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就差一本證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64章 就差一本證了

  下午的艷陽高照,來往首都機場的旅客們不時悶一句「鬼天氣」。

  人們或是進入航站樓感受到冷氣後鬆一口氣,或是往廣場外走尋找可以避暑的場所和離去的交通工具。

  相比人們受惱於熱辣滾燙的天氣,此刻的華逸塵卻又多出一絲緊張的心情。

  他和安茜、劉曉莉、蘇慧蘭在接機口,等待安茜家人們的到來。

  如此情形,給他一種即將面臨審判的既視感。

  自家男人雖是淡定,但安茜與他心靈相通般,很能感受到他的內心波動安茜感到好笑,寬慰道:「別緊張,我家人們很好的。」

  華逸塵沒說話,只是微微頜首以回應。

  劉曉莉說了一句:「等你去湖南見小華家裡人,也有你緊張的時候。」

  聽聞,安茜立馬閉嘴不言,笑話華逸塵的心理轉瞬消散。

  劉曉莉和蘇慧蘭相視一笑,感受到了一份樂趣,

  「來了來了。」安茜連連說道,眼裡放光。

  華逸塵朝通道遠望,順著安茜的手指頭看去,有一行明顯是一夥的人,

  正隨下機的人流而來。

  他回憶看安茜給他的說的家庭情況,以好等下對號入座的去稱呼。

  外公如今84歲,外婆78歲。

  兩位長輩都是老紅軍,前者是軍醫,後者是文工團的文化工作者。

  1960年,外公被調往武漢,外婆離職跟隨而去。

  當時,舅舅八歲,劉曉莉這個丈母娘才一歲。

  外公在武漢繼續從事醫學工作,最終在1983年於武漢醫學院,以黨委副書記的副廳職級幹部光榮退休。

  外婆通過外公的關係,在武漢依舊從事文化工作,於七十年代退休,期間把女兒劉曉莉的舞蹈天賦給培養了起來。

  外公、外婆、舅舅、劉曉莉,這是直系血脈一家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老婆婆來了。

  這位老婆婆是外婆的親妹妹,也是安茜小姨周文瓊的親媽。

  劉曉莉和周文瓊是表姐妹,也屬於是很親的那種。

  姨婆和外婆一樣,這對親姐妹都是出身於文工團的文化工作者。

  受此影響,小姨周文瓊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就從事演員這份工作,簽約於珠江電影廠。

