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錦集這個名字,是父親請專門的人取的。專門的人員各司其職,社會分工是社會組織的前提,社會組織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人與人仿佛就是為了分化出適合的專門人員才存在於世的,你是能很好的理解的吧。
父親最為顧家,母親偶爾發發脾氣,但他們磨合了許多年了,他們鬧過離婚,起初母親覺得他們結合得太快,母親總將他當成半大的孩子,而父親處處忍讓著。他們在一起總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世代的悲傷。
從小時候起,我是個怯懦而沒主見的人,或者說我沒太多的情緒與感受。比及早慧的周三,她能記住很多事,我於童年總是一片模糊,這似乎一直延續到我青年時。我對於我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衣服鞋子之類,沒有概念,買東西全憑感覺。
我從小就很貪吃,什麼東西都想嘗嘗,吃得肚子都圓鼓鼓,任不甘心。這大約與周圍人的暗示有關。我從小是貪吃的,也不挑剔,什麼好吃不好吃都往嘴裡塞,你可以知道,我如此費勁地吞下一個龐然大物,以此來滿足他們的某種幻想,然後慢慢消化。
我要吃,我貪吃,某天我不想吃了。
其實也沒什麼,吃東西本就是消化的前兆。每每遭遇不公,我總會大哭以尋求公平的裁決,儘管大多數時候是無效的。我開始有選擇地沉默,不止把它當成一種手段,也是我逃避的一種方式,這很常見,就像那時我不能理解父親如此沉迷於一款如此簡單的遊戲,那是關於掛機後養成類的遊戲,他每天都會登錄。就像用手戳爆一個氣球一樣無聊。
在某些時候,別人並不在意你幹什麼,但有時他們會對批判裁決一事很有成就。
我要幫助別人的,無論在他們看來是否是對我好,我要接受他們的關心,接受他們的期待。
我明白過來,這不是我要的。我是在幫助別人,我要幫助他們的成就感,關心欲。在他們煩躁時,開導他們。我該這麼做,也有能力。
但我要什麼呢,我不是很需要他們的關心,我感受不到這是這樣的情感,又該怎樣感恩。我只知道我不需要。
這提示我的不同,我是受人期待的,我要接受這些期待。但我要做什麼,想要做什麼沒有感覺。就像對衣服,鞋子,熱熱的飯菜一樣沒感覺。
我一直希望有一個人能在我的葬禮上複述我的一生,告訴所有我不是怎樣,當作我最好的背叛。
很多人討厭我,我也是,它來源至我的內心,遺傳於我的父輩,也是我經歷的一部分,成長總要背叛過去。我成長了,仍有人喜歡我,仍有人討厭我,我看見,也拒絕一些事,也妥協一些事。
我開始討厭很多東西,少年的毛病莫過於自大與痛貶實時。我曾很討厭老師父母的居高臨下,我一直認為平等是交流的前提。但事實是,平等是要爭取的。
我曾和很多上位者頂嘴,先斬後奏的事也做過不少。然而我從不具備主動權,總是他們在寬容我。制度仍然嚴密,限制我的自由,自由在規則下,我一直被原諒。
我並非在譴責,這什麼無趣的世道,這愚昧的人心。這世道足夠好,也足夠普世,每天的維持是幾萬萬人的心血。我不該在正義的一方,與凡世分立,我是他們中的一員。
我顯得幼稚可笑,我不會妄想改變世界,做一個一怒焚天的夢,這與我的內心深處,與我的理論相悖。
我開始忽冷忽熱,對人如此,對是如此,我不能評價別人究竟是好是壞,這事裡的道理究竟又是什麼?
時過境遷,不因我在思考什麼而改變。我消化的東西,那是我想笑話的,我只是在幫助別人,我該幫他們消化惡劣,我要控制好我的食慾。
……
光線在變化著,音樂也和柔和,風也適時吹來,令人倦意。錦集表情放鬆,他停下筆,抬頭看著天邊,那裡是天青色。在他的世界,像就只剩下了窗,有的只是汽車的鳴笛聲,從不遠的街上傳來。他每天都能聽到,但今天又有些不同,今天的氣氛令他感到很舒適,他一旁的同桌在不停的打鬧,但他只是感到十分的清爽。
很快要上課了,教室里安靜下來。老師挺著個大肚子,把放音器別在肚子前,一挺一挺地,錦集覺得還挺可愛的,然後他笑著起立。
「老師好。」
課程來到下午,錦集看見窗外的陽光向教室內投下有一方陽光。在他想像里,這陽光像有了形狀,仿佛如一條來自古老時代的龍,游過滋滋發焦的閃著雷火的虛空,空氣里是甜絲絲的味道,它在房間裡盤旋,不緊不慢,隨著音樂起舞。它的爪下熠熠閃光,纏著幾乎實質的風,那一根根纖細的紋路,從它的指尖流過,它噴吐絲絲龍炎,矯健扭動,顯示著威嚴與神聖。它亦步亦趨,又似躊躇不前,像在舉行宗教儀式,每一步都是對無知者的慈愛。
這時應該是小提琴了,輕快的琴聲響起,空中也有金色的音符飄飛,錦集的手指飛揚,腦袋也有旋律地晃,他不由地閉上眼睛。琴聲高亢又婉轉,時時穿插著小顫音。
眼前的錦集也到午餐的時間了,他預備著,一下衝出教室。
……
又是一年雨季,錦集用手伸到雨點下,看水泥地積水上圈圈點點。錦集很想蹲下,在牆角找一點新綠,哪怕只是苔蘚,仍是雨幕遮蓋著一切,錦集更願意這是雨絲,像霧氣一樣,盈盈繞繞,這樣,他才能撐著傘,走過每一條街道,水汽霏霏飄到臉上。他亦想在竹林某處,聽鳥鳴,看竹葉上煙霧生,雖然他不會彈琴,但在他的想像里,他撥動著琴弦。
「這雨要下多久?」錦集想。他縮回濕漉漉的手,甩了甩。但老天爺像個頑童,雷聲愈來愈大,雨滴愈來愈重。
錦集擅長隨遇而安,於是笑容又重新在他臉上洋溢。他縮回咖啡店,在書包里找到一份雜誌,這是半月前他在報亭買的,在包里吃灰,他這麼想,邊翹著板凳,不安分地地折著書頁一角。他不時抬頭看看,店裡昏暗的燈光上已飛滿了蚊蟲。老闆娘在櫃檯擦碗,天氣很悶熱。
錦集腦袋雜亂亂,風扇突然響起來,他和老闆娘相視一笑。來這裡避雨的,還有還在外面屋檐下的她,還背著書包,有些執著地捏著,掄起,捋貼著垂下的書包帶子。
