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行了,你都而立了,能不能穩定一些?這怎麼還想一出是一出的?」
看著眼前這個小孩子氣十足的侄兒,二叔很是無奈,這正事還沒有說完呢,這話題就又不知怎麼轉移到養殖豬羊上了。
「二叔,這不是我腦子裡的想法太多,這個想做那個也想做的,可我就只有一個,要是我也可以習得分身術就好了,說不定大唐能幾年之內一下子就進入了盛世。」
「不要說胡話!穩重一些,先說正事,這個技術你是怎麼想的,不會真的只是想讓長孫家以後富庶吧。」
「其實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現在我們長孫家的主業鐵業實在是太過扎眼,鹽鐵私營那是陛下無可奈何之下所做的選擇,可現在不一樣了,陛下有征討四方的野心,可國內的孱弱實在是支撐不起陛下的雄心壯志,這樣的矛盾之下,陛下肯定是不會放著鹽鐵兩項大業不管的。」
鹽鐵啊,要命的東西!
二叔思索一會,心中不斷結合著長孫安業的講述,再想到最近長孫家暗中得到的消息,良久,這才輕嘆:
「你說的有理,鐵業終歸不是什麼長久之計,能歸還還是主動歸還的好,看來這事不能拖沓了,回去之後就召集族人開祠堂,必須要儘快將鐵歸還給陛下才行。」
「唉,要是你口中的羊毛衣真的保暖效果好,價格低廉的話,那我們長孫家不僅會是百姓的恩人,還會成為大唐控制草原的重要一環,這樣一來,不管未來怎麼改變,我們長孫家都會是大唐的重要一份子,這樣,不管以後大唐帝王是誰,我長孫家的功勞任何人也掩蓋不了,只要長孫家不造反,那就誰也動搖不了長孫家的地位。」
二叔的總結很到位,這同樣也是長孫安業的想法,至於長孫安業所說的蓄草養羊,二叔並不理解什麼叫做蓄養。
在他心裡,大片大片的草原就擺在那裡,一群群的羊群管都管不過來,這蓄養和放羊的區別,在他看來實在是沒有什麼必要。
再說了,能夠種植牧草的土地,那自然也是可以種植糧食作物的,比起種草還不如留著種糧食呢。
這吃飯還是問題呢,還種草幹什麼?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好吧。
「行了行了,這個東西回去之後我會與長老們商議的,這件事不要提了,現在我們說點別的吧。」
既然已經明白了長孫安業與陛下對於長孫家未來的想法,二叔自然不會違抗皇命。
長孫家本來就是李家外戚,天然就站在了皇族一邊,陛下想要做什麼,長孫家能做到的自然不會拒絕。
「二叔,你想問啥就說問唄。」
對於二叔的想法,長孫安業並不清楚,一開始他只是以為他是為了前來打探為什麼自己會入朝為官,可現在一看,好像不是這個原因。
「安業啊,你覺得你在朝堂是哪一邊的?剛剛你說唇亡齒寒,二叔並不辯駁,可現在的朝堂情況,並不像明面上看的那麼簡單,世家啊,唉!」
「二叔,你是想問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對吧?」
「對!」
「其實我誰也不站,這兩方的立場在我看來都是正確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各方出於對自身利益的維護而做出的選擇那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唯一覺得不妥的那就是無限壓榨底層百姓的利益,所以我更多的是站在百姓層面,我想要做維持三方平穩的縫補匠。」
縫補匠?這個詞可不是什麼好的詞彙,至少在世家貴族這一階級,他們並沒有見過縫補過的衣料,反而是在百姓家中,這才將縫縫補補又三年實踐到了實處。
聽到這麼一個出乎意料的形容,長孫二叔也是一愣,他雖沒有達到知天命的年齡,但經歷過各朝戰亂與更迭的時代,他見多了形形色色,雄心壯志的世家子,可縫補匠這一願望,他還是第一次從世家子口中聽到。
「二叔,這沒有什麼好笑的,普通百姓家庭都知道家和並不代表著沒有矛盾,而國從來都是由一個個小家組合而成。
