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兵發縣城
永嘉縣衙,內堂。
趙知縣很憤怒,也很惶恐。
衙門重地之內,大庭廣眾之下,縣丞被歹人擄走,至今生死不知。
作為一縣之首,他責無旁貸,若是周縣丞不幸罹難,那更是難辭其咎。
得了牛繼宗的書信後,趙知縣十分重視,可作為正經進士出身的文官,若親自出手,難免有些過於諂媚,於是便安排周縣丞全權負責,自己則隱在幕後。
不想那林白的同伴竟神勇異常。
二三十個衙役和弓手都奈何不得,竟被打的傷的傷、殘的殘,更是將現場指揮的周縣丞虜劫而去。
這若傳揚出去,真是要貽笑大方了。
縣衙的劉典史一言不發的站在旁邊,趙知縣陰沉著臉看向他,開口問道:
「縣裡如今還能調集多少人手?」
劉典史想了想回道:
「快班原有捕役十人,步快二十人,馬快十人,如今傷了十個;壯班現有民壯四十人,都散在各城門處維持治安。
皂隸都不頂用,弓手倒是半月前臨時徵召了二十人,但上午也折了八人,算上各班的幫役,應該能湊出個三四十個吧!」
趙知縣有些不滿意,追問道:
「那些白役呢,怎麼不把他們算上?」
劉典史苦笑道:
「衙門一分銀子都不給,如今災情嚴重,米價升騰,白役們都自謀生路去了,哪還有什麼人呢!」
趙知縣無力的癱坐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喃喃自語:
「那個叫王佑的是個百人敵,得閒幾十個人根本近不了身,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劉典史也很頭疼,抓人之前不打聲招呼,不就是看著他和林莊頭比較熟,怕走漏消息嗎。
現在人沒拿住,還搭進去了周縣丞,這爛攤子還得他來收拾,真是何苦來哉!
「要不找縣裡的牛千總借點兵?」
劉典史小心翼翼的建議道。
趙知縣把頭搖了搖,無奈道:
「找他調兵抓人,需要往上邊行文,這樣事情不就鬧大了,到時候你我罪責難逃。」
說著,他臉上又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再說了,就老牛手底下那些叫花子兵,甲冑都沒幾件能用的,比衙役們也強不到哪去。」
劉典史聞言,想了想那些號衣都破舊不堪的守兵們,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他現在和趙知縣也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不得不想方設法的營救周縣丞。
「為今之計,是不是找個中間人,和那姓林的談談條件?」
靠近了幾步,劉典史壓著聲音說道。
趙知縣眼前一亮,暗付這倒不失為一個穩妥的法子。
可轉念一想,若是消息傳揚出去,官府和綁匪談判,未免太傷體面,故而讓他有些猶豫。
劉典史見對方已經心動,卻顧慮重重的樣子,忙接著說道:
「縣中宏盛米行的夏掌柜,和那姓林的最是要好,讓他跑一趟郭家村,只要能將周縣丞救回,可先暫時答應下對方的條件,等以後是趕是抓,就看情況而定了!」
趙知縣輕輕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強調道:
「找的人一定要可靠,條件也不妨寬鬆一些,只要人能回來,其他的都可以先擱置,能把林白和那個凶人禮送出境方才最好!」
劉典史一一應了,自去請夏掌柜斡旋暫且不提。
-----------------
申時(下午三點左右),跑馬場。
起事的會眾們已經吃好了飯,分發完兵刃,都是些腰刀、盾牌、木桿長槍諸如此類的武器。
甲冑很少,只各堂主和一些會內骨幹配備了皮甲,因天氣炎熱,沒有穿戴。
林莊頭,現在應該稱為林會長,正帶著王佑、戴可等會中高層,於眾人面前慷慨激昂的進行著動員:
「八卦會的諸位兄弟,朝廷昏聵無道,貪官污吏橫行,我等生民辛苦耕作,卻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而那些勛貴老爺們卻成天山珍海味、綾羅綢緞,這公平嗎,這合理嗎?」
「不公平!」
「不合理!」
人們的情緒漸漸被調動起來,紛紛高聲響應。
「天降大旱,糧食減產,大家飯都吃不上了,可那些官府的蛀蟲們呢?
他們還在催繳,還在徵稅,他們只知道橫徵暴斂,根本就不管我等生民的死活,他們不給我們活路,你們說,我們該怎麼辦?」
林會長大聲疾呼。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突然一個人高聲叫道:
「不讓我們活,就反他娘的!」
「對,對,對,反了,反了!」
大家一下子躁動起來,群情激憤!
