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章:
軟實力,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利器,這在和平年代,你來我往的輿論戰爭與名頭四出的經濟制裁層出不窮。
現在的百姓並不比後世聰明人愚鈍,之所以沒有想到軟刀子捅肉,無非就是外界環境的影響,說真的,要是長孫安業生活在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就時代,長孫安業遇到事情也更喜歡拎著武器直接莽上去,真刀真槍,生死全憑實力,難道不爽嗎?
只要一想到後世棒子國不斷地在國家底線蹦躂,小小島國竟然也敢在背後爸爸的支持下跟華夏嗆聲,真不知道是華夏最近幾年沒有強硬手段,讓這些小人覺得自己鎮壓不住了這些宵小了,還是時間過的太快這些人已經忘記了以往華夏的手段。
當真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當時要是長孫安業手中有把武器,憤青屬性的他肯定不管不顧地衝過去,在這些不要臉的厚顏無恥之人身上咬下一塊肉下來。
二十一世紀,是最好的時代,同樣也是相當無奈的時代,和平與發展的理念給了世界平穩發展的良機,但更多的,它同樣也制約了各國之間發展的局限,在網絡這個法外之地,僅僅感嘆一聲熱血不再,往日先輩精神永存。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這是國與國的真理,同樣也是長孫安業奉為真理的真諦。
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嘴仗打不過你,我直接拿著武器將你捅死,直接讓你閉嘴不就行了,簡單粗暴,但卻很有效。
可在不能使用大規模武器,真刀真槍硬拼的時候,軟刀子那就是最有效的制裁手段,這也就是大唐國力與在這個時代不弱,要是現在是宋朝,就算是趙氏皇族將刀架在長孫安業脖子上,他也不會說出經濟制裁與文化入侵兩種入侵手段。
沒辦法,大唐是軍事強大,經濟萎靡,可宋朝卻是經濟繁榮,軍事弱小,在周邊虎視眈眈,經濟沒有宋朝強大的國家眼中,宋朝那就是懷抱金磚而不知道如何保護的小孩,什麼時候缺錢了那就上前咬一口,當真是應了那句為他人做嫁衣。
要真到了宋朝,長孫安業肯定第一時間選擇的就是將強大的熱火器研製出來,戰士身份素質比不過,那就用強大、跨越時代的武器去彌補戰士本身的不足,等到自己胸懷利器,就算是真的遇到岳飛那種莫須有的境地,趙氏王朝也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能一招之下將自己完全拿下,不然他們面臨的就會是改頭換面的時代。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單純的忠心是不可取的,反而更加要以利益誘之,只要你身上有他人不能拒絕的利益在,那些眼饞自己利益的人就會成為自己天然的保護。
李世民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他沒有小人之心,將百姓放在心中,長孫安業的本事又得到了他的承認,只要在他心中,長孫安業有被拿捏的把柄,還在他的掌握之中,那長孫安業的生存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所以,這樣利國利己的事情,長孫安業就不會有所隱瞞,私心李世民可以接受,但隱瞞起來的小心思還是不要有的好,坦坦蕩蕩,才是真正的誠懇。
長孫安業想盡辦法將軟刀子捅人的理念講述給李世民聽,李世民突然聽到這麼一個新興的名詞也是震驚的很,漸漸地,李世民的呼吸聲逐漸加重,比長孫安業想的還要長遠的李世民一時之間被長孫安業這樣的計劃給驚了一下。
策馬奔騰,刀劍無眼的戰場竟然還可以這樣實現,原來玩弄人心竟然有這樣的威力。
這麼大的一個民族,竟然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不知不覺地在歷史之中消除,中間不需要太多的廝殺,不需要血肉的洗禮,一切都是在悄無聲息之中進行。
甚至,在草原部落民族眼裡,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喪失了什麼,反而還會覺得大唐人實在是太傻了,不僅大肆收購他們不要,甚至連燒火做飯都覺得是垃圾的羊毛,而且還上趕著要幫著他們讀書認字,提供給他們美食美酒美女。
原本草原上朝不保夕,隨草而居的牧民,不僅可以在草原本地學會大唐官話,享受大唐人才可以享受的生活,更是可以享受讀書認字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光是想想他們都嚮往的不得了,不然為何千百年裡草原為何不斷地襲擾中原地區,無非就是覬覦中原地區的生活,想要好好生活,可經過唐人的這麼一操作,自己這邊啥都不需要干,只需要矜矜業業的養羊,將剃下的羊毛賣給唐人這些東西就都能得到,這樣好的機會他們怎麼可能拒絕?
