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奔襲碼頭 薛家受驚
大概過了二刻鐘的時間,追擊的三路人馬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城門前。
剛剛的戰場已經被前來支援的精壯們收拾的差不多了,官軍的屍體一個壓一個的堆積在旁,等著過後集中焚燒掩埋。
天氣太熱了,若是不及時清理,很容易滋生疫病。
一些傷勢較重的官兵則被補了幾刀,也都摞在那裡。
傷勢較輕的受到了優待,有專門的大夫幫著他們包紮清創、處理傷口。
很快雙方的戰損便粗略的統計了出來。
此役共陣斬河標騎兵協三十六人,射殺四十二人,俘虜五十一人,繳獲各色馬匹、騾子等共計九十八匹,兵器無算。
己方則戰死六人,受傷十人,另有幾匹馬扭傷了腿。
傷亡對比不可謂不懸殊。
雖然開戰前王佑就充滿信心,但能打出如此輝煌的戰果,還是讓他頗感意外。
這些趕鴨子上架般訓練出來的騎兵,牆式衝鋒練的慘不忍睹,根本就達不到他心中的要求。
可這個世界還真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翼虎騎表現一般,但架不住對面的官軍馬隊更垃圾啊。
他們好歹把該有的戰術動作都勉強完成了,也沒有人臨陣退縮。
而河標的馬隊也就占了個數量優勢,其他不管是作戰意志、平時操練,還是武器裝備、坐騎質量等都完全落在下風。
王佑不禁感慨:
「果然在比爛的世界裡,不需要自己方方面面都優秀,只要比別人強點就可以了!」
看著流民們又三三兩兩聚集到城門外等著施粥,王佑不由心中一動。
此時濟州城外的運河碼頭肯定防備空虛,若是長途奔襲,是不是可以攻占下來。
如此這般,急缺的糧食問題不就解決了。
王佑雖然萌生了退意,但也不想讓這些無辜的流民們因為缺糧再繼續餓死。
先活下去才有希望,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他在心中認真的權衡了一番,最終「幹上一票」的想法占了上風。
反正周邊官軍唯一的馬隊都被打殘了,主將也已授首,那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若真事有不諧,撤回來就是,四條腿的騎兵難道還能被兩條腿的步兵給包了餃子嗎?
說干就干,王佑顧不上哀悼犧牲的戰友,高聲呼喊著收攏隊伍,重整陣型後,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如今的翼虎和游龍兩隊之人,對自家教習的崇拜簡直無以復加。
能率領他們打出這般漂亮的戰績,王佑在這些人心中的形象簡直同神明無異。
對於突襲運河碼頭的命令,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跟著王佑,自然能夠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簡單的跟戴可交代了幾句,讓他通知林會長趕緊派人接應。
而後命人補充了些箭矢和兵刃,又挑選了五十匹俘獲的馬匹和騾子作為備用。
一人雙馬,率領著騎兵們向著東方絕塵而去!
-----------------
濟州城,河道總督衙門。
范河台憤怒的砸碎了身旁的茶杯,幾位師爺垂手侍立,大氣都不敢喘。
剛剛有逃回的騎兵飛馬來報,整個河標騎兵協已被打殘,官軍損失慘重,主將下落不明。
「姓白的無能,致使王師淪喪,簡直有負聖恩!」
范總督已經冷靜了下來,先給這個事件定了性。
眾師爺趕緊隨聲附和,將白副將貶的一無是處。
「賊人新勝,必然氣焰囂張,若挾勢來攻,當為之奈何!」
其他的幾位師爺都眼觀鼻、鼻觀心的不言語。
趙師爺主管軍務,見河台大人目光掃來,推脫不過,只得建議道:
「穩妥起見,應先關閉城門,防止賊騎故技重施,趁亂奪門!」
范河台思量了一番,開口問道:
「城外碼頭怎麼辦,那裡停靠著二三十艘漕船,四五千石的糧食,若被人奪了,賊勢必壯,以後更加難以遏制。」
趙師爺硬著頭皮說道:
「運河碼頭那裡本來就有河標中營的一個汛,還有壓船的幾十名漕兵,東主可再派一個汛前去支援,想來只要居街自守,應該能夠抵擋一番!」
范總督想了想,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案。
只得用了趙師爺的提議,一面調兵遣將,增援碼頭,一面緊閉城門,嚴防死守!
