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不是驚喜,純屬驚嚇
都怪裴炎這個人,關鍵時刻不頂用。
在場的眾位東倒西歪的大臣當中,這位裴炎裴子隆是倒下最早的,大話吹的最響,還沒喝幾杯就昏昏然睡去了。
李賢懷疑,他都已經睡了一個時辰了!
裴炎這一睡,嚴重的阻礙了李賢的發揮,他本想利用這一次的機會,將他能想起的那些容易引人遐想的詩歌吟誦兩段,這樣,諸位大臣在身邊,也可以做個見證,這人證已經算是湊上了。
現在就剩筆錄,這個東西一點也不需要發愁,至少,李賢一開始是這樣想的。
有裴炎在,這還有什麼可操心的?
反正就是幾句詩而已,以裴令的腦袋瓜,根本都不需要筆,一晃而過就記住了。
結果……
如果換到法律概念當中,李賢犯的這個錯誤明顯就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
他非常自信的認為,裴炎年輕,又野心勃勃,這樣的聚會必然不會錯過任何的細節。
他會瞪大了眼睛,使勁的看,使勁的記。
轉過頭來再去向武媚娘匯報。
可誰成想,裴炎竟然不勝酒力,別人還沒躺下,他自己先躺下了!
這還記什麼?
還不全都成了耳旁風?
李賢也不是個死心眼的人,一計不成,立刻新生第二計。
裴炎不成,不是還有來順嗎?
雖然這個人,現在在天后那裡的信用度已經大打折扣,但傳個話總是沒有問題的。
本就是個備用選項。
而現在,正當李賢想要起承轉合向著目標進發的時候,裴炎竟然醒了!
這就是老天爺相助啊!
還等什麼?
不管前面裴炎還是薛元超說了什麼,他們的詩句是什麼樣的,李賢只管抱著酒罈子噸噸噸的喝了一個夠。
最後,在醉意朦朧之中,大聲吟唱:「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太子這是……
這不是謝康樂的詩嗎?
太子瘋了!
這小子瘋了!
啊吁吁吁!
勒住韁繩的聲音,仿佛從大皇帝的心中竄了出來!
脫韁野馬,攔不住啦!
停停停!
載著大皇帝和大皇后的輦輿,從大明宮飛速趕來,仿佛是踩上了風火輪,就在一瞬之前,天皇李治的心還被各種美好的泡泡填滿。
粉紅色的,潔白透明的,繽紛多彩的。
慈父和慈母相繼趕來,突然降臨東宮,一邊是忠誠的大臣,一邊呢,是孝順的兒子,那畫面,多麼的美好!
只要想一想,李治就感覺,滿心滿懷都是幸福的!
結果……
等到了這崇教殿前,李治才驚覺,他的到來根本就不是什麼驚喜,簡直是驚嚇!
一想到宴會馬上就要結束,李治就著急的不行,才剛跳下輦輿,片刻也不敢耽擱,就拉著武媚娘向殿門奔去!
好兒子,阿耶來了!
…………
他X的!
他可真是我的好兒子!
才剛剛踏上石階,李治那顆熱乎乎,興奮的心,頓時就涼了一半。過後沒多久,連另一半也涼了!
「他是想找死吧!」
「是吧!」
「聖人,這裡面一定有誤會,還是進去看看!」
李治那臉,氣得都扭曲了,來福趕忙勸說,站在他的立場上,他也只能撿好聽的說。
天后的臉上,一切都那麼波瀾不驚,她好像是聾了,什麼都沒有聽見似的。
反詩!
這端的是一首反詩!
這麼著名的一首反詩,還是真的造反了的謝靈運作的,李賢居然還敢吟誦出來,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他不可能不清楚,謝靈運作這首詩的時候,他的心境是什麼樣的,他的用意又是什麼!
不!
他不可能不知道!
他不可能不清楚!
李賢,他這就是故意的!
李治簡直是崩潰了,李賢此前數次忤逆,李治都輕飄飄的原諒了他,但這小子非但不知道感恩,竟然還反過頭來繼續作死!
好啊!
既然他想死,那朕就成全他!
氣急敗壞的李治,已經失去了理智,在他的心中,一股惡念蓬勃而出!
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解他的心頭之恨,只有一個字可以把父子之間的仇恨徹底了結!