李世民詫異地盯著長孫安業,他還真是小看這位國舅了,原來他不僅對於做生意有所建樹,對處理政治原來也有別樣的認知。
這樣狠辣而又不自知的毒計,這樣光明正大的陽謀,這樣溫水煮青蛙的做法,真的是讓人不得不親自走入他的囚籠之中。
「安業啊,你說朕該如何賞賜你呢?」
李世民輕嘆,將胸中的那口鬱氣微微吐出,這才盯著長孫安業輕輕開口道。
「這有何難,只要陛下允許臣家族經營羊毛紡織生意,那就是對臣最好的嘉獎了。」
長孫安業這句話並不是謙虛,對於小小的紡織技術,李世民可能不放在眼裡,但其背後的利益,長孫安業實在是不敢確信其他世家不會眼紅,甚至李世民也是。
衣食住行,一個人的生存四大基本條件,糧食自己不可能掌控在手裡,行自己雖然有想法,但實施起來一個家族的能力實在是太過渺小,這點只能由國家力量實現,至於住,則是每一個普通農戶都有了的物資,不管是茅草屋還是高大氣派的磚瓦房,這些人都不在意,房地產生意在這個時代實在是發展不起來。
選來選去,長孫安業最終還是瞄向了衣這點,春夏秋冬,男女幼童,鄉野朝堂,只要人在外行走,那衣物就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這麼大的一塊蛋糕,長孫安業也沒覺得自己可以一口吃下,但能啃下一大口那也不虛長孫安業算計一番。
所以,在沒有看過長孫安業一車車往家裡運輸銅錢哪個場景之前,李世民心裡是沒有哪個概念的,這個時間,李世民又心情很好,長孫安業這麼一說,李世民也就直接應承。
在李世民心裡,他覺得最舒心的還是與長孫安業一起在酒樓之中肆無忌憚,談笑風生的感覺,小酌兩杯,談天說地地百無禁忌,那是多麼的肆意。
可沒想這人本事竟然這麼大,大到自己不得不將人弄到朝堂之中。
君臣之禮,實在是太過疏離了些。
「可以,羊毛紡織技術罷了。」
「多謝陛下!」
今日突如其來的進宮,長孫安業達成了三個目標,首先將事先準備好的製鹽流程上呈,又將突如其來湧出的心思表達給李世民,讓李世民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同時也讓皇上同意了長孫家經營羊毛業。
可以說,這次大明宮一日游,長孫安業完全可以躺平幾個月,按著他這個職責性質,下一次進宮肯定就是要到新部門成功研製出曲轅犁才會進宮匯報。
喜滋滋滿意地早退,長孫安業滿足地品嘗著廚娘新製作出來的大唐版火鍋,心滿意足。
「少爺,老家來人了,二老爺帶來了老家的帳本,正在書房裡等您呢。」
「二叔?啥時候來的,有沒有用膳?」
看著管家那尷尬的樣子,長孫安業哪裡不知道自家這個管家心裡在想什麼,無非就是覺得以前自己跟老家那些人水火不容,現在好不容易能好好吃一頓火鍋還吃不盡興。
「二老爺剛剛在休息,休息之前已經用膳,這不剛醒。」
「行了,我明白你什麼意思,沒事,我這也嘗過味道了,以後有機會再讓廚房那邊做也就是了,今天這羊肉買的不錯,剩下的好好處理一下,等到明天我還想吃。」
哎,都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了,不知為啥老管家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小孩子,自己可是族長啊,就算是二叔,他們不過也就是年齡比自己大,不管是族裡的關係還是朝堂之中的官職,自己都吊打他的好吧。
「二叔,怎麼過來了?老家發生什麼事了嗎?」
自己的這個二叔,論起年齡不過比他大十歲,在這個男子十五歲就可以結婚生子的時代,他們兩人就像是同齡人一樣,可那擺脫不掉的身份差距,直接將這個十歲拉出了一個大壕溝。
長孫無忌出頭之前,長孫安業在家族之中的生活還是很肆意的,畢竟是正統的繼承人,就算是紈絝,只要不做出天怒人怨的壞事那他的地位就穩固的很。
可自從長孫無忌成為李世民登基之後的第一文臣,老家那裡的人對自己的態度就很是詭異,就連長孫安業搬到長安城之後,老家都沒有送過什麼帳本,這次前來送帳本,無非就是借用了一個名頭。
至於為什麼老家會來人,要是長孫安業沒有猜錯的話,這些人肯定是知道自己不知為何得到了陛下的親睞,甚至還為此吩咐了長孫皇后,讓長孫皇后警告了長孫無忌一番。
一個家族,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朝堂之中自己家族之人越來越多,只要有足夠的家族利益在,內部矛盾那都是可以放在一邊不管的。
這不,老家聽到風聲就來人了,還特意安排了一個與長孫安業關係不錯的二叔前來詢問。
二叔,既是家族之中的長老人物,更是最支持長孫安業掌管家族的支持者,長孫安業能夠放心將老家所有一切甚至就連子女都拋下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家之中有這麼一個掌管實權的二叔在。
