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打鐵和倒鋁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翻翻日曆今天已經立秋,但空氣還是很燥熱,絲毫沒有涼爽的意思。

  不由讓人想起秋老虎和倒春寒這對表兄弟的性格,你越討厭它,它就越是粘著你不離開,跟人正好相反。

  因為喜歡的人都不一定能得到,更何況不喜歡的了,再說人家也不一定喜歡你,扭頭就走。

  不過今年倒是不用因為先給誰出餐,而在奶茶店裡跟店員爭執,也不用為了趕時間去闖紅燈了。

  按照姜川的想法,那種給別人點奶茶,但是連地址電話都寫不清楚讓你自己去找的,或者那種送過去門口放了一大堆奶茶的。

  就應該直接勸勸下單人別花這個冤枉錢,實在不行給外賣小哥喝也行,最起碼人家能告訴你真相。

  這邊正走著神,突然外面傳來了叮叮叮的響聲,於是出門查看。

  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在村裡的路上緩慢的走著,雙手各持一柄小錘,不時的相互敲擊發出清脆的響聲。

  以前的農村有很多事是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的,一些特定的聲響有些它自己的含義。

  錘子敲的叮叮響是打鐵的,梆梆響是賣豆腐的,這是敲的木頭梆子不是唱的河北梆子,敲鑼是有事開會大家集合,敲鼓就是攤子已經支上了叫人出來打大鑔。

  等好奇的龐偉和姜川拎著短鎬到小廣場的時候人家攤子已經支起來了,出乎意料的是攤子有兩個,周圍看熱鬧的人還挺多。

  下鄉打鐵這活,一般就是父子或者兄弟開著三輪車,帶著打鐵的工具和燃料等,走一個村打一個村,夫妻組合的也有,比較稀少就是了。

  下鄉的時間基本就是在,臨近夏收和秋收的時候。因為現在大多數農具都有成品,鐵匠接到打造的活很少,基本都是修理農具。

  最後就演變成,每年秋收夏收之前下村跑一波。村民修理的東西也非常相似,基本就是鎬頭和鐵杴頭,沒有鐮刀可能是因為脆吧。

  攜帶的工具也不多,煅燒的火爐、鼓風的風箱、燃料、鏟子、鐵砧、鐵鉗、鐵錘、冷卻水桶就是他們的全部裝備。

  等了輪到姜川的時候,龐偉也跟著上前拿出相機進行拍攝。

  前段時間龐偉提出了記憶鄉村的視頻計劃,把農村的一些老事老物件,和一些日常生活拍攝下來剪輯成視頻,在網上發表。

  作為第一期試水的老式玉米脫粒機視頻已經上線,雖然播放量不高,但好歹有人看。

  祖傳鐵匠鋪的爐火是長年不熄滅的,就算是他們下鄉也會提前溫好爐子。

  打鐵師傅熟練的拆掉鎬頭,埋進火爐里,旁邊的年輕人立刻拉動風箱。

  拉杆帶動活塞裝置,通過單向進風口箱內吸入空氣。推動拉杆時,進風口擋板關閉,空氣通過出風口向外流出,達到鼓風的目的。

  同時爐內的燃料迅速變紅,火焰從縫隙里噴發出來。

  持續的鼓動風箱並不輕鬆,大多是由身體強壯的人來做,而煅燒的火候則是有經驗的老師傅掌握。

  燒紅的鎬頭被老師傅用鐵鉗從爐中取出,風箱邊的年輕人立刻放下拉杆走過來。

  精壯的漢子揮動鐵錘,每一錘落下都會濺起燦爛的鐵花,古銅色的皮膚在爐火的映照下泛起光華,偶爾的汗水也如流星一般划過。

  這場面把在場的年輕男女看的兩眼放光。

  男人是想擁有這樣的身材,而女人則是想要一個這樣身材的對象。

  打鐵是非常注重節奏的,而這個節奏就掌握在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裡。

  通過小錘指揮大錘敲擊的速度和角度,「叮叮鐺,鐺鐺叮,」聲音里有老師對學生的教導,也有學生對老師的回應。

  因為你仔細看的話,小錘很多時候根本沒有落在需要打造的東西上,而是敲在了旁邊。

  這讓人不禁想起了一首歌,「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抱歉後面不會了。

  等打造完淬火降溫以後姜川才走上前去。

  「辛苦了師傅」

  「這有什麼辛苦不辛苦的,咱就是幹這個的,別的也不會,只有這門手藝傍身了。」

  說著把鎬頭裝回鎬把上,遞給姜川。「到旁邊試試好用嗎?」

  姜川接過來先是仔細打量了一下,原來的鏽跡已經消失不見,黑黢黢的表面散落著凌亂的花紋。


  到旁邊試了試,刨地的感覺順暢了不少,只是這兩錘子砸上去的鎬頭不太牢固,得重新纏點布條或者裝個木楔子上去。

  結完帳趁著人家休息姜川又上去聊了兩句,老師傅是隔壁鎮上的,剛才打鐵的是他的小兒子,旁邊倒鋁鍋的攤子是他大兒子在干,還邀請姜川過去看看。

  這老師傅也是厲害,金屬冶煉行業都快給他干成家族產業了,看肯定是要看的,倒鋁鍋這玩意他也好多年沒見過了。

  鋁的熔點為660攝氏度,在金屬家族中不是很高。

  而倒鋁鍋就是將固體的鋁融化成鋁水,灌注到模具里冷卻澆鑄成型。

  那個時候村民只要遇到,基本就會把家裡沒用的鋁製品拿去熔掉。舊的鋁瓢、鋁盆、電視機天線上的鋁管、最多的還是還是易拉罐。

  原來在村里健力寶就是大哥大的級別,其它都得靠邊站。因為八寶粥的罐子是馬口鐵的,大綠棒子能退瓶三毛錢一個。

  燒的時候也是用大鍋套小鍋的模式,鉗鍋是放在凹陷的爐子中間的。

  等易拉罐熔化以後,在鋁水上面浮著一層灰,這就是易拉罐上面的塗層,經過高溫煅燒的產物,清理掉就行了。

  後面再把鋁水灌到水泥模具里,等待降溫成型。鍋的模具是倒扣出來,其它鏟子漏勺都是正著的。

  揭開模具以後經過修理打磨,邊邊沿沿的都得收拾一下。

  這種自己出原材料商家只收取少量加工費的模式,很受大家的喜愛。

  話說前兩年網上好像流傳過鋁鍋對身體有害的傳聞,然後又有了闢謠,這前後不一樣的說法就像開玩笑一樣。

  看著能出兩期視頻的素材,龐偉也很高興,這些東西如果有人關注的話對村里是有一定幫助的。

  不過他又想著,如果能把鄉村視頻和姜川的鄉土小說,以及村裡的情況聯動起來相互借力的話,或許上一期的播放量就不會這麼慘澹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