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陳晨要起飛
第389章 陳晨要起飛
「謝主任,這麼著急啥事啊。」
首都。
孫長興站在政務院前,一見到謝東奎就迎了上去,慌得不行。
他是突然接到通知來這裡的,因此心裡拿不準到底出了什麼事兒。
「別緊張,跟我一起去發展委開個會。」
「我天,這還沒事呢?」
孫長興的腦袋瓜子喻喻的,他還從來沒有和發展委打過交道。
究其原因。
八竿子打不著。
發展委是落實宏觀發展調控的地方,再具體一點,負責的是宏觀經濟。
孫長興千了一輩子活兒,千的都是軍事發展,和民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就算軍工業務的發展偶爾需要宏觀經濟配合,那也只是更高層的事情,和孫長興沒什麼關係。
「我們搞裝備技術研究的,也牽扯不到大政方針那?」孫長興還在碟碟不休謝東奎快步走向大會議室:「別問了,問多了也是病,待會兒你如實呈報就好了。」
完!
絕對沒好事!
謝主任的臉色也不好看,一直緊繃著,走路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仿佛身後有人催他的命一樣。
從一樓到大會議室,短短的幾分鐘,孫長興把最近一年的大事動態都回想了一番。
想搞清楚到底是什麼黑天鵝,能讓自己和謝主任出現在這個單位。
可他想了所有的情況,也沒找到什麼不利消息的催化。
當他倆走進會議室的時候。
其他單位的負責人幾乎全部都到了。
大部分人孫長興都認識,但他們都不認識孫長興。
因為這些人他也只是在電視上見過,能叫出名字而已,
「好了,人差不多都到齊了,我們開始吧。」
發展委的鄭主任一邊和與會人土交流眼神,一邊主持會議流程。
「本來這個會應該在一個月之後開,按照正式流程那麼走。」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情況不允許我們再等一個月。」
「大家先打開桌子上的信息紀要看一看,確保開會前大家都在同一個層面上。」
每一個與會人員的面前,都放著一本厚厚的文件。
圖文十分詳細,記錄的都是關於無人機和產業鏈的事情。
這些數據似乎是從工業部那裡得來的,全都是宏觀上的數據。
作為近些年新型的產業,這份報告也許是第一次能如此全面的從宏觀角度解釋無人機產業的數據。
「之前我們引發了關於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文件,下面普遍都落實了。」
「一個周期之後,其實收效很一般。」
「至少我們從數據上是不滿意的。」
鄭主任給會議定下了一個偏沉重的基調。
眼前的這份報告既是宏觀數據,也是過去一個周期,低空經濟重點工作的成果。
無論是從規模還是產業上,都遠低於當初印發文件時的預期。
在大家凝目沉思的時候,鄭主任輕敲桌面。
「目前我們國內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大無人機使用國和生產國。」
「產業鏈和市場都相對成熟。」
「但是我們的監管卻十分滯後,沒有起到有效規劃和引導的作用。」
「這次會議,主要就是要及時糾正這種現象。」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個新興產業誕生之初,混沌和無序是常態。
這種狀態下,不應該過多干預。
應該讓參與新興產業的各方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探索產業出路。
但。
當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宏觀上的引導和調控必須跟上。
具體到無人機產業。
市場和和生產力確實已經很完備了。
但規則仍然很落後。
無論是空域劃分,還是行業監管,其實還處在萌芽階段,遠遠落後於生產力鄭主任有著深深的自責,語氣進一步加重道。
「別的不說,咱們就拿空域這個事兒舉例。」
「當我們成為第一大無人機使用國的時候,現行的空域管理辦法,和二十年前幾乎無異。」
「你這就說不過去了。」
「無人機那麼多,能使用的空域僅僅是一小部分,只能在低空限定區域。」
「這就很離譜了。」
「現在無人機產品的功能,很多都蔓延到了低空領域之上,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區域。」
