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夜遇莊頭(求收藏)
翌日清晨,燕兒難得起遲了。
王佑醒時,小丫頭正擁著錦被睡得正香,眼角處淚痕顯著,嘴角卻噙著笑,不知在做什麼美夢。
王佑沒有叫醒她,默默的翻身下床,準備穿衣出去。
不想剛趿上鞋,燕兒就醒了,
睜開朦朧的雙眸,看到王佑已經起來了,她趕忙也想起身,卻不料牽扯到身體的某個部位,暗嘶一聲,眉頭微蹙,而後便忍著疼痛坐了起來。
王佑見了,上前關切的說道:
「怎麼不多休息一會?身體感覺怎麼樣?」
燕兒莞爾一笑,臉上卻泛起了一抹嫣紅。
「俺哪有那麼嬌貴,大爺都起來了,俺自然要起來伺候啊!」
王佑也不在勸,只是呵呵一笑:
「我家中排行老二。」
燕兒一愣,忽又笑著說:「那俺以後就喊二爺了!」
兩人調笑幾句,燕兒已穿好衣服,隨後喊來小丫頭們洗漱更衣不再贅述。
-----------------
後院,跑馬場。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嘹亮的口號聲響徹全場。
王佑一身短打的裝扮,帶著由三十二名成員組成,四列八排的方隊,勻速跑著早操。
「注意步伐,跟上節奏!」
他跟在一旁,邊跑邊糾正著一些人的錯誤。
不遠處的靶場,二十多人正在練習騎射。
他們一個個策馬疾馳,等跑到靶前五十步左右時,便在馬上彎弓射箭,若能中靶,就會引來眾人的一陣歡呼。
王佑嚴格的執行了之前的計劃,並將前世新兵連的訓練照搬了過來。
什麼齊步走、正步走、站軍姿、負重跑,統統借鑑,全部用到了莊戶們組成的隊伍中。
他找個根竹竿當作教鞭,天天拿在手裡。
站不好隊的,抽幾竿,步伐亂的,抽幾竿,不聽指令的,也抽上幾竿,直抽得這些平時經常左右不分的莊戶漢子們鬼哭狼嚎,渾身是傷。
有幾個人偷偷的向林莊頭告狀,指責王佑體罰虐待他們。
林白雖不明白訓練隊列、走路有什麼用處,但本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還是將人好言勸慰回去。
王佑還給兩邊都起了名字。
莊戶們這邊叫翼虎騎,旗幟是一面插著翅膀的老虎,遊俠兒那邊叫游龍騎,旗幟是一面張牙舞爪的飛龍。
如今每日上午訓練翼虎騎的隊列、齊正步走和負重跑,下午則是上馬練習。
他將這三十二騎分為兩排,前後相隔一丈,每騎間隔寸許。
選六個聰慧機靈之人充作軍官,分列每排的兩端和中間位置,以他的喊聲為令,模擬二百步距離下的騎馬衝鋒。
剛開始的時候,兩排騎手跑出去未及二三十步,就因有的人跑快了,有的人跑慢了,導致隊形迅速散亂。
王佑便以他的栗色馬為依據,制定了騎馬快步、疾步、疾跑的標準。
所有的騎手在相應的階段都要按著這個速度跑,那些跑快的或者跑慢的,他都一一記錄下來。
訓練之後,每人都要抽上幾竿,幫著他們長長記性。
游龍騎那邊,則基本處於放養的狀態。
王佑對他們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夠完成最低標準的騎馬和射箭訓練就可以,其他時間,隨便他們自由活動。
因而,跑馬場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兩行騎手排著密集的隊形,先是快步走,漸漸提速,到了一定距離後就變成了疾步跑,飛奔幾十步後,再全力衝刺,最終勒馬減速,重新整理隊伍。
這個過程,往往在疾步跑後隊形就無法保持密集的態勢,到了最後衝鋒的時候,更是亂成一團。
此時,周圍肯定站滿了看熱鬧的人群,主要是結束訓練的游龍騎,偶爾也會有院中的奴僕。
他們每每看到騎士們亂鬨鬨衝鋒的樣子,都會嘻嘻哈哈的笑上一場,有的還會對相熟之人調笑打趣,場面十分歡樂。
王佑對這種情況並不在意,適當的羞辱也會督促騎手們更加努力的練習。
他雖然對翼虎騎訓練的進度不太滿意,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這些大字不識的莊稼漢成為一名合格的近代騎手,沒個一年半載的高強度訓練是不現實的。
王佑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耐性,他只要將這支隊伍練出個樣子就好,以後自然有的是實戰錘鍊的機會。
自此以後,他白天訓練兩支騎兵隊伍,夜裡則和燕兒柔情愜意,你儂我儂,日子過的好不快活。
莊中的生活歲月靜好,莊外的日子卻是水深火熱。
旱情還在延續,整個東山省北部受災都非常嚴重。
永嘉縣內每天都有新的流民湧入,他們大量的聚集在城郭附近,靠著乞討和施粥艱難度日。
朝廷也終於有所反應,一方面減免了部分受災州縣的錢糧賦稅,一方面調集糧食,運往逃難災民較多的地區施粥賑濟。
但周邊的府縣也多多少少的受到旱情的影響,糧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能夠支援的數量不多。
從兩湖緊急調運,路程太遠,沒個月余時間,根本送不過來。
濟州運河碼頭倒是堆積著不少漕糧,但那是供應神都上百萬官紳民眾的,沒有任何人敢打這些漕糧的主意。
每日劇增的流民,杯水車薪的救濟!
