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起火
第698章 起火
「怎麼回事?」
鄭芊扶著水泥牆壁,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汗珠如同斷了線的珠子,順著她圓潤的下巴滴落。
「陸老師道具棚那邊.」
她稍作停歇:「起火了,道具存放的帳篷起火了!」
「呲啦!!」
曹保坪面色大變,霍然站起,導演椅子與地面摩擦,發出令人心悸的拖拽聲,迴蕩在空曠的樓層之中。
他難以置信:「起火?怎麼會突然起火?」
現場工作人員不由停下手中的活,數十雙眼睛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齊刷刷地轉向這部戲的投資人。
段憶宏站在陸遠身旁,心中暗自揣測,是意外,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由不得他不去懷疑,因為類似的事情他前不久才經歷過。
他轉頭看向陸遠,只見對方眉頭緊鎖,臉上平靜如水,讓人無法窺探其內心的真實想法。
陸遠問道:「有沒有人員受傷,火勢怎麼樣?」
「暫時沒發現有人員受傷,但其中一個帳篷已經被燒掉一半,正在全力搶救。」鄭芊迅速回答。
「走,先過去看看。」
一行人不再多言,急匆匆地朝著起火點的方向趕去。
通常情況下,劇組道具的存放,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租用專門的道具庫房,許多大型影視基地,如魔都車墩影視城、橫店影視城等,都設有專門的道具倉庫,以方便劇組使用。
另一種則是在拍攝現場,臨時搭建專門的道具存放區域,存放的都是當天拍戲所需道具,數量不多,卻方便攝影師和工作人員快速找到並拿取。
在這棟爛尾樓的右側,有一片較為寬闊的黃土地,空地上矗立著幾個臨時搭建的黑色帳篷。
這些帳篷不僅用於放置道具,還是演員的臨時休息室。
不是所有拍攝場地都方便車輛進出,也並非所有演員都能享受房車的待遇。
起火地是靠近內側的兩個黑色帳篷,一前一後,緊挨著,周圍拉起警戒線。
黑色帳篷在熊熊火舌的吞噬下蜷曲著,只剩下焦黑的骨架,融化的塑料、燒焦的戲服,濃煙滾滾,氣味刺鼻。
警戒線內側,數十名工作人員正手持滅火器奮力撲救。
「左邊,左邊!」
「大家注意安全!」
「我的手機還在裡面!」一名群演焦急地大喊。
「我的衣服!!」
「.」
與火災點相隔不遠的馬路邊上,聚集了大量吃瓜群眾,其中還夾雜著幾名蹲守多時的記者。
有工作人員趕緊上前阻止他們拍攝。
因為《來自星星的你》的緣故,這部戲當前熱度極高,一旦這件事曝光,各大社交網站上必定會出現大量關於《烈日灼心》劇組爆發火災的負面話題。
無論是曹保坪或是陸遠,都不需要這樣的流量。
當陸遠一行人趕到時,隱隱約約能夠聽見馬路上傳來的消防車聲音。
《烈日灼心》將拍攝取景地選在廈門,鑑於其強大的演員陣容,當地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全方位的支持。
在發現劇組有火光出現後,接到民眾報警,消防部門第一時間出警趕來滅火。
曹保坪的目光在兩座黑色帳篷間徘徊,不知在想些什麼,片刻後,他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可不是剛入行的菜鳥導演,從業數年,見多識廣。
現在不是夜晚,而是大白天,人來人往的,按理說火勢不應該如此迅猛。
姑且不去深究其中的內情,是否存在貓膩,也不去考慮拍攝進度是否會受到影響。
開機第一天就出現這種事情,即便是無神論者,也不是個好兆頭。
最關鍵的是,陸遠此刻正在旁邊注視著一切。
大約十分鐘左右,火勢終於得到控制,道具組於明頂著一張被煙燻得漆黑的臉龐,和一頭凌亂的捲髮走了過來。
陸遠面無表情地盯著他,視線在他被燒焦的頭髮上停留片刻,緩緩開口。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有沒有人受傷,道具損失如何?」
