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是個好孩子,可惜留不住
咚咚!
嘎吱一聲,顧明推門而入。
辛民正端詳著桌子上的報紙,根本沒抬頭:「小蘭,我這茶水自己會添,你忙你的就行。」
「蘭姐估計是抽不出空,我來吧。」
顧明上前端起茶壺,沏了兩杯茶水。
辛民猛地抬頭,看到是顧明那張笑臉,頓時樂道:「你小子回來也不提前吱一聲,跟我搞突然襲擊是吧。」
說著,他站起身,來回打量著自己這個愛將,拍了拍胳膊:「行,沒缺胳膊少腿,出去一趟還賺了好大的名聲,現在出去演出,我這個團長都不如你的名頭好使。」
「我這名頭再大,也是您手底下的兵,就跟那孫猴子似的,再大的能耐也得聽師傅唐僧的話,不是麼?」顧明笑道。
「你啊,嘴皮子比筆尖子都溜。」
辛民眼角的皺紋都笑了出來,指了指顧明:「事情辦得怎麼樣?」
「挺順利,付老師幫了很大的忙。」顧明說道。
「嗯,那就行,回頭再把他的工作關係給調過來,你有什麼不方便的差事都可以交給他去做。」
辛民點點頭,他能同意把付城給調來,純粹是看在顧明的面子,就當是給後者配備了一個助手。
「另外,我之前跟您提過的新本子,趁著這回來的火車路上,給攢出來了,您給瞧瞧。」
顧明說著,把筆記本拿了出來,翻到其中一頁遞了過去。
寫詩、作文章對他來說都屬於業餘活動,本職工作自然也不能落下。
「要不說你們年輕人腦子活,這新節目說整就整,我們以前在老節目上能做出創新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我看了《華夏青年報》,上面那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也很不錯嘛,回頭讓楊紅唯練練,一樣能作為咱們劇團的節目之一。」
辛民感慨著接過本子,起初還只是隨意地在看,慢慢就扶了扶老花鏡,變得認真了起來:「《老有少心》,這名字起得有點意思。」
顧明坐在一旁,老神在在地喝著茶,並沒有絲毫擔心。
他拿出來的這個節目,便是90年春晚上本山大叔首次登台表演的小品《相親》。
事實上,這個小品在88年春晚,就被受到春晚邀請的本山大叔給帶過去了,當時的名字就叫《老有少心》。
可惜當時春晚小組有位編導覺得作品裡東北土話太多,南方觀眾容易接受不能,需要修改,但馬上就要過年,時間上根本趕不及,也就錯過了這次機會。
一耽擱就是兩年。
他也有考慮過陳小二的作品,可仔細想了想,這位的作品規整是規整,但東北味兒不夠濃。
放在縣劇團這個面向大眾的下沉市場,可能沒那麼好使。
也就是所謂的不夠接地氣。
畢竟露天舞台不同於電視節目,後者的表演局限在小小的電視機屏幕里,觀眾可以仔細體會到表演上的變化。
前者更需要台詞上的包袱,去帶動起全場的氣氛。
辛民看到最後,直拍大腿:「這本子真好,老少皆宜,而且也沒有落入俗套,就算拿到正式場合也不虛。」
很多節目在鄉下表演得很熱烈,可到了關鍵場合,根本上不得台面。
辛民的一顆心也是放了下來,他就擔心顧明把心思全部都放在了文學上,文藝這塊給落下了。
這樣對全國的讀者而言是件好事,但作為文藝從業者,他更欣賞顧明在文藝方面創作的才華。
現在看來,天才果然不能用常理度之。
「就是這男女主角的人選,你有考慮麼?」辛民問道。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顧明笑了笑。
辛民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敢情這小子是把主意給打到自己身上了。
「我來?」
「昂,您年紀合適,表演經驗也豐富,咱劇團能挑起大梁的人非您莫屬。」
顧明給予肯定的回答,他倒是知道個更合適的人選,但這會兒人家還在遼省西豐縣劇團呢。
「那女演員呢?」
