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不要回本?
第654章 不要回本?
這段時間裡,博伊海姆城中一個家庭有沒有名望,關鍵在於家中有沒有人收到參加埃爾塔爾小姐的茶話會的請帖。
持有請帖的人除了自己參加,還能再帶上一人。
一時間,各地的探子們為了獲得這麼一個名額絞盡腦汁。
腓特烈和瑪利亞看在眼裡,沒有阻攔,反而縱容。
這天韋森大公可能會出席茶話會,讓參加的名額炒到了十枚金幣,還有價無市。
「這位詹姆斯來自於盎格蘭王國,是一位羊毛銷售商。」
本地一位小貴族收了十五枚金幣,帶來了一位面容剛毅的中年人。
瑪利亞的臉上微微露出笑容,對詹姆斯說:「我聽邁耶夫人提起過貴國的倫底紐姆城,那是一個很美妙的地方。」
詹姆斯對瑪利亞行禮後說:「我代表倫底紐姆城全體市民歡迎埃爾塔爾小姐這樣美麗的女士來做客。」
瑪利亞好奇地問:「聽說倫底紐姆城最近流行一種麵包包裹的烤牛肉?」
詹姆斯回答道:「是的,邁耶牛排是邁耶先生從高盧王國帶來的,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喜歡。」
兩人聊了兩句盎格蘭王國的食物後就聊不下去了,詹姆斯開始打探消息。
他問瑪利亞:「不知埃爾塔爾小姐的這次旅行可因博伊海姆城的經歷而更愉快?」
瑪利亞嘆了一口氣,說道:「我聽聞,這片土地曾經是多麼的美麗與富饒,但現在看到的只是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窮困潦倒。」
周圍幾位本地的年輕人紛紛附和。
他們出生時戰爭還在繼續,和平更多存在於老人的回憶,近幾年戰爭停止在很多人的眼裡只是兩場殺戮中的休息時間,就像是一場夢,不知何時夢會醒來。
詹姆斯說道:「是啊,戰爭給世界帶來了太多的破壞。」
他剛想問瑪利亞對波希米亞地區進行這麼多的投資不怕戰爭再次降臨嗎,是不是韋森軍會開進波希米亞地區保護投資,但是沒有機會。
瑪利亞接著說:「歷史告訴我們,世界只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能長治久安、普遍繁榮。」
「恃強凌弱、巧取豪奪等霸道行為對和平的傷害深重,造成了無數的人間慘劇,破壞了無數幸福的生活。」
「各方共同建立起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是實現和平,遠離戰爭的基礎。」
「韋森公國是愛好和平的,我們至今為止從未主動發起過一場戰爭。」
「我們提倡合作共贏,多年前我們和赫爾維蒂聯邦的兄弟們對戰爭帶來的相互傷害進行了徹底和解,易北河公約組織的建立使得組織成員間的敵意消除,在發展的道路上互幫互助,攜手共進。」
「這片土地曾經是那麼的美麗富饒,如今的衰敗只是暫時的,我相信歡聲笑語很快會重新回到每個人的身上。」
茶室里頓時響起一片掌聲。
連年戰爭使得文化教育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別看茶室里那些貴族衣服穿得斯文得體,能寫一封五百個單詞的信的人恐怕半個沒有。
在他們看來,像瑪利亞這種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用詞嚴謹的長篇大論,簡直是自己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
這時有人驚訝地問:「韋森公國居然沒有主動發起過戰爭?」
他們文化不行,但研究軍事是行家裡手,韋森軍的戰例哪個不是深入研究過。
這些戰例中,幾乎每次都是韋森軍主動進攻,從來沒有過被動防禦。
然而他們只研究戰例,沒人研究戰爭為何而起,所以人們都以為這些戰爭都是韋森公國先動手。
主要是韋森軍每次勝利都能獲得極大的土地等收益,在他們看來,這種情況只有主動發起戰爭才能做到,沒有誰是靠著挨打最后土地越打越大。
瑪利亞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詹姆斯,這個問題由外國人來回答更為可信。
詹姆斯想了想,點頭說:「確實如此,韋森軍每次作戰不是被動應戰,就是盟友尋求幫助。」
接著他將韋森軍經歷的各場戰爭的起因一一道來。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沒想到居然會是這樣。
瑪利亞滿意地看著詹姆斯,這個回答讓自己省了不少口舌,特別是點出「盟友尋求幫助」那部分。
最近有些聲音,擔心自己經濟恢復後會被當成肥豬來宰,所以對援助有些牴觸。
安全得不到保障沒人敢發展經濟,腓特烈不敢主動說派兵保護,也沒那麼多兵派,解決的辦法似乎只有「滴滴打仗」,你求助了我才派兵來。
瑪利亞剛才那番話的一個目的就是引出這一點。
詹姆斯對韋森軍會不會入駐有了答案,接下來最想問的是關於那個黃金寶藏的事。
不過這時有一位奧斯馬加帝國的探子幫忙問了:「埃爾塔爾小姐,請問您真的要為了恢復波希米亞地區經濟而投入133萬弗羅林嗎?」
「這麼巨大的投入,該如何回本呢?」
瑪利亞在這些天裡對這個問題不知回答了多少遍:「是的,按計劃將從明年,最晚後年開始,分四年投入一共133萬弗羅林的資金用於幫助夥伴們恢復經濟和生活。」
「我就沒有想過要回本,只是想大家儘早過上正常的生活,人們能吃飽飯。」
「大家也不用怕背上巨額貸款,這些款項如果落到實處,取得效果,可以免除。」
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這麼大一筆錢居然可以免除?