艱難跋涉、千辛萬苦才逃難到永嘉縣的人們,本以為能夠討到糧食,好歹活下去,卻不想仍舊食不果腹。
路邊、溝里、田間,餓死者比比皆是。
因無人收屍,烈日暴曬之下,很多屍體都高度腐爛,臭氣瀰漫、蠅蟲飛舞,一片淒涼景象。
尤其是近些日子,官府施捨的粥清澈的可以數出碗底的米粒,災民們怨聲載道。
很多人私底下都議論說,是衙門的老爺們層層剋扣,把本來用於賑濟的糧食都高價賣給了米商。
不少自感活不下去的流民,開始在城郭處衝擊商鋪、搶奪住戶,雖很快被鎮壓下去,但城牆之外,如同火藥桶一般,只怕一個火星就能點燃。
王佑每日兩點一線,只是聽下人述說,知道外面光景不好。
一日晚上,二更時分(夜裡9點多)。
王佑見燕兒身嬌體弱,想幫著好好的調理下經絡、疏通下穴位。
誰知她身子實在太差,還沒怎麼用力,就舒服的暈了過去。
一身的能耐沒法盡興施展,這讓王佑很是無奈,又見今晚明月當空,銀光盡染,遂披上絲質直綴,踱步出院溜達溜達。
路上遇到幾波巡夜之人,都近前禮貌見禮,詢問出門緣由。
王佑一一隨口打發了,信步遊蕩到後院東北角位置,遠遠的卻看見幾個人影正從後門魚貫而出。
明亮的月光照耀,他可以清楚的辨認出,領頭之人正是林莊頭。
王佑醒時,小丫頭正擁著錦被睡得正香,眼角處淚痕顯著,嘴角卻噙著笑,不知在做什麼美夢。
王佑沒有叫醒她,默默的翻身下床,準備穿衣出去。
不想剛趿上鞋,燕兒就醒了,
睜開朦朧的雙眸,看到王佑已經起來了,她趕忙也想起身,卻不料牽扯到身體的某個部位,暗嘶一聲,眉頭微蹙,而後便忍著疼痛坐了起來。
王佑見了,上前關切的說道:
「怎麼不多休息一會?身體感覺怎麼樣?」
燕兒莞爾一笑,臉上卻泛起了一抹嫣紅。
「俺哪有那麼嬌貴,大爺都起來了,俺自然要起來伺候啊!」
王佑也不在勸,只是呵呵一笑:
「我家中排行老二。」
燕兒一愣,忽又笑著說:「那俺以後就喊二爺了!」
兩人調笑幾句,燕兒已穿好衣服,隨後喊來小丫頭們洗漱更衣不再贅述。
-----------------
後院,跑馬場。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嘹亮的口號聲響徹全場。
王佑一身短打的裝扮,帶著由三十二名成員組成,四列八排的方隊,勻速跑著早操。
「注意步伐,跟上節奏!」
他跟在一旁,邊跑邊糾正著一些人的錯誤。
不遠處的靶場,二十多人正在練習騎射。
他們一個個策馬疾馳,等跑到靶前五十步左右時,便在馬上彎弓射箭,若能中靶,就會引來眾人的一陣歡呼。
王佑嚴格的執行了之前的計劃,並將前世新兵連的訓練照搬了過來。
什麼齊步走、正步走、站軍姿、負重跑,統統借鑑,全部用到了莊戶們組成的隊伍中。
他找個根竹竿當作教鞭,天天拿在手裡。
站不好隊的,抽幾竿,步伐亂的,抽幾竿,不聽指令的,也抽上幾竿,直抽得這些平時經常左右不分的莊戶漢子們鬼哭狼嚎,渾身是傷。
有幾個人偷偷的向林莊頭告狀,指責王佑體罰虐待他們。
林白雖不明白訓練隊列、走路有什麼用處,但本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還是將人好言勸慰回去。
王佑還給兩邊都起了名字。
莊戶們這邊叫翼虎騎,旗幟是一面插著翅膀的老虎,遊俠兒那邊叫游龍騎,旗幟是一面張牙舞爪的飛龍。
如今每日上午訓練翼虎騎的隊列、齊正步走和負重跑,下午則是上馬練習。
他將這三十二騎分為兩排,前後相隔一丈,每騎間隔寸許。
選六個聰慧機靈之人充作軍官,分列每排的兩端和中間位置,以他的喊聲為令,模擬二百步距離下的騎馬衝鋒。
剛開始的時候,兩排騎手跑出去未及二三十步,就因有的人跑快了,有的人跑慢了,導致隊形迅速散亂。
王佑便以他的栗色馬為依據,制定了騎馬快步、疾步、疾跑的標準。