  只是後來跟當老闆的姨父結婚了,才退出娛樂圈做起了生意並持續至今。

  拋開外公和舅舅,這一家子女人說是文化世家還談不上,但絕對算是藝術世家。

  「茜寶,這不介紹一下?」

  周文瓊提著行李箱走來,摘下墨鏡的一雙目光不住往華逸塵身上瞄,一副笑吟吟的樣子。

  「媽媽都給你們說了,這還用問?」

  安茜柔美又俏皮地鼓了鼓眼晴,隨後也不作任何介紹,拿起雙手就挽住華逸塵的臂膀,以此舉動來表達華逸塵是她的誰。

  「唉喲——」

  舅舅的女兒是為表姐,小姨的女兒是為表妹,兩個人看到安茜這般舉止,嬉皮笑臉地起鬨。

  隨後而來的家人們,盡皆用打量的含笑目光看了看華逸塵,旋即跟劉曉莉和安茜訴說一番兒女情長。

  劉曉莉跟家人們介紹了下蘇慧蘭和華逸塵,華逸塵這才又侷促地招呼:「外公好,外婆好,姨婆好,舅舅好,舅媽好,小姨好,姨父好,表姐好,表妹好。」

  聽到他一連串公式化的叫「好」,表姐和表妹歡顏作樂,感到有趣。

  寒暄幾番,兩口子便領著家人們上車,前往訂好的酒店。

  到了酒店的時候,天色已晚。

  劉曉莉和蘇慧蘭招呼家人們入住,華逸塵和安茜去餐廳包間點菜安排晚飯。

  「怎麼樣,我是不是最丑的一個?」

  「在我心中你最美。」

  聽了華逸塵的話,安茜展顏微笑。

  『我外婆和姨婆年輕時候那叫一個漂亮,軍隊文工團組織部裡頭的兩大部花。」

  「部花,這詞可以,又一個新名詞。」


  「還有我小姨也漂亮吧,只是退圈後身材有點發福,以前還是演員的時候超美。」

  「看得出來,跟丈母娘的氣質很像,但少了丈母娘的優雅,多了幾分貴氣。」

  「嗯吶,跟姨父結婚後就過起了小資生活,久而久之就是富貴樣了,你丈母娘則一直在練舞教舞,當然優雅啦。」

  兩口子在包間裡頭交流著,細說家裡的人和事。

  當家人們到來的時候,自是又一番熱情的相迎。

  今天只是接風洗塵的便飯,但華逸塵也點了滿滿一大桌的山珍海味。

  雖說他和安茜的愛情和往後的婚姻,有劉曉莉一個人認可便已足夠,但若是能得到對方更多家人們的支持與認同,那當然是好事。

  今次也是初次會面,即便有些許尷尬,華逸塵也很會來事,等菜上滿後,站起身來親自去為長輩們和兩位表姐表妹逐一倒酒。

  見狀,來的共9位家人們,加上劉曉莉、蘇慧蘭和安茜都樂呵呵地看著。

  劉曉莉沖安茜低語:「小華熱情,也是為你捧場面,哪天你去湖南見小華家人,你也要懂事點。」

  「我懂。」安茜點頭,表示心裡有數。

  蘇慧蘭把母女倆的悄悄話聽在耳中,心裡頭很高興。

  自己兒子這下算是見了茜茜的家長團了,以後找個機會把茜茜帶回家去跟自己家裡的人見一面,那兩口子也就算是完成了一樁不成文、但社會中很多家庭又遵從的傳統儀式。

  如此一來,後續的談婚論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談婚論嫁後,自己的孫崽或孫女離出生也就不遠了。

  念此,蘇慧蘭心裡美滋滋。

  除了蘇慧蘭和華逸塵外,在場全是安茜那邊的人。

  若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家庭,在這樣的飯局情況中,那多半都是一個家庭里的人可勁地聊,不管其他人。

  但安茜的家人們很通情理,話題從頭到尾都集中在華逸塵的身上,以他為主。

  「小華是真的優秀,這麼兩年就干成了這麼大的一份事業,青年才俊哪。」姨父道。

  「聽姐姐一說,那真的是厲害。」小姨周文瓊和和氣氣道,「我當年工作的珠影廠,一個政策下來就得改制,過往的規劃全部作廢,哪天一個制度又要進步了,整個廠的發展方向又得變動。

  國營電影廠都是如此,更別提民營企業和個人文化工作者了,再怎麼做大做強一旦跟國家的步調相違,那就頗為麻煩了。

  但國家的文化步調又沒幾個人能提前知道消息,所以在這個行業發展起來就非常被動。

  小華能夠跟兩校有緊密聯繫,讓兩校作為自己的文化背景,那這就方便了,不僅能規避錯誤的發展方向,還能提前知道一些業內無法知道的消息去布局和發展。」

  周文瓊看著華逸塵,認真道:「所以,小華要好好把握住兩校的文化渠道,不管是運氣還是實力,既然已經走上了這條路,那就要進影響行業的核心圈,而不只是在行業邊緣被動的、看核心圈臉色的路子走。」

  外婆老生常談般說道:「我們國家呀,搞文化行業不同於國外,國外有錢就行,在我們國內不跟體制內沾點邊,在這行業再怎麼發展,再怎麼變強,倒頭來你會發現,你其實一直都在行業邊緣上打轉。」

  姨婆接話說道:,「文化口自古以來都是掌握在朝堂之上的,不管是對外作戰師出有名,還是逢年過節普天同慶,都屬於朝堂的營銷和宣傳。

  根據我們華夏的文化體制傳承的脈絡來看,別看現在文化圈子亂,充斥各種外來文化和意識形態上的東西,但相關部門心裡門清。

  持別是外來的東西,大多都滿含惡意和潛移默化的惡性影響,但按歷朝歷代的情況來看,永遠只有高等文明同化低等文明的份。

  國家只管發展經濟就好,但凡哪天有什麼契機讓國外的人主動來了解我正下

  勺那一刻我給小華你說這些,就是希望你文化自信,別被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新聞給帶偏了。」

  「好了,說這些幹嘛,年輕人自有年輕人的發展之道。」外公一錘定音,全場變得安靜下來。

  華逸塵只覺得,這家子真的很特別。

  外婆、姨婆還有小姨,長篇大論的都是她們幾個女人,也著實都是文化人。


  在國營廠當過演員的小姨,和兩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也是曾經的文化工作者,說出來的東西就很高端,

  聽起來是各說各的,互相之間不搭噶。

  但又把古今的文化之道,以及文化傳承上的事,說得十分的鞭辟入裡,

  屬實是牛逼的家庭。

  安茜上輩子乃至於這輩子為何都那麼有個性,那麼有女性魅力?

  答案已經揭曉除了自身的經歷外,有這麼一家女性長輩當家人,深譜當今文化行業之道的同時,還如此文化自信,這般家庭培養出來的女兒能沒有魅力麼?