在這一瞬間,眾人眼中瑪利亞不是人,是光明神派來的天使。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茶室里來自韋森公國的女僕們看到客人們如此震驚,心中紛紛嘲笑他們土老帽。
貴族家的女僕都是小貴族、官員或大戶人家的女兒,腓特烈和瑪利亞身邊的女僕們更是最可靠的老韋森人,從小受工商業薰陶。
在她們看來,那133萬弗羅林不過是蛋糕店門前的免費試吃,背後是至少千萬甚至數千萬弗羅林的收益。
這些天裡她們也在嘀咕和打探消息,看看自己家裡的產業能不能在白紙一張的新興市場中搶下一塊肉。
詹姆斯被嚇到了,此次離開倫底紐姆城前查理殿下信誓旦旦說韋森大公在這裡找到了寶藏,因此才會投入巨額資金確保寶藏的安全和運輸。
現在看來,韋森大公這個行動的決心很堅定,必須要完成,而且只有四年時間,說明這個寶藏的價值和重要性恐怕比查理殿下所預估的還要高數倍。
這時有位小姐問:「韋森大公真的願意出這麼大一筆錢嗎?」
恰好,腓特烈就在此時來到了茶室,和大家打招呼後坐在瑪利亞身邊。
瑪利亞對那位小姐說:「這個問題你問他吧。」
腓特烈聽了是什麼問題後,理所當然地說:「既然瑪利亞要做事,我就會支持她,滿足她的要求,錢的事我來想辦法,在這方面我從來沒有過沒有辦法。」
詹姆斯等外國探子對韋森大公在經濟上的豪氣已經習慣,但本地人還是第一次聽說,紛紛被鎮住。
這時一位孔武有力的年輕騎士問腓特烈:「韋森大公,請問您會派韋森軍進入波希米亞地區嗎?」
這位年輕騎士不喜歡拐彎抹角說話,於是直接問了。
腓特烈回答道:「如今韋森公國有兩條戰線,軍隊數量僅能保護自己,沒有兵力派來這裡了。」
「如果諸位擔心自身的安全,我可以組建一支僱傭兵團,我提供資金、武器和軍官,在本地招募士兵訓練,以此保護大家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羽毛筆軍事家的建議得到了統帥部的認同,認為建立一支波希米亞兵團很有必要,腓特烈被說服了。
只是那位年輕騎士有些期待地問:「不能在本地招募軍官嗎?」
腓特烈聳了聳肩說:「如果是從韋森軍校相應班級畢業的本地人自然歡迎,我可不想軍隊被傻瓜拖後腿。」
「如果你想成為軍官,我歡迎你去報考軍校,畢業後就能擔任軍官。」
年輕的騎士覺得腓特烈說得有道理,這片土地上不乏軍官無能害死隊友的例子。
他又問:「我可以去韋森軍校?」
腓特烈點頭說:「當然可以,軍校里也有奧斯馬加帝國等國的外國學生。」
年輕騎士的內心頓時騷動起來,是很想去,但擔心錢不夠。
所以他又問:「請問學費是多少呢?」
腓特烈笑著說:「考入軍校後不收學費,只收重修費。」
(本章完)
這段時間裡,博伊海姆城中一個家庭有沒有名望,關鍵在於家中有沒有人收到參加埃爾塔爾小姐的茶話會的請帖。
持有請帖的人除了自己參加,還能再帶上一人。
一時間,各地的探子們為了獲得這麼一個名額絞盡腦汁。
腓特烈和瑪利亞看在眼裡,沒有阻攔,反而縱容。
這天韋森大公可能會出席茶話會,讓參加的名額炒到了十枚金幣,還有價無市。
「這位詹姆斯來自於盎格蘭王國,是一位羊毛銷售商。」
本地一位小貴族收了十五枚金幣,帶來了一位面容剛毅的中年人。
瑪利亞的臉上微微露出笑容,對詹姆斯說:「我聽邁耶夫人提起過貴國的倫底紐姆城,那是一個很美妙的地方。」
詹姆斯對瑪利亞行禮後說:「我代表倫底紐姆城全體市民歡迎埃爾塔爾小姐這樣美麗的女士來做客。」
瑪利亞好奇地問:「聽說倫底紐姆城最近流行一種麵包包裹的烤牛肉?」
詹姆斯回答道:「是的,邁耶牛排是邁耶先生從高盧王國帶來的,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喜歡。」
兩人聊了兩句盎格蘭王國的食物後就聊不下去了,詹姆斯開始打探消息。
他問瑪利亞:「不知埃爾塔爾小姐的這次旅行可因博伊海姆城的經歷而更愉快?」
瑪利亞嘆了一口氣,說道:「我聽聞,這片土地曾經是多麼的美麗與富饒,但現在看到的只是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窮困潦倒。」