所有的騎手在相應的階段都要按著這個速度跑,那些跑快的或者跑慢的,他都一一記錄下來。
訓練之後,每人都要抽上幾竿,幫著他們長長記性。
游龍騎那邊,則基本處於放養的狀態。
王佑對他們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夠完成最低標準的騎馬和射箭訓練就可以,其他時間,隨便他們自由活動。
因而,跑馬場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兩行騎手排著密集的隊形,先是快步走,漸漸提速,到了一定距離後就變成了疾步跑,飛奔幾十步後,再全力衝刺,最終勒馬減速,重新整理隊伍。
這個過程,往往在疾步跑後隊形就無法保持密集的態勢,到了最後衝鋒的時候,更是亂成一團。
此時,周圍肯定站滿了看熱鬧的人群,主要是結束訓練的游龍騎,偶爾也會有院中的奴僕。
他們每每看到騎士們亂鬨鬨衝鋒的樣子,都會嘻嘻哈哈的笑上一場,有的還會對相熟之人調笑打趣,場面十分歡樂。
王佑對這種情況並不在意,適當的羞辱也會督促騎手們更加努力的練習。
他雖然對翼虎騎訓練的進度不太滿意,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這些大字不識的莊稼漢成為一名合格的近代騎手,沒個一年半載的高強度訓練是不現實的。
王佑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耐性,他只要將這支隊伍練出個樣子就好,以後自然有的是實戰錘鍊的機會。
自此以後,他白天訓練兩支騎兵隊伍,夜裡則和燕兒柔情愜意,你儂我儂,日子過的好不快活。
莊中的生活歲月靜好,莊外的日子卻是水深火熱。
旱情還在延續,整個東山省北部受災都非常嚴重。
永嘉縣內每天都有新的流民湧入,他們大量的聚集在城郭附近,靠著乞討和施粥艱難度日。
朝廷也終於有所反應,一方面減免了部分受災州縣的錢糧賦稅,一方面調集糧食,運往逃難災民較多的地區施粥賑濟。
但周邊的府縣也多多少少的受到旱情的影響,糧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能夠支援的數量不多。
從兩湖緊急調運,路程太遠,沒個月余時間,根本送不過來。
濟州運河碼頭倒是堆積著不少漕糧,但那是供應神都上百萬官紳民眾的,沒有任何人敢打這些漕糧的主意。
每日劇增的流民,杯水車薪的救濟!
艱難跋涉、千辛萬苦才逃難到永嘉縣的人們,本以為能夠討到糧食,好歹活下去,卻不想仍舊食不果腹。
路邊、溝里、田間,餓死者比比皆是。
因無人收屍,烈日暴曬之下,很多屍體都高度腐爛,臭氣瀰漫、蠅蟲飛舞,一片淒涼景象。
尤其是近些日子,官府施捨的粥清澈的可以數出碗底的米粒,災民們怨聲載道。
很多人私底下都議論說,是衙門的老爺們層層剋扣,把本來用於賑濟的糧食都高價賣給了米商。
不少自感活不下去的流民,開始在城郭處衝擊商鋪、搶奪住戶,雖很快被鎮壓下去,但城牆之外,如同火藥桶一般,只怕一個火星就能點燃。
王佑每日兩點一線,只是聽下人述說,知道外面光景不好。
一日晚上,二更時分(夜裡9點多)。
王佑見燕兒身嬌體弱,想幫著好好的調理下經絡、疏通下穴位。
誰知她身子實在太差,還沒怎麼用力,就舒服的暈了過去。
一身的能耐沒法盡興施展,這讓王佑很是無奈,又見今晚明月當空,銀光盡染,遂披上絲質直綴,踱步出院溜達溜達。
路上遇到幾波巡夜之人,都近前禮貌見禮,詢問出門緣由。
王佑一一隨口打發了,信步遊蕩到後院東北角位置,遠遠的卻看見幾個人影正從後門魚貫而出。
明亮的月光照耀,他可以清楚的辨認出,領頭之人正是林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