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李虎:一群跳樑小丑
緊接著又是一輛豪華馬車在四匹馬的拖拽下緩緩駛來,後面還有一輛,三輛!
遠遠的,圍觀的人群中一個壯漢對一個少年急忙說道:「我在這兒看著,你趕快去稟報香主!」
那少年點了一下頭,從人群中鑽了出去。
府丞領著幾個差役跪了下去,周邊的百姓依舊站著,目光冰冷的望著緩緩駛來的馬車。
就在第一輛馬車駛近之時,人群中突然起了騷動,緊接著便涌動起來。
當值軍官緊張了,大聲喝道:「擋住!都不許亂動!」
士卒們紛紛調轉了長槍,用槍柄杵前排的人。
一隊隊火銃手高舉著火銃奔了過來,紛紛喝道:「後退!後退!」
明晃晃的刺刀、黑洞洞的銃口,前排的人害怕了,紛紛向後退去,無奈後面的人太多了,人群仍往前涌。
密集的鐵蹄聲響起,護衛在馬車後面的騎兵沖了上來,一根根長鞭往後排人群頭上甩去。人群這才往後退去。
車隊沒有停留,徑直向府衙那邊駛去。
望著遠去的馬車,幾個漢子相互對視了一眼,從人群中鑽了出去。
等最後一隊長槍兵過去,府丞這才領著幾名差役跟了上去,同時心中有些疑惑,旗杆上怎麼掛著「魯國公」的大旗,大纛呢?難不成魯國公並不在馬車內?!
果然如王耀祖所料,車隊慢了下來,街道兩邊擠滿了百姓,且有人不斷推搡前面的百姓衝擊車隊,這讓護擁在兩側的士卒不得不停下來幫助戒嚴的士卒抵住涌動的人潮。
結果就是護衛在馬車兩側的士卒越來越少。
人群中,幾個壯漢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離府衙越近,街道兩邊的廢墟越多,圍觀的百姓也越來越多,甚至廢墟上都站著好些老百姓。
鐘鼓樓廢墟中,青龍堂香主和兩名膀大腰圓的壯漢正潛伏著。
這時,一名壯漢說話了:「香主,怎麼不見有人來搜查啊?」
另一名壯漢:「這不正好嘛!」
「我總感覺有些不塌實」
「慫包!怕死就滾,你那個石獅子我來扔。」
「你」
「好了!」青龍堂香主喝止了他們,微微抬起頭,向大街那邊望去,浩浩蕩蕩的儀仗過去了。
青龍堂主的目光跳過了那面迎風招展的大旗,掃向了火銃手身後的馬車,頓時蒙住了,怎麼是三輛?!
那兩個壯漢也看見了,一齊望向青龍堂香主。
青龍堂香主為難了,三輛馬車,兩個石獅子,怎麼選?
就在這時,大街兩側的廢墟中響起了吼殺聲,無數身著老百姓服飾的人向車隊沖了過去,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門,刀槍劍戟,甚至是鐮刀、菜刀、鋤頭、斧頭等。
所有的刀盾兵都拔出了腰刀!
跟上來的火銃手也都舉起了火銃!
訓練有素的官兵很快結成了戰陣!
