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兵敗如山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子明,你當真要置我大軍於死地不成?」

  「這些黃巾軍,非我們所能抵抗,快下令退回西陵吧!」諸葛瑾滿臉憤怒的看著呂蒙大吼道。

  對於呂蒙讓自己躲避的好意,諸葛瑾充耳不聞,眼下大軍陷入了全軍覆沒的境地,他必須儘快挽救大軍。

  呂蒙聽後扭頭看了看四周,此刻,整個漢軍的軍陣早已被沖爛了。

  數千黃巾軍死士,猶如天神下凡一般,肆意的屠殺著漢軍士卒,而漢軍的士卒,一個個猶如待宰的羔羊,滿臉恐懼的被黃巾軍肆意的屠殺,開戰之初整齊,肅殺之氣十足的軍容已經淡然無存。

  敗兵之勢已顯!

  這會兒只有退後西陵,才是最好的辦法,據守西陵城或許還有一絲勝率,但是若是繼續在這糾纏下去,等待大軍的只有死亡。

  「子明,你還在猶豫什麼?」

  眼看呂蒙無動於衷,諸葛瑾又催促了起來。

  回過神來。

  呂蒙發出一聲長嘆,當即就下令所有漢軍撤向西陵城。

  原本漢軍軍陣就被黃巾軍沖爛了,這會兒聽到撤退的鼓聲,漢軍更加慌亂了,甚至出現了人踩人。

  「現在想撤,晚了。」

  看著已經開始敗北的漢軍,張洪眼底里都是寒芒。

  如今整個江夏的軍隊都在這裡,只要消滅了這些漢軍,到時候他只需幾天,就可以徹底掌控整個江夏郡。

  若是讓呂蒙率軍回了西陵城,到時候就會變成持久戰了。

  而且黃巾軍沒有像漢軍那樣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和軍需物資。

  因此張洪深知此戰拖不得,必須在這外面徹底消滅呂蒙所率的江夏漢軍。

  念至此。

  張洪令旗一揮兒,其餘黃巾軍也一股腦的向著前方奔去,開始追擊敗走的漢軍。

  而張洪也騎上戰馬,朝著漢軍追去。

  在躍入漢軍軍陣之中後,張洪徑直向著敗走的漢軍後軍衝去。

  「呂蒙,哪裡走?」

  張洪看著呂蒙狼狽的背影,大笑一聲。

  接著他雙手結印,嘴中微微呢喃。

  隨著他的完成雙手結印,頓時間,四周的空氣就冰冷到了極點,同時一股股屍腐味,也傳到了每一個士兵的鼻腔之中,不少士兵聞到這股屍腐味,直接就開始乾嘔起來。

  無數道刺耳的驚叫聲,也適時響起,從四面八方傳入漢軍的耳中,仿佛他們此刻已經被無數的厲鬼給包圍住了一樣。

  而一道道烈風也從四面八方吹來,颶風揚起的風沙,也隨之眯住了很多漢軍的眼。

  「我們這是來到了地域了嗎?」

  「不知道啊!莫不是我們惹怒了上天。」

  「是黃巾軍主將搞得把戲...」

  「......」

  看著風雲劇變的上天,不少漢軍臉上都是驚恐之色。

  而呂蒙則死死的盯著張洪默不作聲。

  此時,他的眼底里,也都是驚駭之色。

  剛才他看得清清楚楚,張洪雙手結印,念了幾句咒語,四周就風雲突變。

  毫無疑問,剛才的動靜就是張洪引來的。

  「這還是人嗎?」

  呂蒙有些驚恐的咽了咽口水。

  招手間,就使得天地萬變,這種本事即使是丞相諸葛亮都不曾有,但是沒想到,眼下呂蒙卻在一個骨瘦如柴,和個乞丐一樣的人身上看到了。

  而張洪鬧出的動靜,還不止剛才那一點。

  只見他,雙手繼續飛快的結印,他呢喃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轟!」

  這時,一道道雷聲也從天際響起。

  剛才還霞光密布的蒼天,此刻早已烏雲密布,一道道悶響的炸雷聲,也不斷自其中響起。

  整片天地,仿佛也在這一刻陷入到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漢祚已至,洪順承天命,解救天下黎明百姓,今洪請旨替天行道,請天降雷罰,誅責漢軍!」

