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喪鐘鳴——時機已到,今日起兵!
且說,趙瑗將王權等人押回和州城後,立刻安排了一場允許全城百姓參與的公審大會。
在將王權的罪名一一公布給百姓後,王權遭到了在場眾多百姓的一致唾罵和聲討。
判決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王權判凌遲,必須割上三天才准許其死亡,王權的牙兵們則判梟首,並曝屍三日。
百姓們聞言一片叫好,許多人表示對於這種臨陣把百姓丟給金人,只顧自己逃命的渣滓,就該這麼判。
而待到一切安排完畢,趙瑗與一眾班子自然不可能留在那裡觀刑,對於目前的局勢,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那便是開會討論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大病初癒的張孝祥也列席此次會議。
「審問王權的時候,他提了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此戰是奉了臨安的詔書的,」尤袤最先發言,「秦賊不僅饒恕了王權這廝損兵折將的罪過,還送給他了一個『奉詔討賊』的響噹噹名號。」
張孝祥跟著說道:「我是真沒想到,以秦賊為主導的臨安中樞給郡王連續安了幾道罪名,『企圖分裂大宋』、『私自破壞合議』、『違抗中樞命令私自募軍』,然後數罪併罰定成了『謀反』,還給任何跟隨郡王的人定了個『逆黨、誅九族』,真有臉啊他們。」
「秦賊是想行莫須有處死岳飛之故事。」史浩冷不丁說道。
「可笑,俺們在江北奮力抗金的時候,臨安那群官老爺就知道享樂,現在把金人趕走了,開始說我們是『賊』了?」苦雪憤憤不平,「抗金的時候他們人在哪?」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李顯忠道,「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現在朝廷已經把我們當成反賊了?」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沉默,旋即所有人目光皆是看向首座上的趙瑗,身為此地的最高領導,這種需要嚴謹政治定性的事情,只有他親自表態才最為妥當。
趙瑗沉吟了一陣,旋即開口,但只是說兩個字:「起兵。」
起兵。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讓在場眾人皆是一怔,可旋即所有人皆是露出了釋然的表情。
是啊,不起兵還能如何?
朝廷中樞都把他們當成逆賊,派遣軍隊來討伐了。
「TND,這勞什子朝廷俺早就待不慣了!」苦雪第一個起身附和,「郡王和那趙璩一樣都是官家養子,憑啥讓郡王跑來和州抗金,那趙璩啥都不干混吃等死,到頭來郡王還曾成了謀反之人!」
「就是!」時俊第二個站起來,「我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岳飛的下場是什麼各位想必都清楚,郡王可不能重蹈覆轍!」
尤袤倒是沒有這麼激動,看著如此激動的時俊、苦雪二人,他搖了搖頭笑道:「你們現在知道為啥藝祖建國時要重文抑武了吧!」
「哈哈,藝祖就是害怕出現這種一動邊疆兵權就爆發叛亂的事情,就比如唐末五代之故事,」李顯忠也笑道,但旋即又說道,「但是我們可和當年那些軍閥頭子不一樣。」
「何解?」尤袤、張孝祥皆是發問。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割據,兵頭橫行無忌,那些人只信奉力量,只尊重拳頭最硬的那個,而且一旦最高位置上的人做出影響底下那些兵頭子利益的事情,」李顯忠比了一個砍的手勢,「他們就會起兵就會反叛。」
「但如今的我們不一樣,」李顯忠繼續道,「其一,我們並不是主動謀反,甚至根本就不是謀反,而是秦賊為了鞏固他的地位,污衊我們是謀反。」
李顯忠道:「其二,我們並不是自身利益受損,正相反抵禦外敵之事還是郡王在做的。」
尤袤、張孝祥點了點頭。
「其三,」趙瑗開口接上了李顯忠的話,而他這個郡王甫一開口,就吸引來所有人的關注,「我此次起兵並不是為了廢立皇帝,或者是改朝換代。」
「此行的目的,在我建立冰河軍之時,便當眾說過了!」趙瑗環顧四周,「我想各位皆是知曉。」
「清君側,諸秦檜!」又是苦雪第一個開口。
「對,清君側,諸秦檜,」時俊說道,「推翻現在這個被佞賊秦檜主導的朝堂,殺掉這個和金賊同流合污的奸佞!」
