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莫名其妙的定親(4k)
又過了幾天,劉羨再次去首陽山拜見小阮公。
到的時候大概在巳時,小阮公剛剛醒轉,正百無聊賴地斜躺在床榻上校對琴弦,而在他對面,火盆上的小釜里燉著切成塊的牛肉,一旁的壺中還滾著黃酒,使得臥室中滿是令人沉醉的香氣與咕嚕咕嚕的聲響。
看劉羨來了,小阮公很高興,拍著自己的床榻笑道:「來,辟疾,彈幾首曲子!等會再喝些美酒,大口吃肉!倘若再有美人相伴,人生極樂,不外如是。」
小阮公總是有這樣讓人放鬆的魔力,劉羨見到他慵懶的樣子,也不由得笑了。諾了一聲後,劉羨接過梧桐琴,信手彈起了《觀滄海》。
這首曲子前奏幽遠,如清風拂石,雲霞歸日,由清幽轉至極靜。而靜到極處,曲風陡然一轉,忽從無聲中騰起浪濤,好比夜中生潮,漸漸一浪高過一浪,一弦急過一弦,嘈嘈切切似有萬千波濤洶湧,使聞者不禁提心弔膽,心亂如麻。而亂到極致,曲風又是一轉。千山萬水一時失色,典雅正樂坦蕩而出,好似明月高升,獨照滄海。
劉羨彈到此處,情難自抑,不禁高唱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歌聲連唱兩遍後,劉羨雙手如急雨驟停,琴聲戛然而止,房中頓時只剩下肉湯與酒水與沸騰的聲音。
「嗨!」小阮公一塵尾打到劉羨頭上,斥責道:「你這小子,跟你說了多少遍!最後你節奏又慢了半點,聲調又唱低了半節!好端端一首《觀滄海》,差點讓你弄成《龜雖壽》,怎麼就記不住?」
劉羨對此已習以為常,連連致歉道:「學生不像老師,實在不會聽音,一個人苦練,也總是出錯。」
原來,小阮公最擅長的其實不是文章與談玄,而是音律。據說世上的聲音,只要他耳朵一聽,立刻就能聽出五音高低,因此被世上人稱之為「神解」。而在洛陽周遭,只有當今的中書監荀勖才能與之較量,但他也總是相差一籌,只被人稱作「暗解」。可惜這項本領,劉羨是沒有的,故而隨小阮公學習多年,在音樂一道上,他造詣最淺。
阮咸見劉羨沒有往心裡去,甚是惋惜,他搖著塵尾感嘆道:「哪有這麼難?你呀,你呀,就是雜念太多,不能心無旁騖,結果學成這個樣子。跟我再練!不然以後遇到旁人,不要說我教過你樂藝!」
說罷,他從榻上坐起來,取下牆上的竹笛作為伴奏,再引劉羨重奏此曲。
小阮公不愧為神解,方才劉羨獨奏時,已頗為動聽,可與小阮公一比,卻有雲泥之別。小阮公吹曲,如神人御氣,渾然如意,曲風迴旋,珠圓玉潤,毫無半分粘連之感。
在他引領下,劉羨頓覺自己有許多不足,雙指再彈琴曲,就好似大河破冰,奔流而過,許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缺陷,此時不僅洞若觀火,且隨小阮公的曲調一併跨越過去了。彈到最後,哪怕天色黯淡無光,他也心中歡喜敞亮,好似有萬丈光芒,正從指下醞釀而出。
這一遍彈罷,小阮公滿意了許多,他正準備誇讚劉羨幾句,卻恰逢莊外有人敲門,隨後就聽見在門口劈柴的阮玄喊道:「大人,有客人來了!」
來的是一名衣著樸素個子枯瘦的中年男子,他自報名號說,他叫孫經,乃是鄄城公曹志家的僕人,此次是奉鄄城公之命來,想邀請小阮公到府上一敘。
一聽說是曹志的家僕,小阮公一愣,先看了一眼劉羨,又狐疑道:「莫非洛陽又出了什麼意外?」
「沒有沒有,前些天,我們家大人不是到您這求助嗎?您這邊一席話,去除了大人的心病。結果果然,就在昨天晚上,陛下傳詔下旨,把入獄的那些博士全放了,免除了他們的死罪呢!」
「喔!」小阮公反應過來,揮著塵尾笑道,「這是好事啊!仲容派你過來,是專門來報喜的?」
「也不是。」孫經低頭道,「我家大人說是有一件喜事要與您商議,本來他是打算親自過來的,但昨天消息落地,大人大悲大喜下,一不小心,竟染了風寒,故而無法動身,就只能我來邀請您過去商議。」
「咦?喜事?很急嗎?」
「大人說,倒也不是很急,但總是越早越好。您如果有空的話,我是備了牛車過來的,現在就能送您過去。」
話說到這個份上,小阮公也不好回絕了。他稍稍理了理頭髮,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現在出發,快去快回吧。」然後又問劉羨道:「我看你上次和鄄城公相談甚歡,要不要同去?」