「但這些區域,要麼是禁行,要麼是亂飛,沒有任何的監管或者引導。」
「不出事才怪。」
鄭主任的語氣甚至有些痛心疾首的意思。
這就好比馬路上全都是能開到200極速的豪車。
但公路的設計標準可都是60公里限速。
嚴重製約了產業的發展。
上一份文件雖然已經指出了這個問題,但卻沒有有效解決。
人群中有人舉手道:「鄭主任,主要這個事兒比較複雜,要是協調空域的話,空軍那邊—.—」
「不要把鍋甩到空軍那邊,人家是完全支持的,今天科工委的謝主任和空軍研究院的孫主任也在。」
一言至此,大家的目光紛至沓來。
孫長興本來想苟一苟,這種高級別會議有自己的流程。
順氣自然就好。
說多錯多。
奈何鄭主任主動點了自己的名。
好死不死,他也是所有人里唯一穿空軍軍裝的。
於是他硬著頭皮說道:「空軍這邊對於開放空域完全是贊同的,我個人也是從事低空設備研究的,鄭主任說的都是要害。」
「關鍵是,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商討的環節太多。」
「我們可能得從長計議。」
鄭主任突然搖頭:「時不我待,我給大家通報一個新情況。」
隨著鄭主任說話的同時,秘書從側邊走了過來,打開了會議室的多媒體屏幕早就準備好的PPT適時的翻頁。
更為詳細的數據和信息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最新的消息,北美一家名為MBIB的公司,推出了一款飛行汽車。」
「注意!」
「不是概念車,而是實車項目,據他們自己說,一年內量產。」
「就是圖上大家看到的這個樣子。」
大家紛紛抬頭,眼神不可名狀。
第一眼看過去,這玩意兒多少有些抽象。
說是汽車。
倒不如說是一個類似雪機的玩意兒加上了螺旋槳。
人群里當即有人吐槽。
「就這個?這個我們也能造的出來。」
「可說,不就是三輪座艙加上螺旋槳嗎?」
「要說這是飛行汽車,國內明天就能量產。」
鄭主任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不要看表象。」
「這個車看著不怎麼樣,但是背後脈絡可不一般。」
「首先,這架公司成立沒有多久,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投資。」
「而且在政策上有罕見的支持,他們已經給這家公司劃出專屬空域,用於試運行。」
「一家初創公司,從創立到發布產品計劃,幾乎一路開綠燈。」
「這說明什麼?」
一言至此,所有人沉默無語。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精的不行,瞬間明白了言外之意。
說明他們自上而下的重視飛行汽車這個領域,
否則。
MBIB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能量,撬動資金和政策。
「更值得注意的事,我聽說這家公司的主創,也是從國內出去的。」
「下來之後有關部門注意一下,看看人才為什麼會流失,要加以改正。」
「這一切一切,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在失職。
1
「這個會本來是年中開的,我們想著在全國工作會上大範圍討論。」
「但現在時間已經不允許了,這不是產業的問題,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會議室中的交頭接耳立刻停了下來,所有人轉頭看著鄭主任,莊嚴肅穆。
鄭主任已經把問題的性質定死了。
這是產業競爭。
對方雖然在低空領域落後幾個身為,但人家後知後覺,開始扶持飛行汽車公司了。
說明他們已經下了重注,要在這裡彎道超車。
反觀自己這邊,明明是技術儲備和市場更完善的一方,但政策和監管沒跟上,多少有些落後的意思。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後,孫長興若有所思。
雖然是經濟工作的範疇,但這個議題正好搭載了自己的手背上。
他略有研究,於是踴躍舉手道。
「無論是我們單位,還是我個人,都和這方面有很深的交集。」
「我覺得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比如剛才說的飛行汽車,據我所知有一家叫做賽博飛行的公司,技術極其完善。」