「當如是!」李顯忠、尤袤還有張孝祥紛紛表態。
「先生呢?」趙瑗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史浩。
「郡王,從我跟您從臨安出來那刻起,我就決定追隨您了,」史浩笑道,「現在依然如此。」
「好!」趙瑗說道,「但我想讓各位記住,此次我們殺進臨安,為的是推翻秦賊,然後呢?」
「請郡王明示。」其餘幾人皆是起身對著趙瑗躬身行禮。
趙瑗說道:「二十八年前,金賊入寇中原,犯我大宋,我朝疆土慘遭鐵蹄蹂躪,無數河北士民家園破碎、流離失所,家產被劫掠,妻兒淪為奴隸!」
「我們永遠無法原諒這些人!」趙瑗說道,「永遠釋懷他們所犯下的罪孽!」
「李君錫!」說到此處,趙瑗當場就點了李顯忠的名。
「郡王!」李顯忠立刻昂首挺胸。
「大聲告訴我,你還記得金人對你全家所做的事情嗎!」趙瑗大聲質問。
「當然記得,我父親李永奇及全家二百餘口皆被金人殺害,此為不共戴天之仇!」李顯忠怒吼道。
「時俊!」趙瑗看向時俊。
「在下乃淮西舊部,金人南下被朝廷拋棄,苦守和州無人支援,此為生睒血肉之恨!」時俊朗聲直言。
「苦雪!」這次輪到了苦雪。
「俺原為岳家軍舊部,岳太尉卻為秦賊所害,餘部盡皆遭受荼毒,」苦雪嘴笨,一時間想不到什麼詞,乾脆說道,「此,此也為大仇!」
「張安國!」
「我父為秦賊所執,我全家被秦賊黨羽陷害,我被逼無奈,走投無路來投奔了郡王!」張孝祥咬牙切齒,「待我等殺回臨安,一定要讓秦賊付出代價!」
「尤延之!」
「淮南一線,唯郡王與在下苦苦抗金,朝廷無動於衷,」尤袤搖頭,「此等朝廷,是該伐了!」
「先生,」最後趙瑗看向了史浩,有些尷尬地笑笑,「您倒是沒有什麼和秦賊衝突的……」
「非也,」史浩搖頭,正色道,「郡王您是我的學生,秦賊卻要針對您,只此一點,我便與他勢不兩立。」
聞言,趙瑗對著史浩拱了拱手:「多謝先生關切。」
然後他看向眾人,緩緩道:「所以,在這裡我就給各位說清楚,若是我們成功打進臨安,必須廢止紹興合議,恢復對金作戰!」
「宋金兩國之間,除非有一個倒下,否則永無和平之日!」
「當如是也!」眾人齊齊說道,聲音振聾發聵。
在將王權的罪名一一公布給百姓後,王權遭到了在場眾多百姓的一致唾罵和聲討。
判決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王權判凌遲,必須割上三天才准許其死亡,王權的牙兵們則判梟首,並曝屍三日。
百姓們聞言一片叫好,許多人表示對於這種臨陣把百姓丟給金人,只顧自己逃命的渣滓,就該這麼判。
而待到一切安排完畢,趙瑗與一眾班子自然不可能留在那裡觀刑,對於目前的局勢,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那便是開會討論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大病初癒的張孝祥也列席此次會議。
「審問王權的時候,他提了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此戰是奉了臨安的詔書的,」尤袤最先發言,「秦賊不僅饒恕了王權這廝損兵折將的罪過,還送給他了一個『奉詔討賊』的響噹噹名號。」
張孝祥跟著說道:「我是真沒想到,以秦賊為主導的臨安中樞給郡王連續安了幾道罪名,『企圖分裂大宋』、『私自破壞合議』、『違抗中樞命令私自募軍』,然後數罪併罰定成了『謀反』,還給任何跟隨郡王的人定了個『逆黨、誅九族』,真有臉啊他們。」
「秦賊是想行莫須有處死岳飛之故事。」史浩冷不丁說道。
「可笑,俺們在江北奮力抗金的時候,臨安那群官老爺就知道享樂,現在把金人趕走了,開始說我們是『賊』了?」苦雪憤憤不平,「抗金的時候他們人在哪?」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李顯忠道,「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現在朝廷已經把我們當成反賊了?」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沉默,旋即所有人目光皆是看向首座上的趙瑗,身為此地的最高領導,這種需要嚴謹政治定性的事情,只有他親自表態才最為妥當。
趙瑗沉吟了一陣,旋即開口,但只是說兩個字:「起兵。」
起兵。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讓在場眾人皆是一怔,可旋即所有人皆是露出了釋然的表情。
是啊,不起兵還能如何?
