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這又是唱的哪一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太妃薨逝,在偏宮停靈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這陵離京城來往得十來日,請靈至先陵,還要停放數日,欽天監擇吉時,方可入地宮,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個多月。

  大順朝以孝治天下,永昌帝除了下旨,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宴樂嫁娶,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更是親自去了先陵,老太妃的棺槨葬入地宮,方才返回京城。

  白日當空。

  留守京城的官員們都到正陽門外接駕。和送葬時不一樣,浩浩蕩蕩的出行儀仗一眼望不到頭。

  黃土薄撒的蹕道兩旁,留守京城的文武百官夾道跪迎。

  遠處,永昌帝乘坐的高大的輦車緩緩駛來了。

  輦車中,永昌帝靠在榻上,正拿著一份公文翻閱。

  永昌帝消瘦了很多,眼睛裡也布滿了血絲,他將那份公文輕輕合上,接著深深地嘆了口氣。

  戴權端起矮几上的茶碗輕聲說道:「壞消息總是比好消息傳的更快。沒有消息,這說明安徽的局勢已經穩住了,或許捷報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永昌帝望了他一眼:「希望如此吧。」說著,接過茶碗喝了一口,突然問道:「會是老三嗎?」

  戴權哪裡敢答話,低下了頭。

  永昌帝又嘆了口氣:「北鎮撫司的探子說那幾個人是老三安插在忠順王身邊的.可是,他們全部戰死了朕也被繞胡塗了.」說著竟咳嗽起來。

  戴權忙一腿跪到榻上給他輕輕地捶背。

  永昌帝:「這孩子很聰明,覺察出朕的不喜,立刻開始韜光養晦.朕知道,好些事情的背後都有他的身影.甚至那兩場大火都可能與他有關心狠手毒,殘酷無情。」說著又咳了兩聲。

  戴權連忙端起邊上的痰盂伸了過去。

  永昌帝吐了一口痰,接著說道:「不管是不是他做的,朕都不會考慮他.從今天起,老三禁於府中讀書養性,沒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門半步。」

  戴權心中大驚。

  永昌帝:「把老三府上所有的下人全部處理了。再從宮裡派二十名太監去,叫他們好好服侍老三。」

  戴權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件事影響太大了.朝臣們若是問起了,總要說出一個理由.」

  永昌帝「哼」了一聲,「朕管教自己的兒子,要什麼理由!」

  戴權只得答道:「是」

  永昌帝:「擬兩道旨:一,賜甄應嘉長興伯,賞穿蟒袍。二,甄頫著升為南鎮撫司指揮使。」

  「是。」戴權答著,心中卻是一驚,這是準備收拾甄家了!

  永昌帝:「戴權。」

  戴權:「老奴在。」

  永昌帝默了一下,說道:「你說,朕是不是做錯了?」

  戴權慌忙跪下了。

  永昌帝:「皇孫今年六歲了吧?」

  戴權低著頭:「是,過了明年正月就七歲了。」

  「七歲.」

  永昌帝將目光望向了戴權:「你說,朕冊封皇孫為皇太孫如何?」

  戴權腦子裡「嗡」的一聲,血立刻湧上了臉,他用最大的毅力抑制著自己的情緒,但心裡已經慌亂得突突亂跳,兩隻手也在微微顫動,狠狠地咽了口唾沫,這才輕聲答道:「回皇上,這可不是老奴能說的、當說的。」

  永昌帝看著他。

  戴權知道皇帝在看著他,也知道應該將頭抬起來,但他不敢,只能裝作不知道。

  永昌帝不再看他,拿起榻几上的公文翻看起來。

  戴權依然跪伏在那裡,深吸了一口氣,又將那口氣長長的吐了出來,平復了心情,這才暗暗地斜望向永昌帝,觀察他的反應。

  永昌帝也把眼光向他望來,二人目光一碰。

  戴權心裡一咯噔,卻不敢躲開永昌帝的眼光。

  就在這時,輦車慢慢停住了。

  輦車外傳來了留守京城的內閣閣臣的聲音:「臣等恭迎聖駕還京,願吾皇萬歲!」

  接著是眾官員的聲音:「萬歲!萬歲!萬萬歲!」

  輦車裡一片沉默。

  永昌帝看著戴權笑了笑,說道:「朕輸了。」說著站了起來,打開車門走了出去。


  戴權心裡一咯噔,完了!

  永昌帝站在車門前,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後面的皇后的輦車,接著望向太子的輦車。

  跪著的眾大臣詫異了,為什麼沒有叫「起」的號召?

  良久,永昌帝回過神來,接著,對騎著馬護衛在輦車旁的忠靖侯史鼎低語了一句。

  史鼎微微一怔,接著翻身下馬,大步向太子的輦車走去。

  永昌帝這才對眾大臣說道:「都起來吧。」

  亂紛紛地,眾人都爬了起來,一齊望著永昌帝。

  這時,忠靖侯史鼎牽著皇孫走了過來。

  請...您....收藏6...9...書....吧....!

  走近輦車,皇孫跪了下去,兩隻小手撐著地磕下頭去:「皇爺爺萬歲!」

  永昌帝露出了少有的慈愛的笑容:「起來吧。」

  「是。」皇孫又磕了一個頭,這才爬了起來。

  永昌帝笑著看了看他:「敢上來嗎?」

  皇孫脆生應道:「敢!」

  永昌帝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面面相覷,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笑罷,永昌帝:「那就上來吧。」

  皇孫眨了眨眼睛:「回皇爺爺的話,我還小,要踩著梯凳才能登上輦車。」

  永昌帝又笑了:「朕的孫子就是聰明。戴權,把梯凳搬下去,讓你們的小主子上來。」

  此話一出,人群中立刻發出一陣騷動,一陣議論。

  戴權從輦車上跳了下來,搬下梯凳放在輦車邊,接著伸手去攙皇孫。

  皇孫:「不用,我自己能上去。」說著,踏著梯凳登上了輦車,站在永昌帝身旁。

  永昌帝臉上的笑容更盛了:「還是朕的孫子更像朕。」

  眾大臣似乎明白了什麼,一齊望著永昌帝和他身邊的皇孫。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一陣騷動聲,眾人注目望去。

  一名身系黃色旗幟的驛差高舉著一個包袱高呼著狂奔過來:「安徽大捷!安徽大捷!」

  眾人無不露出驚喜的神情。

  戴權狂奔了過去:「快!給我,給我!」說著一把搶過包袱折奔至輦車邊,將包袱高舉過頂,向永昌帝呈去。

  永昌帝解開包袱,撕開了封皮,怔了一下,裡面竟然是三份奏章。

  永昌帝拿起最上面的奏章展看,看不數行,他的臉色一下子凝肅起來。

  眾人都被他的神態驚住了,心一下提了起來。

  永昌帝看完了那份奏章,輕輕地把它合好,好一會兒才說道:「忠勇侯在鳳陽府擊敗了白蓮教逆匪,斬獲首級萬餘,俘虜數千。」說罷,又拿起那兩份奏章翻看起來。

  李虎又打勝仗了!

  忠靖侯史鼎臉上立刻露出了複雜的神情,接著怔了一下,不是廬州府嗎?怎麼是在鳳陽,合肥出事了?!

  一些知道內情的官員也反映了過來,面面相覷。

  永昌帝看完了那兩份奏章,不露聲色地說道:「回宮。」說完,牽著皇孫進了輦車。(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