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混雙決賽
球被劈到底線,張儀玲快拉正手位大斜線。
丁滿反拉,王楚青再反拉…
四人交替對拉,兩邊你來我往,最終還是丁滿一記正手拉穿大角度拿下一分。
混雙雖然不像單打一樣純粹靠個人能力,但丁滿那強勢的正手依然能穩定的得分。
同為國家隊隊員的王楚青兩人自然也知曉丁滿正手的威力,這一分丟的實屬正常,因而並沒有什麼不甘心的。
比分4:4,輪到丁滿發球。
他在球桌下打了個不轉球的手勢,旋即站到球檯右側,揚起左手,起板就是一個轉不轉發球。
接球的張儀玲判斷不出來球的旋轉,索性同樣輕劈一板底線。
而這早早被馬寧寧料到了。
作為女雙搭檔,馬寧寧和張儀玲既是相互學習,同時也是在相互研究。
很明顯,是馬寧寧研究的更透徹些。
提早向右跨半步等球。
果斷到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側身正手暴沖,馬寧寧手起拍落把球拉到張儀玲右手腋下位置,一板子就拉死了這一回合。
「哇———!!!」
這下不止館內看台上的千名觀眾,就連央視演播室里也響起了兩道驚呼聲。
「想不到馬寧寧側身側的這麼果斷,年輕人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方柏瞪著一雙大眼睛說道,說著還不住的點頭。
丁滿跟馬寧寧的這對組合可真不賴啊,方柏在心裡把自己年輕時候跟這兩人做了個比較,頓時欲哭無淚。
這一男一女,都是國家隊重點培養的年輕一代,不僅成績突出,實力更明明白白的高出其他人一頭,何止是前途無量,簡直是前途無量。
「但是通常來說,我們在打球的時候都不會這麼激進吧?」
這種情況下,周清充分發揮出自己捧哏的作用,給方柏遞話。
這樣的解說方式還是她跟其他地區的桌球解說學來的,根據場上運動員的狀況稍作展開,不僅能有效填充解說內容,更能讓觀眾提起聽講的興趣。
「是的,不過我記得當時我還在國家隊的時候,咱劉總教練有句話說的好。
同樣的技術運用,你上台得分了就是好球,丟分了就是壞球。
嘿嘿,所以很難說。
不過像馬寧寧這麼提早預判,我相信她一定是有她的判斷在裡面的。」
…………
就在兩人解說的這段時間,場上已經來到了9:7,丁滿方取得兩分的領先優勢。
激烈的比賽讓場上的四人都無暇關注比分,當馬寧寧準備發球時,眾人都是一樣的神色。
在丁滿的臉上看不到領先的神氣,而王楚青和張儀玲的臉上也顯不出落後的焦躁。
隨著馬寧寧將球發出,三人同時起身動步。
接球的王楚青一眼就看出旋轉,奈何場面上一直被對面壓著,現在已容不得他保守處理。
冒著擺高的風險,王楚青反手加轉砍式擺短,力求接發球環節儘量取得一線優勢。
準確的判斷加上極佳的手感,王楚青這板擺的又低又轉,球落在球網附近,跳起的高度還不足球網一半高。
看著自己這板高質量的回球,王楚青料想這下任誰來都不好直接起板進攻了,甚至能相對穩健的回過來就已經不錯了。
但對此,丁滿卻正好有一招可以拿來應對。
反手板型平放,丁滿把板子插到球與球檯之間,向右上方揮去。
正是系統給予的絕技側剌。
這項冷門技術的可替代性較強,適用場景不多。
但在此處,卻是沒有比它更合適的選擇了。
隨著丁滿手臂的揮動,球被帶著走了一段距離,正好在最高點處堪堪越過球網。
過了球網後球就斜著向下墜落,張儀玲看著這球詭異的弧線,手上不免僵硬了幾分。
但好在作為職業球員,憑著多年鍛鍊得來的球感,她還是大致判斷出了此時球上的旋轉。
待球再次彈起,張儀玲立著板摩擦球的右側,意圖製造側旋把球儘可能不吃轉的給帶過去。
登時,球高高跳起。
馬寧寧揚起右手,好像扇巴掌一樣的把球拍死在球檯上。
演播室里的兩位解說又是一陣大呼小叫。
在擰拉都尚未完全普及的這一時期,側剌這種技術大家更是聞所未聞。
因此對於丁滿在正式比賽中用出的這項技術,就連方柏這種身經百戰的老球員都忍不住嘖嘖稱奇。