林會長滿臉笑容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說的好!我們八卦會的宗旨就是互幫互助,共享富貴,如今狗朝廷弄的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我等會眾不能坐以待斃。
大家拿起武器,攻入縣城,到時候,大口吃肉、大稱分金,我們這些泥腿子也過過老爺們的日子,大家想不想?」
「想!想!想!」
「打進縣城,搶錢搶糧搶女人啊!」
「跟著會長享富貴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高聲歡呼著,王佑在旁越看越無語。
明明之前說的還算正常,怎麼最後就變成土匪打劫了,搶錢搶女人的口號都喊出來了。
果然,古代的農民揭竿而起時,往往都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搶錢搶糧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目的。
林會長又封官許願一番後,會眾們都鼓起來幹勁,見軍心可用,他趕緊宣布立刻出動,兵發縣城。
游龍騎都被撒了出去,作為前鋒先行出發,負責為大軍開路和屏蔽戰場,凡是遇到的行人都先綁了放在路邊,等起事隊伍過去後,自有人放他們離開。
兵貴神速,正是要打守軍們一個措手不及,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永嘉縣城。
翼虎騎們簇擁著王佑走在起事隊伍的最前面,後跟著不到五百人的普通會眾,最後面是幾十輛裝載著各種戰鬥物資的馬車。
騎兵們個個抬頭挺胸的端坐在馬背上,他們排著密集的隊列,秩序井然的勻速前進。
後面的步卒們則是按著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香堂的順序依次前行。
他們挎著腰刀、舉著長槍,排著松松垮垮的隊伍,有說有笑的跟著,出了莊子不過八九里便散成了稀稀拉拉的一字長蛇陣,直看到王佑暗暗搖頭。
這是一群根本沒有經受過多少訓練的烏合之眾,他不禁懷疑這些人見了官軍會不會直接嚇得一鬨而散。
話說林莊頭對騎兵的培養很上心啊,怎麼會眾們的表現如此拉胯,這讓王佑有些想不通。
突然,一名游騎飛馬而來,鞍上橫放著一個縛住手腳、堵住嘴巴的中年男子,那騎士邊跑邊喊:
「快快回稟林會長,有人拜見!」
趙知縣很憤怒,也很惶恐。
衙門重地之內,大庭廣眾之下,縣丞被歹人擄走,至今生死不知。
作為一縣之首,他責無旁貸,若是周縣丞不幸罹難,那更是難辭其咎。
得了牛繼宗的書信後,趙知縣十分重視,可作為正經進士出身的文官,若親自出手,難免有些過於諂媚,於是便安排周縣丞全權負責,自己則隱在幕後。
不想那林白的同伴竟神勇異常。
二三十個衙役和弓手都奈何不得,竟被打的傷的傷、殘的殘,更是將現場指揮的周縣丞虜劫而去。
這若傳揚出去,真是要貽笑大方了。
縣衙的劉典史一言不發的站在旁邊,趙知縣陰沉著臉看向他,開口問道:
「縣裡如今還能調集多少人手?」
劉典史想了想回道:
「快班原有捕役十人,步快二十人,馬快十人,如今傷了十個;壯班現有民壯四十人,都散在各城門處維持治安。
皂隸都不頂用,弓手倒是半月前臨時徵召了二十人,但上午也折了八人,算上各班的幫役,應該能湊出個三四十個吧!」
趙知縣有些不滿意,追問道:
「那些白役呢,怎麼不把他們算上?」
劉典史苦笑道:
「衙門一分銀子都不給,如今災情嚴重,米價升騰,白役們都自謀生路去了,哪還有什麼人呢!」
趙知縣無力的癱坐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喃喃自語:
「那個叫王佑的是個百人敵,得閒幾十個人根本近不了身,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劉典史也很頭疼,抓人之前不打聲招呼,不就是看著他和林莊頭比較熟,怕走漏消息嗎。
現在人沒拿住,還搭進去了周縣丞,這爛攤子還得他來收拾,真是何苦來哉!