才注意到他的黑髮里閃著白髮,有銀白,灰白,偏黃,纖細而柔軟,像沒長好,一層一層,順貼地盤旋在他頭頂。他始終在屋檐下等雨,從未向店裡看過一眼。他站得很正,沒用一隻腳支著,沒太急切的情緒,好像這雨也在他的預想中。他叫惟丏。
在他們學校惟丏是個奇人,當然這是庸人所認為的。他成績永遠優異,而老師對他多有包容,他學究而固執的性格是出了名的。他在校園裡幾乎不與任何人打招呼,一直以來常是半低著頭,走起路來飛起來般快。幾乎任何時候,他臉上都帶著某種陰影,加之他神一般不可撼動的年級第一,校園裡常傳他的流言,比如他家世如何,莘莘學子在面對學神時竟也有了愚昧的樣子。這流言是從最偉大的變革開始的,上到戰亂,下到計劃生育,但倒不全為空穴來風,不少有理有據。
他故事發生的地方,也成為校園的打卡聖地,人們對他幾乎有盲目的崇拜。謠傳中,他顯的狂妄和自信,他在課上和老師據理力爭,以至於到與老師賭噘,驚得班上的人紛紛勸架。許多學生以與他交集為傲,並將他的話曲解後散布,這不怪他們,畢竟他們沒懂他究竟什麼意識,只好就自以為。至於他的情愛方面的緋聞就更不用多說,他有多少愛而不得,只是他溫柔待人,而使人想入非非。他生活中又是怎樣,也有諸多猜測,又說他博覽群書,又說他精通外文,他融會貫通,是為奇才。有憤憤的說他屬於悶騷類型,沽名釣譽,輕慢無禮。更有說他家族傳奇,到他這裡屬落寞……他是如此具有神秘色彩,寄託了全校的幻想,與他本身是怎樣,就顯得不足道了。
他的名字錦集自然早有耳聞,更多時候是在市圖書館的借閱卡上,嗯,他的閱讀足跡廣泛。
漸漸的,也許是老師校長與他達成某種契約,他已可不按時到校上課,更接近自學的狀態,但他的名字仍在學校光榮榜上高居不下,表彰時也從未缺少。他已成為默認第一,甚至是計量單位。
錦集曾參加過一次讀書分享會,少見的發現惟丏也在參賽名單中。
活動的前奏是以討論小組的形式進行一下文學交流,錦集討論時會不專心,去關注惟丏的發言了。其實他幾乎很低調了,然而他的名氣太大,經常會因他的到來討論中斷,然而求他發表高見,有時甚至是發言者被打斷,而以請他發表意見,他總是擺擺手,這時他臉上不再有那種冷峻的陰影,微微含笑著。但聽一會兒後他眉間的皺紋會皺起,眼睛也更清澈,還是半笑退出,又加入一個小組。以上情節重演數遍。
這樣的活動舉行過幾次,他偶爾會半途來,半途走,但仍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在大家的強烈反應下,他終於有些靦腆的站起,但那層微小的害羞,立刻向薄紗般被接去。他發言時也不在微笑,眼裡一如以往的陰冷,現在可以說是風平浪靜。周圍都安靜下來,他的發言沒有太多情緒,但也絕非冷冰的機械感,他只是平淡的闡述一個概念,他也許在細心的注意著我們的表情,太生澀的詞,他也會用其他的話語代替。
但他絕不是做似是而非的比喻,儘管不準確的比喻也許會更通俗,他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錦集都能聽懂,但連在一起就變得複雜。他立刻調整自己的發言,錦集意識到這道理的內核的簡單,但是又是怎樣簡單又說不清。他發言結束後,一位在日常中較為活潑跳脫的學生,實際上是活動的主持,用他的話複述一遍,裡面添加了許多通俗的比喻和情緒化的語句,更是採用了一二三,排序的方法
但惟丏有些嬌羞地說,這不是那個意思。
主持人打哈哈,又自嘲的開玩笑,然後把意思反過來講一通,「意思是這個意思,但話不能這麼說。」,惟丏又急著站起。
周圍的人都鬨笑起來,主持人也訕訕笑著。
後來的討論大家也就不強求惟丏發言了。
至於讀書推薦的獎項,自然是《雙節棍》比不過《我給祖國獻石油》,但他從來很平靜,沒有認為這之中有多少不公平。
現在雨淅淅瀝瀝的停下來。
……
早在高中時,錦集就見識到惟丏的固執。那是百日誓師大會學校請來教育專家,在學校大禮堂,錦集找到自己的位置,無法忘懷曾經的周三,他選擇在靠前的位置,以期忘懷。
這種活動,心理輔導少不了,於是其中一個心理教授現場為同學們放鬆心情。
找人談自己現在的狀態時,他也許是想找一個特殊的人,那無論答案是什麼,能周旋的空間會大很多。他像抽風一樣,點了全級第一,更不巧的是惟丏那天也在學校禮堂。
於是惟丏在的那個位置,被一群全校第二第三的學生圍住的位置,他的身形顯得暗淡,深色的校服有些大,但還是貼在他身上,更襯得他身板瘦削,他的眼裡依然清澈,也許今天他本就是想找個答案,全場的人物,這包括早有耳聞他大名的那些老師,都有微微的期待。
他的臉色平靜,沒有一點意外,全然接受了全場期待的目光,他的話里仍不見情緒,儘管他在抱怨。
「我不知道我們還在學校幹什麼?」
毫無疑問,這引起了全場譁然,但畢竟他的風格怪異,早已為大家熟知,於是這只是幾乎很短的一瞬,人們又沉浸在於感悟它的牛逼,而沒再思考什麼。
這樣的情景令他有些不自在。錦集甚至認為,他連這都有預料。他咬著嘴唇,以微小的動作,只是含著他很曖昧的微笑,他也許想補充什麼,但還是等著台上的老師回應。
老實說,那位老師明顯有些出乎意料地問,為什麼呢?
他像回答早準備好的答案,沒有一點厭煩,「該學的已經學過了。」他停一下。「在學校沒有更好地複習。」
這樣的小插曲,由老師的下一個提問終止。
但這樣有些耿直和某種意義上的虔誠與懷疑,還是讓錦集印象深刻。
……
安逸是錦集從小玩到大的好兄弟,這時坐在錦集旁邊,安靜地半靠在軟塌的海綿椅上,聽到這樣的回答,只做了個傾斜望去的動作。如果不是這樣,錦集不會知道他自始至終都沒看過惟丏,然後他又直視前方,微微皺著眉頭,又微微頷首。錦集知道他沒有發呆,他對別人的發言從來很重視,他也許在肯定什麼?