殺!
死!
「聖人,我們還進去嗎?」
這個時候,能夠壓制住李治的各種暴走的,不穩定情緒的人,就只剩下一個。
那就是他最信任,最倚仗的親親老婆,天后武媚娘。
武媚娘就這樣冷冷的看著,李治在她的眼前各種破防,卻並沒有跟著他一起發瘋。
這正常嗎?
相比李治,最痛恨李賢的,不該是天后嗎?
李賢在東宮,當著眾位朝廷重臣的面,吟誦反詩一首,這端的是心懷不軌!
他這是想造反了!
這樣的逆子,還留著做什麼?
還不一刀切了?
若李賢被一刀切了,這不正是武媚娘期待的嗎?
自李賢之下,她的那另外兩個好兒子,有哪一個是敢和她這位聲勢煊赫的天后叫板的?
只要送走了李治,還有誰能阻擋天后的腳步?
可事實就是,天后的表現就是這麼的不正常。她非但沒有繼續鼓動李治,趁著李治發瘋的好時候,給他再添一把火。
爭取一把火把李賢給送走,這不是最符合天后心意的嗎?
可是,武媚娘並沒有那麼做,她雖然也沒有替李賢遮掩說情,但她只是這樣保持不開口的狀態,本就已經相當的出人意料了。
難道,天后居然心軟了嗎?
她不想牢牢的抓住權柄了?
她也被李賢這個大孝子給感動了嗎?
不不!
這怎麼可能呢?
早就說了,天后現在的心是堅若磐石,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幾乎都無法動搖她分毫。
她不出手,只是因為她是真正的高手。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讓李治自由發揮他的憤怒的時候,武媚娘並不想最後落得一個挑撥離間的罪名。
要知道,李賢可是她的親兒子,雖然她孩子多,也不是那種把孩子當命根子的人。
但這種時候,如果是李治自己想要剷除李賢,那麼對於武媚娘來說,就是最好的一種結果。
到時候,朝廷上的大臣過問起來,李治若是再反悔,武媚娘都可以輕輕鬆鬆的擺脫罵名。
誰也賴不到她的頭上。
「不進去!」
「我們走!」
啥?
掉頭就走?
大皇帝慫了?
在場的眾位東倒西歪的大臣當中,這位裴炎裴子隆是倒下最早的,大話吹的最響,還沒喝幾杯就昏昏然睡去了。
李賢懷疑,他都已經睡了一個時辰了!
裴炎這一睡,嚴重的阻礙了李賢的發揮,他本想利用這一次的機會,將他能想起的那些容易引人遐想的詩歌吟誦兩段,這樣,諸位大臣在身邊,也可以做個見證,這人證已經算是湊上了。
現在就剩筆錄,這個東西一點也不需要發愁,至少,李賢一開始是這樣想的。
有裴炎在,這還有什麼可操心的?
反正就是幾句詩而已,以裴令的腦袋瓜,根本都不需要筆,一晃而過就記住了。
結果……
如果換到法律概念當中,李賢犯的這個錯誤明顯就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
他非常自信的認為,裴炎年輕,又野心勃勃,這樣的聚會必然不會錯過任何的細節。
他會瞪大了眼睛,使勁的看,使勁的記。
轉過頭來再去向武媚娘匯報。
可誰成想,裴炎竟然不勝酒力,別人還沒躺下,他自己先躺下了!
這還記什麼?
還不全都成了耳旁風?
李賢也不是個死心眼的人,一計不成,立刻新生第二計。
裴炎不成,不是還有來順嗎?
雖然這個人,現在在天后那裡的信用度已經大打折扣,但傳個話總是沒有問題的。
本就是個備用選項。
而現在,正當李賢想要起承轉合向著目標進發的時候,裴炎竟然醒了!
這就是老天爺相助啊!
還等什麼?
不管前面裴炎還是薛元超說了什麼,他們的詩句是什麼樣的,李賢只管抱著酒罈子噸噸噸的喝了一個夠。
最後,在醉意朦朧之中,大聲吟唱:「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太子這是……
這不是謝康樂的詩嗎?
太子瘋了!
這小子瘋了!
啊吁吁吁!
勒住韁繩的聲音,仿佛從大皇帝的心中竄了出來!
脫韁野馬,攔不住啦!
停停停!
