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鐘鳴——王權被擒
派出的突擊隊一去不復返,王權又等了一陣,卻發現那面冰河軍的大旗已經重新被打了出來,趙瑗竟然完好無損的回到了戰場上。
而見到郡王無事,冰河軍士兵皆是歡呼,士氣更加高昂,而王權軍已經潰不成軍了。
這還怎麼打?
王權只得再一次狼狽逃竄。
大船是坐不了了,因為大船皆是擱淺在岸邊,一時半會根本駛不走。
即便能駛走,但此時江面上全是李顯忠的船隊,路被圍得死死地,根本就沒有大船的路可以走。
王權只好帶著幾十號忠心於他自己的牙兵分坐十幾條小船尋機突圍,直奔南岸而去。
待到王權所在的小船衝出李顯忠的包圍時,發覺身邊已經只剩兩三隻小船十幾號隨從了。
「都統,我們此行軍隊已然損失殆盡,現在該怎麼辦?」有隨從問王權。
「采石磯應當還有幾千人鎮守,給這些人許以賞賜,把他們都帶上一起北上投金!」王權咬牙切齒。
他站在船上恨恨地望向北方,大吼道:「趙瑗小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待我他日隨金人南下,第一個就踏平這小小和州!」
待到他們回到南岸的采石磯,卻發現今日的大營里的氣氛有點詭異。
怎麼說呢,非要用一個詞形容的話,那就是少了煙火氣。
以往大營中十幾萬人在裡面,雖不至於熱鬧,但也好歹煙火氣息很足,一到飯點人人奮勇爭先排隊去找伙夫。
結果今日就連煙火氣都沒了,按說應該還有幾千人守大營呢啊?
除此以外,其餘一切皆是完好。
「這幫崽子跑了?」對此,王權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守軍應當是出現了逃兵。
他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於是他催促划船的士兵再快一些。
待到他們這幾艘小船靠岸,王權帶著僅剩的十幾號隨從衝進大營時,他才意識到哪裡不對勁了。
靜。
太靜了。
根本不像一個擁有幾千人的大營。
待到走進幾個營帳,卻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一名隨從向王權道:「都統,您平日對手下也不薄啊,他們盡數逃跑不應該啊。」
是啊,他王權自問對士兵應當不至於差到如此地步,以致於大營中留守的士兵跑的一個不剩。
「會不會有別的情況?」另一名隨從有些警惕地道。
別的情況?
王權心中心思流轉,突然間想到了什麼,旋即大吼道:「不對,此地有詐!退!」
「轟!」就在他話音剛落,大營中多處軍帳倒塌,大批士兵出現在王權他們面前。
只是讓王權等人驚駭欲絕的是,這些人都是冰河軍士兵。
而當他們準備退回小船上時,卻見到來時的路不知何時也站滿了冰河軍士兵。
王權環顧一周,只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全是冰河軍士兵。
他們將王權這十幾號人圍得那叫一個水泄不通。
冰河軍眾士兵虎視眈眈,隊伍中緩緩走出一人,此人開口便問:「建康都統制王權在否?」
一名隨從正準備答話,卻被王權一個眼神給瞪了回去,旋即沉默不語。
但話還是要回答的,只見王權捏著嗓子,用尖細的聲音答道:「好教各位英雄好漢知道,我們原是建康王都統麾下兵卒,但因為兵敗而逃跑的,王都統他本人不知何處去了。」
「是這樣嗎?」問話的那人旋即看向身邊一個小兵,「你原本就是那王權麾下兵卒,你來說說,王權在不在裡面?」
王權大驚,剛剛一時情急倒是讓他忘了這茬,冰河軍攻破了他的大營,自然會抓住一些俘虜,而他的兵卒自然認得他這張臉……
果不其然,那名原王權軍士兵在掃視了一眼王權幾人後,眼睛一亮,然後在王權那哀怨的眼神中對著剛才問話的人說道:「好教苦教頭知道,那剛才答話者便是王權本人。」
苦雪一怔,看向王權,旋即哈哈大笑。
「好演技!王都統真是好演技啊!」苦雪笑道,「你怎的也沒想到我們會直接奇襲攻占你的大營吧!」
「要說這還是李節度的功勞,他當真是料敵機先!」苦雪揮了揮手,也不管那還想再辯解幾句的王權,直接下令,「全軍齊上,把這些人給我盡數抓了,帶回郡王面前!」
與此同時,和州那一邊的江岸上,冰河軍的士兵正在歡呼這場戰鬥的勝利。
