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離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洞察神技相當實用,他準備在把此技能升到滿級之後,再開啟新的技能。

  詞條聲名鵲起:指的是張進不惜用自己功勞來換取肖隊長烈士待遇,這個世界上以自私自利的人居多,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像張進這種仁義舉動,他的無私行為獲得了更多人的崇拜、尊重!

  詞條道心種魔指的是他修煉的功法,這功夫只有歷代邪帝方能修煉,雖然不知道現代是否還有聖門,但張進這邪帝是當定了的!

  詞條言而有信指的他答應蕭隊的事情確實都做到了。

  詞條為國效力指的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他首創了利用舊時代在軍統有一定地位,經過改造後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真心悔過的特務人員建立軍統檔案情報的辦法;第二個方面是他捕獲了特務王振凱、王君!

  詞條亦正亦邪指的是他雖然是聖門邪帝,但內心仍然是正直的!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正與邪,善與惡並不是絕對的!

  不同於歷代邪帝,他本就是有系統的人,《道心種魔大法》再好,對他而言也不過是一門功法罷了!

  此次來岐山,張進既有收穫也有遺憾:收穫之一是得到了《素鼎錄》這件寶物,《素鼎錄》是古董界公認最厲害的秘籍,不僅可以用於鑒寶,還可以識破種種造假手段!

  古董界雖有五脈,但從許一城承任五脈掌門人之後,便以許家為主;他擁有《素鼎錄》,也等於擁有成為五脈掌門人的資格!

  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在五脈之人面前,證明自身實力足以擔任掌門人的契機!

  「該如何尋找這個契機呢?」

  張進感慨。「前世多關注《古董局中局》就好了!」

  收穫之二則是得到了《道心種魔大法》,系統梳理了武學體系,增加道心,同時也修煉出魔種!

  聖門規則是得《道心種魔大法》者為最高領袖--邪帝!

  聖門在唐朝初年尚有兩派:「陰癸派」、「花間派」;六道:「邪極宗」、「滅情道」、「補天閣」、「天蓮宗」、「魔相宗」、「真傳道」。

  歲月變遷,到了明朝初年,到了明朝初年,則只有陰癸派的傳人赤尊信、魔相宗的傳人龐斑登場;兩人火併一場後,赤尊信受了重傷,臨死之前傳功給韓柏;龐斑則是與浪翻雲在攔江島一戰中雙雙破碎虛空而去!

  張進忍不住浮想聯翩,明末吳三桂借兵平賊的風格,倒頗有魔相宗曲線救國的風格,不知他是否魔相宗傳人!

  「從漢武帝執政時期到現在已經有二千多年,不知道此界是否還存在聖門中人?「

  他能有如此收穫,都與許和平有關;俗話說得好,有因必有果!

  張進拿了許家的家傳寶物《素鼎錄》,也介入到他與木戶家的千年恩怨之中!

  除了收穫之外,還有遺憾!

  本已經與世無爭的張楚蘭,卻因為自己的到訪,慘死於特務之手;讓他驚覺原來看似平靜的生活,實則暗流洶湧!

  蕭隊長的死,更讓他感嘆細節是魔鬼,生死成敗往往就在一瞬間!

  雖然代價昂貴了些,但對於張進來說,這些經驗教訓都是寶貴的財富!

  ……

  次日一早,張進早起,梳洗完畢後用餐。

  突然聽到「咚咚咚」的敲門聲,他起身開門。

  原來是郵遞員來送信。

  郵遞員核對了張進的身份信息後,遞給他一封信。

  張進打開信件觀看,原來這封信是胡隊長寫的,縣裡近期準備中醫比賽,他雖然人在外地,但因為名氣太大也被推薦參賽。

  這次比賽為選拔賽,優勝者將代表縣裡參加省城舉行的複賽。

  「比賽時間將近,看來這次真的要回林虎去了。」

  他這次來歧山,是和袁學文、李建朋一起來的。

  現在要回去了,他也想跟他們一起回去。

  「學文,我們回林虎吧?」

  「好啊,我沒異議。」

  「那我們用完早餐去3隊找李建朋,問問他跟不跟我們一起走?」

  「好的。」

  ……

  3隊,他們找到李建朋。


  袁學文說。「我們要回去了,你跟我們一起走麼?」

  「張進,我想回家過年。」李建朋頓了片刻後說。「我媽年齡越來越大了,家裡兄弟姐妹又多,我想多為家裡出一份力!」

  類似李建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其實並不罕見,插隊知青生活比較自由,並未限制是否留在當地過年,有部分知青選擇回家過年。

  「好的。」

  袁學文插話。「你這次回去了,還會回林虎麼?」

  「說實話,我不太想回去了,留在鄉下當個農民沒意思!」李建朋搖了搖頭。「這次回城,我想尋找留下的機遇!」

  「你也別太灰心了!」袁學文勸說。「廢品收購站缺人手,還有窖廠年後也會開始生產,這些都是發展機遇啊!」

  李建朋沉默不語。

  袁學文還想繼續勸說,被張進打斷。「算了,人各有志!」

  「我們相處大半年時間,你也幫了我不少忙,走之前去吃頓飯,就當是我給你餞行吧!」

  「這怎麼好意思呢?」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張進回應。「俗話說得好,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也許我們還有江湖再見的一天!」

  袁學文拍了拍手。「張進,這番話說的很好啊!」

  李建朋面露感激表情。「謝謝你的理解與支持!」

  「客氣了,今晚讓我們不醉不歸!」

  「好的!」

  張進、袁學文、李建朋三人約定,就在蔡家坡鎮火車站上車。

  蔡家坡雖然在行政編制上是鎮級,但早在1953年就通了隴海鐵路。

  這次旅行行程將近三千里,一路要經過西京、鄭城、三晉、京津、東北。

  他們到鄭城的時候,再轉通行東北的火車。

  雖然同坐一輛列車,但目的地不同;在途經49城的時候,李建朋會先下車。

  ......

  火車到49城的時候,李建朋揮手跟張進、袁學文離別,兩人目送著李建朋離去。

  袁學文感慨。

  「人生就是如此,聚少離別多啊!」

  張進沉默不語。

  李建朋可以回49城過年,但張進不打算回去,正如袁學文所說的,7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回去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