劉羨想了想,婉拒道:「鄄城公說是有事與老師商議,我去幹什麼?」
「也好。」阮咸微微頷首,「那就明日再見吧!」
說罷,他披身布袍,端碗肉湯,提壺熱酒,這樣施施然坐進了牛車。而劉羨又在阮莊練了兩個時辰劍術,也就騎馬返家,至於鄄城公找小阮公要商議什麼,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第二天一早,劉羨再次趕往阮莊。此時小阮公已經回來了,他聽見學生的腳步聲,就立馬把劉羨叫進來。劉羨還是像往常一樣,恭恭敬敬地向老師行拜禮,結果抬頭一看,發現小阮公今日格外的笑容可掬,但聽他說道:「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清平,已經有好些年了,我們這些老人也已老了,也是時候多為下一輩考慮考慮了。」
劉羨聽著小阮公的話語,有些沒頭沒尾的,一時不知道怎麼接,乾脆問道:「老師的意思是……」
小阮公沒有繼續和他猜謎語,笑道:「辟疾,我在想,可以給你介紹一件婚事。」
「啊!這……」劉羨聽聞後著實吃了一驚,不由說:「學生實在沒有想過此事。」
小阮公拂髯長笑道:「門第契投、婚配得所,則壽氣純合、家業興旺。現在中原大族已經相互姻親近百年,清流常澈、高門相望。這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前途,我作為老師,豈會害你呢?」
這個話題對劉羨來說,顯然太陌生了,他一時不知該如何辯駁,唯有垂耳聽命,看小阮公往下如何說。
小阮公像是在回味一件傑作,頗有得意地說:「你猜猜看,為師給你找的哪家親事?」
劉羨有些莫名其妙,但看著老師的表情,再回憶這幾日在阮莊的遭遇,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閃過他的腦海,令他不可置信又無法逃避,愣了一會,劉羨小心翼翼地問道:「莫非是……鄄城公家?」
「對!哈哈哈哈……」小阮公見劉羨這個表情,頓時不斷拍膝,放聲狂笑起來,一時間須髯皆亂,好像柳絮粘在了臉上,簡直是一個老小孩。
良久後,他才平復過來,對劉羨說:「那天他在這裡,聽了你那番高論,實在難以忘懷。後面皇帝作為又正如你所料,他更是心動!昨日便特地請我過去,說你年少英姿,有不世雄才,商量著,想把你招為女婿哩。」
受人誇讚,固然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但若是涉及到終身幸福,卻又不得不慎重考慮了。一時間,快樂、糾結、茫然、抗拒……各種各樣的情緒湧上劉羨心頭,繼而讓他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像,但這些念頭過於紛雜,根本理不清一個頭緒,最終只能撕扯得他一片空白。
好半天,劉羨才緩過神來,雙目看著小阮公,但還是不知該從何說起。
小阮公看出了他的窘境,含笑說道:「我知道你有很多疑惑和擔憂,但我和鄄城公都商量了許久,大概都討論過了,你但說無妨。」
劉羨猶豫片刻,先是說道:「老師,學生才虛歲十二,結親是否太早了些……」
「不妨事,結親確實早了,但可以先定親嘛!這是要長輩操心的事情,定了親,等再過個三四年,再結親也不遲。」
「可我們兩家結親……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
小阮公顯然早料到了這個問題,回答也早就等在這裡了:「有什麼匪夷所思的?我知道,你是覺得劉備和曹操打了幾十年,後人怎麼能忘記祖宗的仇恨呢?但你可別忘了,你的外祖,也就是張飛,不也娶了夏侯淵的侄女嗎?曹操的父親曹嵩,不也是曹騰從夏侯家抱養出來的?這麼說起來,你們祖上本來就有聯姻哩!」
「戰爭已經結束多少年,後人要考慮的,是繼續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先人最好的回報。而且我聽說,劉備為人灑脫,說不定玄德公在天有靈,聽說你這個曾孫,娶了曹孟德的曾孫女,還要對你大加讚賞呢!」