現在的大唐,皇帝與世家的衝突那是遲早都會出現的,再加上不斷的天災人禍,這個衝突只會不斷地被推前,所以,為了不讓這個衝突激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我這種人就必不可少。」
「你所說的解決辦法就是你所說的科技?」
這樣前潮的詞彙,二叔還是不怎麼熟悉,說起來很是彆扭。
「對,只要我們可以通過一種辦法將整個大唐擴大,那世家們爭奪的利益蛋糕也就會越來越大,可世家本體是有限的,不可能將這麼大的蛋糕一口吞下,所以百姓就會多占一分,只要蛋糕越來越大,那大唐就能更加平穩的安定下來,從這個方面看,不就減少了衝突。」
「而這個解決辦法,那就是用科技來實現,科技的最大特點就是比人工快,只要科技所製造出來的蛋糕越來越大,讓大家吃蛋糕的速度儘量趕不上我製作蛋糕的速度,那衝突就會在利益面前被忽略,大唐就會陷入近百年的平穩發展之中。」
二叔點點頭,這樣的解釋確實可以,要是安業真的可以實現這種縫補功能的話,那安業的未來,長孫家的未來確實不錯。
「這樣也好,本來我們長孫家的位置就很是尷尬,既是世家中的一份子,更是皇族的外戚,要是不站在中間勢力的話,還真的是左右為難。」
「對啊,這樣一來,我長孫家就會站在不敗之地!」
長孫安業洋洋自得,覺得自己厲害的不得了。
「還得意呢,你知不知道,你這個行為放在這兩邊人眼裡,那就是牆頭草,幾十年可能因為你所說的科技皇族與世家結合在了一起,一致對外,但要是以後呢?等到這個蛋糕越來越大,打到不能再大的地步,豈不是會爆發出更大的衝突?」
對於自家侄兒這暗藏炸彈的做法,二叔很是看不過去,現在只有大唐這麼大點地方世家,皇族,新興貴族,百姓之間就矛盾不斷,這要是再通過科技的操作將整個蛋糕做到最大,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這些人豈不是要打的腦漿子都要出來了?
這樣一想,二叔還是覺得長孫安業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對以後的後代子孫有點不負責了。
「額……」
被二叔這麼一反問,長孫安業得意的樣子一收。
這樣的未來,長孫安業真的沒想過嗎?不可能,他可不是被儒學洗腦的酸儒,後世那快速發展的工業,可是造成了不少的危害。
不管是沒有了星光與乾淨的環境,還是嘈雜過快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工業化過度的結果。
古人長壽不了是因為醫療行業的落後,可現代人短命則更多是因為環境的污染,工業化的過度,生活方式的快速以及晝夜顛倒的工作。
996與007,當真是每個打工人的痛點。
「我在問你,你所說的利益分配我也算是聽明白了,可以說算是另一種分封,不過不給國土之內的城池,而是給幾個無人的島嶼,無人之地任世家們自我發展,可是,安業啊,你有沒有想過,要是陛下真的給了世家一片土地,世家要是真的在外發展壯大的話,你覺得世家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尖銳且敏感,更是直指未來可見的戰亂紛擾。
二叔說的很嚴肅,但長孫安業卻一點也不以為意,簡單地聳聳肩,很是隨便地回道:
「他們能做什麼,自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世家那種貪而不自知的性格,等到他們真的發展到一定的勢力,掌握了一定的實力之後,他們肯定會瞄向周邊各個勢力,大勢力吞噬小勢力,等到他們覺得自己的實力可以與中原大地碰一碰之時,那他們就會產生大家都是中原正統漢人,我現在實力也夠,那這個天下自然他們也可以上位。」
大家都是中原正統,憑什麼這皇位你李家能做,而我王家,張家不行?
這樣的心思一起,那即將到來的戰亂自然也就可以預見了。
可這有跟長孫安業有什麼關係?人活一世,不過百年,他能掌握好人生在世的百年生活就不得了,那裡還有閒心去管百年之後的事?