「要不找縣裡的牛千總借點兵?」
劉典史小心翼翼的建議道。
趙知縣把頭搖了搖,無奈道:
「找他調兵抓人,需要往上邊行文,這樣事情不就鬧大了,到時候你我罪責難逃。」
說著,他臉上又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再說了,就老牛手底下那些叫花子兵,甲冑都沒幾件能用的,比衙役們也強不到哪去。」
劉典史聞言,想了想那些號衣都破舊不堪的守兵們,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他現在和趙知縣也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不得不想方設法的營救周縣丞。
「為今之計,是不是找個中間人,和那姓林的談談條件?」
靠近了幾步,劉典史壓著聲音說道。
趙知縣眼前一亮,暗付這倒不失為一個穩妥的法子。
可轉念一想,若是消息傳揚出去,官府和綁匪談判,未免太傷體面,故而讓他有些猶豫。
劉典史見對方已經心動,卻顧慮重重的樣子,忙接著說道:
「縣中宏盛米行的夏掌柜,和那姓林的最是要好,讓他跑一趟郭家村,只要能將周縣丞救回,可先暫時答應下對方的條件,等以後是趕是抓,就看情況而定了!」
趙知縣輕輕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強調道:
「找的人一定要可靠,條件也不妨寬鬆一些,只要人能回來,其他的都可以先擱置,能把林白和那個凶人禮送出境方才最好!」
劉典史一一應了,自去請夏掌柜斡旋暫且不提。
-----------------
申時(下午三點左右),跑馬場。
起事的會眾們已經吃好了飯,分發完兵刃,都是些腰刀、盾牌、木桿長槍諸如此類的武器。
甲冑很少,只各堂主和一些會內骨幹配備了皮甲,因天氣炎熱,沒有穿戴。
林莊頭,現在應該稱為林會長,正帶著王佑、戴可等會中高層,於眾人面前慷慨激昂的進行著動員:
「八卦會的諸位兄弟,朝廷昏聵無道,貪官污吏橫行,我等生民辛苦耕作,卻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而那些勛貴老爺們卻成天山珍海味、綾羅綢緞,這公平嗎,這合理嗎?」
「不公平!」
「不合理!」
人們的情緒漸漸被調動起來,紛紛高聲響應。
「天降大旱,糧食減產,大家飯都吃不上了,可那些官府的蛀蟲們呢?
他們還在催繳,還在徵稅,他們只知道橫徵暴斂,根本就不管我等生民的死活,他們不給我們活路,你們說,我們該怎麼辦?」
林會長大聲疾呼。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突然一個人高聲叫道:
「不讓我們活,就反他娘的!」
「對,對,對,反了,反了!」
大家一下子躁動起來,群情激憤!
林會長滿臉笑容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說的好!我們八卦會的宗旨就是互幫互助,共享富貴,如今狗朝廷弄的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我等會眾不能坐以待斃。
大家拿起武器,攻入縣城,到時候,大口吃肉、大稱分金,我們這些泥腿子也過過老爺們的日子,大家想不想?」
「想!想!想!」
「打進縣城,搶錢搶糧搶女人啊!」
「跟著會長享富貴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高聲歡呼著,王佑在旁越看越無語。
明明之前說的還算正常,怎麼最後就變成土匪打劫了,搶錢搶女人的口號都喊出來了。
果然,古代的農民揭竿而起時,往往都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搶錢搶糧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目的。
林會長又封官許願一番後,會眾們都鼓起來幹勁,見軍心可用,他趕緊宣布立刻出動,兵發縣城。
游龍騎都被撒了出去,作為前鋒先行出發,負責為大軍開路和屏蔽戰場,凡是遇到的行人都先綁了放在路邊,等起事隊伍過去後,自有人放他們離開。
兵貴神速,正是要打守軍們一個措手不及,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永嘉縣城。
翼虎騎們簇擁著王佑走在起事隊伍的最前面,後跟著不到五百人的普通會眾,最後面是幾十輛裝載著各種戰鬥物資的馬車。
騎兵們個個抬頭挺胸的端坐在馬背上,他們排著密集的隊列,秩序井然的勻速前進。
後面的步卒們則是按著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香堂的順序依次前行。
他們挎著腰刀、舉著長槍,排著松松垮垮的隊伍,有說有笑的跟著,出了莊子不過八九里便散成了稀稀拉拉的一字長蛇陣,直看到王佑暗暗搖頭。
這是一群根本沒有經受過多少訓練的烏合之眾,他不禁懷疑這些人見了官軍會不會直接嚇得一鬨而散。
話說林莊頭對騎兵的培養很上心啊,怎麼會眾們的表現如此拉胯,這讓王佑有些想不通。
突然,一名游騎飛馬而來,鞍上橫放著一個縛住手腳、堵住嘴巴的中年男子,那騎士邊跑邊喊:
「快快回稟林會長,有人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