這一番話無懈可擊,完全說服了劉羨,他自己想像中的曾祖父,也確實和小阮公說得這般性格。但他轉瞬之間,又想到了一個棘手的政治問題,提問道:
「即使如此,可我們兩家聯姻,不會引起皇帝……猜忌嗎?」
「恰恰相反,反而會打消猜忌。」小阮公知道這是最關鍵的問題,罕見地正色道:「你們一家,在巴蜀才有莫大的號召力,但在洛陽,不過是一普通人家罷了。對於天子來說,只要你們不試圖重返西川,便無可猜忌。」
「如若你家答應下這樁親事,一來,就說明你無心故土,只想經營家族,融入京畿,對於天子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二來,也可表明你家不記舊仇,連當年數十年的曹劉之爭都可放下,自然也不記得上一代的滅國之仇;三來,天子是個非常念舊情的人,鄄城公與他是髮小,非常親近,愛屋及烏,對你也會有一些照顧。」
小阮公說到這裡,頓了頓,臉色愈發莊重,著重強調道:「還記得前年你我兩人的談話嗎?正常來說,你是絕無可能入仕的,等到成年,皇帝給你掛個閒職,也就算是應付過去了。但有了鄄城公一家幫襯,你就可以走正常途逕入仕。辟疾,這可能是你這一生最難得的機會,錯過就不再有了!你一定要抓住!」
在老師的一一點撥之下,劉羨覺得關於這些問題上的迷霧都被不可思議地驅散了。
結親,入仕,還有未來不可捉摸的事業與前途,似乎一下子就開闊明亮了起來,冥冥間,劉羨竟產生了一種預感,好像自己的人生命中注定就會有這段姻緣。但這時劉羨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其實也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小阮公高談良久,看見劉羨並無言語,就問他:「辟疾?你看如何?」
劉羨蠕蠕嘴唇,小聲問:「不知道她年歲多少,叫什麼名字?」
「哦?哈哈,我倒忘了說了,是鄄城公的幼女,跟你同年,小你兩月出生。名字嘛,叫尚柔,小字阿蘿。對了,你千萬不要跟其他人說她的名字。」
「阿蘿!曹尚柔。」劉羨在心裡默念這個名字,名字後面的人未來將成為他的妻子嗎?這讓他心緒難寧。
而此時,小阮公正在做最後的安排,說道:「你今天回去後,這幾天就不用來了,大概三日之後,我會親自到安樂公府上,去拜訪你的父母,和他們細細商議。在這個月內,先把聘禮什麼的都準備好,到下個月,我就到鄄城公府去下聘!」
「還有,既然要結親了,以後也就不能叫你的小名,該給你取個字了。」
小阮公自說自話,不知從哪裡拔出一些蓍草,當即就開始他卜卦。
這也算是約定俗成的一種慣例,老師為學生卜卦,然後根據卦象來起一個合適的字,以此祝願他一生順遂。卜卦很簡單,六爻為一卦,形成乾上坤下,是個否卦。卦辭說:「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咦?」小阮公一驚,奇道:「怎麼是個凶卦?乾上坤下,主方陰,客方陽,說明你為他人所制,不得自由。」
他打量了一下辟疾,拍著腦袋道:「喔,對,對,你是安樂公世子,現在還為朝廷猜忌,確實該是這個卦象。」
想了想他又說:「否卦有九條卦辭,都說明你一生會有很多坎坷,但只要君子恪守正道,居安思危,走到最後,一切都會苦盡甘來的。既然如此,我幫你起的這個字,最好能夠應上這個卦象,幫你度過這些劫難……。」
說完,小阮公繞床踱步,暗暗思索。他走了一會後,喃喃道:「想要度過災厄,最好的莫過於那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不過你曾祖已經取字玄德,再用,未免有些重複,不如用那句吧,『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小阮公靈光一閃,最後說:「就叫懷沖吧。」
就這樣,在完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在這個太康四年正月,十二歲的劉羨,也就是劉懷沖,糊裡糊塗莫名其妙,突然就要開始準備談婚論娶了。但在回去沉思的路上,一陣山嵐拂過劉羨,令他臉色一變,他又想到一個非常棘手且難以啟齒的問題:
他拿不準父親劉恂的態度。
到的時候大概在巳時,小阮公剛剛醒轉,正百無聊賴地斜躺在床榻上校對琴弦,而在他對面,火盆上的小釜里燉著切成塊的牛肉,一旁的壺中還滾著黃酒,使得臥室中滿是令人沉醉的香氣與咕嚕咕嚕的聲響。
看劉羨來了,小阮公很高興,拍著自己的床榻笑道:「來,辟疾,彈幾首曲子!等會再喝些美酒,大口吃肉!倘若再有美人相伴,人生極樂,不外如是。」
小阮公總是有這樣讓人放鬆的魔力,劉羨見到他慵懶的樣子,也不由得笑了。諾了一聲後,劉羨接過梧桐琴,信手彈起了《觀滄海》。
這首曲子前奏幽遠,如清風拂石,雲霞歸日,由清幽轉至極靜。而靜到極處,曲風陡然一轉,忽從無聲中騰起浪濤,好比夜中生潮,漸漸一浪高過一浪,一弦急過一弦,嘈嘈切切似有萬千波濤洶湧,使聞者不禁提心弔膽,心亂如麻。而亂到極致,曲風又是一轉。千山萬水一時失色,典雅正樂坦蕩而出,好似明月高升,獨照滄海。
劉羨彈到此處,情難自抑,不禁高唱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歌聲連唱兩遍後,劉羨雙手如急雨驟停,琴聲戛然而止,房中頓時只剩下肉湯與酒水與沸騰的聲音。
「嗨!」小阮公一塵尾打到劉羨頭上,斥責道:「你這小子,跟你說了多少遍!最後你節奏又慢了半點,聲調又唱低了半節!好端端一首《觀滄海》,差點讓你弄成《龜雖壽》,怎麼就記不住?」
劉羨對此已習以為常,連連致歉道:「學生不像老師,實在不會聽音,一個人苦練,也總是出錯。」
原來,小阮公最擅長的其實不是文章與談玄,而是音律。據說世上的聲音,只要他耳朵一聽,立刻就能聽出五音高低,因此被世上人稱之為「神解」。而在洛陽周遭,只有當今的中書監荀勖才能與之較量,但他也總是相差一籌,只被人稱作「暗解」。可惜這項本領,劉羨是沒有的,故而隨小阮公學習多年,在音樂一道上,他造詣最淺。
阮咸見劉羨沒有往心裡去,甚是惋惜,他搖著塵尾感嘆道:「哪有這麼難?你呀,你呀,就是雜念太多,不能心無旁騖,結果學成這個樣子。跟我再練!不然以後遇到旁人,不要說我教過你樂藝!」
說罷,他從榻上坐起來,取下牆上的竹笛作為伴奏,再引劉羨重奏此曲。
小阮公不愧為神解,方才劉羨獨奏時,已頗為動聽,可與小阮公一比,卻有雲泥之別。小阮公吹曲,如神人御氣,渾然如意,曲風迴旋,珠圓玉潤,毫無半分粘連之感。
在他引領下,劉羨頓覺自己有許多不足,雙指再彈琴曲,就好似大河破冰,奔流而過,許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缺陷,此時不僅洞若觀火,且隨小阮公的曲調一併跨越過去了。彈到最後,哪怕天色黯淡無光,他也心中歡喜敞亮,好似有萬丈光芒,正從指下醞釀而出。
這一遍彈罷,小阮公滿意了許多,他正準備誇讚劉羨幾句,卻恰逢莊外有人敲門,隨後就聽見在門口劈柴的阮玄喊道:「大人,有客人來了!」
來的是一名衣著樸素個子枯瘦的中年男子,他自報名號說,他叫孫經,乃是鄄城公曹志家的僕人,此次是奉鄄城公之命來,想邀請小阮公到府上一敘。
一聽說是曹志的家僕,小阮公一愣,先看了一眼劉羨,又狐疑道:「莫非洛陽又出了什麼意外?」
「沒有沒有,前些天,我們家大人不是到您這求助嗎?您這邊一席話,去除了大人的心病。結果果然,就在昨天晚上,陛下傳詔下旨,把入獄的那些博士全放了,免除了他們的死罪呢!」
「喔!」小阮公反應過來,揮著塵尾笑道,「這是好事啊!仲容派你過來,是專門來報喜的?」
「也不是。」孫經低頭道,「我家大人說是有一件喜事要與您商議,本來他是打算親自過來的,但昨天消息落地,大人大悲大喜下,一不小心,竟染了風寒,故而無法動身,就只能我來邀請您過去商議。」
「咦?喜事?很急嗎?」
「大人說,倒也不是很急,但總是越早越好。您如果有空的話,我是備了牛車過來的,現在就能送您過去。」
話說到這個份上,小阮公也不好回絕了。他稍稍理了理頭髮,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現在出發,快去快回吧。」然後又問劉羨道:「我看你上次和鄄城公相談甚歡,要不要同去?」
劉羨想了想,婉拒道:「鄄城公說是有事與老師商議,我去幹什麼?」