「無非就是心大了,想要的利益越來越多,最終成為逐鹿中原的下一個霸主,成王敗寇罷了!」
分封制嘛,華夏歷史又不陌生,大漢周武王不就是這麼一個結局,群雄割據,你方唱罷我登場,不過也就是時代的縮影罷了。
長孫安業說的相當輕鬆,或許,這件事本來就是一件不需要去思考的小事。
因為對於未來的迷茫,本就是無病呻吟的。
看著長孫安業面上不變有輕鬆的笑容,二叔一時間竟真的有點驚呆了,他很疑惑,既然長孫安業什麼都知道,可又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既然你都知道,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你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不怕以後的衝突越來越大,參與進來的勢力越來越強?!」
說實話,如果長孫安業這樣沒有目的,說出來二叔自己都不信。
在今日與安業的交談之中,二叔充分看到了自己這個侄兒的遠見與謀算。
在他看來,有著可以將家族未來與國家命運綁在一起能力的長孫安業,肯定不會無任何目的的選擇這個方式。
莫名地,他心中竟浮現出滿滿的期待,他期待安業能說出一個震古爍今的理由來,一個讓長孫家全體上下都興奮震驚的理由來。
可惜,長孫安業的回答並不會讓他滿意,因為他一直都認為未來是屬於未來人的,而自己,只需要考慮當下。
在當下,選擇科技就是自己最佳選擇,因為他可以為未來的華夏種下一顆科技萌芽的種子。
史書上記載,歷史上要是最符合穿越者這個身份的古人的話,要數結束西漢王朝的王莽。
首先,他結束了大漢王朝近千年的統治,還是以在所有人眼中身家清白的形象,出乎所有人意料,拉攏了一大批的大地主,一舉掀翻了大漢王朝。
王莽篡位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當時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矛盾的一種體現。農民需要土地,而當時的貴族卻只顧著兼併土地,皇權對此毫無作為。
不過最讓王莽引起人們關注的,並不是他在篡位之後的一系列政策,而是他從各方面表現出來的類似於「穿越者」的特質。
第一條就是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下頒布了一條禁止買賣奴隸的政策,他所借用的理由也並不是國家利益為先,而是更加符合後世民主社會理念的「天地之性,人為貴」,以人為本。
第二點則是他還曾經搞過一個土地改革,這個土地改革的主要想法就是想土地平分給人民。將土地從全國豪強的手中奪回來,然後平分給農民,實現王莽「耕者有其田」的想法。這個主意不光大膽,而且已經超越了時代的局限。
除了這兩個政策之外,王莽還曾經設計過一個青銅卡尺。而這個青銅卡尺更是讓王莽的穿越者身份更加的肯定。這個卡尺與現在人們經常使用的遊標卡尺非常的類似,各個部件一應俱全,而且還具備遊標卡尺的功能。
這麼多巧合,讓王莽這麼一個本應該被後代子孫數落的造反者成為了愛因斯坦時空穿越的有利揣測點。
也讓他的罵名得到了洗刷。
有這麼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前輩的事例在前,長孫安業這麼一個真正的穿越者自然也不願意真的默默無聞,更別說那刻在華夏百姓骨血之中的幾十年現代恥辱了。
「二叔,其實我沒想那麼多,既然已經入朝,那就要做出一番事業,要是我在世百年,可以親手創下一個盛世,親眼看到大唐繁榮昌盛,萬國臣服的話,那我是不是就會在史書上留下一個輔佐明君開拓盛世的美名。」
看著眼前這個小孩子氣十足的侄兒,二叔很是無奈,這正事還沒有說完呢,這話題就又不知怎麼轉移到養殖豬羊上了。
「二叔,這不是我腦子裡的想法太多,這個想做那個也想做的,可我就只有一個,要是我也可以習得分身術就好了,說不定大唐能幾年之內一下子就進入了盛世。」
「不要說胡話!穩重一些,先說正事,這個技術你是怎麼想的,不會真的只是想讓長孫家以後富庶吧。」
「其實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現在我們長孫家的主業鐵業實在是太過扎眼,鹽鐵私營那是陛下無可奈何之下所做的選擇,可現在不一樣了,陛下有征討四方的野心,可國內的孱弱實在是支撐不起陛下的雄心壯志,這樣的矛盾之下,陛下肯定是不會放著鹽鐵兩項大業不管的。」
鹽鐵啊,要命的東西!
