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這貴人做的,真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明跟伊藤次郎交代著詳細的銷售策略。

  他前世作為各種智商稅產品的受眾群體,沒見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可能實操不行,但理論上絕對是槓槓的。

  聽得伊藤次郎一愣一愣的,嘴上直呼斯國一。

  「對了,回頭虎子給我拿瓶第一批次的成品,我帶回去有用。」

  顧明正說著,只聽舞台處鼓掌聲陡然大了起來。

  扭過頭一看,是自家團長辛民和蘭姐登了台。

  對於這兩位山里紅劇團的資深成員,撫松公社的人也是認識的,知道這兩人一上台,保準是重要節目。

  再轉過頭,李虎眼巴巴地望著自己,時不時看向舞台。

  看似人還在這兒,心已經飄到舞台上了。

  「走吧,咱一塊過去看,這還是我到縣劇團做的第一個節目,你們屬於第二批觀眾。」顧明鬆了口。

  李虎和伊藤次郎二人聞言,頓時又擠了回去。

  有虎子開路,再加上旁邊跟著個顧明,大家也很識趣地讓出一條道,讓三人到了舞台最前方。

  這會兒開場已經過了,原本嘈雜的演出場地變得極其安靜,只能聽見台上兩個演員的對話。

  見一個個昂著頭目不轉睛看著台上,顧明心中有了底,這是進入到了節目的節奏里,至少開場沒冷了。

  「還沒來?媽呀,姑娘來了,哎,咋不動呢,看錯了,塑像。」

  辛民走到王玉蘭身邊,隨意拍了一下:「這傢伙修得像真的似的。」

  「哎呀。」王玉蘭叫了一聲。

  辛民嚇了一跳,屁滾尿流就往後跑,嘴上還沒閒著:「媽呀,活了?不好,準是我兒子那對象,趕緊走。」

  「站住!」

  王玉蘭喊完,又對著台下觀眾說著自我獨白:「這小子,準是把我當成姑娘了,我得問問。」

  「我說小伙子……」

  台下在辛民拍了王玉蘭,被後者嚇得屁滾尿流的時候,就鬨笑了起來。

  作為觀眾,他們是處在上帝視角。

  兩個角色互相不知道身份,可他們知道,這種信息差就出來了。

  那種凌駕於角色之上的優越感,再搭配上詼諧的動作和逗樂的台詞,節目的戲劇效果自然而然就讓他們代入到故事中了。

  辛民和王玉蘭聽到觀眾的笑聲,心中頓時大定,更添了幾分信心。

  「小伙子?」

  「你姓?」

  「徐。」

  「對,正是,我說小徐子。」

  「這傢伙,五十八了,嘿,小徐?」

  辛民不愧是老演員,演起這麼個蔫巴老頭活靈活現的。

  觀眾們看過的經典節目不少,但如此接地氣,貼近自己生活的節目,愣是把他們給逗得大牙都呲出來了。

  台上兩個角色,他們甚至能從自己身邊找出類似的人物來。

  演出來的故事,就顯得真實無比。

  「哈哈哈,真有意思,你說這倆人待會兒要是知道對方身份了,會咋樣?」李虎嗑著瓜子,跟伊藤次郎興致勃勃地聊道。

  「我猜不出來,但是這節目不是顧君做的麼?直接問他不就好了。」

  伊藤次郎和李虎同時看向一旁的顧明。

  「滾犢子,自己看去。」

  顧明擺手,劇透可不是啥好事,老實說辛民演出的效果比他預期的要好很多。

  儘管不如他印象中的本山大叔,可至少有七成功力了。

  這就不少了,本山大叔在小品這塊,尤其是東北背景,能達到他那個效果的全國都找不出第二個,屬於是天縱奇才。

  演技上也由於他的喜劇屬性被低估了太多。

  《馬大帥》里本山大叔的表演可以這麼說,摩根弗里曼在他面前都顯得表演痕跡過重了。

  還有那部《落葉歸根》,一度讓顧明看得又哭又笑,說是國內最好的公路片都不為過。

  在人群之外,不遠處還有幾名衣著整潔的公社幹部正遙望著舞台。


  整個公社大半的人都來看演出,他們自然得親臨現場,以防萬一。

  他們聽台上演員的聲音不太清,心裡也急躁,只是陷於身份,不好湊到台下跟大家一塊擠。

  「這山里紅劇團推出的新節目看來挺有意思,不然群眾的掌聲也不會這麼大。」書記感慨道。

  「我可知道個內部消息,這新節目就是以前咱們文宣隊的小顧攢的,義演能放到前營大隊,也是他給安排的。」主任笑道。

  這個內部消息,頓時讓在場的幹部面色各異起來。

  對於顧明這個公社目前名氣最大的文化人,他們自然不陌生。

  曾經他們覺著李虎和伊藤次郎的中日友誼才是重點,現在回想起來,顧明何嘗不是公社不可多得的資源。

  「顧明確實是個人才,自打他去了山里紅劇團,也帶著縣劇團湧現一番新氣象,我估摸著往上走是早晚的事。」童書軍不緊不慢道。

  他話里的意思很清楚,想留住顧明,就憑公社這點舞台,根本不可能,不光他們,縣裡也難。

  所以做好順水人情,才是他們該做的。

  至於縣劇團的新氣象,這就是當局者迷了,隨著文化政策的鬆綁,全國文化界都開始欣欣向榮。

  顧明也只是在背後助推了一把。

  「童秘書這話說得沒錯,像這種本地走出去的人才,我們應該維繫住感情,關鍵時刻說不定就能給咱們公社帶來幫助。」

  「就比方說顧明同志的《棋王》,故事裡的背景正是咱們撫松公社,裡面關於撫松的景色描寫,讓許多讀者都感到嚮往,上級領導也是特意有表揚我們撫松的人文培育。」書記直接給定了調子。

  一時間眾人紛紛點頭,有心思的沒心思的都對顧明打消了想法。

  真以為被省市關注的前營大隊,開展副業組的事情他們不知道?甚至於顧明和伊藤次郎的關係過近,都不是沒有端倪。

  但在不涉及紅線的時候,顧明展現出的個人價值,值得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畢竟如今時局之搖擺,誰也不知道接下來華夏會走向何方。

  「我去找顧明聊幾句,好歹咱們公社文宣隊是他娘家,看看能不能傳授點先進經驗。」

  童書軍找了個藉口,就朝顧明的方向走去。

  眾人對視一眼,眼神藏著羨慕,這姓童的運道真是非凡,臨時參加文宣隊新人選拔,都能選出個潛力股來。

  這貴人做的,真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