「也好。」阮咸微微頷首,「那就明日再見吧!」
說罷,他披身布袍,端碗肉湯,提壺熱酒,這樣施施然坐進了牛車。而劉羨又在阮莊練了兩個時辰劍術,也就騎馬返家,至於鄄城公找小阮公要商議什麼,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第二天一早,劉羨再次趕往阮莊。此時小阮公已經回來了,他聽見學生的腳步聲,就立馬把劉羨叫進來。劉羨還是像往常一樣,恭恭敬敬地向老師行拜禮,結果抬頭一看,發現小阮公今日格外的笑容可掬,但聽他說道:「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清平,已經有好些年了,我們這些老人也已老了,也是時候多為下一輩考慮考慮了。」
劉羨聽著小阮公的話語,有些沒頭沒尾的,一時不知道怎麼接,乾脆問道:「老師的意思是……」
小阮公沒有繼續和他猜謎語,笑道:「辟疾,我在想,可以給你介紹一件婚事。」
「啊!這……」劉羨聽聞後著實吃了一驚,不由說:「學生實在沒有想過此事。」
小阮公拂髯長笑道:「門第契投、婚配得所,則壽氣純合、家業興旺。現在中原大族已經相互姻親近百年,清流常澈、高門相望。這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前途,我作為老師,豈會害你呢?」
這個話題對劉羨來說,顯然太陌生了,他一時不知該如何辯駁,唯有垂耳聽命,看小阮公往下如何說。
小阮公像是在回味一件傑作,頗有得意地說:「你猜猜看,為師給你找的哪家親事?」
劉羨有些莫名其妙,但看著老師的表情,再回憶這幾日在阮莊的遭遇,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閃過他的腦海,令他不可置信又無法逃避,愣了一會,劉羨小心翼翼地問道:「莫非是……鄄城公家?」
「對!哈哈哈哈……」小阮公見劉羨這個表情,頓時不斷拍膝,放聲狂笑起來,一時間須髯皆亂,好像柳絮粘在了臉上,簡直是一個老小孩。
良久後,他才平復過來,對劉羨說:「那天他在這裡,聽了你那番高論,實在難以忘懷。後面皇帝作為又正如你所料,他更是心動!昨日便特地請我過去,說你年少英姿,有不世雄才,商量著,想把你招為女婿哩。」
受人誇讚,固然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但若是涉及到終身幸福,卻又不得不慎重考慮了。一時間,快樂、糾結、茫然、抗拒……各種各樣的情緒湧上劉羨心頭,繼而讓他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像,但這些念頭過於紛雜,根本理不清一個頭緒,最終只能撕扯得他一片空白。
好半天,劉羨才緩過神來,雙目看著小阮公,但還是不知該從何說起。
小阮公看出了他的窘境,含笑說道:「我知道你有很多疑惑和擔憂,但我和鄄城公都商量了許久,大概都討論過了,你但說無妨。」
劉羨猶豫片刻,先是說道:「老師,學生才虛歲十二,結親是否太早了些……」
「不妨事,結親確實早了,但可以先定親嘛!這是要長輩操心的事情,定了親,等再過個三四年,再結親也不遲。」
「可我們兩家結親……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
小阮公顯然早料到了這個問題,回答也早就等在這裡了:「有什麼匪夷所思的?我知道,你是覺得劉備和曹操打了幾十年,後人怎麼能忘記祖宗的仇恨呢?但你可別忘了,你的外祖,也就是張飛,不也娶了夏侯淵的侄女嗎?曹操的父親曹嵩,不也是曹騰從夏侯家抱養出來的?這麼說起來,你們祖上本來就有聯姻哩!」
「戰爭已經結束多少年,後人要考慮的,是繼續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先人最好的回報。而且我聽說,劉備為人灑脫,說不定玄德公在天有靈,聽說你這個曾孫,娶了曹孟德的曾孫女,還要對你大加讚賞呢!」
這一番話無懈可擊,完全說服了劉羨,他自己想像中的曾祖父,也確實和小阮公說得這般性格。但他轉瞬之間,又想到了一個棘手的政治問題,提問道:
「即使如此,可我們兩家聯姻,不會引起皇帝……猜忌嗎?」
「恰恰相反,反而會打消猜忌。」小阮公知道這是最關鍵的問題,罕見地正色道:「你們一家,在巴蜀才有莫大的號召力,但在洛陽,不過是一普通人家罷了。對於天子來說,只要你們不試圖重返西川,便無可猜忌。」
「如若你家答應下這樁親事,一來,就說明你無心故土,只想經營家族,融入京畿,對於天子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二來,也可表明你家不記舊仇,連當年數十年的曹劉之爭都可放下,自然也不記得上一代的滅國之仇;三來,天子是個非常念舊情的人,鄄城公與他是髮小,非常親近,愛屋及烏,對你也會有一些照顧。」
小阮公說到這裡,頓了頓,臉色愈發莊重,著重強調道:「還記得前年你我兩人的談話嗎?正常來說,你是絕無可能入仕的,等到成年,皇帝給你掛個閒職,也就算是應付過去了。但有了鄄城公一家幫襯,你就可以走正常途逕入仕。辟疾,這可能是你這一生最難得的機會,錯過就不再有了!你一定要抓住!」
在老師的一一點撥之下,劉羨覺得關於這些問題上的迷霧都被不可思議地驅散了。
結親,入仕,還有未來不可捉摸的事業與前途,似乎一下子就開闊明亮了起來,冥冥間,劉羨竟產生了一種預感,好像自己的人生命中注定就會有這段姻緣。但這時劉羨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其實也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小阮公高談良久,看見劉羨並無言語,就問他:「辟疾?你看如何?」
劉羨蠕蠕嘴唇,小聲問:「不知道她年歲多少,叫什麼名字?」
「哦?哈哈,我倒忘了說了,是鄄城公的幼女,跟你同年,小你兩月出生。名字嘛,叫尚柔,小字阿蘿。對了,你千萬不要跟其他人說她的名字。」
「阿蘿!曹尚柔。」劉羨在心裡默念這個名字,名字後面的人未來將成為他的妻子嗎?這讓他心緒難寧。
而此時,小阮公正在做最後的安排,說道:「你今天回去後,這幾天就不用來了,大概三日之後,我會親自到安樂公府上,去拜訪你的父母,和他們細細商議。在這個月內,先把聘禮什麼的都準備好,到下個月,我就到鄄城公府去下聘!」
「還有,既然要結親了,以後也就不能叫你的小名,該給你取個字了。」
小阮公自說自話,不知從哪裡拔出一些蓍草,當即就開始他卜卦。
這也算是約定俗成的一種慣例,老師為學生卜卦,然後根據卦象來起一個合適的字,以此祝願他一生順遂。卜卦很簡單,六爻為一卦,形成乾上坤下,是個否卦。卦辭說:「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咦?」小阮公一驚,奇道:「怎麼是個凶卦?乾上坤下,主方陰,客方陽,說明你為他人所制,不得自由。」
他打量了一下辟疾,拍著腦袋道:「喔,對,對,你是安樂公世子,現在還為朝廷猜忌,確實該是這個卦象。」
想了想他又說:「否卦有九條卦辭,都說明你一生會有很多坎坷,但只要君子恪守正道,居安思危,走到最後,一切都會苦盡甘來的。既然如此,我幫你起的這個字,最好能夠應上這個卦象,幫你度過這些劫難……。」
說完,小阮公繞床踱步,暗暗思索。他走了一會後,喃喃道:「想要度過災厄,最好的莫過於那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不過你曾祖已經取字玄德,再用,未免有些重複,不如用那句吧,『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小阮公靈光一閃,最後說:「就叫懷沖吧。」
就這樣,在完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在這個太康四年正月,十二歲的劉羨,也就是劉懷沖,糊裡糊塗莫名其妙,突然就要開始準備談婚論娶了。但在回去沉思的路上,一陣山嵐拂過劉羨,令他臉色一變,他又想到一個非常棘手且難以啟齒的問題:
他拿不準父親劉恂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