周圍幾位本地的年輕人紛紛附和。
他們出生時戰爭還在繼續,和平更多存在於老人的回憶,近幾年戰爭停止在很多人的眼裡只是兩場殺戮中的休息時間,就像是一場夢,不知何時夢會醒來。
詹姆斯說道:「是啊,戰爭給世界帶來了太多的破壞。」
他剛想問瑪利亞對波希米亞地區進行這麼多的投資不怕戰爭再次降臨嗎,是不是韋森軍會開進波希米亞地區保護投資,但是沒有機會。
瑪利亞接著說:「歷史告訴我們,世界只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能長治久安、普遍繁榮。」
「恃強凌弱、巧取豪奪等霸道行為對和平的傷害深重,造成了無數的人間慘劇,破壞了無數幸福的生活。」
「各方共同建立起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是實現和平,遠離戰爭的基礎。」
「韋森公國是愛好和平的,我們至今為止從未主動發起過一場戰爭。」
「我們提倡合作共贏,多年前我們和赫爾維蒂聯邦的兄弟們對戰爭帶來的相互傷害進行了徹底和解,易北河公約組織的建立使得組織成員間的敵意消除,在發展的道路上互幫互助,攜手共進。」
「這片土地曾經是那麼的美麗富饒,如今的衰敗只是暫時的,我相信歡聲笑語很快會重新回到每個人的身上。」
茶室里頓時響起一片掌聲。
連年戰爭使得文化教育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別看茶室里那些貴族衣服穿得斯文得體,能寫一封五百個單詞的信的人恐怕半個沒有。
在他們看來,像瑪利亞這種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用詞嚴謹的長篇大論,簡直是自己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
這時有人驚訝地問:「韋森公國居然沒有主動發起過戰爭?」
他們文化不行,但研究軍事是行家裡手,韋森軍的戰例哪個不是深入研究過。
這些戰例中,幾乎每次都是韋森軍主動進攻,從來沒有過被動防禦。
然而他們只研究戰例,沒人研究戰爭為何而起,所以人們都以為這些戰爭都是韋森公國先動手。
主要是韋森軍每次勝利都能獲得極大的土地等收益,在他們看來,這種情況只有主動發起戰爭才能做到,沒有誰是靠著挨打最后土地越打越大。
瑪利亞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詹姆斯,這個問題由外國人來回答更為可信。
詹姆斯想了想,點頭說:「確實如此,韋森軍每次作戰不是被動應戰,就是盟友尋求幫助。」
接著他將韋森軍經歷的各場戰爭的起因一一道來。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沒想到居然會是這樣。
瑪利亞滿意地看著詹姆斯,這個回答讓自己省了不少口舌,特別是點出「盟友尋求幫助」那部分。
最近有些聲音,擔心自己經濟恢復後會被當成肥豬來宰,所以對援助有些牴觸。
安全得不到保障沒人敢發展經濟,腓特烈不敢主動說派兵保護,也沒那麼多兵派,解決的辦法似乎只有「滴滴打仗」,你求助了我才派兵來。
瑪利亞剛才那番話的一個目的就是引出這一點。
詹姆斯對韋森軍會不會入駐有了答案,接下來最想問的是關於那個黃金寶藏的事。
不過這時有一位奧斯馬加帝國的探子幫忙問了:「埃爾塔爾小姐,請問您真的要為了恢復波希米亞地區經濟而投入133萬弗羅林嗎?」
「這麼巨大的投入,該如何回本呢?」
瑪利亞在這些天裡對這個問題不知回答了多少遍:「是的,按計劃將從明年,最晚後年開始,分四年投入一共133萬弗羅林的資金用於幫助夥伴們恢復經濟和生活。」
「我就沒有想過要回本,只是想大家儘早過上正常的生活,人們能吃飽飯。」
「大家也不用怕背上巨額貸款,這些款項如果落到實處,取得效果,可以免除。」
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這麼大一筆錢居然可以免除?
