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拿捏規則
楊勇將鹽鋪兩個字提出來,李綱便再無拒絕的理由了。
讓李少值從杜如晦的手中接過布袋,李綱親自將楊勇送出了李府。
「父親,這袋子……」
眼看著楊勇乘坐馬車遠去,李少值拎了拎手中的布袋看向李綱。
李綱沒有說話,只是頭到尾打量著自己的這個長子,最終重重嘆了口氣。
自己出身本就不高,過慣了清苦日子。便是以後回家親耕,他也能做到心如止水。
只是自己這個大兒子嘛……怕是不會這麼安穩,跟自己過那清苦日子的。
也罷,兒孫自有路,讓他們自己去走也好。
「既是齊王殿下給你的酬勞,你便收著吧。
只是記住,收了人家的酬勞,就要做好差事,別丟了為父的臉。」
說完,李綱便轉身回了府邸。
李少值之前被李綱看的有些發毛,但聽到這酬勞歸自己,他心中頓時便激動起來。
向李綱保證了一通,李綱剛走遠,他便迫不及待地將布袋打開,看著躺在布袋裡面那一張張黃燦燦的金餅,李少值兩眼放光。
隋朝並不流行白銀。五銖錢這種銅幣,還是占據著市場的主流。
但除了這種銅幣以外,金子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都是硬通貨。
這一張金餅,那可就是足足一萬錢,即便是良田,也能足價買上一畝多。
如果再像那些世家使些手段的話……七八畝也是能買的。
手忙腳亂地拿出一張金餅放到嘴裡,李少值狠狠地咬了一口。
嗯,牙不疼,有齒痕,是真金子!
這讓李少值不由地裂開了笑臉,連帶著,那拿著布袋的手也握的更緊了些。
「嘿,這齊王殿下還真大方。」
……
張府。
「廚藝大會?你確定這是齊王舉辦的?」
聽著手下人的來報,張衡一臉驚異。
手下人重重點了點頭,認真道:「回郎君,千真萬確!
如今京城裡面已經都傳遍了,齊王府要在五天後的聚福樓舉辦廚藝大會,而且還要分出個名次來!
這些消息,都是從那些酒樓里傳出來的。
小人特地去菜場查了查,那些酒樓現在都已經派出人去,瘋狂搶購食材,現在有好些名貴的食材,都已經搶光了呢。」
「好了,本郎君知曉了,你先下去吧。」
「是!」
滿臉狐疑地將手下人打發走,張衡轉身踱步,在院子裡思索著齊王府的目的。
只是不多時,當他抬起頭,映入眼帘的,卻是汪雲坐在院子裡不遠處的另一邊,蜷著身子,頭埋在胸前,嗅著懷中的酒壺,一臉陶醉。
這讓張衡有些氣笑。
汪雲這個人確實有頭腦,但畢竟身份還有些可疑,所以他不可能這麼輕易把汪雲送到東宮。
但又不能放著這麼聰明的腦瓜子不用,所以張衡在府里的時候,便索性將他帶在自己身邊,幫自己查缺補漏。
至於張衡不在府里的時候,倒是也允許汪雲活動,不過只能局限於自己所住的那片院子。
而除了這點限制以外,張衡便不再限制汪雲其他的,甚至在吃喝待遇上,還都是一切從優。
至於汪雲這幾天最喜歡喝的曲米春,張衡更是不限量供應。
在他這般禮遇之下,汪雲也確實沒有什麼出逃的跡象,頗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樣子,讓張衡不禁感覺欣慰。
如果非說,還有什麼令張衡有些不滿的,便是這汪雲實在太過散漫。
自己在這邊想的頭疼,他那邊倒是喝酒喝的陶醉,這是真把張府當他家了啊!
張衡越想越氣,板著臉向汪雲喊道:「汪元青,瞧瞧你這樣子,成何體統!」
「嗝……」
汪雲打了個酒嗝,向張衡翻了個白眼,語氣雖說仍舊是一如既往的不恭敬,但好歹還是起身走了過去。
「張郎君,你自己頭疼就頭疼,沖某家喊幹什麼?