「想不到丁滿竟然會這樣處理球,我還真在比賽里第一次見。」
丁滿反拉,王楚青再反拉…
四人交替對拉,兩邊你來我往,最終還是丁滿一記正手拉穿大角度拿下一分。
混雙雖然不像單打一樣純粹靠個人能力,但丁滿那強勢的正手依然能穩定的得分。
同為國家隊隊員的王楚青兩人自然也知曉丁滿正手的威力,這一分丟的實屬正常,因而並沒有什麼不甘心的。
比分4:4,輪到丁滿發球。
他在球桌下打了個不轉球的手勢,旋即站到球檯右側,揚起左手,起板就是一個轉不轉發球。
接球的張儀玲判斷不出來球的旋轉,索性同樣輕劈一板底線。
而這早早被馬寧寧料到了。
作為女雙搭檔,馬寧寧和張儀玲既是相互學習,同時也是在相互研究。
很明顯,是馬寧寧研究的更透徹些。
提早向右跨半步等球。
果斷到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側身正手暴沖,馬寧寧手起拍落把球拉到張儀玲右手腋下位置,一板子就拉死了這一回合。
「哇———!!!」
這下不止館內看台上的千名觀眾,就連央視演播室里也響起了兩道驚呼聲。
「想不到馬寧寧側身側的這麼果斷,年輕人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方柏瞪著一雙大眼睛說道,說著還不住的點頭。
丁滿跟馬寧寧的這對組合可真不賴啊,方柏在心裡把自己年輕時候跟這兩人做了個比較,頓時欲哭無淚。
這一男一女,都是國家隊重點培養的年輕一代,不僅成績突出,實力更明明白白的高出其他人一頭,何止是前途無量,簡直是前途無量。
「但是通常來說,我們在打球的時候都不會這麼激進吧?」
這種情況下,周清充分發揮出自己捧哏的作用,給方柏遞話。
這樣的解說方式還是她跟其他地區的桌球解說學來的,根據場上運動員的狀況稍作展開,不僅能有效填充解說內容,更能讓觀眾提起聽講的興趣。
「是的,不過我記得當時我還在國家隊的時候,咱劉總教練有句話說的好。
同樣的技術運用,你上台得分了就是好球,丟分了就是壞球。
嘿嘿,所以很難說。
不過像馬寧寧這麼提早預判,我相信她一定是有她的判斷在裡面的。」
…………
就在兩人解說的這段時間,場上已經來到了9:7,丁滿方取得兩分的領先優勢。
激烈的比賽讓場上的四人都無暇關注比分,當馬寧寧準備發球時,眾人都是一樣的神色。
在丁滿的臉上看不到領先的神氣,而王楚青和張儀玲的臉上也顯不出落後的焦躁。
隨著馬寧寧將球發出,三人同時起身動步。
接球的王楚青一眼就看出旋轉,奈何場面上一直被對面壓著,現在已容不得他保守處理。
冒著擺高的風險,王楚青反手加轉砍式擺短,力求接發球環節儘量取得一線優勢。
準確的判斷加上極佳的手感,王楚青這板擺的又低又轉,球落在球網附近,跳起的高度還不足球網一半高。
看著自己這板高質量的回球,王楚青料想這下任誰來都不好直接起板進攻了,甚至能相對穩健的回過來就已經不錯了。
但對此,丁滿卻正好有一招可以拿來應對。
反手板型平放,丁滿把板子插到球與球檯之間,向右上方揮去。
正是系統給予的絕技側剌。
這項冷門技術的可替代性較強,適用場景不多。
但在此處,卻是沒有比它更合適的選擇了。
隨著丁滿手臂的揮動,球被帶著走了一段距離,正好在最高點處堪堪越過球網。
過了球網後球就斜著向下墜落,張儀玲看著這球詭異的弧線,手上不免僵硬了幾分。
但好在作為職業球員,憑著多年鍛鍊得來的球感,她還是大致判斷出了此時球上的旋轉。
待球再次彈起,張儀玲立著板摩擦球的右側,意圖製造側旋把球儘可能不吃轉的給帶過去。
登時,球高高跳起。
馬寧寧揚起右手,好像扇巴掌一樣的把球拍死在球檯上。
演播室里的兩位解說又是一陣大呼小叫。
在擰拉都尚未完全普及的這一時期,側剌這種技術大家更是聞所未聞。
因此對於丁滿在正式比賽中用出的這項技術,就連方柏這種身經百戰的老球員都忍不住嘖嘖稱奇。
「想不到丁滿竟然會這樣處理球,我還真在比賽里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