鄭主任點點頭:「這也就是我要說的重點,我也注意到了這家公司,可我有一個問題。」
「主任您說。」
鄭主任百思不得其解:「賽博飛行的技術是斷檔領先的,為什麼進展卻遠不如別的公司,我的意思是,為什麼到現在,一輛概念車的ppt都沒有造出來?」
按照常規的思維理解,公司的行為都是商業活動。
但凡是商業活動,肯定是趨利的。
早推出產品或者概念車,就可以早點賺錢,這是毫無疑問的。
可賽博飛行自從進入鄭主任的事業之後,似乎一直在不緊不慢的鑽研技術。
似乎根本沒想著賺錢融資。
孫長興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理解。
「我分析是亮點原因,一來他們想精益求精,追求更成熟的體系。」
「再一個,可能就是考慮到了政策和法規的問題吧。」
「因為現階段步子邁的太大,可能相關的空域管理辦法跟不上。」
聽到這話。
鄭主任敲了敲桌子,十分贊同。
「這就是重點!」
「其實就是企業的腳步領先於我們了。」
「人家在那兒造車,但造出來的車,怕不能飛。」
「然後再等我們,這不對!」
「我們應該領先於企業才是。」
眾人一言不發。
話是這麼說。
你要是一般的電動車也就算了,大家商量一下,總有辦法。
但這是飛行汽車,一種完全不同的技術。
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立刻提出質疑:「主任,關鍵是飛行汽車牽扯的面太廣,你說我們按照汽車管理?還是按照飛機管理。」
「這就是我們的任務,人企業把最難的部分搞定了,我們連個管理辦法都搞不定?」
看得出來,鄭主任是要下決心解決監管上的阻礙。
而且他似乎已經準備了一套方案,目光十分堅定。
所以人群中也就再也沒有了反對聲。
「上面初步商量之後,大致給了兩方面的精神。」
「第一,一定要大力扶持諸如賽博飛行這樣的企業的運營。」
「老一套的資金支持、政策支持,這些我都不用多提。」
「下來之後,你們各單位領各單位的任務,確保要直接服務到企業。」
「以賽博飛行為試點,缺人給人,缺錢給錢。」
「飛行汽車我們本來就領先,決不能中途落後。」
孫長興草草的在筆記本上寫了兩筆。
不是一很認真。
因為這並不是他的工作範疇,管不著。
再者,老生常談,沒什麼新鮮勁兒。
上一份問價你也說到了大力扶持之類的話,可他認為現在的問題不在資金和人才的制約上。
人家賽博飛行本來就搞得挺好的,似乎不缺這些東西。
思考再三,他發言道:「鄭主任,我覺得現在企業缺的好像不是這些政策。」
「嗯———.展開講講。
孫長興抬起頭:「我感覺企業缺的是施展拳腳的場地,還是之前說的,這個車就算造出來,擱哪兒飛?」
喻一孫長興的發言把大家的思緒再度拉回,
核心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但鄭主任卻有一絲欣慰:「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空域的問題。」
「上級的指示很明確,支持在某些城市建立試點。」
「開放部分空域,用來測試和運行低空飛行器。」
孫長興喜出望外:「是嗎?」
「我們發展委已經在落實了,我們準備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叫低空司,專職負責此事。」
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孫長興只想聽這一句。
本來會議的氣氛很沉重,一來是因為工作停滯不前,二來還有鷹醬的追趕。
不過現在看來,鷹醬窮追不捨也不是完全的壞事兒。
至少可以讓國內感到緊迫,加快步伐。
如果不是MBIB這檔子事兒,開放空域這種複雜的工作恐怕還要拖上很久。
「鄭主任,你既是空軍,又是無人裝備的論證專家,以你的角度看,這個試點的地點定在那裡比較好?」
「錢江!」
面對鄭主任的提問,孫長興脫口而出。
沒有任何的猶豫。
錢江是大型城市。
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又不像首都一樣,各方面存在諸多限制。
發展空域試點再合適不過了。
最關鍵的是。
錢江有晨盾,在這裡開放空域,就像給晨盾插上了翅膀。
孫長興都能想像,一旦錢江能自由飛,陳晨不得贏麻了?