載著大皇帝和大皇后的輦輿,從大明宮飛速趕來,仿佛是踩上了風火輪,就在一瞬之前,天皇李治的心還被各種美好的泡泡填滿。
粉紅色的,潔白透明的,繽紛多彩的。
慈父和慈母相繼趕來,突然降臨東宮,一邊是忠誠的大臣,一邊呢,是孝順的兒子,那畫面,多麼的美好!
只要想一想,李治就感覺,滿心滿懷都是幸福的!
結果……
等到了這崇教殿前,李治才驚覺,他的到來根本就不是什麼驚喜,簡直是驚嚇!
一想到宴會馬上就要結束,李治就著急的不行,才剛跳下輦輿,片刻也不敢耽擱,就拉著武媚娘向殿門奔去!
好兒子,阿耶來了!
…………
他X的!
他可真是我的好兒子!
才剛剛踏上石階,李治那顆熱乎乎,興奮的心,頓時就涼了一半。過後沒多久,連另一半也涼了!
「他是想找死吧!」
「是吧!」
「聖人,這裡面一定有誤會,還是進去看看!」
李治那臉,氣得都扭曲了,來福趕忙勸說,站在他的立場上,他也只能撿好聽的說。
天后的臉上,一切都那麼波瀾不驚,她好像是聾了,什麼都沒有聽見似的。
反詩!
這端的是一首反詩!
這麼著名的一首反詩,還是真的造反了的謝靈運作的,李賢居然還敢吟誦出來,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他不可能不清楚,謝靈運作這首詩的時候,他的心境是什麼樣的,他的用意又是什麼!
不!
他不可能不知道!
他不可能不清楚!
李賢,他這就是故意的!
李治簡直是崩潰了,李賢此前數次忤逆,李治都輕飄飄的原諒了他,但這小子非但不知道感恩,竟然還反過頭來繼續作死!
好啊!
既然他想死,那朕就成全他!
氣急敗壞的李治,已經失去了理智,在他的心中,一股惡念蓬勃而出!
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解他的心頭之恨,只有一個字可以把父子之間的仇恨徹底了結!
殺!
死!
「聖人,我們還進去嗎?」
這個時候,能夠壓制住李治的各種暴走的,不穩定情緒的人,就只剩下一個。
那就是他最信任,最倚仗的親親老婆,天后武媚娘。
武媚娘就這樣冷冷的看著,李治在她的眼前各種破防,卻並沒有跟著他一起發瘋。
這正常嗎?
相比李治,最痛恨李賢的,不該是天后嗎?
李賢在東宮,當著眾位朝廷重臣的面,吟誦反詩一首,這端的是心懷不軌!
他這是想造反了!
這樣的逆子,還留著做什麼?
還不一刀切了?
若李賢被一刀切了,這不正是武媚娘期待的嗎?
自李賢之下,她的那另外兩個好兒子,有哪一個是敢和她這位聲勢煊赫的天后叫板的?
只要送走了李治,還有誰能阻擋天后的腳步?
可事實就是,天后的表現就是這麼的不正常。她非但沒有繼續鼓動李治,趁著李治發瘋的好時候,給他再添一把火。
爭取一把火把李賢給送走,這不是最符合天后心意的嗎?
可是,武媚娘並沒有那麼做,她雖然也沒有替李賢遮掩說情,但她只是這樣保持不開口的狀態,本就已經相當的出人意料了。
難道,天后居然心軟了嗎?
她不想牢牢的抓住權柄了?
她也被李賢這個大孝子給感動了嗎?
不不!
這怎麼可能呢?
早就說了,天后現在的心是堅若磐石,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幾乎都無法動搖她分毫。
她不出手,只是因為她是真正的高手。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讓李治自由發揮他的憤怒的時候,武媚娘並不想最後落得一個挑撥離間的罪名。
要知道,李賢可是她的親兒子,雖然她孩子多,也不是那種把孩子當命根子的人。
但這種時候,如果是李治自己想要剷除李賢,那麼對於武媚娘來說,就是最好的一種結果。
到時候,朝廷上的大臣過問起來,李治若是再反悔,武媚娘都可以輕輕鬆鬆的擺脫罵名。
誰也賴不到她的頭上。
「不進去!」
「我們走!」
啥?
掉頭就走?
大皇帝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