  「我發現你家裡的女人一個比一個牛,怪不得你大女人主義那麼嚴重。

  夜裡回到家入睡前,華逸塵在床上發出感慨。

  「我大女人主義?有嗎?」

  「非常有。」

  安茜撒嬌似的,擺動臉龐在華逸塵的臉上蹭了蹭。

  「有又怎麼樣,反正都逃不過是你女人的事實。」

  「這倒是沒得跑,但我要調整下心態了。」

  「調整什麼心態?」

  「拔高我的大男人主義,不然會越來越對抗不了你。」

  安茜喜笑顏開,寵溺般的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

  「拔高吧,不管你再怎麼拔高,當哪天我生了寶寶後,你依舊是家庭地位最弱的那一個。」

  「你要這麼說的話那我認輸,你這是作弊。」

  安茜歡顏,帶著幾分憧憬閉上了眼睛。

  翌日8月25,安茜攜兩位媽媽陪家人們玩了一天。

  主要是帶著家人們逛了一圈他們的產業,讓家人們了解他們的事業動態華逸塵以準備生日宴為由,成功避開了這個局面。

  跟這些家人待一塊除了尷尬外,老人們習以為常的說教更是讓他不適。

  偏偏那幾位老人都是很有文化的人,這說教起來那就跟過年拜訪兩校領導一樣會滔滔不絕。

  說教的目的雖說是為他好,但他內心是無所適從的,只能是心領了,拉著楊紅秋跟他去酒店包間布置現場。

  沒搞那麼奢華,就掛些氣球裝飾那些,烘托點生日氣氛。

  「沒喊其他人嗎,就喊了我和王志友?」

  「沒喊,就你們兩個。」

  「那我們很尷尬呀,這屬於你們的家庭聚會,就我們兩個外人在。」

  「我也尷尬啊,碰到她那一大家子人,上到老,下到小,各個都很有文化,我話都不會說了。」

  聽他這麼一說,楊紅秋故作沒好氣的樣子。

  「所以,你叫我們兩個人來就是陪你來尷尬的?」

  「聰明。」

  「華老闆你也是絕了。」

  楊紅秋笑看搖頭,可她說是這麼說,其實心裡頭是很開心的。

  兩口子創業之初最艱難的時候,她和王志友不在乎利益的去提供了幫助,這讓雙方的交情自是其餘合作者不可比擬的。

  而今安茜過大生日,也只把他們兩個人叫來了,還是參與家庭聚會,這無不說明兩口子一直記著這份情,把他們兩個當徹徹底底的自己人。

  行業里逐利的氛圍很濃,但也總歸是有一兩個真心朋友的。

  夕陽西下,包間化身較為浪漫的場所。

  各種氣球和裝飾掛滿了牆面,由幾個藝術字體組成的「祝安茜20歲生日快樂」的標語,在最顯眼的牆面上傳播著祝福。

  有幾捧高架子花籃擺在地上,或象徵幸福安康,或象徵家庭美滿,或象徵事業順遂。

  九位到來的家人,加上華逸塵、安茜、劉曉莉、蘇慧蘭,以及楊紅秋和王志友,也就15人。

  大家圍坐餐桌,各泛看些喜色,看眼於起身發話的安茜。

  「感謝家人們遠道而來為我慶生,還有媽媽,還有未來的婆婆娘,還有我最親愛的男朋友,還有兩位非常好的哥哥姐姐的到來,我今天非常幸福,

  也希望在場所有人都幸福美滿。」

  「生日快樂!」

  大家或喝酒或喝茶,同慶安茜20歲的生日。


  場面不大,布置也很簡約。

  跟上輩子安茜的小資生活相比,這算不上檔次。

  限過格調但安茜很是歡欣,她這輩子追求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局面。

  大場面見多的,奢侈的享受膩味了,沉下來步入平凡,這與她上輩子的人生做比較,有點洗盡鉛華的意味,從身心上的境界而言也有點念頭通達的圓滿意境。

  反倒是華逸塵在這點上落了下乘,他上輩子不算失敗,但也跟成功沒什麼關係,轉頭來隨著事業的愈發壯大,該膨脹的時候也會膨脹,該享受的時候也會嚮往奢華。

  也許哪一天,華逸塵飄上天要犯錯了,還要安茜來壓。

  也許某一天,安茜對事業失去了激情,還要華逸塵來帶動。

  只是在眼下階段,兩口子還處在事業進發之際,彼此交織一起的激情與共識還很穩固。

  日子還很長遠,未來如何變換猶未可知。

  只看當下,幸福與歡樂圍繞彼此,正發生看一段令他們彌足珍貴的記憶「交杯酒!交杯酒!交杯酒——」」

  老老少少拍手的拍手,起鬨的起鬨華逸塵已是五六分酒意,一點都不慫了,比安茜還主動。

  把酒倒滿,拿看杯子就和安茜手挽手,對看幹了一杯酒。

  「噢一一」一大家子人歡呼,其中不乏有酒精上頭的作用。

  劉曉莉和蘇慧蘭一臉歡快,拿著相機來到一旁,分別站在兩口子的一左一右,對著兩口子「咔」的一聲,把這份美好的畫面定格了下來。

  「就差一本證了。」兩個媽媽的想法非常一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