他本想著先壓下消息,等反賊平定後再具表上奏,如此能將責任降到最低,還能夠撈到不少功勞。
未曾想局勢變化太快,官軍馬隊遭受重創,短時間內想要平息叛亂已無可能。
無奈之下,范總督只得將情況粉飾一番,分別向朝廷和魯省巡撫求援。
-----------------
薛姨媽和寶釵正在整理行囊,為明日離開做準備。
臨上京時買的丫頭,之前名喚英蓮的也在一旁打下手。
薛蟠為她背上了人命官司,薛姨媽覺得此女不祥。
雖然兒子私下求了很多次,終究沒讓他收房,而是留在身邊當了使喚丫頭。
寶釵認為英蓮這個名字不妥,於是給她取名香菱。
忽聽得外面街上又是一陣吵嚷之聲,直唬的三人膽戰心驚。
昨日的騷亂才過去沒多久,怎麼今天又是一副兵荒馬亂的場景。
薛姨媽天生膽小,性格儒弱,遇事好拿不定主意。
香菱還沒留滿頭,性子更是綿軟,也早嚇得臉色煞白,身子忍不住的直往薛姨媽的懷裡滾。
見二人完全沒了主意,寶釵雖也害怕,仍語調顫慄的高聲問道:
「哥哥可在外面,街上發生了什麼事?」
屋外半晌沒有回應,主僕三人更慌了。
薛姨媽摟住寶釵和香菱,正六神無主之際,一個老嬤嬤忽的推門闖了進來,驚慌失措的高聲說道:
「哥兒剛差人回來報信,官軍大敗,濟州城馬上要封閉城門了!」
薛姨媽聽了,忙開口問道:
「文龍呢,文龍怎麼沒回來?」
「哥兒在碼頭呢,正指揮著船上的小子們做準備。
差人回來通知太太和姑娘快些收拾行李,他安排好開船的事宜就回來接你們。
大家趕緊登船,先離開這裡再說!」
薛姨媽聞言頓時鬆了口氣,神情也慢慢舒緩下來。
「文龍這孩子也真是,船上自有人張羅,哪裡用的著他,也不知早點回來守著我,讓我也能放心些。」
寶釵在旁聽了,笑著勸慰道:
「哥哥果然長進了,竟能考慮的如此周全。
官軍新敗,碼頭這裡一無城牆圍繞,二無勁旅庇護,最是危險之地。
哥哥在那邊看著,也是為了能儘快開船啟航,躲了這是非之地。
他是男子,正是要頂門立戶的時候,如今能有這般擔當,媽媽該歡喜才是啊!」
薛姨媽聽了,口中連連念了幾句佛。
「也不求他長進,不給我惹事就好了!」
話雖這樣說,可她的臉上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幾人不再多言,都慌忙收拾起來。
剛剛的戰場已經被前來支援的精壯們收拾的差不多了,官軍的屍體一個壓一個的堆積在旁,等著過後集中焚燒掩埋。
天氣太熱了,若是不及時清理,很容易滋生疫病。
一些傷勢較重的官兵則被補了幾刀,也都摞在那裡。
傷勢較輕的受到了優待,有專門的大夫幫著他們包紮清創、處理傷口。
很快雙方的戰損便粗略的統計了出來。
此役共陣斬河標騎兵協三十六人,射殺四十二人,俘虜五十一人,繳獲各色馬匹、騾子等共計九十八匹,兵器無算。
己方則戰死六人,受傷十人,另有幾匹馬扭傷了腿。
傷亡對比不可謂不懸殊。
雖然開戰前王佑就充滿信心,但能打出如此輝煌的戰果,還是讓他頗感意外。
這些趕鴨子上架般訓練出來的騎兵,牆式衝鋒練的慘不忍睹,根本就達不到他心中的要求。
可這個世界還真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翼虎騎表現一般,但架不住對面的官軍馬隊更垃圾啊。
他們好歹把該有的戰術動作都勉強完成了,也沒有人臨陣退縮。
而河標的馬隊也就占了個數量優勢,其他不管是作戰意志、平時操練,還是武器裝備、坐騎質量等都完全落在下風。
王佑不禁感慨:
「果然在比爛的世界裡,不需要自己方方面面都優秀,只要比別人強點就可以了!」
看著流民們又三三兩兩聚集到城門外等著施粥,王佑不由心中一動。
此時濟州城外的運河碼頭肯定防備空虛,若是長途奔襲,是不是可以攻占下來。
如此這般,急缺的糧食問題不就解決了。
王佑雖然萌生了退意,但也不想讓這些無辜的流民們因為缺糧再繼續餓死。
先活下去才有希望,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他在心中認真的權衡了一番,最終「幹上一票」的想法占了上風。
反正周邊官軍唯一的馬隊都被打殘了,主將也已授首,那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若真事有不諧,撤回來就是,四條腿的騎兵難道還能被兩條腿的步兵給包了餃子嗎?