安愚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從兒時起,他就經常能重義氣,而且一本正經。
錦集和安愚小時候在鄉下,如果犯了什麼錯誤,被留守的老人們抓住,轉而被告訴父母,在挨打時,若問其錯沒錯,往往一般孩子一邊哭得臉縮成一團,一邊大聲說錯了,然後就可以被放過,過幾天又生龍活虎。但安愚幾乎是低頭,沉默不語,同樣的情況還在貪玩後耽誤了工作作業時,小時候常用拙劣的演技與謊言含糊,但老師,常不會細細分辨,罰站一會兒就一個個的來問原因和補救辦法,安愚又是低頭不語,即便他開口了,也是講實話,從來是如此的客觀,好像並非是他在這裡。
別人說,「今天早上是……」一大堆,總是就想說明這是客觀原因造就的。
安愚沉默一陣,忘寫了或忘帶了,甚至是後者,他會恥於說出,而去說前者,令學校老師哭笑不得。
他的耿直一直延續,周圍人常常以此來逗他,被弄生氣了,他只是突然冒出一句「不是不是,是在……」嘟嘟囔囔,很快淹沒在笑聲中。
他往往說不過別人的歪理,只會說本來就是。
他這樣的性格,常使他在別人面前像個憨憨,實際上這也是他的外號。錦集常覺得自己要給他氣死,也跟他講過,老師還是更喜歡嘴甜的學生,或者做人還是要靈活點。錦集的話,實際上所有人的建議他都會聽,哪怕與他有過節的人。就像被家長批評後很少犯錯,像他再沒忘做作業。
他嘟著嘴,也改變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錦集對他說人們討厭太耿直的人,就像有時他們會更喜歡謊言,但不管怎樣,你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他聽進去了,錦集知道,也知道他什麼道理都懂,於是不再過多摻和他的事,只是偶爾別人太過分,出面幫他擺平。
錦集有擺平的能力。他從小一直是班長,但他與這個職務沒有太多熱心,他是很擅長恩威並施的,也懂得施於一點小惡,頗有一毛利天下的智慧,但在矛盾衝突中總能說服對方,這靠的是他遵守了該有的機制,規則。他也經常組織諸如在教師節向老師問好,參加學校籃球比賽,提高班級凝聚力,參與感的事。
總而言之,他有能力,成績優異,自帶一些光環,施以小惡,讓他有一定話語權。在全校都如此,後來他沒當班長,但從來把利益看得淡,也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
安愚則一切都顯得中規中矩,一切都像中等偏上,他從來不開玩笑。他是在班級上可有可無,但有些不可忽視,他從不輕易報名一些活動,他不會輕易吹噓自己某方面如何厲害,一旦他那麼做,必然是一鳴驚人。錦集與他幾乎形影不離。
食堂操場路上你都可以看見這一幕,安愚安靜地在一旁,一群人圍著錦集,但錦集清楚他最好的朋友還是安愚。
還有比他更忠誠的朋友嗎?什麼活動錦集不參加,安愚一定不會,即使他能獲得很好的名次。這對錦集而言像是負擔,但他從來樂意帶著安愚參加活動,然後看著他獲得極好的成就。
於是安愚擅長的事漸漸很多,他做什麼事都能做得很好。但他從來不將他的毛筆字的水墨畫和素描,給人展示。往往是錦集來找他的作品,有意在別人面前讚揚,但安愚總低著頭,他不是害羞,而是一種奇異的高傲和對錦集的不滿,他不喜歡出風頭。錦集明知故犯。
高中時,錦集絕非天賦非常好的人,他漸漸吃力起來,都是安愚基礎非常好,加上錦集技巧性的輔導。
他已從下面慢慢露尖。高考那場,他的分數已在超越錦集二十分。
錦集擔心他會為自己改志願,特地從始至終未透露自己的意向,安愚也沒問。發榜時,錦集問安愚考的哪所,並想自己太自作多情。
他們在同一所大學,錦集由衷地高興。
……
在每周和安愚在小吃店裡相遇時,那裡作為學校據,討論惟丏的學生總是大有人在。
錦集於安愚在見面時,錦集總會看安愚新的寫生與字畫。雖然錦集什麼都不太懂,但也會問問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了解安愚最近又都幹了什麼?
偶爾錦集回想這位學了三年理科,成績也高的離譜的同學,居然學了歷史,他對歷史的興趣,儘管境界早就知道,但畢竟他理科分太高了,相較下他的歷史分不夠看,而且他也從來是悶聲於研究教材,錦集於他的指導也只在技巧性方面,他也沒有在日常中談起自己的見解,那樣驚起一灘鷗鷺,所以錦集在聽見他學歷史的時候還是挺吃驚的。他也有些意識到,儘管他和安愚從小玩到大,但他對於這個悶油瓶還不夠了解。
他有點害怕,試探地問安愚他對此興趣的進程,得到是從小學就有的興趣。在他未曾注意的時間裡安愚的靈魂發展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那你化學呢?」
「化學我做得好,歷史我願意去做。」
錦集砸砸嘴有點無可奈何的笑笑。
然後他又聽了聽安愚的近況,著重在他與同學室友的相處和他老師的性格上,他只是引導安愚那麼說。錦集像一個試圖了解未知之地的探險者,這樣的閒聊有助於他愉悅自己,他時常給出建議,欣賞自己的聰明才智。
「說回來「,旁邊的女生嘰嘰喳喳討論惟丏。」我們學校第一也在這裡啊。「緊急說。