於明舔了舔已經乾裂的嘴唇,心中有鬼,但仍強迫自己保持鎮定,與陸遠目光相對。
「陸老師,除道具組幾位同事因靠近火源滅火,頭髮被烤焦之外,沒有其他人員受傷。至於5號帳篷里的道具……」
他低下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內疚。
「我剛才了解了一下,起火的原因是有人在4號群演棚里抽菸,菸頭沒掐滅就隨手扔在裡面了。」
「今天氣溫37度,黑帳篷裡面的溫度只會更高,帳篷一碰到火星就燃起來。幸好沒有人受傷,這個棚子裡群演存放了許多生活用品,包括手機衣服等。」
「至於5號棚,」他繼續說道,滿是自責。
「是因為4號棚的火勢蔓延,把5號棚也給牽連了。」
「陸老師,導演,我說這些並不是在為自己推卸責任,出現這樣的事情,是我的問題。」
「我考慮不周,不應該把道具的安置點選在4號棚邊上,我願意接受處罰!」
陸遠微微的眯了下眼睛,這番回答,滴水不漏,是個老油條。
自05年入行以來,劇組裡的各種齷齪事,他早已見怪不怪。
只是他夠紅,許多和人事都特意避著他。
但打他開始自己拉團隊投資建組後,就一直在努力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超時空同居》《泰囧》《新世界》《後會無期》《京城遇上西雅圖》……
這幾部電影在拍攝期間,也遇到過諸多業內司空見慣的問題。
製片組、導演組、攝影組、美工組、錄音組,幾大部門的工作人員為了從拍攝成本里摳點錢,或者為了平帳,什麼手段都能使出來。
人性使然,此類事無法杜絕。
因而陸遠在心裡劃了一條線,只要不超線,他就當沒看見。
可像今日這麼嚴重的「人為火災」卻是前所未有的。
可謂狗膽包天,完全沒把他放在眼裡。
是的,他壓根不相信於明嘴裡的那些屁話。
而且他對這位道具組組長在背後搞的小動作,了如指掌。
按照最初的約定,他允許曹保坪安插人手,但這並不代表他陸某人和陳祉曦在劇組裡沒有安排自己的眼線。
一個三十來歲的短髮幹練中年女人走過來,無視於明,先同曹保坪點頭示意,隨後向他匯報。
「陸總,4號棚的損失還在統計中,5號棚的損失已經統計完畢,包括35件警服、電筒、攝影機以及3個Scubapro牌潛水呼吸器,合計損失60萬。」
聽完她的匯報後,陸遠瞟了眼於明,意味深長地朝曹保坪說道。
「曹導,還好只是個意外,要是有人故意縱火,即便不考慮5號棚的損失,六十萬的金額也足夠把對方送進監獄了。就是不知道這樣會判幾年。」
於明面不改色。
曹保坪尷尬地笑了笑:「故意放火的可能性不大,正值八月,這幾天溫度確實高,全國各地都有火災新聞。烈日灼心,心還沒來得及灼呢,帳篷就先給灼了,這也算是個好寓意吧。」
他確實尷尬,陸遠放權給他,他卻弄成這樣,擺明自己無能。
陸遠擺擺手,面上呵呵一笑。
「既然呼吸器壞了,那待會兒的戲估計是拍不成。等拍完這條,我就回酒店。後面的事得麻煩曹導來處理。」
「行!」曹保坪連忙答應。
陸遠說完,不咸不淡的瞥了道具組組長一眼,徑直朝4號棚的位置走去。
開機第一天,群演錢沒賺到,手機衣服搭進去了。
身為投資人,他得去安撫一下。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於明望著他離開的背影,想起他最後的那個眼神,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此刻已是汗流浹背。
為什麼陸遠要特意提起呼吸器?他是不是知道什麼?會不會送我進監獄,不會的!我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他在心裡不斷安慰自己。
曹保坪見他臉色一陣變幻,再結合陸遠剛才的話,基本上可以確定於明在背後搞了小動作。
他厭惡地瞪了對方一眼。
豬隊友啊,簡直愚蠢至極。
劇組之內,山頭林立,各自為營。
製片人有自己的一群人,導演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團隊。