士兵們站在被血腥的屍體和鮮血浸染江岸戰場上,每個人身上都沾著鮮血,但是所有人盡皆面帶微笑,勝利的喜悅充盈在所有人的臉上。
李顯忠也率領船隊靠岸,剛剛在船上的士兵紛紛登岸,與他們一同來的,還有大批投降的王權軍士兵,人數竟有六萬之多,比王權來之前的冰河軍總人數都多。
好在王權軍士兵絕大多數都是淮西人,有些甚至原本就是和州本地部隊,像俘虜因為人數眾多而反抗軍隊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在安排好士兵打掃戰場事宜後,趙瑗便率軍回了和州城附近的冰河軍軍營。
待到眾士兵皆是回營,苦雪也是押著王權從采石磯回到和州。
對於這位建康都統制,趙瑗倒是沒有理會,只掃了一眼就讓人把他收押起來,待處理完軍中事宜,再說他的事情。
對此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
關於這六萬俘虜,趙瑗採取的還是和之前收編王權軍俘虜時一樣的策略——讓人給他們宣讀冰河軍的《軍紀九條》,只吸納願意服從者加入冰河軍。
六萬之中立刻就有五萬人表示願意接受軍紀。
至於剩下一萬不願意服從者,趙瑗倒是沒像上次那樣將其盡數殺掉,畢竟那時候是打仗時的權宜之計,但現在仗打完了,自然毋須如此。
不過軍中的地痞無賴還是要嚴懲的,趙瑗讓那些人自己舉報他們軍中的地痞無賴,將其中罪行最為惡劣的幾十人當眾斬首,罪行相對較輕的安排去了附近的石礦做苦力,其餘人盡皆允其歸家,但不准再去當兵。
此種安排倒是無人反對。
整頓完軍中事宜後的第二天一早,趙瑗帶著史浩、李顯忠、時俊、苦雪、尤袤,還有班直隊伍,押著王權和他的牙兵們回到了和州城。
和州城自然知曉戰爭局勢,更是有大量老百姓趕到城門外迎接趙瑗等人的回歸。
看著每個老百姓臉上淳樸的笑容,趙瑗感到一陣欣慰,心中更是產生了一種滿足的成就感。
此時和州已然不再是他來時的那般悽慘模樣,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凡行正義之舉,必然會有熱切的回報。
而見到郡王無事,冰河軍士兵皆是歡呼,士氣更加高昂,而王權軍已經潰不成軍了。
這還怎麼打?
王權只得再一次狼狽逃竄。
大船是坐不了了,因為大船皆是擱淺在岸邊,一時半會根本駛不走。
即便能駛走,但此時江面上全是李顯忠的船隊,路被圍得死死地,根本就沒有大船的路可以走。
王權只好帶著幾十號忠心於他自己的牙兵分坐十幾條小船尋機突圍,直奔南岸而去。
待到王權所在的小船衝出李顯忠的包圍時,發覺身邊已經只剩兩三隻小船十幾號隨從了。
「都統,我們此行軍隊已然損失殆盡,現在該怎麼辦?」有隨從問王權。
「采石磯應當還有幾千人鎮守,給這些人許以賞賜,把他們都帶上一起北上投金!」王權咬牙切齒。
他站在船上恨恨地望向北方,大吼道:「趙瑗小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待我他日隨金人南下,第一個就踏平這小小和州!」
待到他們回到南岸的采石磯,卻發現今日的大營里的氣氛有點詭異。
怎麼說呢,非要用一個詞形容的話,那就是少了煙火氣。
以往大營中十幾萬人在裡面,雖不至於熱鬧,但也好歹煙火氣息很足,一到飯點人人奮勇爭先排隊去找伙夫。
結果今日就連煙火氣都沒了,按說應該還有幾千人守大營呢啊?
除此以外,其餘一切皆是完好。
「這幫崽子跑了?」對此,王權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守軍應當是出現了逃兵。
他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於是他催促划船的士兵再快一些。
待到他們這幾艘小船靠岸,王權帶著僅剩的十幾號隨從衝進大營時,他才意識到哪裡不對勁了。
靜。
太靜了。
根本不像一個擁有幾千人的大營。
待到走進幾個營帳,卻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一名隨從向王權道:「都統,您平日對手下也不薄啊,他們盡數逃跑不應該啊。」
是啊,他王權自問對士兵應當不至於差到如此地步,以致於大營中留守的士兵跑的一個不剩。
「會不會有別的情況?」另一名隨從有些警惕地道。
別的情況?