朝廷中樞都把他們當成逆賊,派遣軍隊來討伐了。
「TND,這勞什子朝廷俺早就待不慣了!」苦雪第一個起身附和,「郡王和那趙璩一樣都是官家養子,憑啥讓郡王跑來和州抗金,那趙璩啥都不干混吃等死,到頭來郡王還曾成了謀反之人!」
「就是!」時俊第二個站起來,「我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岳飛的下場是什麼各位想必都清楚,郡王可不能重蹈覆轍!」
尤袤倒是沒有這麼激動,看著如此激動的時俊、苦雪二人,他搖了搖頭笑道:「你們現在知道為啥藝祖建國時要重文抑武了吧!」
「哈哈,藝祖就是害怕出現這種一動邊疆兵權就爆發叛亂的事情,就比如唐末五代之故事,」李顯忠也笑道,但旋即又說道,「但是我們可和當年那些軍閥頭子不一樣。」
「何解?」尤袤、張孝祥皆是發問。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割據,兵頭橫行無忌,那些人只信奉力量,只尊重拳頭最硬的那個,而且一旦最高位置上的人做出影響底下那些兵頭子利益的事情,」李顯忠比了一個砍的手勢,「他們就會起兵就會反叛。」
「但如今的我們不一樣,」李顯忠繼續道,「其一,我們並不是主動謀反,甚至根本就不是謀反,而是秦賊為了鞏固他的地位,污衊我們是謀反。」
李顯忠道:「其二,我們並不是自身利益受損,正相反抵禦外敵之事還是郡王在做的。」
尤袤、張孝祥點了點頭。
「其三,」趙瑗開口接上了李顯忠的話,而他這個郡王甫一開口,就吸引來所有人的關注,「我此次起兵並不是為了廢立皇帝,或者是改朝換代。」
「此行的目的,在我建立冰河軍之時,便當眾說過了!」趙瑗環顧四周,「我想各位皆是知曉。」
「清君側,諸秦檜!」又是苦雪第一個開口。
「對,清君側,諸秦檜,」時俊說道,「推翻現在這個被佞賊秦檜主導的朝堂,殺掉這個和金賊同流合污的奸佞!」
「當如是!」李顯忠、尤袤還有張孝祥紛紛表態。
「先生呢?」趙瑗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史浩。
「郡王,從我跟您從臨安出來那刻起,我就決定追隨您了,」史浩笑道,「現在依然如此。」
「好!」趙瑗說道,「但我想讓各位記住,此次我們殺進臨安,為的是推翻秦賊,然後呢?」
「請郡王明示。」其餘幾人皆是起身對著趙瑗躬身行禮。
趙瑗說道:「二十八年前,金賊入寇中原,犯我大宋,我朝疆土慘遭鐵蹄蹂躪,無數河北士民家園破碎、流離失所,家產被劫掠,妻兒淪為奴隸!」
「我們永遠無法原諒這些人!」趙瑗說道,「永遠釋懷他們所犯下的罪孽!」
「李君錫!」說到此處,趙瑗當場就點了李顯忠的名。
「郡王!」李顯忠立刻昂首挺胸。
「大聲告訴我,你還記得金人對你全家所做的事情嗎!」趙瑗大聲質問。
「當然記得,我父親李永奇及全家二百餘口皆被金人殺害,此為不共戴天之仇!」李顯忠怒吼道。
「時俊!」趙瑗看向時俊。
「在下乃淮西舊部,金人南下被朝廷拋棄,苦守和州無人支援,此為生睒血肉之恨!」時俊朗聲直言。
「苦雪!」這次輪到了苦雪。
「俺原為岳家軍舊部,岳太尉卻為秦賊所害,餘部盡皆遭受荼毒,」苦雪嘴笨,一時間想不到什麼詞,乾脆說道,「此,此也為大仇!」
「張安國!」
「我父為秦賊所執,我全家被秦賊黨羽陷害,我被逼無奈,走投無路來投奔了郡王!」張孝祥咬牙切齒,「待我等殺回臨安,一定要讓秦賊付出代價!」
「尤延之!」
「淮南一線,唯郡王與在下苦苦抗金,朝廷無動於衷,」尤袤搖頭,「此等朝廷,是該伐了!」
「先生,」最後趙瑗看向了史浩,有些尷尬地笑笑,「您倒是沒有什麼和秦賊衝突的……」
「非也,」史浩搖頭,正色道,「郡王您是我的學生,秦賊卻要針對您,只此一點,我便與他勢不兩立。」
聞言,趙瑗對著史浩拱了拱手:「多謝先生關切。」
然後他看向眾人,緩緩道:「所以,在這裡我就給各位說清楚,若是我們成功打進臨安,必須廢止紹興合議,恢復對金作戰!」
「宋金兩國之間,除非有一個倒下,否則永無和平之日!」
「當如是也!」眾人齊齊說道,聲音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