安愚望著錦集,這麼些年,他已經能在錦集面前把玩桌上的水杯,並一臉為君傾耳聽,錦集甚至覺得他有些看你能說出什麼花樣的質疑,而錦集就像在做一個示範,微笑著對抗安愚的質疑,實際上他不能每次都做得很好。
在那邊的女生的笑聲中,錦集用手輕扣桌面,這是他在安愚面前的習慣。在他面前,錦集顯得鄭重一些。
「聽說他開學沒來聽過幾次課,也就開始是在每天準時到達,後來漸漸就只上古文課了。」錦集理所當然的將對方作為談資,頗有些洋洋得意的說,」上外國戲劇教授在課上把他的名字念成了』丐『,他沒有當場發作,應該是習慣了,到後來老師在課上還又一次念錯了字之後,他就沒怎麼去上課了。「錦集就是這樣的他並不認為如此的時偏要這麼說,但他總是分不清自己的目地的,無論你說什麼,也許都會讓他疑心。
」他就是這樣的人。「安愚不做任何評價。
」這才上大一,但是曠課過多,他很快就被校長約談吶,這次模辯上,他表現優異,散文也獲得國家級文學獎,但這大約不抵他的罪名的,「錦集特地停下看安愚的臉色。
安愚凝重了些,也沒有再把玩手裡的杯子了。
」我們高中時聽說他祖上有考有據,這次是有證明了,是真的。「錦集又停一下,」所以呵,他家族裡的赫赫的名聲,也許把校長都嚇著了,所以他就被默許可以不來上課了。前陣子不是考試嗎?他又是全優啊,全校第一,大二大三的學生都沒考過他。「緊急滿意的一口氣說完。
安愚那邊猶豫一下,還是開口問,」老師們對他這種行為怎麼看?「
」還怎麼看?據我所知而言,都是不以為忤。他是得罪光了那群人了。「
」嗯「,安愚低下頭,錦集看不清他的表情。
錦集於是背靠在椅子靠背上,把兩雙手卡到身後,看著安愚背後窗戶外面開放的楊花,在水都,這是很常見的,又想到大學沿河上有許多小洲,這時節的景色應該很好看吧,哎,江邊的風也很舒爽。
」那今天就去划船吧,學生有優惠呢。「錦集說
安愚已經在收拾書包了
……
水都的江景是很有一絕的。
想像一下,江上晚風吹得柳枝東倒西歪,這裡是是偏向平原的內地,即便是早春也不會太熱,還有月色浸在屋檐,一縷光躍在瓦片表面,枕河人家,在傍晚會三三兩兩在江邊支起桌子吃晚飯,打麻將,聊家常,很有煙火氣,加之近年來的環境保護措施,兩岸更多退耕還林,在半落西山的夕陽下,這光影不會很熱很紅很刺目,是初冬的三四點的太陽一樣,有點淡,粘著朵薄雲,在江邊,太陽露出羞赫的面龐。江上禁漁,只有一些小漁船,更多是學生的遊船,在擺盪的微波里,江水顯得交織而泛著流光,夜色癒合,越是如膠般稠,而泛著銀光。
江邊街燈亮起,這座國際化的城鎮為了彰顯文化名城的魅力與口碑,沒有特別繁華,喧囂的地區,連僅有的那些高樓也沒有亮燈,這麼靜謐的江晚是很怡人的。
街上有人流,沿岸順流,不會讓人覺得孤單,青石板路在月色下微微潤亮,那條道上真是要撐把傘,以幽怨的姿態徘徊朝聖才夠浪漫。
錦集與安愚講了他高中時的夢想,到水都的枕河人家的古巷裡撐傘,於細雨中漫步時,安愚也不免滿足愜意,然後由衷的讚美那段過去。
他倆坐在船沿上,撐篙的老翁也坐下點亮一支煙,在紫色的安謐里閃著明亮的火星,言企業扭曲著光線,變得更凝重,那團斜斜而上的眼,變得虛幻,在光中暈眩,油膩,令錦集想起一位老人的哭泣。
錦集和安愚聊起小時候。
「那時候,我又小又愛裝逼,經常在你面前裝大尾巴狼,沒做好一件事就找理由。」
「那次,我新買了智慧型手機,特地跑來問你會不會打遊戲,我打得不好,戰績特差,還嘴硬說是隊友打的太差,結果你問我為什麼評分最後……」
「我真的裝啊,翻我以前打的好的戰績,說這是例外……」
錦集像在自言自語,他知道安愚在聽,又談到他第一次被女生表達好意,大罵對方傻逼,指揮大家結果帶上不歸路,裝深沉凹人設而「抑鬱」留鬍子。
錦集談到他們小時候,他帶著安愚到果林里偷橙子,被老漢抓著扁擔打;帶著安愚到地里抓蜻蜓來烤著吃;慫恿安愚去家裡拿肉來餵狗。「結果你被打了,我在一旁幸災樂禍。」他沒說抱歉。
「最慘的是我拉你到竹林里抓竹雞,讓你爬竹子,結果你摔斷了胳膊……」
「我奶拿我沒辦法,後來不了了之,倒是你挨了教訓。」
他沒談安愚頂著父母的壓力,繼續和他玩,很多事,他們之間不必說,他一直這樣認為。但他卻為自己這樣的性格悔恨著,不只是因為安愚,還有很久後他才明白,他心不夠誠,對自己和別人都是。
暮色四合,那老溫聽他們的故事聽夠了,就敲敲煙槍,船在他們不知不覺時靠岸了,「小伙們,你們之間才要好,別辜負對方啊。你們之間絕對不要不好意思,經常是漸漸就沒交集了。「
錦集點了點頭,像是理所當然,卻不由的注意安愚。他們之間以沒有太多話要談,各自心裡都很清楚,錦集連帶這都認為理所當然,肯定得就像曾經周三問他怎麼看待安愚,他說他只是需要一個人來聽他說話。
無論多久他都改不了這點,只能一次次的懺悔。
在江邊晚風裡吃烤肉,錦集想到高中時,同學在學校周邊的飯店裡叫街上的他們喝酒,他帶著長長的微笑進去喝上兩杯,然後出來看見涼風中背著書包的安愚在等他。那時他是否表現得不耐煩和輕覷呢?現在一如往昔。
錦集想到高中校園裡流離的惟丏,印象里,即使在夏季炎熱的日子裡,他也背著書包,他常靠著牆走,穿過靜謐小道,山坡上垂下的綠藤的荊棘刮過眼前,他小心地避讓,面帶僅僅只是善意的微笑。後來那層臉上籠罩的陰影又是何時出現的?現在想來,那日他發言時,那抹笑里有苦澀的意味。
」作為我們學校的傳奇,惟丏也真夠可以的,我有預感,他會是我們大學十年後不衰的話題的。「
錦集看著安愚,隨口胡謅,又或者在吐露心聲呢?