而且不過就是一個廚藝大會,也用不著頭疼。」
聽著這汪雲一點兒都不給自己留情面,張衡心裡不由地更氣了些。
但他倒是沒惱,只是語氣帶著些鄙夷,道:「整天就知道說大話。
既然你說不必頭疼,那你來說,這廚藝大會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啊……」
汪雲攤手道:「如今齊王手中只有一個鹽務監,那不管齊王做任何事情,肯定是跟鹽務監有關係。
如今,現在鹽務監的鹽鋪賣鹽出現了一些困難,那如果某家是齊王,必然是要解決這一麻煩。」
「如何解決?」
「那就不知道了。」汪雲昂頭淺酌了口曲米春,道:「不過廚藝大會嘛……肯定就是做菜啦。」
張衡聽著,不由凝眸道:「你的意思是,齊王會讓這些酒樓,都用他鹽務監的鹽來做菜。
然後再把這些菜排上名次,最後大書特書一番?」
張衡的頭腦反應還是很快的,只要有一個開頭,便立刻能推演下去。
也不等汪雲回答,張衡便點頭自答自問道:「沒錯了,只能是這樣。
不成,如果真的讓他們搞成,那鹽務監的鹽,肯定要比之前賣的還要火爆。
本郎君才剛剛阻了一下鹽務監賣鹽的勢頭,若是讓齊王的目的達成,本郎君後續的計劃豈不是都要作廢?
汪元青,你怎麼看?」
這麼簡單的事,張衡不可能思索不出對策。
現在他主動問及自己,除了有驗證想法的目的以外,定然還有試探自己的打算。
汪雲心中不敢大意,表面上卻只是聳了聳肩,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鹽務監要賣白鹽,第一個著急的,肯定是那些賣青鹽的。
要某家說,你只需要把這裡面的事情,跟那些賣青鹽的商賈一說,他們自然就坐不住了。
到時候,便把他們都帶去聚福樓,只要他們用青鹽做出來的菜,比那些用白鹽做出來的菜更好。
那齊王便是有千般辦法,終究也只有黔驢技窮這一條路可走。」
「哈哈,元青深知我心。」張衡哈哈一笑,顯然對汪雲的回答很是滿意。
「本郎君雖不知曉這廚藝一道,但思來想去,不過就是廚子和食材而已。
到時候本郎君策集群力,從各家調來上好的廚子,以及各種珍稀食材,難道還怕比不過那些區區酒樓從菜場買來的珍稀食材?
而且……呵呵。」
張衡冷笑著沒把話說完,但一旁的汪雲,此時卻在心中下意識地打了個寒顫。
他抬頭看向張衡,就聽張衡似在自言自語道:「齊王想拿捏規則,呵,規則……豈是他能拿捏的?」
讓李少值從杜如晦的手中接過布袋,李綱親自將楊勇送出了李府。
「父親,這袋子……」
眼看著楊勇乘坐馬車遠去,李少值拎了拎手中的布袋看向李綱。
李綱沒有說話,只是頭到尾打量著自己的這個長子,最終重重嘆了口氣。
自己出身本就不高,過慣了清苦日子。便是以後回家親耕,他也能做到心如止水。
只是自己這個大兒子嘛……怕是不會這麼安穩,跟自己過那清苦日子的。
也罷,兒孫自有路,讓他們自己去走也好。
「既是齊王殿下給你的酬勞,你便收著吧。
只是記住,收了人家的酬勞,就要做好差事,別丟了為父的臉。」
說完,李綱便轉身回了府邸。
李少值之前被李綱看的有些發毛,但聽到這酬勞歸自己,他心中頓時便激動起來。
向李綱保證了一通,李綱剛走遠,他便迫不及待地將布袋打開,看著躺在布袋裡面那一張張黃燦燦的金餅,李少值兩眼放光。
隋朝並不流行白銀。五銖錢這種銅幣,還是占據著市場的主流。
但除了這種銅幣以外,金子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都是硬通貨。
這一張金餅,那可就是足足一萬錢,即便是良田,也能足價買上一畝多。
如果再像那些世家使些手段的話……七八畝也是能買的。
手忙腳亂地拿出一張金餅放到嘴裡,李少值狠狠地咬了一口。
嗯,牙不疼,有齒痕,是真金子!
這讓李少值不由地裂開了笑臉,連帶著,那拿著布袋的手也握的更緊了些。
「嘿,這齊王殿下還真大方。」
……
張府。
「廚藝大會?你確定這是齊王舉辦的?」
聽著手下人的來報,張衡一臉驚異。
手下人重重點了點頭,認真道:「回郎君,千真萬確!
如今京城裡面已經都傳遍了,齊王府要在五天後的聚福樓舉辦廚藝大會,而且還要分出個名次來!