  「天公將軍之子張洪,請大漢赴死!」


  隨著張洪那刺耳的聲音落下。

  數道有水桶粗,身長百丈的雷光,就從天際劈下。

  沖在最前面的數十個漢軍,頓時就被雷劈成了無數的肉塊,平坦結實的地上,也隨之留下了一個個巨大的深坑坑。

  只不過是一個眨眼的間隙。

  就有數百漢軍和軍馬,被雷劈成了無數肉塊。

  而天降雷罰還在繼續。

  張洪的劍指哪裡,哪裡就降下數道雷罰。

  無盡的天雷劈殺著宛若驚弓之鳥的漢軍。

  「真乃天人也!」

  諸葛瑾張著大嘴,滿臉驚懼的看著披頭散髮的張洪。

  「他能引動天雷,怪物,怪物啊!」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

  一時之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無數士兵都滿臉畏懼的看著張洪,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開始玩命的狂奔。

  「不准丟掉武器,把武器撿起來。」

  「把武器撿起來!」

  此時,一眾偏將,紛紛拿劍指著那些丟掉武器的士兵。

  但是大部分士兵都被嚇破膽了,他們哪還會聽這些當官的。

  此刻,黃巾軍大軍已經全部壓上。

  大部分漢軍早就被嚇傻了,徹底淪為綿羊,被黃巾軍當方面屠殺,而最恐怖的還要屬來自張洪給得心理上的壓力。

  看著四周亂鬨鬨的漢軍,呂蒙的心也沉到海底。

  兵敗如山倒!

  完了...

  看著被肆意屠戮的漢軍,張洪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我才是天命所授之人!」

  ......

  巴縣!

  自從請命立下軍令狀調查「島國忍者」之事,已過去半月有餘。

  諸葛亮坐在縣衙公堂前,正在細看著手下送來的調查文策。

  巴縣縣令因為與島國忍者一事有關聯,如今已被正法嚴辦,短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縣令人選,於是這段時間巴縣的縣令,也一直由諸葛亮所擔任。

  縣衙也就成了他處理公事的地方。

  因為在劉承跟前立下了軍令狀,所以這段時間諸葛亮都在調查處理島國忍者一事。

  而諸葛亮調查選取的方向也很簡單,當初王巴丹與島國忍者相勾結,就是因為五仙散,因為這段時間他調查的重點方向都在五仙散上。

  這時,伏案的諸葛亮只感覺眼前一黑。

  接著他抬起頭,放下手中的布帛卷,就看到眼前站著一人。

  看到來人,諸葛亮笑道:「幼常,你來了。」

  「老師,您休息一下吧!您已經兩天兩夜沒合眼了。」

  馬謖端著飯食,將飯菜放置於案桌之上。

  諸葛亮聽後滿臉憂慮的搖了搖頭,「南洋忍者深入我大漢腹地,散售五仙散,荼毒我大漢臣民,如若不是此次陛下挾我等來此,恐巴縣周圍數十縣皆是弱民,我等皆不自知,我身為當朝丞相,卻不自知,我罪咎難辭,我哪有資格休息啊!」

  說完,他就繼續伏案翻閱著各地轉送而來的布帛業卷。

  聽到諸葛亮的話,馬謖笑著搖了搖頭,「老師此言謬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論理這些雜事,也輪不到老師您,陛下尚且不自知,老師您又如何得知巴縣被五仙散荼毒。」

  「而且,如今五仙散一事,已被處理,老師只需草草了事,如實稟報陛下即可,何須深糾此事,徒增煩惱。」

  聽到馬謖的話,諸葛亮有些生氣的將布帛卷重重的摔在了桌上。

  他滿臉嚴肅的看著馬謖說道:「幼常,你又逾矩了!」

  「我等食漢祿,為漢臣,身居要職,當為陛下分憂解難,而不是徇私舞弊,矇騙陛下,當年桓靈兩帝之時,朝中重臣不行臣事,才致使天下大亂,今陛下重新一統四海,有中興之志,我等明理之士,怎能習漢賊惡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