」我還是挺擔心他的,他作為學校的驕傲,一代傳奇,寄託了太多人的驕傲,也被圍得太嚴重了。「
」你這麼看他?「,錦集盯著安愚的眼睛。
「他總是做些奇怪的事?我也不奇怪,他很獨特。「安愚磕絆著說。
安愚實在不確定,他討厭發表意見,尤其是錦集這樣盯著他的時候,他好像隨時會再次一言不發,就像過去他表現的優柔寡斷,和一層莫名的優雅。
」你不是想說奇怪,因為你理解他,他的奇特也許是對眾人期待的反叛呢?「錦集醉了,眯起眼。
」他總被人說高傲,他想以傲來圈定自己嗎,不會顯得無法面對了。但他不傲,他挺真誠的,他越誠,越無法騙自己,就沒法融入了。」錦集又吹一口。
「我想認識一下他。」安愚堅定地說。
錦集不能給安愚建議,現在他又想起了過去,」他一定看得上你。「錦集打了個酒嗝。
父親最為顧家,母親偶爾發發脾氣,但他們磨合了許多年了,他們鬧過離婚,起初母親覺得他們結合得太快,母親總將他當成半大的孩子,而父親處處忍讓著。他們在一起總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世代的悲傷。
從小時候起,我是個怯懦而沒主見的人,或者說我沒太多的情緒與感受。比及早慧的周三,她能記住很多事,我於童年總是一片模糊,這似乎一直延續到我青年時。我對於我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衣服鞋子之類,沒有概念,買東西全憑感覺。
我從小就很貪吃,什麼東西都想嘗嘗,吃得肚子都圓鼓鼓,任不甘心。這大約與周圍人的暗示有關。我從小是貪吃的,也不挑剔,什麼好吃不好吃都往嘴裡塞,你可以知道,我如此費勁地吞下一個龐然大物,以此來滿足他們的某種幻想,然後慢慢消化。
我要吃,我貪吃,某天我不想吃了。
其實也沒什麼,吃東西本就是消化的前兆。每每遭遇不公,我總會大哭以尋求公平的裁決,儘管大多數時候是無效的。我開始有選擇地沉默,不止把它當成一種手段,也是我逃避的一種方式,這很常見,就像那時我不能理解父親如此沉迷於一款如此簡單的遊戲,那是關於掛機後養成類的遊戲,他每天都會登錄。就像用手戳爆一個氣球一樣無聊。
在某些時候,別人並不在意你幹什麼,但有時他們會對批判裁決一事很有成就。
我要幫助別人的,無論在他們看來是否是對我好,我要接受他們的關心,接受他們的期待。
我明白過來,這不是我要的。我是在幫助別人,我要幫助他們的成就感,關心欲。在他們煩躁時,開導他們。我該這麼做,也有能力。
但我要什麼呢,我不是很需要他們的關心,我感受不到這是這樣的情感,又該怎樣感恩。我只知道我不需要。
這提示我的不同,我是受人期待的,我要接受這些期待。但我要做什麼,想要做什麼沒有感覺。就像對衣服,鞋子,熱熱的飯菜一樣沒感覺。
我一直希望有一個人能在我的葬禮上複述我的一生,告訴所有我不是怎樣,當作我最好的背叛。
很多人討厭我,我也是,它來源至我的內心,遺傳於我的父輩,也是我經歷的一部分,成長總要背叛過去。我成長了,仍有人喜歡我,仍有人討厭我,我看見,也拒絕一些事,也妥協一些事。
我開始討厭很多東西,少年的毛病莫過於自大與痛貶實時。我曾很討厭老師父母的居高臨下,我一直認為平等是交流的前提。但事實是,平等是要爭取的。
我曾和很多上位者頂嘴,先斬後奏的事也做過不少。然而我從不具備主動權,總是他們在寬容我。制度仍然嚴密,限制我的自由,自由在規則下,我一直被原諒。
我並非在譴責,這什麼無趣的世道,這愚昧的人心。這世道足夠好,也足夠普世,每天的維持是幾萬萬人的心血。我不該在正義的一方,與凡世分立,我是他們中的一員。
我顯得幼稚可笑,我不會妄想改變世界,做一個一怒焚天的夢,這與我的內心深處,與我的理論相悖。
我開始忽冷忽熱,對人如此,對是如此,我不能評價別人究竟是好是壞,這事裡的道理究竟又是什麼?
時過境遷,不因我在思考什麼而改變。我消化的東西,那是我想笑話的,我只是在幫助別人,我該幫他們消化惡劣,我要控制好我的食慾。
……
光線在變化著,音樂也和柔和,風也適時吹來,令人倦意。錦集表情放鬆,他停下筆,抬頭看著天邊,那裡是天青色。在他的世界,像就只剩下了窗,有的只是汽車的鳴笛聲,從不遠的街上傳來。他每天都能聽到,但今天又有些不同,今天的氣氛令他感到很舒適,他一旁的同桌在不停的打鬧,但他只是感到十分的清爽。
很快要上課了,教室里安靜下來。老師挺著個大肚子,把放音器別在肚子前,一挺一挺地,錦集覺得還挺可愛的,然後他笑著起立。
「老師好。」
課程來到下午,錦集看見窗外的陽光向教室內投下有一方陽光。在他想像里,這陽光像有了形狀,仿佛如一條來自古老時代的龍,游過滋滋發焦的閃著雷火的虛空,空氣里是甜絲絲的味道,它在房間裡盤旋,不緊不慢,隨著音樂起舞。它的爪下熠熠閃光,纏著幾乎實質的風,那一根根纖細的紋路,從它的指尖流過,它噴吐絲絲龍炎,矯健扭動,顯示著威嚴與神聖。它亦步亦趨,又似躊躇不前,像在舉行宗教儀式,每一步都是對無知者的慈愛。
這時應該是小提琴了,輕快的琴聲響起,空中也有金色的音符飄飛,錦集的手指飛揚,腦袋也有旋律地晃,他不由地閉上眼睛。琴聲高亢又婉轉,時時穿插著小顫音。
眼前的錦集也到午餐的時間了,他預備著,一下衝出教室。
……
又是一年雨季,錦集用手伸到雨點下,看水泥地積水上圈圈點點。錦集很想蹲下,在牆角找一點新綠,哪怕只是苔蘚,仍是雨幕遮蓋著一切,錦集更願意這是雨絲,像霧氣一樣,盈盈繞繞,這樣,他才能撐著傘,走過每一條街道,水汽霏霏飄到臉上。他亦想在竹林某處,聽鳥鳴,看竹葉上煙霧生,雖然他不會彈琴,但在他的想像里,他撥動著琴弦。
「這雨要下多久?」錦集想。他縮回濕漉漉的手,甩了甩。但老天爺像個頑童,雷聲愈來愈大,雨滴愈來愈重。
錦集擅長隨遇而安,於是笑容又重新在他臉上洋溢。他縮回咖啡店,在書包里找到一份雜誌,這是半月前他在報亭買的,在包里吃灰,他這麼想,邊翹著板凳,不安分地地折著書頁一角。他不時抬頭看看,店裡昏暗的燈光上已飛滿了蚊蟲。老闆娘在櫃檯擦碗,天氣很悶熱。
