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天后只想把你發賣
一直還對劉延景保持著一絲期待的天后武媚娘,現在也用怪異的眼神盯著他,大有一種,天后我只想把你發賣的感覺。
「劉長史,這你又作何解釋?」
「你不是說,杞王的石像有兩尊嗎?還說是一男一女,模樣與朕和天后有七八成相似?」
「你看,這蔣侯爺長得像朕嗎?」
李治站到石像跟前,還給了諸位一個對比的機會。事到如今,劉延景哪裡還說得上話?
「聖人恕罪!」
「聖人恕罪!」
「微臣真的是不知情!」
「微臣有失察之責!還請聖人責罰!」
「你還說這只是失察?」
李治甩開了挑杆,一向溫文爾雅的大皇帝,如今卻憤怒的瞪著劉延景,好像要把這個刁滑的老臣扒皮抽筋似的!
「說!」
「你為什麼要陷害杞王?」
劉延景伏在地上,冷汗一滴滴的落下來,哪裡還敢說話,他是一個字都不敢吐露。
現在的他,就是說多錯多。
李敬玄見形勢扭轉,立刻送上了早就準備好的供詞。
「啟稟聖人,押送途中,劉延景已經承認,他對杞王殿下心懷不滿,所以才生出了誣告殿下的心思,他就是故意的,絕對不是失察而已!」
「如果真的只是受了手下的蒙蔽,身為地方長史,他為什麼不去查清真相再行上報?」
「況且,劉延景給朝廷的奏疏中說的明白,因為殿下所行非法被他發現,對他嚴刑拷打,令他苦不堪言。」
「可是,聖人天后也看到了,這劉延景的身上沒有一點傷痕,微臣派去的人馬,上門找他的時候,他的身體也沒有一點問題!」
「聖人,劉延景絕對是誣告!」
「還請聖人明察!」
李敬玄一席話,瞬間就把李治的腦袋給敲開了!
「對啊!」
「你不是說都要被打死了嗎?」
「你的傷呢?」
「你怎麼還能跑能跳的?」
蠢材啊蠢材!
古有臥薪嘗膽,斷臂求生,你劉延景既然想火中取栗,為什麼不能犧牲一下?
也給自己掛點彩呢?
至少,也要打折一條腿嘛!
現在這個形勢,李賢也只能站在一旁干著急了,他能說什麼?現在的局勢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經典的二難悖論!
他既不能說,杞王巫蠱親爹媽一定是真的,他要是這麼說了,不就和自己之前的說法完全相悖了嗎?
更何況,人證物證俱在,李賢若是還這麼說,就要承認自己是瞎子,傻子。
可要是說巫蠱之事是假的,純系歹人誣陷,那不就和李敬玄他們站到一起去了嗎?
現在的形勢已經和一個月之前完全不同了。
那個時候,李賢幫李上金說話,是得罪李治的狂悖之行,保准一個火星子就把李治炸上天。
而現在,李賢繼續主張李上金是冤枉的,那只能是上合聖意,下合民心的大好事!
一個不小心,反而幫了倒忙,坐實了英明神武太子李賢的名號,輕而易舉的獲得了群臣的擁戴。
這樣,還能被廢嗎?
李賢抱著這樣的念頭,任憑眼前好戲連台,卻也沒有參與,不過,轉念一想,如果這樣操作的話,好像更能激發李治和武媚娘的忌憚欸!
你是誰?
你是什麼身份?
你是李賢!
你是大唐太子!
做了太子的人,如果想要被飛,不就是要儘量引起父母的猜忌嗎?你都是做太子的人了,這個立場,態度,不可以不轉變吶!
思及此,李賢一個箭步就沖了上去!
「兒臣也請聖人明察!」
「還杞王一個公道!」
李賢再次衝到了前面,這一次,感動的又何止於李敬玄一個,張仁禕等人也受到了太子的感召。
頓時用一種期待而又雀躍的眼神看著李賢。
李賢心下安慰:沒錯!
要的就是這種眼神,小九呢?
小九看沒看到?
確定李治已經將這樣的場面盡收眼底,李賢也就滿足了。以現在的態勢,李治是不太可能立刻就處置李賢的。
但沒關係,時間是最好的毒藥,過一段時間,李治就會想起,危險的從來都不是遠在慈州的李上金。
而是呆在皇城裡,近在眼前的太子李賢!