王權心中心思流轉,突然間想到了什麼,旋即大吼道:「不對,此地有詐!退!」
「轟!」就在他話音剛落,大營中多處軍帳倒塌,大批士兵出現在王權他們面前。
只是讓王權等人驚駭欲絕的是,這些人都是冰河軍士兵。
而當他們準備退回小船上時,卻見到來時的路不知何時也站滿了冰河軍士兵。
王權環顧一周,只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全是冰河軍士兵。
他們將王權這十幾號人圍得那叫一個水泄不通。
冰河軍眾士兵虎視眈眈,隊伍中緩緩走出一人,此人開口便問:「建康都統制王權在否?」
一名隨從正準備答話,卻被王權一個眼神給瞪了回去,旋即沉默不語。
但話還是要回答的,只見王權捏著嗓子,用尖細的聲音答道:「好教各位英雄好漢知道,我們原是建康王都統麾下兵卒,但因為兵敗而逃跑的,王都統他本人不知何處去了。」
「是這樣嗎?」問話的那人旋即看向身邊一個小兵,「你原本就是那王權麾下兵卒,你來說說,王權在不在裡面?」
王權大驚,剛剛一時情急倒是讓他忘了這茬,冰河軍攻破了他的大營,自然會抓住一些俘虜,而他的兵卒自然認得他這張臉……
果不其然,那名原王權軍士兵在掃視了一眼王權幾人後,眼睛一亮,然後在王權那哀怨的眼神中對著剛才問話的人說道:「好教苦教頭知道,那剛才答話者便是王權本人。」
苦雪一怔,看向王權,旋即哈哈大笑。
「好演技!王都統真是好演技啊!」苦雪笑道,「你怎的也沒想到我們會直接奇襲攻占你的大營吧!」
「要說這還是李節度的功勞,他當真是料敵機先!」苦雪揮了揮手,也不管那還想再辯解幾句的王權,直接下令,「全軍齊上,把這些人給我盡數抓了,帶回郡王面前!」
與此同時,和州那一邊的江岸上,冰河軍的士兵正在歡呼這場戰鬥的勝利。
士兵們站在被血腥的屍體和鮮血浸染江岸戰場上,每個人身上都沾著鮮血,但是所有人盡皆面帶微笑,勝利的喜悅充盈在所有人的臉上。
李顯忠也率領船隊靠岸,剛剛在船上的士兵紛紛登岸,與他們一同來的,還有大批投降的王權軍士兵,人數竟有六萬之多,比王權來之前的冰河軍總人數都多。
好在王權軍士兵絕大多數都是淮西人,有些甚至原本就是和州本地部隊,像俘虜因為人數眾多而反抗軍隊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在安排好士兵打掃戰場事宜後,趙瑗便率軍回了和州城附近的冰河軍軍營。
待到眾士兵皆是回營,苦雪也是押著王權從采石磯回到和州。
對於這位建康都統制,趙瑗倒是沒有理會,只掃了一眼就讓人把他收押起來,待處理完軍中事宜,再說他的事情。
對此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
關於這六萬俘虜,趙瑗採取的還是和之前收編王權軍俘虜時一樣的策略——讓人給他們宣讀冰河軍的《軍紀九條》,只吸納願意服從者加入冰河軍。
六萬之中立刻就有五萬人表示願意接受軍紀。
至於剩下一萬不願意服從者,趙瑗倒是沒像上次那樣將其盡數殺掉,畢竟那時候是打仗時的權宜之計,但現在仗打完了,自然毋須如此。
不過軍中的地痞無賴還是要嚴懲的,趙瑗讓那些人自己舉報他們軍中的地痞無賴,將其中罪行最為惡劣的幾十人當眾斬首,罪行相對較輕的安排去了附近的石礦做苦力,其餘人盡皆允其歸家,但不准再去當兵。
此種安排倒是無人反對。
整頓完軍中事宜後的第二天一早,趙瑗帶著史浩、李顯忠、時俊、苦雪、尤袤,還有班直隊伍,押著王權和他的牙兵們回到了和州城。
和州城自然知曉戰爭局勢,更是有大量老百姓趕到城門外迎接趙瑗等人的回歸。
看著每個老百姓臉上淳樸的笑容,趙瑗感到一陣欣慰,心中更是產生了一種滿足的成就感。
此時和州已然不再是他來時的那般悽慘模樣,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凡行正義之舉,必然會有熱切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