「蘭姐啊,她稍微扮點老就夠了,這叫老來俏,觀眾就得意看這種。」
真要是拽個老頭老婆子上台演黃昏戀,觀眾還不一定能看下去。
「你這是攢本子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想好把我倆包圓了吧,行,咱這也算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這回我就當這個廖化。」
辛民用手指虛點了點顧明,卻沒有絲毫不滿的意思,相反臉上還帶著笑。
這麼好的本子,能選用他來當主演,也是一種認可。
況且,整個劇團除了自己和王玉蘭以外,其他人上,他真有點怕撐不起來。
「這本子您再給潤色潤色,更符合咱們劇團的風格,這是我的弱項。」顧明說道。
讓他寫點能上檯面的東西,對他來說分分鐘,可要是面對下沉市場,就有點抓瞎了。
「不用,這個尺度就正好,再改反而味道就變了。」
辛民搖搖頭,他有這個自知之明,以自己的水準動了只能是畫蛇添足。
畢竟這可是經過春晚小組精心雕琢過的本子,哪怕他不知道,也能看得出好來。
「那咱們明天就開始排?」顧明問道。
「成。」辛民點頭贊同。
不多排演些時日,他心裡還擔心把握不住呢。
「對了,這回我和付城從杭城帶了些當地特產會落淚,特意給您留了一份,待會兒我讓付城給你送過來。」
顧明撂下這句話,就出了辦公室。
這人情他不需要拿,留給付城正好方便跟辛叔聊入團的事宜。
「這孩子……真不知道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可惜啊太優秀了點……」
辛民看得出顧明的這點心思,他原本安排付城跟著前者,是想著顧明年紀輕輕,在為人處事上需要年長者看護著點。
現在看來,小顧屬於是七竅玲瓏心。
就是這麼好的人才,自己這兒怕是留不住。
憑藉對方的才華,往後的名氣只會越來越大,早晚會引起上級單位的注意。
自己能做的,只能是盡力托舉一把,給顧明和山里紅劇團留個香火情。
嘎吱一聲,顧明推門而入。
辛民正端詳著桌子上的報紙,根本沒抬頭:「小蘭,我這茶水自己會添,你忙你的就行。」
「蘭姐估計是抽不出空,我來吧。」
顧明上前端起茶壺,沏了兩杯茶水。
辛民猛地抬頭,看到是顧明那張笑臉,頓時樂道:「你小子回來也不提前吱一聲,跟我搞突然襲擊是吧。」
說著,他站起身,來回打量著自己這個愛將,拍了拍胳膊:「行,沒缺胳膊少腿,出去一趟還賺了好大的名聲,現在出去演出,我這個團長都不如你的名頭好使。」
「我這名頭再大,也是您手底下的兵,就跟那孫猴子似的,再大的能耐也得聽師傅唐僧的話,不是麼?」顧明笑道。
「你啊,嘴皮子比筆尖子都溜。」
辛民眼角的皺紋都笑了出來,指了指顧明:「事情辦得怎麼樣?」
「挺順利,付老師幫了很大的忙。」顧明說道。
「嗯,那就行,回頭再把他的工作關係給調過來,你有什麼不方便的差事都可以交給他去做。」
辛民點點頭,他能同意把付城給調來,純粹是看在顧明的面子,就當是給後者配備了一個助手。
「另外,我之前跟您提過的新本子,趁著這回來的火車路上,給攢出來了,您給瞧瞧。」
顧明說著,把筆記本拿了出來,翻到其中一頁遞了過去。
寫詩、作文章對他來說都屬於業餘活動,本職工作自然也不能落下。
「要不說你們年輕人腦子活,這新節目說整就整,我們以前在老節目上能做出創新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我看了《華夏青年報》,上面那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也很不錯嘛,回頭讓楊紅唯練練,一樣能作為咱們劇團的節目之一。」
辛民感慨著接過本子,起初還只是隨意地在看,慢慢就扶了扶老花鏡,變得認真了起來:「《老有少心》,這名字起得有點意思。」
顧明坐在一旁,老神在在地喝著茶,並沒有絲毫擔心。