錦集腦袋雜亂亂,風扇突然響起來,他和老闆娘相視一笑。來這裡避雨的,還有還在外面屋檐下的她,還背著書包,有些執著地捏著,掄起,捋貼著垂下的書包帶子。
才注意到他的黑髮里閃著白髮,有銀白,灰白,偏黃,纖細而柔軟,像沒長好,一層一層,順貼地盤旋在他頭頂。他始終在屋檐下等雨,從未向店裡看過一眼。他站得很正,沒用一隻腳支著,沒太急切的情緒,好像這雨也在他的預想中。他叫惟丏。
在他們學校惟丏是個奇人,當然這是庸人所認為的。他成績永遠優異,而老師對他多有包容,他學究而固執的性格是出了名的。他在校園裡幾乎不與任何人打招呼,一直以來常是半低著頭,走起路來飛起來般快。幾乎任何時候,他臉上都帶著某種陰影,加之他神一般不可撼動的年級第一,校園裡常傳他的流言,比如他家世如何,莘莘學子在面對學神時竟也有了愚昧的樣子。這流言是從最偉大的變革開始的,上到戰亂,下到計劃生育,但倒不全為空穴來風,不少有理有據。
他故事發生的地方,也成為校園的打卡聖地,人們對他幾乎有盲目的崇拜。謠傳中,他顯的狂妄和自信,他在課上和老師據理力爭,以至於到與老師賭噘,驚得班上的人紛紛勸架。許多學生以與他交集為傲,並將他的話曲解後散布,這不怪他們,畢竟他們沒懂他究竟什麼意識,只好就自以為。至於他的情愛方面的緋聞就更不用多說,他有多少愛而不得,只是他溫柔待人,而使人想入非非。他生活中又是怎樣,也有諸多猜測,又說他博覽群書,又說他精通外文,他融會貫通,是為奇才。有憤憤的說他屬於悶騷類型,沽名釣譽,輕慢無禮。更有說他家族傳奇,到他這裡屬落寞……他是如此具有神秘色彩,寄託了全校的幻想,與他本身是怎樣,就顯得不足道了。
他的名字錦集自然早有耳聞,更多時候是在市圖書館的借閱卡上,嗯,他的閱讀足跡廣泛。
漸漸的,也許是老師校長與他達成某種契約,他已可不按時到校上課,更接近自學的狀態,但他的名字仍在學校光榮榜上高居不下,表彰時也從未缺少。他已成為默認第一,甚至是計量單位。
錦集曾參加過一次讀書分享會,少見的發現惟丏也在參賽名單中。
活動的前奏是以討論小組的形式進行一下文學交流,錦集討論時會不專心,去關注惟丏的發言了。其實他幾乎很低調了,然而他的名氣太大,經常會因他的到來討論中斷,然而求他發表高見,有時甚至是發言者被打斷,而以請他發表意見,他總是擺擺手,這時他臉上不再有那種冷峻的陰影,微微含笑著。但聽一會兒後他眉間的皺紋會皺起,眼睛也更清澈,還是半笑退出,又加入一個小組。以上情節重演數遍。
這樣的活動舉行過幾次,他偶爾會半途來,半途走,但仍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在大家的強烈反應下,他終於有些靦腆的站起,但那層微小的害羞,立刻向薄紗般被接去。他發言時也不在微笑,眼裡一如以往的陰冷,現在可以說是風平浪靜。周圍都安靜下來,他的發言沒有太多情緒,但也絕非冷冰的機械感,他只是平淡的闡述一個概念,他也許在細心的注意著我們的表情,太生澀的詞,他也會用其他的話語代替。
但他絕不是做似是而非的比喻,儘管不準確的比喻也許會更通俗,他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錦集都能聽懂,但連在一起就變得複雜。他立刻調整自己的發言,錦集意識到這道理的內核的簡單,但是又是怎樣簡單又說不清。他發言結束後,一位在日常中較為活潑跳脫的學生,實際上是活動的主持,用他的話複述一遍,裡面添加了許多通俗的比喻和情緒化的語句,更是採用了一二三,排序的方法
但惟丏有些嬌羞地說,這不是那個意思。
主持人打哈哈,又自嘲的開玩笑,然後把意思反過來講一通,「意思是這個意思,但話不能這麼說。」,惟丏又急著站起。
周圍的人都鬨笑起來,主持人也訕訕笑著。
後來的討論大家也就不強求惟丏發言了。
至於讀書推薦的獎項,自然是《雙節棍》比不過《我給祖國獻石油》,但他從來很平靜,沒有認為這之中有多少不公平。
現在雨淅淅瀝瀝的停下來。
……
早在高中時,錦集就見識到惟丏的固執。那是百日誓師大會學校請來教育專家,在學校大禮堂,錦集找到自己的位置,無法忘懷曾經的周三,他選擇在靠前的位置,以期忘懷。
這種活動,心理輔導少不了,於是其中一個心理教授現場為同學們放鬆心情。
找人談自己現在的狀態時,他也許是想找一個特殊的人,那無論答案是什麼,能周旋的空間會大很多。他像抽風一樣,點了全級第一,更不巧的是惟丏那天也在學校禮堂。
於是惟丏在的那個位置,被一群全校第二第三的學生圍住的位置,他的身形顯得暗淡,深色的校服有些大,但還是貼在他身上,更襯得他身板瘦削,他的眼裡依然清澈,也許今天他本就是想找個答案,全場的人物,這包括早有耳聞他大名的那些老師,都有微微的期待。
他的臉色平靜,沒有一點意外,全然接受了全場期待的目光,他的話里仍不見情緒,儘管他在抱怨。
「我不知道我們還在學校幹什麼?」
毫無疑問,這引起了全場譁然,但畢竟他的風格怪異,早已為大家熟知,於是這只是幾乎很短的一瞬,人們又沉浸在於感悟它的牛逼,而沒再思考什麼。
這樣的情景令他有些不自在。錦集甚至認為,他連這都有預料。他咬著嘴唇,以微小的動作,只是含著他很曖昧的微笑,他也許想補充什麼,但還是等著台上的老師回應。
老實說,那位老師明顯有些出乎意料地問,為什麼呢?
他像回答早準備好的答案,沒有一點厭煩,「該學的已經學過了。」他停一下。「在學校沒有更好地複習。」
這樣的小插曲,由老師的下一個提問終止。
但這樣有些耿直和某種意義上的虔誠與懷疑,還是讓錦集印象深刻。
……
安逸是錦集從小玩到大的好兄弟,這時坐在錦集旁邊,安靜地半靠在軟塌的海綿椅上,聽到這樣的回答,只做了個傾斜望去的動作。如果不是這樣,錦集不會知道他自始至終都沒看過惟丏,然後他又直視前方,微微皺著眉頭,又微微頷首。錦集知道他沒有發呆,他對別人的發言從來很重視,他也許在肯定什麼?