一個好的導演會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允許身邊的人撈錢。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無利可圖,誰還願意跟他混。
拿盒飯來舉例。
一份看似平常的盒飯,絕不僅僅是用來填飽肚子那麼簡單,更反映了劇組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經濟利益。
一般而言,生活製片負責盒飯的供應,但其中的門道卻遠不止於此。
選擇哪家餐館、每頓飯的價格該如何設定,這裡面大有油水可撈。
直白來說,為期三個月的電影拍攝,生活製片與餐館合作,通過以次充好,用成本7塊的盒飯報價20等手段。
當電影殺青,他黑掉的資金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
當然了,在餐飲方面,陸遠抓得很嚴,開機前就三令五申,禁止任何人在這件事上動腦筋,搞小動作。
他也當過群演,是從底部爬上來的,知道這幫人的不容易。
但不算上餐飲,劇組裡類似能撈油水的職位還有許多。
這些甜美的蛋糕,又該如何分配?
曹保坪作為導演,他或許自己可以不吃這其中的回扣。
但他必須為手下的團隊成員爭取利益,這是維繫團隊凝聚力的關鍵。
如果他過於清高,那麼底下的人便會心生不滿。
輕則導致拍攝進度放緩,重則讓整個劇組陷入癱瘓。
資方一旦怪罪下來,導演的位置恐怕就難保,甚至斷送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這個社會中,堅持所謂的原則,很容易被大家集體排斥。
同一個陣營的人,要麼你上車一起走,風景最好的位置你來坐,要麼你下車。
如果你站在門口,不上也不下,那無論車下的人,還是車上的人,都會直接把你踢開。
因此,很多時候,導演並非真的貪圖那點小利。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為之。
上面不拿,下面怎麼吃。
陳址曦作為製片人,同樣希望遠方傳媒的團隊能夠從中分一杯羹。
這也是她當初拒絕曹保坪在關鍵位置上安插自己人的原因。
自從吳朗負責公司大方向的把控後,近兩年,陳址曦在業內風頭無兩。
遠方傳媒的幾部爆款影片都由她擔任製片人,江湖人送外號,最美女製片,三十億姐。
而陸遠,作為遠方傳媒的掌舵人。
在這件事上,心理層面毫無疑問更傾向於照顧自家公司的員工。
但於他而言,拍攝效率的高低,是一切的前提。
一個熟悉的團隊能夠縮短導演曹保坪與各部門之間的磨合期,從而提高拍攝速度,降低拍攝成本。
因而,在這場利益的爭奪中,他選擇了站在曹保坪的一邊。
這勢必會讓遠方傳媒的員工心生不滿。
不過,這股怨氣會轉移到陳址曦的身上。
表面上看似普通的一餐,實則背後是利益關係和權力的激烈鬥爭。
道具組的情況也是如此。
於明作為曹保坪的親信,以往在其它劇組沒少撈錢。
只是曹保平自己也沒想到,對方這次做的如此過分。
「老曹,我……」於明心懷忐忑,想要解釋,順帶問問意見。
曹保坪卻冷哼一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毫不猶豫的轉身離去。
陸遠不到三十,在演員這行已然登頂,成就太突出。
以至於業內許多人忽視了他背後的遠方傳媒,以及他作為資本的身份。
甚至也有部分人將他與李彬彬,范彬彬,黃小明等由演員轉型製片或自己開工作室的同行相比。
但在曹保坪看來,這幫人與陸遠沒有可比性。
於明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在對方的掌握之中。
道具損失60萬,再加上群演的物品損失,合計高達百萬之巨。
別看陸遠方才的話說得客氣。
但曹保坪深知,自己若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那麼別說讓跟著他的人撈錢,他自己恐怕也難以在這個劇組中立足。