二叔思索一會,心中不斷結合著長孫安業的講述,再想到最近長孫家暗中得到的消息,良久,這才輕嘆:
「你說的有理,鐵業終歸不是什麼長久之計,能歸還還是主動歸還的好,看來這事不能拖沓了,回去之後就召集族人開祠堂,必須要儘快將鐵歸還給陛下才行。」
「唉,要是你口中的羊毛衣真的保暖效果好,價格低廉的話,那我們長孫家不僅會是百姓的恩人,還會成為大唐控制草原的重要一環,這樣一來,不管未來怎麼改變,我們長孫家都會是大唐的重要一份子,這樣,不管以後大唐帝王是誰,我長孫家的功勞任何人也掩蓋不了,只要長孫家不造反,那就誰也動搖不了長孫家的地位。」
二叔的總結很到位,這同樣也是長孫安業的想法,至於長孫安業所說的蓄草養羊,二叔並不理解什麼叫做蓄養。
在他心裡,大片大片的草原就擺在那裡,一群群的羊群管都管不過來,這蓄養和放羊的區別,在他看來實在是沒有什麼必要。
再說了,能夠種植牧草的土地,那自然也是可以種植糧食作物的,比起種草還不如留著種糧食呢。
這吃飯還是問題呢,還種草幹什麼?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好吧。
「行了行了,這個東西回去之後我會與長老們商議的,這件事不要提了,現在我們說點別的吧。」
既然已經明白了長孫安業與陛下對於長孫家未來的想法,二叔自然不會違抗皇命。
長孫家本來就是李家外戚,天然就站在了皇族一邊,陛下想要做什麼,長孫家能做到的自然不會拒絕。
「二叔,你想問啥就說問唄。」
對於二叔的想法,長孫安業並不清楚,一開始他只是以為他是為了前來打探為什麼自己會入朝為官,可現在一看,好像不是這個原因。
「安業啊,你覺得你在朝堂是哪一邊的?剛剛你說唇亡齒寒,二叔並不辯駁,可現在的朝堂情況,並不像明面上看的那麼簡單,世家啊,唉!」
「二叔,你是想問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對吧?」
「對!」
「其實我誰也不站,這兩方的立場在我看來都是正確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各方出於對自身利益的維護而做出的選擇那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唯一覺得不妥的那就是無限壓榨底層百姓的利益,所以我更多的是站在百姓層面,我想要做維持三方平穩的縫補匠。」
縫補匠?這個詞可不是什麼好的詞彙,至少在世家貴族這一階級,他們並沒有見過縫補過的衣料,反而是在百姓家中,這才將縫縫補補又三年實踐到了實處。
聽到這麼一個出乎意料的形容,長孫二叔也是一愣,他雖沒有達到知天命的年齡,但經歷過各朝戰亂與更迭的時代,他見多了形形色色,雄心壯志的世家子,可縫補匠這一願望,他還是第一次從世家子口中聽到。
「二叔,這沒有什麼好笑的,普通百姓家庭都知道家和並不代表著沒有矛盾,而國從來都是由一個個小家組合而成。
現在的大唐,皇帝與世家的衝突那是遲早都會出現的,再加上不斷的天災人禍,這個衝突只會不斷地被推前,所以,為了不讓這個衝突激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我這種人就必不可少。」
「你所說的解決辦法就是你所說的科技?」
這樣前潮的詞彙,二叔還是不怎麼熟悉,說起來很是彆扭。
「對,只要我們可以通過一種辦法將整個大唐擴大,那世家們爭奪的利益蛋糕也就會越來越大,可世家本體是有限的,不可能將這麼大的蛋糕一口吞下,所以百姓就會多占一分,只要蛋糕越來越大,那大唐就能更加平穩的安定下來,從這個方面看,不就減少了衝突。」
「而這個解決辦法,那就是用科技來實現,科技的最大特點就是比人工快,只要科技所製造出來的蛋糕越來越大,讓大家吃蛋糕的速度儘量趕不上我製作蛋糕的速度,那衝突就會在利益面前被忽略,大唐就會陷入近百年的平穩發展之中。」
二叔點點頭,這樣的解釋確實可以,要是安業真的可以實現這種縫補功能的話,那安業的未來,長孫家的未來確實不錯。
「這樣也好,本來我們長孫家的位置就很是尷尬,既是世家中的一份子,更是皇族的外戚,要是不站在中間勢力的話,還真的是左右為難。」
「對啊,這樣一來,我長孫家就會站在不敗之地!」
長孫安業洋洋自得,覺得自己厲害的不得了。
「還得意呢,你知不知道,你這個行為放在這兩邊人眼裡,那就是牆頭草,幾十年可能因為你所說的科技皇族與世家結合在了一起,一致對外,但要是以後呢?等到這個蛋糕越來越大,打到不能再大的地步,豈不是會爆發出更大的衝突?」
對於自家侄兒這暗藏炸彈的做法,二叔很是看不過去,現在只有大唐這麼大點地方世家,皇族,新興貴族,百姓之間就矛盾不斷,這要是再通過科技的操作將整個蛋糕做到最大,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這些人豈不是要打的腦漿子都要出來了?