說干就干,王佑顧不上哀悼犧牲的戰友,高聲呼喊著收攏隊伍,重整陣型後,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如今的翼虎和游龍兩隊之人,對自家教習的崇拜簡直無以復加。
能率領他們打出這般漂亮的戰績,王佑在這些人心中的形象簡直同神明無異。
對於突襲運河碼頭的命令,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跟著王佑,自然能夠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簡單的跟戴可交代了幾句,讓他通知林會長趕緊派人接應。
而後命人補充了些箭矢和兵刃,又挑選了五十匹俘獲的馬匹和騾子作為備用。
一人雙馬,率領著騎兵們向著東方絕塵而去!
-----------------
濟州城,河道總督衙門。
范河台憤怒的砸碎了身旁的茶杯,幾位師爺垂手侍立,大氣都不敢喘。
剛剛有逃回的騎兵飛馬來報,整個河標騎兵協已被打殘,官軍損失慘重,主將下落不明。
「姓白的無能,致使王師淪喪,簡直有負聖恩!」
范總督已經冷靜了下來,先給這個事件定了性。
眾師爺趕緊隨聲附和,將白副將貶的一無是處。
「賊人新勝,必然氣焰囂張,若挾勢來攻,當為之奈何!」
其他的幾位師爺都眼觀鼻、鼻觀心的不言語。
趙師爺主管軍務,見河台大人目光掃來,推脫不過,只得建議道:
「穩妥起見,應先關閉城門,防止賊騎故技重施,趁亂奪門!」
范河台思量了一番,開口問道:
「城外碼頭怎麼辦,那裡停靠著二三十艘漕船,四五千石的糧食,若被人奪了,賊勢必壯,以後更加難以遏制。」
趙師爺硬著頭皮說道:
「運河碼頭那裡本來就有河標中營的一個汛,還有壓船的幾十名漕兵,東主可再派一個汛前去支援,想來只要居街自守,應該能夠抵擋一番!」
范總督想了想,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案。
只得用了趙師爺的提議,一面調兵遣將,增援碼頭,一面緊閉城門,嚴防死守!
他本想著先壓下消息,等反賊平定後再具表上奏,如此能將責任降到最低,還能夠撈到不少功勞。
未曾想局勢變化太快,官軍馬隊遭受重創,短時間內想要平息叛亂已無可能。
無奈之下,范總督只得將情況粉飾一番,分別向朝廷和魯省巡撫求援。
-----------------
薛姨媽和寶釵正在整理行囊,為明日離開做準備。
臨上京時買的丫頭,之前名喚英蓮的也在一旁打下手。
薛蟠為她背上了人命官司,薛姨媽覺得此女不祥。
雖然兒子私下求了很多次,終究沒讓他收房,而是留在身邊當了使喚丫頭。
寶釵認為英蓮這個名字不妥,於是給她取名香菱。
忽聽得外面街上又是一陣吵嚷之聲,直唬的三人膽戰心驚。
昨日的騷亂才過去沒多久,怎麼今天又是一副兵荒馬亂的場景。
薛姨媽天生膽小,性格儒弱,遇事好拿不定主意。
香菱還沒留滿頭,性子更是綿軟,也早嚇得臉色煞白,身子忍不住的直往薛姨媽的懷裡滾。
見二人完全沒了主意,寶釵雖也害怕,仍語調顫慄的高聲問道:
「哥哥可在外面,街上發生了什麼事?」
屋外半晌沒有回應,主僕三人更慌了。
薛姨媽摟住寶釵和香菱,正六神無主之際,一個老嬤嬤忽的推門闖了進來,驚慌失措的高聲說道:
「哥兒剛差人回來報信,官軍大敗,濟州城馬上要封閉城門了!」
薛姨媽聽了,忙開口問道:
「文龍呢,文龍怎麼沒回來?」
「哥兒在碼頭呢,正指揮著船上的小子們做準備。
差人回來通知太太和姑娘快些收拾行李,他安排好開船的事宜就回來接你們。
大家趕緊登船,先離開這裡再說!」
薛姨媽聞言頓時鬆了口氣,神情也慢慢舒緩下來。
「文龍這孩子也真是,船上自有人張羅,哪裡用的著他,也不知早點回來守著我,讓我也能放心些。」
寶釵在旁聽了,笑著勸慰道:
「哥哥果然長進了,竟能考慮的如此周全。
官軍新敗,碼頭這裡一無城牆圍繞,二無勁旅庇護,最是危險之地。
哥哥在那邊看著,也是為了能儘快開船啟航,躲了這是非之地。
他是男子,正是要頂門立戶的時候,如今能有這般擔當,媽媽該歡喜才是啊!」
薛姨媽聽了,口中連連念了幾句佛。
「也不求他長進,不給我惹事就好了!」
話雖這樣說,可她的臉上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幾人不再多言,都慌忙收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