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遇兵劫薛姨媽遭難
薛家一行人入住的客舍離碼頭不遠,整個鎮子除驛館外,就數此處最為雅致整潔。
接到薛蟠的通知已有一段時間,薛姨媽帶著寶釵等人,匆匆忙忙的將行李歸置整齊。
僕從們也備好了軟轎。
原是要多雇上幾頂供老嬤嬤和丫頭們坐的,可如今街面上混亂,一時竟找不到可供租賃的轎子。
還好隨船運來了兩頂軟轎,可供主子們乘坐,其他人等只好安步當車了。
寶釵和香菱共乘一頂走在前面,薛姨媽獨乘一頂跟在後面,家人僕從、嬤嬤丫鬟們都拿著行李隨行左右。
此時的客舍已亂了起來,住戶們都紛紛退房準備離開。
院中光軟轎就停了七八頂,門口的馬車也有個三四輛。
人群熙熙攘攘的,院門那裡出出入入的好不熱鬧。
寶釵想讓母親的轎子先行,但薛姨媽有些放心不下,故而堅持要押後看護一二。
一行人很快出了客舍,碼頭在東面不遠處,只要走上幾百步就能到達。
街面上雖亂鬨鬨的,但人們還算鎮定,大家各行其是,倒也相安無事。
忽的一陣騷亂,從東面拐角處黑壓壓的衝出來大群民眾,他們扶老攜幼、拖兒帶女,悶著頭就往這邊湧來。
吵雜的喊叫聲也隨之而來。
「不好了,反賊打過來了!」
「殺人了,殺人了,快跑啊!」
本來還算平靜的街面頓時如滾油中扔進了火星,轟的一聲便亂了起來。
人們都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沒頭沒腦的向著西邊奔逃。
此時寶釵的軟轎剛剛過去,逃難的人群一下便衝散了薛家的隊伍。
薛姨媽的兩個轎夫連同跟在後面的家人僕從都被人流裹挾,不由自主的向西走了一二百步後,才狼狽的止住身子。
而她的轎子則被留在原地,如同激流中的磐石,被人群衝撞的東倒西歪,連帶著她也被晃的七葷八素。
好不容易等到逃難的民眾散去,走在前面的寶釵等人已停了下來,準備折返接應落在後面的薛姨媽。
就在這時,不遠處忽的傳來砰砰乓乓的聲響,如同鞭炮爆炸一般。
眾人聽了,一時都沒反應過來,這不年不節的,怎麼還燃放煙花爆竹啊!
突然一人回過神來,驚恐的大喊:
「是火槍的聲音,官軍和反賊交上火了!」
大夥聽了,登時慌了神。
圍攏在寶釵轎旁的家人僕從們,忙催促著趕緊離開,早點到碼頭登船。
而寶釵在軟轎中又急又怕,十分擔心母親的安危。
聽到外面眾人吵嚷著要逃到碼頭去,才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再也顧不得男女之防,撩起轎簾,對著一旁的嬤嬤焦急的說道:
「快回去接上太太,官軍和反賊剛剛交戰,且得打上一會,時間還來的及。
快去,快去!」
轎邊眾人略一猶豫,終歸不敢違背主人的命令,除抬轎的小廝和二個老嬤嬤,其他幾人都快步往回趕。
跟著薛姨媽的家人僕從也從西面折返,兩邊都僅走了幾十步,剛剛那處拐角忽的竄出四五個軍將來,領頭之人正是魏千總。
只見他們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的向西邊悶頭跑去,對於薛家眾人瞧都不瞧一眼。
本就膽戰心驚的僕從們,看到街上竟有了潰兵,都嚇得手腳發軟,哪還顧得上薛姨媽,驚呼一聲便拼了命的向東面碼頭跑去。
守著寶釵的老嬤嬤們見了,不顧她的極力反對,慌忙招呼小廝們把轎子抬起來,趕緊向著碼頭逃命而去。
給薛姨媽抬轎的兩個小廝跑到她轎子旁邊時,猶豫了片刻才一前一後的將轎子扶正。
剛剛上肩準備起轎,卻見前方拐角處,嘩啦啦的湧出幾十個官軍,後面竟還能聽到隱隱的馬蹄聲。
兩人亡魂大冒,碼頭都不敢去了,轉身就往西邊逃去。
薛姨媽暈乎乎的呆在轎子裡,好半天都回不過神。
肚子難受,喉頭感覺有東西在翻湧,她使勁咽了幾口,才壓下去這股嘔吐的欲望。
等好不容易穩住心神,只聽得轎外一陣吵雜的腳步聲,伴著驚恐的喊叫聲,直嚇得她蜷成一團,渾身顫動的縮在那裡不敢動彈。
薛姨媽是王家嫡女,世家貴胄,從小便錦衣玉食、使奴喚婢。
後來嫁到薛家,那也是富貴豪奢,除丈夫早逝外,並沒有經受過什麼挫折。
不想在濟州城外、運河邊上竟遭了兵災,遇上了賊人造反。
想她一個嬌滴滴的豪門貴婦,若是落到那些反賊手裡,還不知要經受怎樣的虐待和折磨,不光貞潔難保,連性命也難保全。