這樣一想,二叔還是覺得長孫安業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對以後的後代子孫有點不負責了。
「額……」
被二叔這麼一反問,長孫安業得意的樣子一收。
這樣的未來,長孫安業真的沒想過嗎?不可能,他可不是被儒學洗腦的酸儒,後世那快速發展的工業,可是造成了不少的危害。
不管是沒有了星光與乾淨的環境,還是嘈雜過快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工業化過度的結果。
古人長壽不了是因為醫療行業的落後,可現代人短命則更多是因為環境的污染,工業化的過度,生活方式的快速以及晝夜顛倒的工作。
996與007,當真是每個打工人的痛點。
「我在問你,你所說的利益分配我也算是聽明白了,可以說算是另一種分封,不過不給國土之內的城池,而是給幾個無人的島嶼,無人之地任世家們自我發展,可是,安業啊,你有沒有想過,要是陛下真的給了世家一片土地,世家要是真的在外發展壯大的話,你覺得世家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尖銳且敏感,更是直指未來可見的戰亂紛擾。
二叔說的很嚴肅,但長孫安業卻一點也不以為意,簡單地聳聳肩,很是隨便地回道:
「他們能做什麼,自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世家那種貪而不自知的性格,等到他們真的發展到一定的勢力,掌握了一定的實力之後,他們肯定會瞄向周邊各個勢力,大勢力吞噬小勢力,等到他們覺得自己的實力可以與中原大地碰一碰之時,那他們就會產生大家都是中原正統漢人,我現在實力也夠,那這個天下自然他們也可以上位。」
大家都是中原正統,憑什麼這皇位你李家能做,而我王家,張家不行?
這樣的心思一起,那即將到來的戰亂自然也就可以預見了。
可這有跟長孫安業有什麼關係?人活一世,不過百年,他能掌握好人生在世的百年生活就不得了,那裡還有閒心去管百年之後的事?
「無非就是心大了,想要的利益越來越多,最終成為逐鹿中原的下一個霸主,成王敗寇罷了!」
分封制嘛,華夏歷史又不陌生,大漢周武王不就是這麼一個結局,群雄割據,你方唱罷我登場,不過也就是時代的縮影罷了。
長孫安業說的相當輕鬆,或許,這件事本來就是一件不需要去思考的小事。
因為對於未來的迷茫,本就是無病呻吟的。
看著長孫安業面上不變有輕鬆的笑容,二叔一時間竟真的有點驚呆了,他很疑惑,既然長孫安業什麼都知道,可又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既然你都知道,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你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不怕以後的衝突越來越大,參與進來的勢力越來越強?!」
說實話,如果長孫安業這樣沒有目的,說出來二叔自己都不信。
在今日與安業的交談之中,二叔充分看到了自己這個侄兒的遠見與謀算。
在他看來,有著可以將家族未來與國家命運綁在一起能力的長孫安業,肯定不會無任何目的的選擇這個方式。
莫名地,他心中竟浮現出滿滿的期待,他期待安業能說出一個震古爍今的理由來,一個讓長孫家全體上下都興奮震驚的理由來。
可惜,長孫安業的回答並不會讓他滿意,因為他一直都認為未來是屬於未來人的,而自己,只需要考慮當下。
在當下,選擇科技就是自己最佳選擇,因為他可以為未來的華夏種下一顆科技萌芽的種子。
史書上記載,歷史上要是最符合穿越者這個身份的古人的話,要數結束西漢王朝的王莽。
首先,他結束了大漢王朝近千年的統治,還是以在所有人眼中身家清白的形象,出乎所有人意料,拉攏了一大批的大地主,一舉掀翻了大漢王朝。
王莽篡位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當時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矛盾的一種體現。農民需要土地,而當時的貴族卻只顧著兼併土地,皇權對此毫無作為。
不過最讓王莽引起人們關注的,並不是他在篡位之後的一系列政策,而是他從各方面表現出來的類似於「穿越者」的特質。
第一條就是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下頒布了一條禁止買賣奴隸的政策,他所借用的理由也並不是國家利益為先,而是更加符合後世民主社會理念的「天地之性,人為貴」,以人為本。
第二點則是他還曾經搞過一個土地改革,這個土地改革的主要想法就是想土地平分給人民。將土地從全國豪強的手中奪回來,然後平分給農民,實現王莽「耕者有其田」的想法。這個主意不光大膽,而且已經超越了時代的局限。
除了這兩個政策之外,王莽還曾經設計過一個青銅卡尺。而這個青銅卡尺更是讓王莽的穿越者身份更加的肯定。這個卡尺與現在人們經常使用的遊標卡尺非常的類似,各個部件一應俱全,而且還具備遊標卡尺的功能。
這麼多巧合,讓王莽這麼一個本應該被後代子孫數落的造反者成為了愛因斯坦時空穿越的有利揣測點。
也讓他的罵名得到了洗刷。
有這麼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前輩的事例在前,長孫安業這麼一個真正的穿越者自然也不願意真的默默無聞,更別說那刻在華夏百姓骨血之中的幾十年現代恥辱了。
「二叔,其實我沒想那麼多,既然已經入朝,那就要做出一番事業,要是我在世百年,可以親手創下一個盛世,親眼看到大唐繁榮昌盛,萬國臣服的話,那我是不是就會在史書上留下一個輔佐明君開拓盛世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