,我還想賺人!」
「家族壯大,離不開人。」
「我們獲得大量土地後,也需要人耕種。」
「以往家族對人口的發展模式,購買奴僕為主。」
「這種模式,繼續。」
「可是,也可以靈活增加其他方式。」
「絕大多數百姓,寧死不願意賣身的。」
「那我們也可以和普通百姓簽署家族協議,讓他們成為家族的一份子。」
「比如佃戶,我們家族內部的人,種地四六分,家族承擔所有官府稅收;佃戶可以三七分,家族承擔所有官府稅收,然後再開放一些福利。」
「家族內部也開了很多手工坊,手工坊招收工人,優先從這些人的家眷中挑選。」
「雖然他們沒有名義上賣身家族,可是,他們一家之生存全都依賴家族。」
「如此,日後家族需要力量的時候,他們又怎能拒絕?」
也是這些日子有所得,以前自己還是有些偏於掌控欲,所以更傾向買奴僕,因為這意味著完全屬於自己。
可是,沒必要如此。
大勢裹挾,誰又能跳的出來呢?
掌握存身根本,足矣。
「所以,你們指定一份針對普通百姓的家族協議。」
慕容復輕聲道,「這份協議要和內部協議區分。」
「這一次官府工程發動的百姓,我們就可以在其中挑選一些人加入家族。」
所謂協議,一張紙罷了。
絕大多數百姓連字都不認識,只是按了個手印。
可即便如此,對他們來說,也是無比重要的。
樸實如他們,就相信這些。
迎著慕容復的目光,阿碧點點頭,「公子爺,那我先起草一份協議,然後您先審核。」
「嗯。」
慕容復伸了個懶腰,「總之,家族快速發展中,事情也比較多,辛苦了。」
「這是我們的榮幸。」
鄧百川和阿碧很認真地回應著。
鄧百川和阿碧退下。
風波惡和包不同來了。
「風四哥,匯報一下鏢局的情況。」
慕容復很注重鏢局的發展。
這玩意兒,從穿越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快兩年了。
「公子爺,如今我們慕容鏢局在江南地區一共開了十三家。」
「每一家鏢局總鏢頭1名,副鏢頭10名,鏢師50人,趟子手300人。」
「1名鏢師帶6名趟子手。」
「1名副鏢頭帶5名鏢師。」
「因為公子爺您的名聲好,所以咱們鏢局不缺生意,南北往來,各地黑白兩道都願意給面子。」
「現在,平均下來,一家鏢局刨去所有的開銷後,每月利潤也有1000兩。」
風波惡如數家珍。
說是鏢局結構,可是某種程度相當於連排結構。
而且生意結構也偏向於快遞,而非單純押鏢。
「鏢師,趟子手的家人呢?」
慕容復繼續問道。
「孩子都已經安排到包三哥那裡讀書。」
「女眷也逐一分布在刺繡,紡織,手工,商鋪之中。」
「幾乎所有人,一家之中的所有人都分布在我們的產業中。」
「趟子手都是新人,修煉武功兩年不到,不過在外走鏢,也都經歷過戰鬥,見過血,算得上好手。」
「鏢師的武功每一個人都能在我手中撐過20招。」
見到慕容復詢問,風波惡把事情說的詳細些。
因為是突然被叫來,也沒準備文件,否則每次正式會議,他們都會準備相關人員,財務的文件。
「走上了正軌就好。」
慕容復很滿意,很長一段時間來,鏢局都是消耗大於投資,現在終於開始賺錢了。
「接下來,鏢局的任務很重。」
「商隊要經大理入吐蕃,還要進入西夏,走曾經的絲綢之路。」
「這一路的安全,都要靠我們自己的鏢局。」
「我打算沿途建立鏢局。」
「不可能一支鏢隊從頭走到尾。」
「所以,採取接力的模式。」
慕容復拿出一幅地圖,很粗糙,但是隱約也有路線。
沿途一個個小點,慕容復打算在沿途城鎮建設鏢局。
密密麻麻,上百個不止。
「太多。」
「我們的錢夠嗎?」
風波惡很興奮,可也頭皮發麻。
之前兩年,他頭髮掉了很多,都是因為鏢局財政。
可之前才十三家。
現在這麼多家,不僅僅是財政的問題,還有管理,他不擅長啊!