「你小子,這來了長安幾年了,怎麼一次也不回來,真的一點也不想松兒他們了?真不知道你這父親是怎麼當的。」
「額,這不是還沒有在長安城定下嗎,這次可不一樣,我這可是在朝堂之中有了一官半職了,要是二叔你不來,再過幾天我也是要派人回去將松兒他們接過來的,國子監那邊我也打好招呼了,松兒來了就可以進入讀書,絕對不會耽誤學業。」
看著這位精神奕奕的小老頭,長孫安業有些心虛,不自覺地摸摸鼻尖。
「行了,你這個小心思對外還行,對我還是算了,不要忘了,你可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說吧,什麼情況?」
二叔才不慣著他,直接詢問。
「這不就是陰陽差錯之下遇到了陛下,又跟陛下說了一些對大唐未來的展望,陛下這就惦記上我了。」
說完,長孫安業很是惆悵地感嘆一聲,神情很是無奈。
「得了,你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進入朝堂不好嗎?而且你這還不是靠著皇后娘娘的關係,而是陛下強求著你入朝為官的,這可是陛下的看重。」
「哎,我這不已經認命了嗎,二叔,你放心,就算是為了松兒,我也不會再想之前一樣胡作非為了。」
「安業,二叔看著你好似也是開悟了,小時候你小子就聰明的不得了,要不是因為後面你父親那操作,說不定現在在朝堂之上官居高位的就是你小子了,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但是安業,你其實並不需要那麼擔心的,做好你自己想做的,不要走偏就行。」
「知道!」
「安業,既然你已經入仕了,那世家與皇家之間的關係你就要好好想想了。」
「二叔,其實沒有什麼好想的,大家都是大唐子民,不管是世家子還是皇家子,大唐都是咱需要維護的基本盤,所以,在沒有將外敵徹底拆除之前,內亂是最不可取的。」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世家與皇家並不是對立面,換個角度想,其實我們是可以站在同一戰線的。」
現在的百姓並不比後世聰明人愚鈍,之所以沒有想到軟刀子捅肉,無非就是外界環境的影響,說真的,要是長孫安業生活在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就時代,長孫安業遇到事情也更喜歡拎著武器直接莽上去,真刀真槍,生死全憑實力,難道不爽嗎?
只要一想到後世棒子國不斷地在國家底線蹦躂,小小島國竟然也敢在背後爸爸的支持下跟華夏嗆聲,真不知道是華夏最近幾年沒有強硬手段,讓這些小人覺得自己鎮壓不住了這些宵小了,還是時間過的太快這些人已經忘記了以往華夏的手段。
當真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當時要是長孫安業手中有把武器,憤青屬性的他肯定不管不顧地衝過去,在這些不要臉的厚顏無恥之人身上咬下一塊肉下來。
二十一世紀,是最好的時代,同樣也是相當無奈的時代,和平與發展的理念給了世界平穩發展的良機,但更多的,它同樣也制約了各國之間發展的局限,在網絡這個法外之地,僅僅感嘆一聲熱血不再,往日先輩精神永存。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這是國與國的真理,同樣也是長孫安業奉為真理的真諦。
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嘴仗打不過你,我直接拿著武器將你捅死,直接讓你閉嘴不就行了,簡單粗暴,但卻很有效。
可在不能使用大規模武器,真刀真槍硬拼的時候,軟刀子那就是最有效的制裁手段,這也就是大唐國力與在這個時代不弱,要是現在是宋朝,就算是趙氏皇族將刀架在長孫安業脖子上,他也不會說出經濟制裁與文化入侵兩種入侵手段。
沒辦法,大唐是軍事強大,經濟萎靡,可宋朝卻是經濟繁榮,軍事弱小,在周邊虎視眈眈,經濟沒有宋朝強大的國家眼中,宋朝那就是懷抱金磚而不知道如何保護的小孩,什麼時候缺錢了那就上前咬一口,當真是應了那句為他人做嫁衣。
要真到了宋朝,長孫安業肯定第一時間選擇的就是將強大的熱火器研製出來,戰士身份素質比不過,那就用強大、跨越時代的武器去彌補戰士本身的不足,等到自己胸懷利器,就算是真的遇到岳飛那種莫須有的境地,趙氏王朝也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能一招之下將自己完全拿下,不然他們面臨的就會是改頭換面的時代。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單純的忠心是不可取的,反而更加要以利益誘之,只要你身上有他人不能拒絕的利益在,那些眼饞自己利益的人就會成為自己天然的保護。