在這一瞬間,眾人眼中瑪利亞不是人,是光明神派來的天使。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茶室里來自韋森公國的女僕們看到客人們如此震驚,心中紛紛嘲笑他們土老帽。
貴族家的女僕都是小貴族、官員或大戶人家的女兒,腓特烈和瑪利亞身邊的女僕們更是最可靠的老韋森人,從小受工商業薰陶。
在她們看來,那133萬弗羅林不過是蛋糕店門前的免費試吃,背後是至少千萬甚至數千萬弗羅林的收益。
這些天裡她們也在嘀咕和打探消息,看看自己家裡的產業能不能在白紙一張的新興市場中搶下一塊肉。
詹姆斯被嚇到了,此次離開倫底紐姆城前查理殿下信誓旦旦說韋森大公在這裡找到了寶藏,因此才會投入巨額資金確保寶藏的安全和運輸。
現在看來,韋森大公這個行動的決心很堅定,必須要完成,而且只有四年時間,說明這個寶藏的價值和重要性恐怕比查理殿下所預估的還要高數倍。
這時有位小姐問:「韋森大公真的願意出這麼大一筆錢嗎?」
恰好,腓特烈就在此時來到了茶室,和大家打招呼後坐在瑪利亞身邊。
瑪利亞對那位小姐說:「這個問題你問他吧。」
腓特烈聽了是什麼問題後,理所當然地說:「既然瑪利亞要做事,我就會支持她,滿足她的要求,錢的事我來想辦法,在這方面我從來沒有過沒有辦法。」
詹姆斯等外國探子對韋森大公在經濟上的豪氣已經習慣,但本地人還是第一次聽說,紛紛被鎮住。
這時一位孔武有力的年輕騎士問腓特烈:「韋森大公,請問您會派韋森軍進入波希米亞地區嗎?」
這位年輕騎士不喜歡拐彎抹角說話,於是直接問了。
腓特烈回答道:「如今韋森公國有兩條戰線,軍隊數量僅能保護自己,沒有兵力派來這裡了。」
「如果諸位擔心自身的安全,我可以組建一支僱傭兵團,我提供資金、武器和軍官,在本地招募士兵訓練,以此保護大家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羽毛筆軍事家的建議得到了統帥部的認同,認為建立一支波希米亞兵團很有必要,腓特烈被說服了。
只是那位年輕騎士有些期待地問:「不能在本地招募軍官嗎?」
腓特烈聳了聳肩說:「如果是從韋森軍校相應班級畢業的本地人自然歡迎,我可不想軍隊被傻瓜拖後腿。」
「如果你想成為軍官,我歡迎你去報考軍校,畢業後就能擔任軍官。」
年輕的騎士覺得腓特烈說得有道理,這片土地上不乏軍官無能害死隊友的例子。
他又問:「我可以去韋森軍校?」
腓特烈點頭說:「當然可以,軍校里也有奧斯馬加帝國等國的外國學生。」
年輕騎士的內心頓時騷動起來,是很想去,但擔心錢不夠。
所以他又問:「請問學費是多少呢?」
腓特烈笑著說:「考入軍校後不收學費,只收重修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