「微臣附議!」
「微臣也懇請聖人!」
群臣紛紛下跪,大皇帝李治就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卻也沒看他們,而是將目光全都放到了那蔣侯爺的石像上。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滑稽可笑,在他當皇帝的這二十年裡,見識過的愚蠢鬧劇也不是一出兩齣。
甚至有好幾次都是他本人自導自演。
但是,平心而論,這一次石像巫蠱的大戲,仍然是手法最為粗糙拙劣的一回。
就算是要捏造一個案子,那也該把最基本的證據都坐實了鴨。到了這時,案犯劉延景已經不再掙扎,純粹的一副等死狀態。
而群臣的奏請,太子的表態都在那裡了,但李治仍然沒有發話,唯一的可能就是氣氛還不到位。
「聖人還猶豫什麼?」
「此等狂徒,還不趕快送入大理寺獄?秋後問斬!」
關鍵時刻,武媚娘跳了出來。
直接把氣氛烘托到了頂點!
那劉延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冒著天大的風險,愣怔的看著天后。
天后的眼神之中,流露著不屑的神色。
無用的蠢材,當然只有被丟棄的份!
「天后饒命!」
「聖人饒命!」
劉延景已經不知道該求誰,他不停的磕頭,不停的哀求,可沒有一個人能夠幫他保命。
武媚娘已經拋棄了他,而天皇李治對他也是一副棄之敝履的模樣。
李賢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陣疑問。
為什麼李治只把罪過都扣在劉延景一個人的頭上呢?
劉延景不過是一個地方上的長史,他誣告李上金,究竟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以他的官位,他哪裡有那麼大的把握去誣告一位皇子呢?
像是這種冤案,背後不是一定會有一位幕後主使嗎?
為什麼李治絕口不提?
難道,以李治的英明睿智,他竟然想不到這種可能性嗎?
不!
他不可能再向上攀扯!
李賢的眼神落到武媚娘的身上,所謂的主使會是誰?
只有武媚娘一個!
而李治不可能因為這種已經敗露的醜事就去把武媚娘拉下馬,那麼,就只有獻祭劉延景了!
天皇決意如此。
天后也不打算搭救。
「劉長史,這你又作何解釋?」
「你不是說,杞王的石像有兩尊嗎?還說是一男一女,模樣與朕和天后有七八成相似?」
「你看,這蔣侯爺長得像朕嗎?」
李治站到石像跟前,還給了諸位一個對比的機會。事到如今,劉延景哪裡還說得上話?
「聖人恕罪!」
「聖人恕罪!」
「微臣真的是不知情!」
「微臣有失察之責!還請聖人責罰!」
「你還說這只是失察?」
李治甩開了挑杆,一向溫文爾雅的大皇帝,如今卻憤怒的瞪著劉延景,好像要把這個刁滑的老臣扒皮抽筋似的!
「說!」
「你為什麼要陷害杞王?」
劉延景伏在地上,冷汗一滴滴的落下來,哪裡還敢說話,他是一個字都不敢吐露。
現在的他,就是說多錯多。
李敬玄見形勢扭轉,立刻送上了早就準備好的供詞。
「啟稟聖人,押送途中,劉延景已經承認,他對杞王殿下心懷不滿,所以才生出了誣告殿下的心思,他就是故意的,絕對不是失察而已!」
「如果真的只是受了手下的蒙蔽,身為地方長史,他為什麼不去查清真相再行上報?」
「況且,劉延景給朝廷的奏疏中說的明白,因為殿下所行非法被他發現,對他嚴刑拷打,令他苦不堪言。」
「可是,聖人天后也看到了,這劉延景的身上沒有一點傷痕,微臣派去的人馬,上門找他的時候,他的身體也沒有一點問題!」
「聖人,劉延景絕對是誣告!」
「還請聖人明察!」
李敬玄一席話,瞬間就把李治的腦袋給敲開了!
「對啊!」
「你不是說都要被打死了嗎?」
「你的傷呢?」
「你怎麼還能跑能跳的?」
蠢材啊蠢材!
古有臥薪嘗膽,斷臂求生,你劉延景既然想火中取栗,為什麼不能犧牲一下?
也給自己掛點彩呢?