他拿出來的這個節目,便是90年春晚上本山大叔首次登台表演的小品《相親》。
事實上,這個小品在88年春晚,就被受到春晚邀請的本山大叔給帶過去了,當時的名字就叫《老有少心》。
可惜當時春晚小組有位編導覺得作品裡東北土話太多,南方觀眾容易接受不能,需要修改,但馬上就要過年,時間上根本趕不及,也就錯過了這次機會。
一耽擱就是兩年。
他也有考慮過陳小二的作品,可仔細想了想,這位的作品規整是規整,但東北味兒不夠濃。
放在縣劇團這個面向大眾的下沉市場,可能沒那麼好使。
也就是所謂的不夠接地氣。
畢竟露天舞台不同於電視節目,後者的表演局限在小小的電視機屏幕里,觀眾可以仔細體會到表演上的變化。
前者更需要台詞上的包袱,去帶動起全場的氣氛。
辛民看到最後,直拍大腿:「這本子真好,老少皆宜,而且也沒有落入俗套,就算拿到正式場合也不虛。」
很多節目在鄉下表演得很熱烈,可到了關鍵場合,根本上不得台面。
辛民的一顆心也是放了下來,他就擔心顧明把心思全部都放在了文學上,文藝這塊給落下了。
這樣對全國的讀者而言是件好事,但作為文藝從業者,他更欣賞顧明在文藝方面創作的才華。
現在看來,天才果然不能用常理度之。
「就是這男女主角的人選,你有考慮麼?」辛民問道。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顧明笑了笑。
辛民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敢情這小子是把主意給打到自己身上了。
「我來?」
「昂,您年紀合適,表演經驗也豐富,咱劇團能挑起大梁的人非您莫屬。」
顧明給予肯定的回答,他倒是知道個更合適的人選,但這會兒人家還在遼省西豐縣劇團呢。
「那女演員呢?」
「蘭姐啊,她稍微扮點老就夠了,這叫老來俏,觀眾就得意看這種。」
真要是拽個老頭老婆子上台演黃昏戀,觀眾還不一定能看下去。
「你這是攢本子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想好把我倆包圓了吧,行,咱這也算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這回我就當這個廖化。」
辛民用手指虛點了點顧明,卻沒有絲毫不滿的意思,相反臉上還帶著笑。
這麼好的本子,能選用他來當主演,也是一種認可。
況且,整個劇團除了自己和王玉蘭以外,其他人上,他真有點怕撐不起來。
「這本子您再給潤色潤色,更符合咱們劇團的風格,這是我的弱項。」顧明說道。
讓他寫點能上檯面的東西,對他來說分分鐘,可要是面對下沉市場,就有點抓瞎了。
「不用,這個尺度就正好,再改反而味道就變了。」
辛民搖搖頭,他有這個自知之明,以自己的水準動了只能是畫蛇添足。
畢竟這可是經過春晚小組精心雕琢過的本子,哪怕他不知道,也能看得出好來。
「那咱們明天就開始排?」顧明問道。
「成。」辛民點頭贊同。
不多排演些時日,他心裡還擔心把握不住呢。
「對了,這回我和付城從杭城帶了些當地特產會落淚,特意給您留了一份,待會兒我讓付城給你送過來。」
顧明撂下這句話,就出了辦公室。
這人情他不需要拿,留給付城正好方便跟辛叔聊入團的事宜。
「這孩子……真不知道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可惜啊太優秀了點……」
辛民看得出顧明的這點心思,他原本安排付城跟著前者,是想著顧明年紀輕輕,在為人處事上需要年長者看護著點。
現在看來,小顧屬於是七竅玲瓏心。
就是這麼好的人才,自己這兒怕是留不住。
憑藉對方的才華,往後的名氣只會越來越大,早晚會引起上級單位的注意。
自己能做的,只能是盡力托舉一把,給顧明和山里紅劇團留個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