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為了這口醋,才包了這頓餃子
場地換到了操場。
一連三天時間,顧明每天都會準時在下午三點抵達。
又是攛掇學生站出來當眾朗誦詩歌,又是指揮著大家進行大合唱。
興致起來時,付城都上去來了一通二人轉。
爭取讓參加的學生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一時間顧明之名,傳遍了溫州大學生之耳。
可能有的人不喜歡詩歌,但不會排斥這種集體活動。
單是顧明所見,就有好幾對互相眉來眼去起來了,得虧這會兒風氣還沒有開放,不然他估計摟在一塊啃起來的都有不少。
「還有哪位同學要朗誦自己的大作?」顧明招呼道。
「我來。」
一位男同學站起身來,大步流星地走到場地中央,昂首道:「我鑽研詩歌已經有幾年了,這首是我近來雕琢之作。」
此言一出,大家頓時打起了精神,這是上來個高手啊。
連顧明都提前做好了鼓掌的姿勢。
「這位姑娘長得美,粗粗的胳膊,短短的腿。」
「看你一眼真後悔,你到底是個什麼鬼?」
男同學搖頭晃腦,吟詩一首後全場都安靜了下來。
這三天不是沒見過寫得爛的,但寫得這麼爛還這麼自信,頭一回見。
「呃,很有詩人張宗昌的風範,這位同學繼續加油。」
顧明很給面子地鼓了兩下掌,再多他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噗嗤~
圍觀的同學們鬨笑起來。
既然喜歡詩歌,那張宗昌便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他們自然知曉。
男同學雖然不認識張宗昌何許人也,但也聽得出顧明的調侃之意,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道:「你行你來。」
合著他連顧明是誰也不知道……
「哈哈哈,對,顧老師,你來一首。」
「大家都朗誦了自己的作品,您也讓我們開個眼唄。」
「沒錯,大家給顧老師呱唧呱唧。」
一時間,眾人都跟著起鬨,其中當屬付城嗓門最大。
不等顧明張口,鼓掌聲就響徹操場。
擦,這是你們逼我的啊。
顧明有些無奈,文抄公非他本意,奈何群眾呼聲太高。
他腦海思緒翻轉,冒出來一隻羊影。
「這樣,我朗誦一首新作送給大家,就當是我們這次交流活動的結尾。」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隨著顧明的朗誦聲,原本不捨得活動結束想要出言挽留的學生們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他們從未想過一首詩能浪漫至此,理想至此。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單單一句,便讓他們腦海中有了畫面。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去一個溫暖的名字;」
鄭紅晴目光痴痴地看著操場中央大聲朗誦的顧明,她曾經有過一個偶像,在兩年前仙逝了。
現在空白的內心,慢慢浮現出一個新的身影。
現場其他同學的樣子,比起鄭紅晴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首89年的詩作,提前十一年出現,帶來的震撼和感動絲毫不弱,甚至更強。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顧明的聲音逐漸消失,他再回過神來,面對的是一雙雙充滿狂熱的眼神。
哪怕是最不懂詩歌的付城,也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浪漫之處。
哪個國人沒有誕生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安逸生活的念頭?