「謝主任,這麼著急啥事啊。」
首都。
孫長興站在政務院前,一見到謝東奎就迎了上去,慌得不行。
他是突然接到通知來這裡的,因此心裡拿不準到底出了什麼事兒。
「別緊張,跟我一起去發展委開個會。」
「我天,這還沒事呢?」
孫長興的腦袋瓜子喻喻的,他還從來沒有和發展委打過交道。
究其原因。
八竿子打不著。
發展委是落實宏觀發展調控的地方,再具體一點,負責的是宏觀經濟。
孫長興千了一輩子活兒,千的都是軍事發展,和民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就算軍工業務的發展偶爾需要宏觀經濟配合,那也只是更高層的事情,和孫長興沒什麼關係。
「我們搞裝備技術研究的,也牽扯不到大政方針那?」孫長興還在碟碟不休謝東奎快步走向大會議室:「別問了,問多了也是病,待會兒你如實呈報就好了。」
完!
絕對沒好事!
謝主任的臉色也不好看,一直緊繃著,走路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仿佛身後有人催他的命一樣。
從一樓到大會議室,短短的幾分鐘,孫長興把最近一年的大事動態都回想了一番。
想搞清楚到底是什麼黑天鵝,能讓自己和謝主任出現在這個單位。
可他想了所有的情況,也沒找到什麼不利消息的催化。
當他倆走進會議室的時候。
其他單位的負責人幾乎全部都到了。
大部分人孫長興都認識,但他們都不認識孫長興。
因為這些人他也只是在電視上見過,能叫出名字而已,
「好了,人差不多都到齊了,我們開始吧。」
發展委的鄭主任一邊和與會人土交流眼神,一邊主持會議流程。
「本來這個會應該在一個月之後開,按照正式流程那麼走。」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情況不允許我們再等一個月。」
「大家先打開桌子上的信息紀要看一看,確保開會前大家都在同一個層面上。」
每一個與會人員的面前,都放著一本厚厚的文件。
圖文十分詳細,記錄的都是關於無人機和產業鏈的事情。
這些數據似乎是從工業部那裡得來的,全都是宏觀上的數據。
作為近些年新型的產業,這份報告也許是第一次能如此全面的從宏觀角度解釋無人機產業的數據。
「之前我們引發了關於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文件,下面普遍都落實了。」
「一個周期之後,其實收效很一般。」
「至少我們從數據上是不滿意的。」
鄭主任給會議定下了一個偏沉重的基調。
眼前的這份報告既是宏觀數據,也是過去一個周期,低空經濟重點工作的成果。
無論是從規模還是產業上,都遠低於當初印發文件時的預期。
在大家凝目沉思的時候,鄭主任輕敲桌面。
「目前我們國內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大無人機使用國和生產國。」
「產業鏈和市場都相對成熟。」
「但是我們的監管卻十分滯後,沒有起到有效規劃和引導的作用。」
「這次會議,主要就是要及時糾正這種現象。」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個新興產業誕生之初,混沌和無序是常態。
這種狀態下,不應該過多干預。
應該讓參與新興產業的各方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探索產業出路。
但。
當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宏觀上的引導和調控必須跟上。
具體到無人機產業。
市場和和生產力確實已經很完備了。
但規則仍然很落後。
無論是空域劃分,還是行業監管,其實還處在萌芽階段,遠遠落後於生產力鄭主任有著深深的自責,語氣進一步加重道。
「別的不說,咱們就拿空域這個事兒舉例。」
「當我們成為第一大無人機使用國的時候,現行的空域管理辦法,和二十年前幾乎無異。」
「你這就說不過去了。」
「無人機那麼多,能使用的空域僅僅是一小部分,只能在低空限定區域。」
「這就很離譜了。」
「現在無人機產品的功能,很多都蔓延到了低空領域之上,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區域。」
「但這些區域,要麼是禁行,要麼是亂飛,沒有任何的監管或者引導。」