李世民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他沒有小人之心,將百姓放在心中,長孫安業的本事又得到了他的承認,只要在他心中,長孫安業有被拿捏的把柄,還在他的掌握之中,那長孫安業的生存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所以,這樣利國利己的事情,長孫安業就不會有所隱瞞,私心李世民可以接受,但隱瞞起來的小心思還是不要有的好,坦坦蕩蕩,才是真正的誠懇。
長孫安業想盡辦法將軟刀子捅人的理念講述給李世民聽,李世民突然聽到這麼一個新興的名詞也是震驚的很,漸漸地,李世民的呼吸聲逐漸加重,比長孫安業想的還要長遠的李世民一時之間被長孫安業這樣的計劃給驚了一下。
策馬奔騰,刀劍無眼的戰場竟然還可以這樣實現,原來玩弄人心竟然有這樣的威力。
這麼大的一個民族,竟然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不知不覺地在歷史之中消除,中間不需要太多的廝殺,不需要血肉的洗禮,一切都是在悄無聲息之中進行。
甚至,在草原部落民族眼裡,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喪失了什麼,反而還會覺得大唐人實在是太傻了,不僅大肆收購他們不要,甚至連燒火做飯都覺得是垃圾的羊毛,而且還上趕著要幫著他們讀書認字,提供給他們美食美酒美女。
原本草原上朝不保夕,隨草而居的牧民,不僅可以在草原本地學會大唐官話,享受大唐人才可以享受的生活,更是可以享受讀書認字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光是想想他們都嚮往的不得了,不然為何千百年裡草原為何不斷地襲擾中原地區,無非就是覬覦中原地區的生活,想要好好生活,可經過唐人的這麼一操作,自己這邊啥都不需要干,只需要矜矜業業的養羊,將剃下的羊毛賣給唐人這些東西就都能得到,這樣好的機會他們怎麼可能拒絕?
李世民詫異地盯著長孫安業,他還真是小看這位國舅了,原來他不僅對於做生意有所建樹,對處理政治原來也有別樣的認知。
這樣狠辣而又不自知的毒計,這樣光明正大的陽謀,這樣溫水煮青蛙的做法,真的是讓人不得不親自走入他的囚籠之中。
「安業啊,你說朕該如何賞賜你呢?」
李世民輕嘆,將胸中的那口鬱氣微微吐出,這才盯著長孫安業輕輕開口道。
「這有何難,只要陛下允許臣家族經營羊毛紡織生意,那就是對臣最好的嘉獎了。」
長孫安業這句話並不是謙虛,對於小小的紡織技術,李世民可能不放在眼裡,但其背後的利益,長孫安業實在是不敢確信其他世家不會眼紅,甚至李世民也是。
衣食住行,一個人的生存四大基本條件,糧食自己不可能掌控在手裡,行自己雖然有想法,但實施起來一個家族的能力實在是太過渺小,這點只能由國家力量實現,至於住,則是每一個普通農戶都有了的物資,不管是茅草屋還是高大氣派的磚瓦房,這些人都不在意,房地產生意在這個時代實在是發展不起來。
選來選去,長孫安業最終還是瞄向了衣這點,春夏秋冬,男女幼童,鄉野朝堂,只要人在外行走,那衣物就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這麼大的一塊蛋糕,長孫安業也沒覺得自己可以一口吃下,但能啃下一大口那也不虛長孫安業算計一番。
所以,在沒有看過長孫安業一車車往家裡運輸銅錢哪個場景之前,李世民心裡是沒有哪個概念的,這個時間,李世民又心情很好,長孫安業這麼一說,李世民也就直接應承。
在李世民心裡,他覺得最舒心的還是與長孫安業一起在酒樓之中肆無忌憚,談笑風生的感覺,小酌兩杯,談天說地地百無禁忌,那是多麼的肆意。
可沒想這人本事竟然這麼大,大到自己不得不將人弄到朝堂之中。
君臣之禮,實在是太過疏離了些。
「可以,羊毛紡織技術罷了。」
「多謝陛下!」
今日突如其來的進宮,長孫安業達成了三個目標,首先將事先準備好的製鹽流程上呈,又將突如其來湧出的心思表達給李世民,讓李世民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同時也讓皇上同意了長孫家經營羊毛業。
可以說,這次大明宮一日游,長孫安業完全可以躺平幾個月,按著他這個職責性質,下一次進宮肯定就是要到新部門成功研製出曲轅犁才會進宮匯報。