唯有那位男同學,還想張嘴反駁些什麼,被一同跟來的同伴硬是給扯了回去。
就現場的氣氛,敢說句不好,是真會挨揍。
「顧老師,請問這首詩我們能不能發表到校報上,我想讓那些沒有來到現場的同學,一同感受到詩歌的魅力。」一個女生舉手道。
「當然可以,不光是你們校報,任何一個報刊想要轉發,我都歡迎之至,並且不要一分稿酬。」顧明大手一揮,豪氣道。
那點稿酬算什麼,頂了天十幾塊,遠遠不如傳播範圍加大帶來的名氣值錢。
別看現在變不了現,再過幾年,且看看。
鄭紅晴聽到那名女生的稱呼,卻是得意地揚了揚嘴角。
你們都喊顧老師,我可是喊過顧學弟的。
顧明回答了學生們一系列問題後,同樣沒忘了自己此行的最終目的,雙手下按讓現場安靜下來,說道:「我這一回來,也是為了付大哥的女兒,他閨女先天脫髮嚴重,已經到影響生活的地步了,聽人說溫州樂清這邊有個專治脫髮的大夫,希望大家能幫忙找一找。」
付城一怔,他沒想到這都扯到自己頭上。
可面對學生們一雙雙同情的眼神,他張張嘴,腦子還沒反應過來,哭腔就先出來了:「我替我閨女謝謝大家了!」
說話間,一個一百二十度標準深鞠躬。
顧明趕忙上前給扶住,臉上帶著悲情,心中卻是感慨,還是專業輔助配合著舒服。
這戲接的,比虎子強不知道多少倍。
「我們這麼多人,肯定會幫你找到的,付大叔。」
「對,我家就是樂清的,回去就讓我親戚幫著尋一下。」
「我認識《溫州時報》的記者,看看他能不能幫忙發一下。」
本就與兩人關係處深的同學們,一時間各個群情奮勇,有能力沒能力的都要幫忙。
付城抬起頭眼眶都有些紅潤了,看得大傢伙更是心酸。
「辛苦大家了。」
顧明雙手合十朝大家拜了拜。
待到人群散去,他才有空餘詢問:「剛才真入戲了?我看眼睛都紅了。」
「我一想到你都喊我大哥了,他們還喊我大叔,心裡就堵得慌。」付城嘆氣道。
鬧了半天,你是梗在這事上了。
「對了,你咋拿我打岔?」
「你說呢。」
顧明瞥了瞥付城稀疏的頭髮,一切盡在不言中。
隨著今天這場活動,顧明新詩作的消息不脛而走。
他也低估了這個年代大學生的傳播能力和範圍,無數個信件自溫州寄出,飛往全國各地。
這些學生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自己的感觸,以及炫耀自己成為這首詩的第一見證者。
一連三天時間,顧明每天都會準時在下午三點抵達。
又是攛掇學生站出來當眾朗誦詩歌,又是指揮著大家進行大合唱。
興致起來時,付城都上去來了一通二人轉。
爭取讓參加的學生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一時間顧明之名,傳遍了溫州大學生之耳。
可能有的人不喜歡詩歌,但不會排斥這種集體活動。
單是顧明所見,就有好幾對互相眉來眼去起來了,得虧這會兒風氣還沒有開放,不然他估計摟在一塊啃起來的都有不少。
「還有哪位同學要朗誦自己的大作?」顧明招呼道。
「我來。」
一位男同學站起身來,大步流星地走到場地中央,昂首道:「我鑽研詩歌已經有幾年了,這首是我近來雕琢之作。」
此言一出,大家頓時打起了精神,這是上來個高手啊。
連顧明都提前做好了鼓掌的姿勢。
「這位姑娘長得美,粗粗的胳膊,短短的腿。」
「看你一眼真後悔,你到底是個什麼鬼?」
男同學搖頭晃腦,吟詩一首後全場都安靜了下來。
這三天不是沒見過寫得爛的,但寫得這麼爛還這麼自信,頭一回見。
「呃,很有詩人張宗昌的風範,這位同學繼續加油。」
顧明很給面子地鼓了兩下掌,再多他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噗嗤~
圍觀的同學們鬨笑起來。
既然喜歡詩歌,那張宗昌便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他們自然知曉。
男同學雖然不認識張宗昌何許人也,但也聽得出顧明的調侃之意,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道:「你行你來。」
合著他連顧明是誰也不知道……
「哈哈哈,對,顧老師,你來一首。」
「大家都朗誦了自己的作品,您也讓我們開個眼唄。」
「沒錯,大家給顧老師呱唧呱唧。」
一時間,眾人都跟著起鬨,其中當屬付城嗓門最大。
不等顧明張口,鼓掌聲就響徹操場。
擦,這是你們逼我的啊。
顧明有些無奈,文抄公非他本意,奈何群眾呼聲太高。
他腦海思緒翻轉,冒出來一隻羊影。
「這樣,我朗誦一首新作送給大家,就當是我們這次交流活動的結尾。」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隨著顧明的朗誦聲,原本不捨得活動結束想要出言挽留的學生們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他們從未想過一首詩能浪漫至此,理想至此。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單單一句,便讓他們腦海中有了畫面。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去一個溫暖的名字;」
鄭紅晴目光痴痴地看著操場中央大聲朗誦的顧明,她曾經有過一個偶像,在兩年前仙逝了。
現在空白的內心,慢慢浮現出一個新的身影。
現場其他同學的樣子,比起鄭紅晴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首89年的詩作,提前十一年出現,帶來的震撼和感動絲毫不弱,甚至更強。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顧明的聲音逐漸消失,他再回過神來,面對的是一雙雙充滿狂熱的眼神。
哪怕是最不懂詩歌的付城,也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浪漫之處。
哪個國人沒有誕生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安逸生活的念頭?