安愚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從兒時起,他就經常能重義氣,而且一本正經。
錦集和安愚小時候在鄉下,如果犯了什麼錯誤,被留守的老人們抓住,轉而被告訴父母,在挨打時,若問其錯沒錯,往往一般孩子一邊哭得臉縮成一團,一邊大聲說錯了,然後就可以被放過,過幾天又生龍活虎。但安愚幾乎是低頭,沉默不語,同樣的情況還在貪玩後耽誤了工作作業時,小時候常用拙劣的演技與謊言含糊,但老師,常不會細細分辨,罰站一會兒就一個個的來問原因和補救辦法,安愚又是低頭不語,即便他開口了,也是講實話,從來是如此的客觀,好像並非是他在這裡。
別人說,「今天早上是……」一大堆,總是就想說明這是客觀原因造就的。
安愚沉默一陣,忘寫了或忘帶了,甚至是後者,他會恥於說出,而去說前者,令學校老師哭笑不得。
他的耿直一直延續,周圍人常常以此來逗他,被弄生氣了,他只是突然冒出一句「不是不是,是在……」嘟嘟囔囔,很快淹沒在笑聲中。
他往往說不過別人的歪理,只會說本來就是。
他這樣的性格,常使他在別人面前像個憨憨,實際上這也是他的外號。錦集常覺得自己要給他氣死,也跟他講過,老師還是更喜歡嘴甜的學生,或者做人還是要靈活點。錦集的話,實際上所有人的建議他都會聽,哪怕與他有過節的人。就像被家長批評後很少犯錯,像他再沒忘做作業。
他嘟著嘴,也改變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錦集對他說人們討厭太耿直的人,就像有時他們會更喜歡謊言,但不管怎樣,你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他聽進去了,錦集知道,也知道他什麼道理都懂,於是不再過多摻和他的事,只是偶爾別人太過分,出面幫他擺平。
錦集有擺平的能力。他從小一直是班長,但他與這個職務沒有太多熱心,他是很擅長恩威並施的,也懂得施於一點小惡,頗有一毛利天下的智慧,但在矛盾衝突中總能說服對方,這靠的是他遵守了該有的機制,規則。他也經常組織諸如在教師節向老師問好,參加學校籃球比賽,提高班級凝聚力,參與感的事。
總而言之,他有能力,成績優異,自帶一些光環,施以小惡,讓他有一定話語權。在全校都如此,後來他沒當班長,但從來把利益看得淡,也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
安愚則一切都顯得中規中矩,一切都像中等偏上,他從來不開玩笑。他是在班級上可有可無,但有些不可忽視,他從不輕易報名一些活動,他不會輕易吹噓自己某方面如何厲害,一旦他那麼做,必然是一鳴驚人。錦集與他幾乎形影不離。
食堂操場路上你都可以看見這一幕,安愚安靜地在一旁,一群人圍著錦集,但錦集清楚他最好的朋友還是安愚。
還有比他更忠誠的朋友嗎?什麼活動錦集不參加,安愚一定不會,即使他能獲得很好的名次。這對錦集而言像是負擔,但他從來樂意帶著安愚參加活動,然後看著他獲得極好的成就。
於是安愚擅長的事漸漸很多,他做什麼事都能做得很好。但他從來不將他的毛筆字的水墨畫和素描,給人展示。往往是錦集來找他的作品,有意在別人面前讚揚,但安愚總低著頭,他不是害羞,而是一種奇異的高傲和對錦集的不滿,他不喜歡出風頭。錦集明知故犯。
高中時,錦集絕非天賦非常好的人,他漸漸吃力起來,都是安愚基礎非常好,加上錦集技巧性的輔導。
他已從下面慢慢露尖。高考那場,他的分數已在超越錦集二十分。
錦集擔心他會為自己改志願,特地從始至終未透露自己的意向,安愚也沒問。發榜時,錦集問安愚考的哪所,並想自己太自作多情。
他們在同一所大學,錦集由衷地高興。
……
在每周和安愚在小吃店裡相遇時,那裡作為學校據,討論惟丏的學生總是大有人在。
錦集於安愚在見面時,錦集總會看安愚新的寫生與字畫。雖然錦集什麼都不太懂,但也會問問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了解安愚最近又都幹了什麼?
偶爾錦集回想這位學了三年理科,成績也高的離譜的同學,居然學了歷史,他對歷史的興趣,儘管境界早就知道,但畢竟他理科分太高了,相較下他的歷史分不夠看,而且他也從來是悶聲於研究教材,錦集於他的指導也只在技巧性方面,他也沒有在日常中談起自己的見解,那樣驚起一灘鷗鷺,所以錦集在聽見他學歷史的時候還是挺吃驚的。他也有些意識到,儘管他和安愚從小玩到大,但他對於這個悶油瓶還不夠了解。
他有點害怕,試探地問安愚他對此興趣的進程,得到是從小學就有的興趣。在他未曾注意的時間裡安愚的靈魂發展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那你化學呢?」
「化學我做得好,歷史我願意去做。」
錦集砸砸嘴有點無可奈何的笑笑。
然後他又聽了聽安愚的近況,著重在他與同學室友的相處和他老師的性格上,他只是引導安愚那麼說。錦集像一個試圖了解未知之地的探險者,這樣的閒聊有助於他愉悅自己,他時常給出建議,欣賞自己的聰明才智。
「說回來「,旁邊的女生嘰嘰喳喳討論惟丏。」我們學校第一也在這裡啊。「緊急說。
安愚望著錦集,這麼些年,他已經能在錦集面前把玩桌上的水杯,並一臉為君傾耳聽,錦集甚至覺得他有些看你能說出什麼花樣的質疑,而錦集就像在做一個示範,微笑著對抗安愚的質疑,實際上他不能每次都做得很好。
在那邊的女生的笑聲中,錦集用手輕扣桌面,這是他在安愚面前的習慣。在他面前,錦集顯得鄭重一些。