喜滋滋滿意地早退,長孫安業滿足地品嘗著廚娘新製作出來的大唐版火鍋,心滿意足。
「少爺,老家來人了,二老爺帶來了老家的帳本,正在書房裡等您呢。」
「二叔?啥時候來的,有沒有用膳?」
看著管家那尷尬的樣子,長孫安業哪裡不知道自家這個管家心裡在想什麼,無非就是覺得以前自己跟老家那些人水火不容,現在好不容易能好好吃一頓火鍋還吃不盡興。
「二老爺剛剛在休息,休息之前已經用膳,這不剛醒。」
「行了,我明白你什麼意思,沒事,我這也嘗過味道了,以後有機會再讓廚房那邊做也就是了,今天這羊肉買的不錯,剩下的好好處理一下,等到明天我還想吃。」
哎,都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了,不知為啥老管家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小孩子,自己可是族長啊,就算是二叔,他們不過也就是年齡比自己大,不管是族裡的關係還是朝堂之中的官職,自己都吊打他的好吧。
「二叔,怎麼過來了?老家發生什麼事了嗎?」
自己的這個二叔,論起年齡不過比他大十歲,在這個男子十五歲就可以結婚生子的時代,他們兩人就像是同齡人一樣,可那擺脫不掉的身份差距,直接將這個十歲拉出了一個大壕溝。
長孫無忌出頭之前,長孫安業在家族之中的生活還是很肆意的,畢竟是正統的繼承人,就算是紈絝,只要不做出天怒人怨的壞事那他的地位就穩固的很。
可自從長孫無忌成為李世民登基之後的第一文臣,老家那裡的人對自己的態度就很是詭異,就連長孫安業搬到長安城之後,老家都沒有送過什麼帳本,這次前來送帳本,無非就是借用了一個名頭。
至於為什麼老家會來人,要是長孫安業沒有猜錯的話,這些人肯定是知道自己不知為何得到了陛下的親睞,甚至還為此吩咐了長孫皇后,讓長孫皇后警告了長孫無忌一番。
一個家族,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朝堂之中自己家族之人越來越多,只要有足夠的家族利益在,內部矛盾那都是可以放在一邊不管的。
這不,老家聽到風聲就來人了,還特意安排了一個與長孫安業關係不錯的二叔前來詢問。
二叔,既是家族之中的長老人物,更是最支持長孫安業掌管家族的支持者,長孫安業能夠放心將老家所有一切甚至就連子女都拋下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家之中有這麼一個掌管實權的二叔在。
「你小子,這來了長安幾年了,怎麼一次也不回來,真的一點也不想松兒他們了?真不知道你這父親是怎麼當的。」
「額,這不是還沒有在長安城定下嗎,這次可不一樣,我這可是在朝堂之中有了一官半職了,要是二叔你不來,再過幾天我也是要派人回去將松兒他們接過來的,國子監那邊我也打好招呼了,松兒來了就可以進入讀書,絕對不會耽誤學業。」
看著這位精神奕奕的小老頭,長孫安業有些心虛,不自覺地摸摸鼻尖。
「行了,你這個小心思對外還行,對我還是算了,不要忘了,你可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說吧,什麼情況?」
二叔才不慣著他,直接詢問。
「這不就是陰陽差錯之下遇到了陛下,又跟陛下說了一些對大唐未來的展望,陛下這就惦記上我了。」
說完,長孫安業很是惆悵地感嘆一聲,神情很是無奈。
「得了,你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進入朝堂不好嗎?而且你這還不是靠著皇后娘娘的關係,而是陛下強求著你入朝為官的,這可是陛下的看重。」
「哎,我這不已經認命了嗎,二叔,你放心,就算是為了松兒,我也不會再想之前一樣胡作非為了。」
「安業,二叔看著你好似也是開悟了,小時候你小子就聰明的不得了,要不是因為後面你父親那操作,說不定現在在朝堂之上官居高位的就是你小子了,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但是安業,你其實並不需要那麼擔心的,做好你自己想做的,不要走偏就行。」
「知道!」
「安業,既然你已經入仕了,那世家與皇家之間的關係你就要好好想想了。」
「二叔,其實沒有什麼好想的,大家都是大唐子民,不管是世家子還是皇家子,大唐都是咱需要維護的基本盤,所以,在沒有將外敵徹底拆除之前,內亂是最不可取的。」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世家與皇家並不是對立面,換個角度想,其實我們是可以站在同一戰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