(本章完)
「怎麼回事?」
鄭芊扶著水泥牆壁,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汗珠如同斷了線的珠子,順著她圓潤的下巴滴落。
「陸老師道具棚那邊.」
她稍作停歇:「起火了,道具存放的帳篷起火了!」
「呲啦!!」
曹保坪面色大變,霍然站起,導演椅子與地面摩擦,發出令人心悸的拖拽聲,迴蕩在空曠的樓層之中。
他難以置信:「起火?怎麼會突然起火?」
現場工作人員不由停下手中的活,數十雙眼睛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齊刷刷地轉向這部戲的投資人。
段憶宏站在陸遠身旁,心中暗自揣測,是意外,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由不得他不去懷疑,因為類似的事情他前不久才經歷過。
他轉頭看向陸遠,只見對方眉頭緊鎖,臉上平靜如水,讓人無法窺探其內心的真實想法。
陸遠問道:「有沒有人員受傷,火勢怎麼樣?」
「暫時沒發現有人員受傷,但其中一個帳篷已經被燒掉一半,正在全力搶救。」鄭芊迅速回答。
「走,先過去看看。」
一行人不再多言,急匆匆地朝著起火點的方向趕去。
通常情況下,劇組道具的存放,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租用專門的道具庫房,許多大型影視基地,如魔都車墩影視城、橫店影視城等,都設有專門的道具倉庫,以方便劇組使用。
另一種則是在拍攝現場,臨時搭建專門的道具存放區域,存放的都是當天拍戲所需道具,數量不多,卻方便攝影師和工作人員快速找到並拿取。
在這棟爛尾樓的右側,有一片較為寬闊的黃土地,空地上矗立著幾個臨時搭建的黑色帳篷。
這些帳篷不僅用於放置道具,還是演員的臨時休息室。
不是所有拍攝場地都方便車輛進出,也並非所有演員都能享受房車的待遇。
起火地是靠近內側的兩個黑色帳篷,一前一後,緊挨著,周圍拉起警戒線。
黑色帳篷在熊熊火舌的吞噬下蜷曲著,只剩下焦黑的骨架,融化的塑料、燒焦的戲服,濃煙滾滾,氣味刺鼻。
警戒線內側,數十名工作人員正手持滅火器奮力撲救。
「左邊,左邊!」
「大家注意安全!」
「我的手機還在裡面!」一名群演焦急地大喊。
「我的衣服!!」
「.」
與火災點相隔不遠的馬路邊上,聚集了大量吃瓜群眾,其中還夾雜著幾名蹲守多時的記者。
有工作人員趕緊上前阻止他們拍攝。
因為《來自星星的你》的緣故,這部戲當前熱度極高,一旦這件事曝光,各大社交網站上必定會出現大量關於《烈日灼心》劇組爆發火災的負面話題。
無論是曹保坪或是陸遠,都不需要這樣的流量。
當陸遠一行人趕到時,隱隱約約能夠聽見馬路上傳來的消防車聲音。
《烈日灼心》將拍攝取景地選在廈門,鑑於其強大的演員陣容,當地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全方位的支持。
在發現劇組有火光出現後,接到民眾報警,消防部門第一時間出警趕來滅火。
曹保坪的目光在兩座黑色帳篷間徘徊,不知在想些什麼,片刻後,他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可不是剛入行的菜鳥導演,從業數年,見多識廣。
現在不是夜晚,而是大白天,人來人往的,按理說火勢不應該如此迅猛。
姑且不去深究其中的內情,是否存在貓膩,也不去考慮拍攝進度是否會受到影響。
開機第一天就出現這種事情,即便是無神論者,也不是個好兆頭。
最關鍵的是,陸遠此刻正在旁邊注視著一切。
大約十分鐘左右,火勢終於得到控制,道具組於明頂著一張被煙燻得漆黑的臉龐,和一頭凌亂的捲髮走了過來。
陸遠面無表情地盯著他,視線在他被燒焦的頭髮上停留片刻,緩緩開口。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有沒有人受傷,道具損失如何?」
於明舔了舔已經乾裂的嘴唇,心中有鬼,但仍強迫自己保持鎮定,與陸遠目光相對。
