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離校
22歲的普通大學畢業生陳啟毅伏在桌前,青春四年如回馬燈般在他腦中閃過,不多時,陳啟毅便合上了雙眼,沉沉睡去。
今天是學校通知離校的最後一天,已經逼近下午三點,陳啟毅還在宿舍趴著睡覺,他們的桌子很小,僅僅正常趴在那裡就會占據旁邊室友的半壁江山。雖然平常都是他被攻城掠地的,但此刻卻再無人與之相爭。
昨晚的他一個人待在宿舍宿醉,是的,他的室友們都已經各奔前程了。
四年大學生活像是夢一般過去,畢業典禮仿佛還在昨天,面臨著即將遠航的明天,陳啟毅有種不太現實的恍惚感。
明明是自己棲息了四年的地方,陳啟毅此刻卻感到熟悉又陌生。諾大的校園裡剩下還和他相識的只有幾位專業課老師和為數不多的學弟學妹。
以往去趟離宿舍一百米遠的學校第二食堂就能遇見四五撥熟人,為了省去抬個頭的功夫還總是裝作低頭玩手機沒注意到對方,現在就算抬頭張望也難見熟悉的臉龐。
當時只道是尋常啊!
天漸漸暗了下來,陳啟毅也在前所未有的安靜環境下舒舒服服睡了個飽覺,如果不是胳膊和腿都已經麻到不能自已,他覺得自己能在這來個夏眠。
這是他第一次在宿舍的小桌子上趴著睡覺,因為他的床頭正靠著桌子,他從來都是直接躺到床上去的。這次是要離校,他把床鋪什麼的已經收拾好了,又突然困意來襲,不得已在桌子上就了范。
或許是沒有摩托車的呼聲的原因,陳啟毅感到這在校園的最後一覺睡得無比爽快。甚至有些感嘆原來趴在桌子上睡得舒服不只是在教室和圖書館啊。
簡單整理了一下,陳啟毅開始拎著大包小包往樓下去,他住在六樓,下去的時候沒有坐電梯,也沒有以9.8m/s²的加速度飛速下樓,這倒不是因為他有多留戀這無比漫長的階梯,而是他對明天還充滿憧憬,樓層也還不夠高。(六樓不是人體的極限,而是不配備電梯規定的極限)
到達一樓的陳啟毅大口喘著粗氣向人臉識別的閘機走去,走出宿舍門的他的背影真的好像一條狗啊。並不是致敬經典的電影情節,只是現在的他上氣不接下氣的狼狽模樣真的很像罷了。
到達樓下已然19點鐘了,陳啟毅的爸爸也剛好打電話過來。陳啟毅央求著父親晚些過來接他,雖然不解兒子做法,愛子心切的陳父也只是照做。
電話里坑坑巴巴的引導著爸爸開車來到宿舍樓下,陳啟毅也開始把屬於他的一切搬離這個住了四年的家。
他一直不太理解家的含義,覺得家就是家,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在那裡,什麼時候回到那個地方,就會有相應的場景和活動出現。不過現在要離開,他突然覺得這個地方,只在過去的四年是他的家,只在那個他熟悉的大家都在,亂亂糟糟的嘈雜環境中是家,離開了那些人,這裡就只是一間破屋子。
和父親收拾完行李,陳啟毅帶著父親去第二食堂吃了頓飯,這是陳父第一次來他的校園,也是第一次吃這裡的飯,不過他父親的第一次卻是他的最後一次。
陳啟毅其實挺愧疚的,早就想過要帶著家人逛逛校園,可卻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瑣事就一直耽擱到現在。甚至今天,也為了自己能多留戀會學校而讓父親這麼晚過來。也正是這麼晚,家人也都沒過來。
吃完飯要離開的時候,陳啟毅又假借著帶父親看看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地方的名義,讓父親開車再繞校園一遍,好方便他與這座校園做最後的告別。
一路無言,昏暗的燈光看不出什麼風景,不過陳父倒是看得蠻有興致,似是這種方式能和兒子產生更多的牽絆,能讓他和兒子更親近一些。
近視的陳啟毅坐在副駕一直看著窗外,風吹得他眼睛愈發乾澀,讓他不自禁地流下了幾滴淚,說不清真是風吹的還是太過於懷念,而且也不必說清。
隨著車駛離校門口,陳啟毅的心思也被拉得越來越遠。
今天是學校通知離校的最後一天,已經逼近下午三點,陳啟毅還在宿舍趴著睡覺,他們的桌子很小,僅僅正常趴在那裡就會占據旁邊室友的半壁江山。雖然平常都是他被攻城掠地的,但此刻卻再無人與之相爭。
昨晚的他一個人待在宿舍宿醉,是的,他的室友們都已經各奔前程了。
四年大學生活像是夢一般過去,畢業典禮仿佛還在昨天,面臨著即將遠航的明天,陳啟毅有種不太現實的恍惚感。
明明是自己棲息了四年的地方,陳啟毅此刻卻感到熟悉又陌生。諾大的校園裡剩下還和他相識的只有幾位專業課老師和為數不多的學弟學妹。
以往去趟離宿舍一百米遠的學校第二食堂就能遇見四五撥熟人,為了省去抬個頭的功夫還總是裝作低頭玩手機沒注意到對方,現在就算抬頭張望也難見熟悉的臉龐。
當時只道是尋常啊!