圍觀的百姓都亂了,開始向四面逃去,也有人從懷中抽出了武器,向面前的官兵刺去。
就在這時,火銃響了,火光從一支支銃口噴射了出去,顯然是早有準備,火銃射的都是散彈,在銃管口噴出時還是一團,射到了刺客身上已是一片。有些逃命的老百姓也被波及了,身上被打得炸開了一個個蜂窩般的口子,鮮血立刻流了出來,躺在地上翻滾哀嚎著。
距離太近了,都不需要瞄準,一輪齊射就清空了一大片。
戰場是殘酷的,慘叫聲、哀嚎聲,一大片在地上翻滾的血人,那些被鼓動的老百姓怕了,好些人尖叫著逃了,一些參加過守城戰和巷戰的青壯跟著一群剃著鋥亮光頭的白蓮教餘孽沖了過來。
然而迎接他們的依舊是密密麻麻的銃彈。
兩個壯漢急了:「香主!」
青龍堂香主臉色蒼白,他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完全是單方面的屠殺。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至於三輛馬車
青龍堂主牙一咬:「攻擊後兩輛馬車!」
話未落音,那兩個壯漢箭一般沖了出去,奔至那對石獅子旁,大吼一聲,將那石獅子舉了起來,接著雙膀用力,將石獅子擲出。
雙方之間的距離不過十幾步,只聽兩聲巨響,兩輛馬車應聲而撕裂開來,然而車中並無李虎的身影。
第一輛馬車也被受驚的戰馬掀翻在地,裡面空空蕩蕩,並無一人。
白虎堂主白五大吼一聲,率領麾下刀盾手殺了過來。
青龍堂香主腦子轟的一聲:「白虎堂主.怎麼可能?」
兩聲慘叫,那兩個壯漢被白虎堂主砍翻在地。
青龍堂香主這才醒過來,轉身就跑。
白虎堂主大聲吼道:「追!把他給我剁成肉泥餵狗!」
無數刀盾兵高舉著刀追了上去
府丞猜對了,李虎並沒有進城,而是留在了接官亭。
那面代表整個大軍的大纛旗在風中翻卷,斬將奪旗奪的就是這面大旗。
接官亭外,王大牛又蹲在一個木炭小火爐前,扇著扇子,在熬著湯藥,不時向亭內望去。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身披大氅的李虎倚靠在亭柱上,正拿著一封信在那裡看著,嘴角含笑,顯然心情還不錯。
邊上侍立著一個風塵未掃的親兵。
看罷信,李虎一邊小心翼翼折好,一邊對那親兵說道:「回去告訴老爺,處理完南陽府的事情,我就北上洛陽,然後沿著黃河大堤東巡,先去徐州看望他老人家,再南下安徽。」
那親兵:「是。」
李虎:「老爺還好?吃的怎麼樣?」
那親兵:「好,老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紅稻米粥、一屜包子,晚飯前還要用兩次點心按照將軍的交代,老爺晚飯四葷四素八個家常炒菜,一大碗碧粳米飯。」
李虎點了點頭,能吃就好。
那親兵接著說道:「姑娘月初打發家裡親兵給老爺送了些補品和衣物。」
李虎笑了一笑,林黛玉也給他送了,還有一個繡著鴛鴦的香囊,裡面裝著一把豆子,一半紅,一半黑。跟林黛玉呆在一起三年了,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明白什麼意思,半升(生)紅豆加半升(生)黑豆,構成了一升(生)的相思。
相思豆外表的顏色就是一半紅一半黑。
這就是林妹妹,有情調有趣味,且有詩意。
想到這裡,他摸了摸懷裡的香囊。
那親兵猶豫了一下,輕聲說道:「老爺最近心情不是很好.」
李虎:「哦?」
那親兵:「按照朝廷的規矩,田地荒蕪一年半以上,只要老百姓開荒耕種,就可以到官府登記.老爺履任山東河南總督後,就下發了公文可這就是筆糊塗帳,誰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撂荒一年半以上老百姓開荒補種之後,那些居家逃難的士紳就回來了.」
「哪些地方鬧得最凶?」一絲寒光在李虎眼中閃過。
那親兵:「洛陽、開封等地,這幾個地方最先鬧的匪亂,絕大多數都過了一年半的期限,老百姓才敢去開荒補種.榮國府二老爺是個菩薩,只知從中調解.」
李虎手一抬:「你回去告訴老爺,這件事我會處理,讓他不要擔心。」
那親兵:「是。」
這時,一名哨騎馳馬而來,將南陽城裡發生的事情稟告了李虎。
還真有人敢行刺!
李虎一聲冷笑,一群跳樑小丑。
光頭,和尚?那就搗毀南陽府境內的所有寺廟,捕殺所有和尚,一個不留!
至於那些百姓,大順基本上繼承了明代的戶籍制度,但很快「人丁編審」就取代了黃冊制度。
按規定,州縣城鄉十戶立一牌頭,十牌頭立一甲頭,十甲立一保長。保長識文斷字,會給每戶人家發一個牌子,上面清楚地記錄著家中人丁數量、年齡等信息。
並且這些信息會被登記在兩本冊子上,其中被朝廷收走保存的叫做「循冊」,另一本放在保長手中以備不時之需的叫做「環冊」。
當年黃巢可以按著族譜去消滅掉各個世家,他自然也可以按照環冊消滅刺殺他的人!