「陸老師,除道具組幾位同事因靠近火源滅火,頭髮被烤焦之外,沒有其他人員受傷。至於5號帳篷里的道具……」
他低下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內疚。
「我剛才了解了一下,起火的原因是有人在4號群演棚里抽菸,菸頭沒掐滅就隨手扔在裡面了。」
「今天氣溫37度,黑帳篷裡面的溫度只會更高,帳篷一碰到火星就燃起來。幸好沒有人受傷,這個棚子裡群演存放了許多生活用品,包括手機衣服等。」
「至於5號棚,」他繼續說道,滿是自責。
「是因為4號棚的火勢蔓延,把5號棚也給牽連了。」
「陸老師,導演,我說這些並不是在為自己推卸責任,出現這樣的事情,是我的問題。」
「我考慮不周,不應該把道具的安置點選在4號棚邊上,我願意接受處罰!」
陸遠微微的眯了下眼睛,這番回答,滴水不漏,是個老油條。
自05年入行以來,劇組裡的各種齷齪事,他早已見怪不怪。
只是他夠紅,許多和人事都特意避著他。
但打他開始自己拉團隊投資建組後,就一直在努力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超時空同居》《泰囧》《新世界》《後會無期》《京城遇上西雅圖》……
這幾部電影在拍攝期間,也遇到過諸多業內司空見慣的問題。
製片組、導演組、攝影組、美工組、錄音組,幾大部門的工作人員為了從拍攝成本里摳點錢,或者為了平帳,什麼手段都能使出來。
人性使然,此類事無法杜絕。
因而陸遠在心裡劃了一條線,只要不超線,他就當沒看見。
可像今日這麼嚴重的「人為火災」卻是前所未有的。
可謂狗膽包天,完全沒把他放在眼裡。
是的,他壓根不相信於明嘴裡的那些屁話。
而且他對這位道具組組長在背後搞的小動作,了如指掌。
按照最初的約定,他允許曹保坪安插人手,但這並不代表他陸某人和陳祉曦在劇組裡沒有安排自己的眼線。
一個三十來歲的短髮幹練中年女人走過來,無視於明,先同曹保坪點頭示意,隨後向他匯報。
「陸總,4號棚的損失還在統計中,5號棚的損失已經統計完畢,包括35件警服、電筒、攝影機以及3個Scubapro牌潛水呼吸器,合計損失60萬。」
聽完她的匯報後,陸遠瞟了眼於明,意味深長地朝曹保坪說道。
「曹導,還好只是個意外,要是有人故意縱火,即便不考慮5號棚的損失,六十萬的金額也足夠把對方送進監獄了。就是不知道這樣會判幾年。」
於明面不改色。
曹保坪尷尬地笑了笑:「故意放火的可能性不大,正值八月,這幾天溫度確實高,全國各地都有火災新聞。烈日灼心,心還沒來得及灼呢,帳篷就先給灼了,這也算是個好寓意吧。」
他確實尷尬,陸遠放權給他,他卻弄成這樣,擺明自己無能。
陸遠擺擺手,面上呵呵一笑。
「既然呼吸器壞了,那待會兒的戲估計是拍不成。等拍完這條,我就回酒店。後面的事得麻煩曹導來處理。」
「行!」曹保坪連忙答應。
陸遠說完,不咸不淡的瞥了道具組組長一眼,徑直朝4號棚的位置走去。
開機第一天,群演錢沒賺到,手機衣服搭進去了。
身為投資人,他得去安撫一下。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於明望著他離開的背影,想起他最後的那個眼神,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此刻已是汗流浹背。
為什麼陸遠要特意提起呼吸器?他是不是知道什麼?會不會送我進監獄,不會的!我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他在心裡不斷安慰自己。
曹保坪見他臉色一陣變幻,再結合陸遠剛才的話,基本上可以確定於明在背後搞了小動作。
他厭惡地瞪了對方一眼。
豬隊友啊,簡直愚蠢至極。
劇組之內,山頭林立,各自為營。
製片人有自己的一群人,導演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團隊。