唯有那位男同學,還想張嘴反駁些什麼,被一同跟來的同伴硬是給扯了回去。
就現場的氣氛,敢說句不好,是真會挨揍。
「顧老師,請問這首詩我們能不能發表到校報上,我想讓那些沒有來到現場的同學,一同感受到詩歌的魅力。」一個女生舉手道。
「當然可以,不光是你們校報,任何一個報刊想要轉發,我都歡迎之至,並且不要一分稿酬。」顧明大手一揮,豪氣道。
那點稿酬算什麼,頂了天十幾塊,遠遠不如傳播範圍加大帶來的名氣值錢。
別看現在變不了現,再過幾年,且看看。
鄭紅晴聽到那名女生的稱呼,卻是得意地揚了揚嘴角。
你們都喊顧老師,我可是喊過顧學弟的。
顧明回答了學生們一系列問題後,同樣沒忘了自己此行的最終目的,雙手下按讓現場安靜下來,說道:「我這一回來,也是為了付大哥的女兒,他閨女先天脫髮嚴重,已經到影響生活的地步了,聽人說溫州樂清這邊有個專治脫髮的大夫,希望大家能幫忙找一找。」
付城一怔,他沒想到這都扯到自己頭上。
可面對學生們一雙雙同情的眼神,他張張嘴,腦子還沒反應過來,哭腔就先出來了:「我替我閨女謝謝大家了!」
說話間,一個一百二十度標準深鞠躬。
顧明趕忙上前給扶住,臉上帶著悲情,心中卻是感慨,還是專業輔助配合著舒服。
這戲接的,比虎子強不知道多少倍。
「我們這麼多人,肯定會幫你找到的,付大叔。」
「對,我家就是樂清的,回去就讓我親戚幫著尋一下。」
「我認識《溫州時報》的記者,看看他能不能幫忙發一下。」
本就與兩人關係處深的同學們,一時間各個群情奮勇,有能力沒能力的都要幫忙。
付城抬起頭眼眶都有些紅潤了,看得大傢伙更是心酸。
「辛苦大家了。」
顧明雙手合十朝大家拜了拜。
待到人群散去,他才有空餘詢問:「剛才真入戲了?我看眼睛都紅了。」
「我一想到你都喊我大哥了,他們還喊我大叔,心裡就堵得慌。」付城嘆氣道。
鬧了半天,你是梗在這事上了。
「對了,你咋拿我打岔?」
「你說呢。」
顧明瞥了瞥付城稀疏的頭髮,一切盡在不言中。
隨著今天這場活動,顧明新詩作的消息不脛而走。
他也低估了這個年代大學生的傳播能力和範圍,無數個信件自溫州寄出,飛往全國各地。
這些學生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自己的感觸,以及炫耀自己成為這首詩的第一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