想到這裡,李虎站了起來,進城,殺人!(本章完)
遠遠的,圍觀的人群中一個壯漢對一個少年急忙說道:「我在這兒看著,你趕快去稟報香主!」
那少年點了一下頭,從人群中鑽了出去。
府丞領著幾個差役跪了下去,周邊的百姓依舊站著,目光冰冷的望著緩緩駛來的馬車。
就在第一輛馬車駛近之時,人群中突然起了騷動,緊接著便涌動起來。
當值軍官緊張了,大聲喝道:「擋住!都不許亂動!」
士卒們紛紛調轉了長槍,用槍柄杵前排的人。
一隊隊火銃手高舉著火銃奔了過來,紛紛喝道:「後退!後退!」
明晃晃的刺刀、黑洞洞的銃口,前排的人害怕了,紛紛向後退去,無奈後面的人太多了,人群仍往前涌。
密集的鐵蹄聲響起,護衛在馬車後面的騎兵沖了上來,一根根長鞭往後排人群頭上甩去。人群這才往後退去。
車隊沒有停留,徑直向府衙那邊駛去。
望著遠去的馬車,幾個漢子相互對視了一眼,從人群中鑽了出去。
等最後一隊長槍兵過去,府丞這才領著幾名差役跟了上去,同時心中有些疑惑,旗杆上怎麼掛著「魯國公」的大旗,大纛呢?難不成魯國公並不在馬車內?!
果然如王耀祖所料,車隊慢了下來,街道兩邊擠滿了百姓,且有人不斷推搡前面的百姓衝擊車隊,這讓護擁在兩側的士卒不得不停下來幫助戒嚴的士卒抵住涌動的人潮。
結果就是護衛在馬車兩側的士卒越來越少。
人群中,幾個壯漢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離府衙越近,街道兩邊的廢墟越多,圍觀的百姓也越來越多,甚至廢墟上都站著好些老百姓。
鐘鼓樓廢墟中,青龍堂香主和兩名膀大腰圓的壯漢正潛伏著。
這時,一名壯漢說話了:「香主,怎麼不見有人來搜查啊?」
另一名壯漢:「這不正好嘛!」
「我總感覺有些不塌實」
「慫包!怕死就滾,你那個石獅子我來扔。」
「你」
「好了!」青龍堂香主喝止了他們,微微抬起頭,向大街那邊望去,浩浩蕩蕩的儀仗過去了。
青龍堂主的目光跳過了那面迎風招展的大旗,掃向了火銃手身後的馬車,頓時蒙住了,怎麼是三輛?!
那兩個壯漢也看見了,一齊望向青龍堂香主。
青龍堂香主為難了,三輛馬車,兩個石獅子,怎麼選?
就在這時,大街兩側的廢墟中響起了吼殺聲,無數身著老百姓服飾的人向車隊沖了過去,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門,刀槍劍戟,甚至是鐮刀、菜刀、鋤頭、斧頭等。
所有的刀盾兵都拔出了腰刀!
跟上來的火銃手也都舉起了火銃!
訓練有素的官兵很快結成了戰陣!