「聽說他開學沒來聽過幾次課,也就開始是在每天準時到達,後來漸漸就只上古文課了。」錦集理所當然的將對方作為談資,頗有些洋洋得意的說,」上外國戲劇教授在課上把他的名字念成了』丐『,他沒有當場發作,應該是習慣了,到後來老師在課上還又一次念錯了字之後,他就沒怎麼去上課了。「錦集就是這樣的他並不認為如此的時偏要這麼說,但他總是分不清自己的目地的,無論你說什麼,也許都會讓他疑心。
」他就是這樣的人。「安愚不做任何評價。
」這才上大一,但是曠課過多,他很快就被校長約談吶,這次模辯上,他表現優異,散文也獲得國家級文學獎,但這大約不抵他的罪名的,「錦集特地停下看安愚的臉色。
安愚凝重了些,也沒有再把玩手裡的杯子了。
」我們高中時聽說他祖上有考有據,這次是有證明了,是真的。「錦集又停一下,」所以呵,他家族裡的赫赫的名聲,也許把校長都嚇著了,所以他就被默許可以不來上課了。前陣子不是考試嗎?他又是全優啊,全校第一,大二大三的學生都沒考過他。「緊急滿意的一口氣說完。
安愚那邊猶豫一下,還是開口問,」老師們對他這種行為怎麼看?「
」還怎麼看?據我所知而言,都是不以為忤。他是得罪光了那群人了。「
」嗯「,安愚低下頭,錦集看不清他的表情。
錦集於是背靠在椅子靠背上,把兩雙手卡到身後,看著安愚背後窗戶外面開放的楊花,在水都,這是很常見的,又想到大學沿河上有許多小洲,這時節的景色應該很好看吧,哎,江邊的風也很舒爽。
」那今天就去划船吧,學生有優惠呢。「錦集說
安愚已經在收拾書包了
……
水都的江景是很有一絕的。
想像一下,江上晚風吹得柳枝東倒西歪,這裡是是偏向平原的內地,即便是早春也不會太熱,還有月色浸在屋檐,一縷光躍在瓦片表面,枕河人家,在傍晚會三三兩兩在江邊支起桌子吃晚飯,打麻將,聊家常,很有煙火氣,加之近年來的環境保護措施,兩岸更多退耕還林,在半落西山的夕陽下,這光影不會很熱很紅很刺目,是初冬的三四點的太陽一樣,有點淡,粘著朵薄雲,在江邊,太陽露出羞赫的面龐。江上禁漁,只有一些小漁船,更多是學生的遊船,在擺盪的微波里,江水顯得交織而泛著流光,夜色癒合,越是如膠般稠,而泛著銀光。
江邊街燈亮起,這座國際化的城鎮為了彰顯文化名城的魅力與口碑,沒有特別繁華,喧囂的地區,連僅有的那些高樓也沒有亮燈,這麼靜謐的江晚是很怡人的。
街上有人流,沿岸順流,不會讓人覺得孤單,青石板路在月色下微微潤亮,那條道上真是要撐把傘,以幽怨的姿態徘徊朝聖才夠浪漫。
錦集與安愚講了他高中時的夢想,到水都的枕河人家的古巷裡撐傘,於細雨中漫步時,安愚也不免滿足愜意,然後由衷的讚美那段過去。
他倆坐在船沿上,撐篙的老翁也坐下點亮一支煙,在紫色的安謐里閃著明亮的火星,言企業扭曲著光線,變得更凝重,那團斜斜而上的眼,變得虛幻,在光中暈眩,油膩,令錦集想起一位老人的哭泣。
錦集和安愚聊起小時候。
「那時候,我又小又愛裝逼,經常在你面前裝大尾巴狼,沒做好一件事就找理由。」
「那次,我新買了智慧型手機,特地跑來問你會不會打遊戲,我打得不好,戰績特差,還嘴硬說是隊友打的太差,結果你問我為什麼評分最後……」
「我真的裝啊,翻我以前打的好的戰績,說這是例外……」
錦集像在自言自語,他知道安愚在聽,又談到他第一次被女生表達好意,大罵對方傻逼,指揮大家結果帶上不歸路,裝深沉凹人設而「抑鬱」留鬍子。
錦集談到他們小時候,他帶著安愚到果林里偷橙子,被老漢抓著扁擔打;帶著安愚到地里抓蜻蜓來烤著吃;慫恿安愚去家裡拿肉來餵狗。「結果你被打了,我在一旁幸災樂禍。」他沒說抱歉。
「最慘的是我拉你到竹林里抓竹雞,讓你爬竹子,結果你摔斷了胳膊……」
「我奶拿我沒辦法,後來不了了之,倒是你挨了教訓。」
他沒談安愚頂著父母的壓力,繼續和他玩,很多事,他們之間不必說,他一直這樣認為。但他卻為自己這樣的性格悔恨著,不只是因為安愚,還有很久後他才明白,他心不夠誠,對自己和別人都是。
暮色四合,那老溫聽他們的故事聽夠了,就敲敲煙槍,船在他們不知不覺時靠岸了,「小伙們,你們之間才要好,別辜負對方啊。你們之間絕對不要不好意思,經常是漸漸就沒交集了。「
錦集點了點頭,像是理所當然,卻不由的注意安愚。他們之間以沒有太多話要談,各自心裡都很清楚,錦集連帶這都認為理所當然,肯定得就像曾經周三問他怎麼看待安愚,他說他只是需要一個人來聽他說話。
無論多久他都改不了這點,只能一次次的懺悔。
在江邊晚風裡吃烤肉,錦集想到高中時,同學在學校周邊的飯店裡叫街上的他們喝酒,他帶著長長的微笑進去喝上兩杯,然後出來看見涼風中背著書包的安愚在等他。那時他是否表現得不耐煩和輕覷呢?現在一如往昔。
錦集想到高中校園裡流離的惟丏,印象里,即使在夏季炎熱的日子裡,他也背著書包,他常靠著牆走,穿過靜謐小道,山坡上垂下的綠藤的荊棘刮過眼前,他小心地避讓,面帶僅僅只是善意的微笑。後來那層臉上籠罩的陰影又是何時出現的?現在想來,那日他發言時,那抹笑里有苦澀的意味。
」作為我們學校的傳奇,惟丏也真夠可以的,我有預感,他會是我們大學十年後不衰的話題的。「
錦集看著安愚,隨口胡謅,又或者在吐露心聲呢?
」我還是挺擔心他的,他作為學校的驕傲,一代傳奇,寄託了太多人的驕傲,也被圍得太嚴重了。「
」你這麼看他?「,錦集盯著安愚的眼睛。
「他總是做些奇怪的事?我也不奇怪,他很獨特。「安愚磕絆著說。
安愚實在不確定,他討厭發表意見,尤其是錦集這樣盯著他的時候,他好像隨時會再次一言不發,就像過去他表現的優柔寡斷,和一層莫名的優雅。
」你不是想說奇怪,因為你理解他,他的奇特也許是對眾人期待的反叛呢?「錦集醉了,眯起眼。
」他總被人說高傲,他想以傲來圈定自己嗎,不會顯得無法面對了。但他不傲,他挺真誠的,他越誠,越無法騙自己,就沒法融入了。」錦集又吹一口。
「我想認識一下他。」安愚堅定地說。
錦集不能給安愚建議,現在他又想起了過去,」他一定看得上你。「錦集打了個酒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