一念至此,直嚇得的她手腳冰涼,臉色煞白,半響竟嚶嚶的哭泣起來。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而後就是「嗖嗖」的破空聲和痛苦哀嚎聲。
薛姨媽更害怕了,整個人有如得了重病,不停的顫抖著。
突然外面傳來一個略顯稚嫩卻又渾厚有力的聲音:
「咦,大街上怎麼有頂轎子!」
緊接著,轎簾被人從外面挑開,陽光瞬時便灑了進來。
薛姨媽情不自禁的抬頭看了一眼,只見一位面容普通但頗顯英武的青年男子,騎在匹栗色駿馬上,正用把未出鞘的長刀,將轎簾撩起,陽光從他的背後照射過來,留下一個帶著光暈的輪廓。
她如同受到驚嚇的兔子一般,對著轎外匆匆一瞥之後便又迅速的扭頭縮回角落。
-----------------
王佑知道官軍戰力孱弱,不想對方竟連一波攻擊都沒撐住。
迅速的將攔路的拒馬搬開,分出十幾人去追殺逃向運河的官兵,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向著巷子追趕而去。
這個小巷有點窄,僅能並排容下三騎,若逃跑的官兵反戈一擊,還真能給王佑等製造點麻煩。
可惜那些人都已嚇破了膽,連頭都不敢回,更別說回身反抗。
等帶著隊伍衝出巷子,王佑終於看到了向著西邊奔逃的官軍們。
手下的騎兵們不等命令,紛紛催馬追了上去,很多游龍騎還邊跑邊射,展現出了不錯的騎射技藝。
王佑本也準備繼續追擊,卻見前方路上,竟停著一頂孤零零的絲綢軟轎。
一陣低沉的哭泣聲從中傳來,立時引起了他的興趣。
「咦,大街上怎麼有頂轎子!」
他故意說了一句來給裡面的人提個醒。
而後便用苗刀血海,輕輕的撩起了轎簾。
只見裡面蜷縮著一位珠圓玉潤的婦人,她上身穿著月白色輕紗立領對襟短衫,下著水綠色裙子,頭上挽著個墜馬髻,簡單的插著幾隻髮釵。
那婦人雖嚇得渾身顫抖、啜泣不已,見轎內猛的一亮,仍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眼。
就是這驚鴻一瞥,讓王佑窺見了她的容貌。
卻是一個面如桃花、峨眉淡掃、膚白賽雪、眸亮如星的艷麗女子,看樣子應在三十歲上下。
王佑腦海中不由的浮現出一句古語:
「體欺皓雪之容光,臉奪芙蓉之嬌艷。」
接到薛蟠的通知已有一段時間,薛姨媽帶著寶釵等人,匆匆忙忙的將行李歸置整齊。
僕從們也備好了軟轎。
原是要多雇上幾頂供老嬤嬤和丫頭們坐的,可如今街面上混亂,一時竟找不到可供租賃的轎子。
還好隨船運來了兩頂軟轎,可供主子們乘坐,其他人等只好安步當車了。
寶釵和香菱共乘一頂走在前面,薛姨媽獨乘一頂跟在後面,家人僕從、嬤嬤丫鬟們都拿著行李隨行左右。
此時的客舍已亂了起來,住戶們都紛紛退房準備離開。
院中光軟轎就停了七八頂,門口的馬車也有個三四輛。
人群熙熙攘攘的,院門那裡出出入入的好不熱鬧。
寶釵想讓母親的轎子先行,但薛姨媽有些放心不下,故而堅持要押後看護一二。
一行人很快出了客舍,碼頭在東面不遠處,只要走上幾百步就能到達。
街面上雖亂鬨鬨的,但人們還算鎮定,大家各行其是,倒也相安無事。
忽的一陣騷亂,從東面拐角處黑壓壓的衝出來大群民眾,他們扶老攜幼、拖兒帶女,悶著頭就往這邊湧來。
吵雜的喊叫聲也隨之而來。
「不好了,反賊打過來了!」
「殺人了,殺人了,快跑啊!」
本來還算平靜的街面頓時如滾油中扔進了火星,轟的一聲便亂了起來。
人們都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沒頭沒腦的向著西邊奔逃。
此時寶釵的軟轎剛剛過去,逃難的人群一下便衝散了薛家的隊伍。
薛姨媽的兩個轎夫連同跟在後面的家人僕從都被人流裹挾,不由自主的向西走了一二百步後,才狼狽的止住身子。
而她的轎子則被留在原地,如同激流中的磐石,被人群衝撞的東倒西歪,連帶著她也被晃的七葷八素。
好不容易等到逃難的民眾散去,走在前面的寶釵等人已停了下來,準備折返接應落在後面的薛姨媽。
就在這時,不遠處忽的傳來砰砰乓乓的聲響,如同鞭炮爆炸一般。
眾人聽了,一時都沒反應過來,這不年不節的,怎麼還燃放煙花爆竹啊!