至少,也要打折一條腿嘛!
現在這個形勢,李賢也只能站在一旁干著急了,他能說什麼?現在的局勢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經典的二難悖論!
他既不能說,杞王巫蠱親爹媽一定是真的,他要是這麼說了,不就和自己之前的說法完全相悖了嗎?
更何況,人證物證俱在,李賢若是還這麼說,就要承認自己是瞎子,傻子。
可要是說巫蠱之事是假的,純系歹人誣陷,那不就和李敬玄他們站到一起去了嗎?
現在的形勢已經和一個月之前完全不同了。
那個時候,李賢幫李上金說話,是得罪李治的狂悖之行,保准一個火星子就把李治炸上天。
而現在,李賢繼續主張李上金是冤枉的,那只能是上合聖意,下合民心的大好事!
一個不小心,反而幫了倒忙,坐實了英明神武太子李賢的名號,輕而易舉的獲得了群臣的擁戴。
這樣,還能被廢嗎?
李賢抱著這樣的念頭,任憑眼前好戲連台,卻也沒有參與,不過,轉念一想,如果這樣操作的話,好像更能激發李治和武媚娘的忌憚欸!
你是誰?
你是什麼身份?
你是李賢!
你是大唐太子!
做了太子的人,如果想要被飛,不就是要儘量引起父母的猜忌嗎?你都是做太子的人了,這個立場,態度,不可以不轉變吶!
思及此,李賢一個箭步就沖了上去!
「兒臣也請聖人明察!」
「還杞王一個公道!」
李賢再次衝到了前面,這一次,感動的又何止於李敬玄一個,張仁禕等人也受到了太子的感召。
頓時用一種期待而又雀躍的眼神看著李賢。
李賢心下安慰:沒錯!
要的就是這種眼神,小九呢?
小九看沒看到?
確定李治已經將這樣的場面盡收眼底,李賢也就滿足了。以現在的態勢,李治是不太可能立刻就處置李賢的。
但沒關係,時間是最好的毒藥,過一段時間,李治就會想起,危險的從來都不是遠在慈州的李上金。
而是呆在皇城裡,近在眼前的太子李賢!
「微臣附議!」
「微臣也懇請聖人!」
群臣紛紛下跪,大皇帝李治就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卻也沒看他們,而是將目光全都放到了那蔣侯爺的石像上。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滑稽可笑,在他當皇帝的這二十年裡,見識過的愚蠢鬧劇也不是一出兩齣。
甚至有好幾次都是他本人自導自演。
但是,平心而論,這一次石像巫蠱的大戲,仍然是手法最為粗糙拙劣的一回。
就算是要捏造一個案子,那也該把最基本的證據都坐實了鴨。到了這時,案犯劉延景已經不再掙扎,純粹的一副等死狀態。
而群臣的奏請,太子的表態都在那裡了,但李治仍然沒有發話,唯一的可能就是氣氛還不到位。
「聖人還猶豫什麼?」
「此等狂徒,還不趕快送入大理寺獄?秋後問斬!」
關鍵時刻,武媚娘跳了出來。
直接把氣氛烘托到了頂點!
那劉延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冒著天大的風險,愣怔的看著天后。
天后的眼神之中,流露著不屑的神色。
無用的蠢材,當然只有被丟棄的份!
「天后饒命!」
「聖人饒命!」
劉延景已經不知道該求誰,他不停的磕頭,不停的哀求,可沒有一個人能夠幫他保命。
武媚娘已經拋棄了他,而天皇李治對他也是一副棄之敝履的模樣。
李賢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陣疑問。
為什麼李治只把罪過都扣在劉延景一個人的頭上呢?
劉延景不過是一個地方上的長史,他誣告李上金,究竟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以他的官位,他哪裡有那麼大的把握去誣告一位皇子呢?
像是這種冤案,背後不是一定會有一位幕後主使嗎?
為什麼李治絕口不提?
難道,以李治的英明睿智,他竟然想不到這種可能性嗎?
不!
他不可能再向上攀扯!
李賢的眼神落到武媚娘的身上,所謂的主使會是誰?
只有武媚娘一個!
而李治不可能因為這種已經敗露的醜事就去把武媚娘拉下馬,那麼,就只有獻祭劉延景了!
天皇決意如此。
天后也不打算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