這些消息,都是從那些酒樓里傳出來的。
小人特地去菜場查了查,那些酒樓現在都已經派出人去,瘋狂搶購食材,現在有好些名貴的食材,都已經搶光了呢。」
「好了,本郎君知曉了,你先下去吧。」
「是!」
滿臉狐疑地將手下人打發走,張衡轉身踱步,在院子裡思索著齊王府的目的。
只是不多時,當他抬起頭,映入眼帘的,卻是汪雲坐在院子裡不遠處的另一邊,蜷著身子,頭埋在胸前,嗅著懷中的酒壺,一臉陶醉。
這讓張衡有些氣笑。
汪雲這個人確實有頭腦,但畢竟身份還有些可疑,所以他不可能這麼輕易把汪雲送到東宮。
但又不能放著這麼聰明的腦瓜子不用,所以張衡在府里的時候,便索性將他帶在自己身邊,幫自己查缺補漏。
至於張衡不在府里的時候,倒是也允許汪雲活動,不過只能局限於自己所住的那片院子。
而除了這點限制以外,張衡便不再限制汪雲其他的,甚至在吃喝待遇上,還都是一切從優。
至於汪雲這幾天最喜歡喝的曲米春,張衡更是不限量供應。
在他這般禮遇之下,汪雲也確實沒有什麼出逃的跡象,頗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樣子,讓張衡不禁感覺欣慰。
如果非說,還有什麼令張衡有些不滿的,便是這汪雲實在太過散漫。
自己在這邊想的頭疼,他那邊倒是喝酒喝的陶醉,這是真把張府當他家了啊!
張衡越想越氣,板著臉向汪雲喊道:「汪元青,瞧瞧你這樣子,成何體統!」
「嗝……」
汪雲打了個酒嗝,向張衡翻了個白眼,語氣雖說仍舊是一如既往的不恭敬,但好歹還是起身走了過去。
「張郎君,你自己頭疼就頭疼,沖某家喊幹什麼?
而且不過就是一個廚藝大會,也用不著頭疼。」
聽著這汪雲一點兒都不給自己留情面,張衡心裡不由地更氣了些。
但他倒是沒惱,只是語氣帶著些鄙夷,道:「整天就知道說大話。
既然你說不必頭疼,那你來說,這廚藝大會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啊……」
汪雲攤手道:「如今齊王手中只有一個鹽務監,那不管齊王做任何事情,肯定是跟鹽務監有關係。
如今,現在鹽務監的鹽鋪賣鹽出現了一些困難,那如果某家是齊王,必然是要解決這一麻煩。」
「如何解決?」
「那就不知道了。」汪雲昂頭淺酌了口曲米春,道:「不過廚藝大會嘛……肯定就是做菜啦。」
張衡聽著,不由凝眸道:「你的意思是,齊王會讓這些酒樓,都用他鹽務監的鹽來做菜。
然後再把這些菜排上名次,最後大書特書一番?」
張衡的頭腦反應還是很快的,只要有一個開頭,便立刻能推演下去。
也不等汪雲回答,張衡便點頭自答自問道:「沒錯了,只能是這樣。
不成,如果真的讓他們搞成,那鹽務監的鹽,肯定要比之前賣的還要火爆。
本郎君才剛剛阻了一下鹽務監賣鹽的勢頭,若是讓齊王的目的達成,本郎君後續的計劃豈不是都要作廢?
汪元青,你怎麼看?」
這麼簡單的事,張衡不可能思索不出對策。
現在他主動問及自己,除了有驗證想法的目的以外,定然還有試探自己的打算。
汪雲心中不敢大意,表面上卻只是聳了聳肩,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鹽務監要賣白鹽,第一個著急的,肯定是那些賣青鹽的。
要某家說,你只需要把這裡面的事情,跟那些賣青鹽的商賈一說,他們自然就坐不住了。
到時候,便把他們都帶去聚福樓,只要他們用青鹽做出來的菜,比那些用白鹽做出來的菜更好。
那齊王便是有千般辦法,終究也只有黔驢技窮這一條路可走。」
「哈哈,元青深知我心。」張衡哈哈一笑,顯然對汪雲的回答很是滿意。
「本郎君雖不知曉這廚藝一道,但思來想去,不過就是廚子和食材而已。
到時候本郎君策集群力,從各家調來上好的廚子,以及各種珍稀食材,難道還怕比不過那些區區酒樓從菜場買來的珍稀食材?
而且……呵呵。」
張衡冷笑著沒把話說完,但一旁的汪雲,此時卻在心中下意識地打了個寒顫。
他抬頭看向張衡,就聽張衡似在自言自語道:「齊王想拿捏規則,呵,規則……豈是他能拿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