突然一人回過神來,驚恐的大喊:
「是火槍的聲音,官軍和反賊交上火了!」
大夥聽了,登時慌了神。
圍攏在寶釵轎旁的家人僕從們,忙催促著趕緊離開,早點到碼頭登船。
而寶釵在軟轎中又急又怕,十分擔心母親的安危。
聽到外面眾人吵嚷著要逃到碼頭去,才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再也顧不得男女之防,撩起轎簾,對著一旁的嬤嬤焦急的說道:
「快回去接上太太,官軍和反賊剛剛交戰,且得打上一會,時間還來的及。
快去,快去!」
轎邊眾人略一猶豫,終歸不敢違背主人的命令,除抬轎的小廝和二個老嬤嬤,其他幾人都快步往回趕。
跟著薛姨媽的家人僕從也從西面折返,兩邊都僅走了幾十步,剛剛那處拐角忽的竄出四五個軍將來,領頭之人正是魏千總。
只見他們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的向西邊悶頭跑去,對於薛家眾人瞧都不瞧一眼。
本就膽戰心驚的僕從們,看到街上竟有了潰兵,都嚇得手腳發軟,哪還顧得上薛姨媽,驚呼一聲便拼了命的向東面碼頭跑去。
守著寶釵的老嬤嬤們見了,不顧她的極力反對,慌忙招呼小廝們把轎子抬起來,趕緊向著碼頭逃命而去。
給薛姨媽抬轎的兩個小廝跑到她轎子旁邊時,猶豫了片刻才一前一後的將轎子扶正。
剛剛上肩準備起轎,卻見前方拐角處,嘩啦啦的湧出幾十個官軍,後面竟還能聽到隱隱的馬蹄聲。
兩人亡魂大冒,碼頭都不敢去了,轉身就往西邊逃去。
薛姨媽暈乎乎的呆在轎子裡,好半天都回不過神。
肚子難受,喉頭感覺有東西在翻湧,她使勁咽了幾口,才壓下去這股嘔吐的欲望。
等好不容易穩住心神,只聽得轎外一陣吵雜的腳步聲,伴著驚恐的喊叫聲,直嚇得她蜷成一團,渾身顫動的縮在那裡不敢動彈。
薛姨媽是王家嫡女,世家貴胄,從小便錦衣玉食、使奴喚婢。
後來嫁到薛家,那也是富貴豪奢,除丈夫早逝外,並沒有經受過什麼挫折。
不想在濟州城外、運河邊上竟遭了兵災,遇上了賊人造反。
想她一個嬌滴滴的豪門貴婦,若是落到那些反賊手裡,還不知要經受怎樣的虐待和折磨,不光貞潔難保,連性命也難保全。
一念至此,直嚇得的她手腳冰涼,臉色煞白,半響竟嚶嚶的哭泣起來。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而後就是「嗖嗖」的破空聲和痛苦哀嚎聲。
薛姨媽更害怕了,整個人有如得了重病,不停的顫抖著。
突然外面傳來一個略顯稚嫩卻又渾厚有力的聲音:
「咦,大街上怎麼有頂轎子!」
緊接著,轎簾被人從外面挑開,陽光瞬時便灑了進來。
薛姨媽情不自禁的抬頭看了一眼,只見一位面容普通但頗顯英武的青年男子,騎在匹栗色駿馬上,正用把未出鞘的長刀,將轎簾撩起,陽光從他的背後照射過來,留下一個帶著光暈的輪廓。
她如同受到驚嚇的兔子一般,對著轎外匆匆一瞥之後便又迅速的扭頭縮回角落。
-----------------
王佑知道官軍戰力孱弱,不想對方竟連一波攻擊都沒撐住。
迅速的將攔路的拒馬搬開,分出十幾人去追殺逃向運河的官兵,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向著巷子追趕而去。
這個小巷有點窄,僅能並排容下三騎,若逃跑的官兵反戈一擊,還真能給王佑等製造點麻煩。
可惜那些人都已嚇破了膽,連頭都不敢回,更別說回身反抗。
等帶著隊伍衝出巷子,王佑終於看到了向著西邊奔逃的官軍們。
手下的騎兵們不等命令,紛紛催馬追了上去,很多游龍騎還邊跑邊射,展現出了不錯的騎射技藝。
王佑本也準備繼續追擊,卻見前方路上,竟停著一頂孤零零的絲綢軟轎。
一陣低沉的哭泣聲從中傳來,立時引起了他的興趣。
「咦,大街上怎麼有頂轎子!」
他故意說了一句來給裡面的人提個醒。
而後便用苗刀血海,輕輕的撩起了轎簾。
只見裡面蜷縮著一位珠圓玉潤的婦人,她上身穿著月白色輕紗立領對襟短衫,下著水綠色裙子,頭上挽著個墜馬髻,簡單的插著幾隻髮釵。
那婦人雖嚇得渾身顫抖、啜泣不已,見轎內猛的一亮,仍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眼。
就是這驚鴻一瞥,讓王佑窺見了她的容貌。
卻是一個面如桃花、峨眉淡掃、膚白賽雪、眸亮如星的艷麗女子,看樣子應在三十歲上下。
王佑腦海中不由的浮現出一句古語:
「體欺皓雪之容光,臉奪芙蓉之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