圍觀的百姓都亂了,開始向四面逃去,也有人從懷中抽出了武器,向面前的官兵刺去。
就在這時,火銃響了,火光從一支支銃口噴射了出去,顯然是早有準備,火銃射的都是散彈,在銃管口噴出時還是一團,射到了刺客身上已是一片。有些逃命的老百姓也被波及了,身上被打得炸開了一個個蜂窩般的口子,鮮血立刻流了出來,躺在地上翻滾哀嚎著。
距離太近了,都不需要瞄準,一輪齊射就清空了一大片。
戰場是殘酷的,慘叫聲、哀嚎聲,一大片在地上翻滾的血人,那些被鼓動的老百姓怕了,好些人尖叫著逃了,一些參加過守城戰和巷戰的青壯跟著一群剃著鋥亮光頭的白蓮教餘孽沖了過來。
然而迎接他們的依舊是密密麻麻的銃彈。
兩個壯漢急了:「香主!」
青龍堂香主臉色蒼白,他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完全是單方面的屠殺。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至於三輛馬車
青龍堂主牙一咬:「攻擊後兩輛馬車!」
話未落音,那兩個壯漢箭一般沖了出去,奔至那對石獅子旁,大吼一聲,將那石獅子舉了起來,接著雙膀用力,將石獅子擲出。
雙方之間的距離不過十幾步,只聽兩聲巨響,兩輛馬車應聲而撕裂開來,然而車中並無李虎的身影。
第一輛馬車也被受驚的戰馬掀翻在地,裡面空空蕩蕩,並無一人。
白虎堂主白五大吼一聲,率領麾下刀盾手殺了過來。
青龍堂香主腦子轟的一聲:「白虎堂主.怎麼可能?」
兩聲慘叫,那兩個壯漢被白虎堂主砍翻在地。
青龍堂香主這才醒過來,轉身就跑。
白虎堂主大聲吼道:「追!把他給我剁成肉泥餵狗!」
無數刀盾兵高舉著刀追了上去
府丞猜對了,李虎並沒有進城,而是留在了接官亭。
那面代表整個大軍的大纛旗在風中翻卷,斬將奪旗奪的就是這面大旗。
接官亭外,王大牛又蹲在一個木炭小火爐前,扇著扇子,在熬著湯藥,不時向亭內望去。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身披大氅的李虎倚靠在亭柱上,正拿著一封信在那裡看著,嘴角含笑,顯然心情還不錯。
邊上侍立著一個風塵未掃的親兵。
看罷信,李虎一邊小心翼翼折好,一邊對那親兵說道:「回去告訴老爺,處理完南陽府的事情,我就北上洛陽,然後沿著黃河大堤東巡,先去徐州看望他老人家,再南下安徽。」
那親兵:「是。」
李虎:「老爺還好?吃的怎麼樣?」
那親兵:「好,老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紅稻米粥、一屜包子,晚飯前還要用兩次點心按照將軍的交代,老爺晚飯四葷四素八個家常炒菜,一大碗碧粳米飯。」
李虎點了點頭,能吃就好。
那親兵接著說道:「姑娘月初打發家裡親兵給老爺送了些補品和衣物。」
李虎笑了一笑,林黛玉也給他送了,還有一個繡著鴛鴦的香囊,裡面裝著一把豆子,一半紅,一半黑。跟林黛玉呆在一起三年了,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明白什麼意思,半升(生)紅豆加半升(生)黑豆,構成了一升(生)的相思。
相思豆外表的顏色就是一半紅一半黑。
這就是林妹妹,有情調有趣味,且有詩意。
想到這裡,他摸了摸懷裡的香囊。
那親兵猶豫了一下,輕聲說道:「老爺最近心情不是很好.」
李虎:「哦?」
那親兵:「按照朝廷的規矩,田地荒蕪一年半以上,只要老百姓開荒耕種,就可以到官府登記.老爺履任山東河南總督後,就下發了公文可這就是筆糊塗帳,誰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撂荒一年半以上老百姓開荒補種之後,那些居家逃難的士紳就回來了.」
「哪些地方鬧得最凶?」一絲寒光在李虎眼中閃過。
那親兵:「洛陽、開封等地,這幾個地方最先鬧的匪亂,絕大多數都過了一年半的期限,老百姓才敢去開荒補種.榮國府二老爺是個菩薩,只知從中調解.」
李虎手一抬:「你回去告訴老爺,這件事我會處理,讓他不要擔心。」
那親兵:「是。」
這時,一名哨騎馳馬而來,將南陽城裡發生的事情稟告了李虎。
還真有人敢行刺!
李虎一聲冷笑,一群跳樑小丑。
光頭,和尚?那就搗毀南陽府境內的所有寺廟,捕殺所有和尚,一個不留!
至於那些百姓,大順基本上繼承了明代的戶籍制度,但很快「人丁編審」就取代了黃冊制度。
按規定,州縣城鄉十戶立一牌頭,十牌頭立一甲頭,十甲立一保長。保長識文斷字,會給每戶人家發一個牌子,上面清楚地記錄著家中人丁數量、年齡等信息。
並且這些信息會被登記在兩本冊子上,其中被朝廷收走保存的叫做「循冊」,另一本放在保長手中以備不時之需的叫做「環冊」。
當年黃巢可以按著族譜去消滅掉各個世家,他自然也可以按照環冊消滅刺殺他的人!
想到這裡,李虎站了起來,進城,殺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