「會有人幫你的。」
慕容復拍了拍風波惡的肩膀,笑道,「而且,也不會一下子全部建立起來。」
「先選擇重要節點。」
「不過不管怎樣,一定要用家族內部的人。」
「公子爺,若是如此,家族要大量填充人。」
「一下子填充太多人,是不是會魚龍混雜?」
「這會不會不太符合您之前的精兵政策?」
「所以,包三哥,你很重要。」
既然教育部長包不同開口了,慕容復也順勢把壓力給到位。
包不同呲牙,感覺自己腦子抽了。
蘇軾走後,慕容復叫來阿碧和鄧百川。
如今家業打理,兩人最重要。
阿碧,漸漸開始負責整個人力資源,鄧百川負責整個商貿。
阿碧輕聲道,「這樣一個工程,最少需要發動10萬人以上。」
「公子,我們該如何參與其中,有具體計劃嗎?」
阿碧和鄧百川現在也習慣了用數據說話,喜歡做項目前做個規劃。
雖然很多時候進程會超出規劃,可是!
如果沒有規劃,更沒譜。
「今天蘇軾來只是提了一嘴。」
慕容復輕聲道,「具體的規劃還沒有,而且,蘇軾來了我們這裡,自然也會去別人那裡,這個工程不會只有我們一家的。」
「不管怎麼參與,首先說一下我的預想收穫。」
「第一,賺地,清理出來的淤泥地還有附近的荒地,我們至少要拿下5000畝。」
「第二,賺名,萬事之先,圓方門戶,以往,我們的名聲多在江湖,這一次,深入百姓,至少10萬人的大工程,幹活的時候,我們補貼些食物之類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販鹽許可證!」
曬海鹽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產鹽量也越來越高,可是說到底都是私鹽,不好大規模滲透。
之前想要自己建一條商道,其實也是為了沿路更好賣鹽。
但是現在內地就有機會了。
一般來說,如果承包官府的工程,是可以頒發販鹽許可證的,雖然理論來講販賣的只能是官鹽,但是....
口子一開,誰知道呢?
剛剛和蘇軾吃飯的時候,蘇軾也表示,這的確可以,以前也有這種案例。
所以,慕容復現在也很積極。
「若真能獲得販鹽許可證,那這個工程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鄧百川親自掌管鹽務,非常清楚其中的暴利。
如今,家族內曬出來的海鹽都是私下賣給鹽幫等,利潤被壓了很多。
如果能夠直接售賣,至少翻倍。
「所以,這個工程是值得的。」
慕容復點點頭,「除此之外,我還想賺人!」
「家族壯大,離不開人。」
「我們獲得大量土地後,也需要人耕種。」
「以往家族對人口的發展模式,購買奴僕為主。」
「這種模式,繼續。」
「可是,也可以靈活增加其他方式。」
「絕大多數百姓,寧死不願意賣身的。」
「那我們也可以和普通百姓簽署家族協議,讓他們成為家族的一份子。」
「比如佃戶,我們家族內部的人,種地四六分,家族承擔所有官府稅收;佃戶可以三七分,家族承擔所有官府稅收,然後再開放一些福利。」
「家族內部也開了很多手工坊,手工坊招收工人,優先從這些人的家眷中挑選。」
「雖然他們沒有名義上賣身家族,可是,他們一家之生存全都依賴家族。」
「如此,日後家族需要力量的時候,他們又怎能拒絕?」
也是這些日子有所得,以前自己還是有些偏於掌控欲,所以更傾向買奴僕,因為這意味著完全屬於自己。
可是,沒必要如此。
大勢裹挾,誰又能跳的出來呢?