天漸漸暗了下來,陳啟毅也在前所未有的安靜環境下舒舒服服睡了個飽覺,如果不是胳膊和腿都已經麻到不能自已,他覺得自己能在這來個夏眠。
這是他第一次在宿舍的小桌子上趴著睡覺,因為他的床頭正靠著桌子,他從來都是直接躺到床上去的。這次是要離校,他把床鋪什麼的已經收拾好了,又突然困意來襲,不得已在桌子上就了范。
或許是沒有摩托車的呼聲的原因,陳啟毅感到這在校園的最後一覺睡得無比爽快。甚至有些感嘆原來趴在桌子上睡得舒服不只是在教室和圖書館啊。
簡單整理了一下,陳啟毅開始拎著大包小包往樓下去,他住在六樓,下去的時候沒有坐電梯,也沒有以9.8m/s²的加速度飛速下樓,這倒不是因為他有多留戀這無比漫長的階梯,而是他對明天還充滿憧憬,樓層也還不夠高。(六樓不是人體的極限,而是不配備電梯規定的極限)
到達一樓的陳啟毅大口喘著粗氣向人臉識別的閘機走去,走出宿舍門的他的背影真的好像一條狗啊。並不是致敬經典的電影情節,只是現在的他上氣不接下氣的狼狽模樣真的很像罷了。
到達樓下已然19點鐘了,陳啟毅的爸爸也剛好打電話過來。陳啟毅央求著父親晚些過來接他,雖然不解兒子做法,愛子心切的陳父也只是照做。
電話里坑坑巴巴的引導著爸爸開車來到宿舍樓下,陳啟毅也開始把屬於他的一切搬離這個住了四年的家。
他一直不太理解家的含義,覺得家就是家,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在那裡,什麼時候回到那個地方,就會有相應的場景和活動出現。不過現在要離開,他突然覺得這個地方,只在過去的四年是他的家,只在那個他熟悉的大家都在,亂亂糟糟的嘈雜環境中是家,離開了那些人,這裡就只是一間破屋子。
和父親收拾完行李,陳啟毅帶著父親去第二食堂吃了頓飯,這是陳父第一次來他的校園,也是第一次吃這裡的飯,不過他父親的第一次卻是他的最後一次。
陳啟毅其實挺愧疚的,早就想過要帶著家人逛逛校園,可卻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瑣事就一直耽擱到現在。甚至今天,也為了自己能多留戀會學校而讓父親這麼晚過來。也正是這麼晚,家人也都沒過來。
吃完飯要離開的時候,陳啟毅又假借著帶父親看看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地方的名義,讓父親開車再繞校園一遍,好方便他與這座校園做最後的告別。
一路無言,昏暗的燈光看不出什麼風景,不過陳父倒是看得蠻有興致,似是這種方式能和兒子產生更多的牽絆,能讓他和兒子更親近一些。
近視的陳啟毅坐在副駕一直看著窗外,風吹得他眼睛愈發乾澀,讓他不自禁地流下了幾滴淚,說不清真是風吹的還是太過於懷念,而且也不必說清。
隨著車駛離校門口,陳啟毅的心思也被拉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