「不出事才怪。」
鄭主任的語氣甚至有些痛心疾首的意思。
這就好比馬路上全都是能開到200極速的豪車。
但公路的設計標準可都是60公里限速。
嚴重製約了產業的發展。
上一份文件雖然已經指出了這個問題,但卻沒有有效解決。
人群中有人舉手道:「鄭主任,主要這個事兒比較複雜,要是協調空域的話,空軍那邊—.—」
「不要把鍋甩到空軍那邊,人家是完全支持的,今天科工委的謝主任和空軍研究院的孫主任也在。」
一言至此,大家的目光紛至沓來。
孫長興本來想苟一苟,這種高級別會議有自己的流程。
順氣自然就好。
說多錯多。
奈何鄭主任主動點了自己的名。
好死不死,他也是所有人里唯一穿空軍軍裝的。
於是他硬著頭皮說道:「空軍這邊對於開放空域完全是贊同的,我個人也是從事低空設備研究的,鄭主任說的都是要害。」
「關鍵是,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商討的環節太多。」
「我們可能得從長計議。」
鄭主任突然搖頭:「時不我待,我給大家通報一個新情況。」
隨著鄭主任說話的同時,秘書從側邊走了過來,打開了會議室的多媒體屏幕早就準備好的PPT適時的翻頁。
更為詳細的數據和信息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最新的消息,北美一家名為MBIB的公司,推出了一款飛行汽車。」
「注意!」
「不是概念車,而是實車項目,據他們自己說,一年內量產。」
「就是圖上大家看到的這個樣子。」
大家紛紛抬頭,眼神不可名狀。
第一眼看過去,這玩意兒多少有些抽象。
說是汽車。
倒不如說是一個類似雪機的玩意兒加上了螺旋槳。
人群里當即有人吐槽。
「就這個?這個我們也能造的出來。」
「可說,不就是三輪座艙加上螺旋槳嗎?」
「要說這是飛行汽車,國內明天就能量產。」
鄭主任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不要看表象。」
「這個車看著不怎麼樣,但是背後脈絡可不一般。」
「首先,這架公司成立沒有多久,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投資。」
「而且在政策上有罕見的支持,他們已經給這家公司劃出專屬空域,用於試運行。」
「一家初創公司,從創立到發布產品計劃,幾乎一路開綠燈。」
「這說明什麼?」
一言至此,所有人沉默無語。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精的不行,瞬間明白了言外之意。
說明他們自上而下的重視飛行汽車這個領域,
否則。
MBIB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能量,撬動資金和政策。
「更值得注意的事,我聽說這家公司的主創,也是從國內出去的。」
「下來之後有關部門注意一下,看看人才為什麼會流失,要加以改正。」
「這一切一切,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在失職。
1
「這個會本來是年中開的,我們想著在全國工作會上大範圍討論。」
「但現在時間已經不允許了,這不是產業的問題,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會議室中的交頭接耳立刻停了下來,所有人轉頭看著鄭主任,莊嚴肅穆。
鄭主任已經把問題的性質定死了。
這是產業競爭。
對方雖然在低空領域落後幾個身為,但人家後知後覺,開始扶持飛行汽車公司了。
說明他們已經下了重注,要在這裡彎道超車。
反觀自己這邊,明明是技術儲備和市場更完善的一方,但政策和監管沒跟上,多少有些落後的意思。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後,孫長興若有所思。
雖然是經濟工作的範疇,但這個議題正好搭載了自己的手背上。
他略有研究,於是踴躍舉手道。
「無論是我們單位,還是我個人,都和這方面有很深的交集。」
「我覺得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比如剛才說的飛行汽車,據我所知有一家叫做賽博飛行的公司,技術極其完善。」