掌握存身根本,足矣。
「所以,你們指定一份針對普通百姓的家族協議。」
慕容復輕聲道,「這份協議要和內部協議區分。」
「這一次官府工程發動的百姓,我們就可以在其中挑選一些人加入家族。」
所謂協議,一張紙罷了。
絕大多數百姓連字都不認識,只是按了個手印。
可即便如此,對他們來說,也是無比重要的。
樸實如他們,就相信這些。
迎著慕容復的目光,阿碧點點頭,「公子爺,那我先起草一份協議,然後您先審核。」
「嗯。」
慕容復伸了個懶腰,「總之,家族快速發展中,事情也比較多,辛苦了。」
「這是我們的榮幸。」
鄧百川和阿碧很認真地回應著。
鄧百川和阿碧退下。
風波惡和包不同來了。
「風四哥,匯報一下鏢局的情況。」
慕容復很注重鏢局的發展。
這玩意兒,從穿越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快兩年了。
「公子爺,如今我們慕容鏢局在江南地區一共開了十三家。」
「每一家鏢局總鏢頭1名,副鏢頭10名,鏢師50人,趟子手300人。」
「1名鏢師帶6名趟子手。」
「1名副鏢頭帶5名鏢師。」
「因為公子爺您的名聲好,所以咱們鏢局不缺生意,南北往來,各地黑白兩道都願意給面子。」
「現在,平均下來,一家鏢局刨去所有的開銷後,每月利潤也有1000兩。」
風波惡如數家珍。
說是鏢局結構,可是某種程度相當於連排結構。
而且生意結構也偏向於快遞,而非單純押鏢。
「鏢師,趟子手的家人呢?」
慕容復繼續問道。
「孩子都已經安排到包三哥那裡讀書。」
「女眷也逐一分布在刺繡,紡織,手工,商鋪之中。」
「幾乎所有人,一家之中的所有人都分布在我們的產業中。」
「趟子手都是新人,修煉武功兩年不到,不過在外走鏢,也都經歷過戰鬥,見過血,算得上好手。」
「鏢師的武功每一個人都能在我手中撐過20招。」
見到慕容復詢問,風波惡把事情說的詳細些。
因為是突然被叫來,也沒準備文件,否則每次正式會議,他們都會準備相關人員,財務的文件。
「走上了正軌就好。」
慕容復很滿意,很長一段時間來,鏢局都是消耗大於投資,現在終於開始賺錢了。
「接下來,鏢局的任務很重。」
「商隊要經大理入吐蕃,還要進入西夏,走曾經的絲綢之路。」
「這一路的安全,都要靠我們自己的鏢局。」
「我打算沿途建立鏢局。」
「不可能一支鏢隊從頭走到尾。」
「所以,採取接力的模式。」
慕容復拿出一幅地圖,很粗糙,但是隱約也有路線。
沿途一個個小點,慕容復打算在沿途城鎮建設鏢局。
密密麻麻,上百個不止。
「太多。」
「我們的錢夠嗎?」
風波惡很興奮,可也頭皮發麻。
之前兩年,他頭髮掉了很多,都是因為鏢局財政。
可之前才十三家。
現在這麼多家,不僅僅是財政的問題,還有管理,他不擅長啊!
「會有人幫你的。」
慕容復拍了拍風波惡的肩膀,笑道,「而且,也不會一下子全部建立起來。」
「先選擇重要節點。」
「不過不管怎樣,一定要用家族內部的人。」
「公子爺,若是如此,家族要大量填充人。」
「一下子填充太多人,是不是會魚龍混雜?」
「這會不會不太符合您之前的精兵政策?」
「所以,包三哥,你很重要。」
既然教育部長包不同開口了,慕容復也順勢把壓力給到位。
包不同呲牙,感覺自己腦子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