一個好的導演會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允許身邊的人撈錢。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無利可圖,誰還願意跟他混。
拿盒飯來舉例。
一份看似平常的盒飯,絕不僅僅是用來填飽肚子那麼簡單,更反映了劇組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經濟利益。
一般而言,生活製片負責盒飯的供應,但其中的門道卻遠不止於此。
選擇哪家餐館、每頓飯的價格該如何設定,這裡面大有油水可撈。
直白來說,為期三個月的電影拍攝,生活製片與餐館合作,通過以次充好,用成本7塊的盒飯報價20等手段。
當電影殺青,他黑掉的資金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
當然了,在餐飲方面,陸遠抓得很嚴,開機前就三令五申,禁止任何人在這件事上動腦筋,搞小動作。
他也當過群演,是從底部爬上來的,知道這幫人的不容易。
但不算上餐飲,劇組裡類似能撈油水的職位還有許多。
這些甜美的蛋糕,又該如何分配?
曹保坪作為導演,他或許自己可以不吃這其中的回扣。
但他必須為手下的團隊成員爭取利益,這是維繫團隊凝聚力的關鍵。
如果他過於清高,那麼底下的人便會心生不滿。
輕則導致拍攝進度放緩,重則讓整個劇組陷入癱瘓。
資方一旦怪罪下來,導演的位置恐怕就難保,甚至斷送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這個社會中,堅持所謂的原則,很容易被大家集體排斥。
同一個陣營的人,要麼你上車一起走,風景最好的位置你來坐,要麼你下車。
如果你站在門口,不上也不下,那無論車下的人,還是車上的人,都會直接把你踢開。
因此,很多時候,導演並非真的貪圖那點小利。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為之。
上面不拿,下面怎麼吃。
陳址曦作為製片人,同樣希望遠方傳媒的團隊能夠從中分一杯羹。
這也是她當初拒絕曹保坪在關鍵位置上安插自己人的原因。
自從吳朗負責公司大方向的把控後,近兩年,陳址曦在業內風頭無兩。
遠方傳媒的幾部爆款影片都由她擔任製片人,江湖人送外號,最美女製片,三十億姐。
而陸遠,作為遠方傳媒的掌舵人。
在這件事上,心理層面毫無疑問更傾向於照顧自家公司的員工。
但於他而言,拍攝效率的高低,是一切的前提。
一個熟悉的團隊能夠縮短導演曹保坪與各部門之間的磨合期,從而提高拍攝速度,降低拍攝成本。
因而,在這場利益的爭奪中,他選擇了站在曹保坪的一邊。
這勢必會讓遠方傳媒的員工心生不滿。
不過,這股怨氣會轉移到陳址曦的身上。
表面上看似普通的一餐,實則背後是利益關係和權力的激烈鬥爭。
道具組的情況也是如此。
於明作為曹保坪的親信,以往在其它劇組沒少撈錢。
只是曹保平自己也沒想到,對方這次做的如此過分。
「老曹,我……」於明心懷忐忑,想要解釋,順帶問問意見。
曹保坪卻冷哼一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毫不猶豫的轉身離去。
陸遠不到三十,在演員這行已然登頂,成就太突出。
以至於業內許多人忽視了他背後的遠方傳媒,以及他作為資本的身份。
甚至也有部分人將他與李彬彬,范彬彬,黃小明等由演員轉型製片或自己開工作室的同行相比。
但在曹保坪看來,這幫人與陸遠沒有可比性。
於明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在對方的掌握之中。
道具損失60萬,再加上群演的物品損失,合計高達百萬之巨。
別看陸遠方才的話說得客氣。
但曹保坪深知,自己若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那麼別說讓跟著他的人撈錢,他自己恐怕也難以在這個劇組中立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