鄭主任點點頭:「這也就是我要說的重點,我也注意到了這家公司,可我有一個問題。」
「主任您說。」
鄭主任百思不得其解:「賽博飛行的技術是斷檔領先的,為什麼進展卻遠不如別的公司,我的意思是,為什麼到現在,一輛概念車的ppt都沒有造出來?」
按照常規的思維理解,公司的行為都是商業活動。
但凡是商業活動,肯定是趨利的。
早推出產品或者概念車,就可以早點賺錢,這是毫無疑問的。
可賽博飛行自從進入鄭主任的事業之後,似乎一直在不緊不慢的鑽研技術。
似乎根本沒想著賺錢融資。
孫長興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理解。
「我分析是亮點原因,一來他們想精益求精,追求更成熟的體系。」
「再一個,可能就是考慮到了政策和法規的問題吧。」
「因為現階段步子邁的太大,可能相關的空域管理辦法跟不上。」
聽到這話。
鄭主任敲了敲桌子,十分贊同。
「這就是重點!」
「其實就是企業的腳步領先於我們了。」
「人家在那兒造車,但造出來的車,怕不能飛。」
「然後再等我們,這不對!」
「我們應該領先於企業才是。」
眾人一言不發。
話是這麼說。
你要是一般的電動車也就算了,大家商量一下,總有辦法。
但這是飛行汽車,一種完全不同的技術。
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立刻提出質疑:「主任,關鍵是飛行汽車牽扯的面太廣,你說我們按照汽車管理?還是按照飛機管理。」
「這就是我們的任務,人企業把最難的部分搞定了,我們連個管理辦法都搞不定?」
看得出來,鄭主任是要下決心解決監管上的阻礙。
而且他似乎已經準備了一套方案,目光十分堅定。
所以人群中也就再也沒有了反對聲。
「上面初步商量之後,大致給了兩方面的精神。」
「第一,一定要大力扶持諸如賽博飛行這樣的企業的運營。」
「老一套的資金支持、政策支持,這些我都不用多提。」
「下來之後,你們各單位領各單位的任務,確保要直接服務到企業。」
「以賽博飛行為試點,缺人給人,缺錢給錢。」
「飛行汽車我們本來就領先,決不能中途落後。」
孫長興草草的在筆記本上寫了兩筆。
不是一很認真。
因為這並不是他的工作範疇,管不著。
再者,老生常談,沒什麼新鮮勁兒。
上一份問價你也說到了大力扶持之類的話,可他認為現在的問題不在資金和人才的制約上。
人家賽博飛行本來就搞得挺好的,似乎不缺這些東西。
思考再三,他發言道:「鄭主任,我覺得現在企業缺的好像不是這些政策。」
「嗯———.展開講講。
孫長興抬起頭:「我感覺企業缺的是施展拳腳的場地,還是之前說的,這個車就算造出來,擱哪兒飛?」
喻一孫長興的發言把大家的思緒再度拉回,
核心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但鄭主任卻有一絲欣慰:「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空域的問題。」
「上級的指示很明確,支持在某些城市建立試點。」
「開放部分空域,用來測試和運行低空飛行器。」
孫長興喜出望外:「是嗎?」
「我們發展委已經在落實了,我們準備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叫低空司,專職負責此事。」
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孫長興只想聽這一句。
本來會議的氣氛很沉重,一來是因為工作停滯不前,二來還有鷹醬的追趕。
不過現在看來,鷹醬窮追不捨也不是完全的壞事兒。
至少可以讓國內感到緊迫,加快步伐。
如果不是MBIB這檔子事兒,開放空域這種複雜的工作恐怕還要拖上很久。
「鄭主任,你既是空軍,又是無人裝備的論證專家,以你的角度看,這個試點的地點定在那裡比較好?」
「錢江!」
面對鄭主任的提問,孫長興脫口而出。
沒有任何的猶豫。
錢江是大型城市。
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又不像首都一樣,各方面存在諸多限制。
發展空域試點再合適不過了。
最關鍵的是。
錢江有晨盾,在這裡開放空域,就像給晨盾插上了翅膀。
孫長興都能想像,一旦錢江能自由飛,陳晨不得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