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文學批評
一周的時間過去。
不出預料,《羅馬假日》就像一種病毒,在人群中傳播,
它比《是!首相》都要火。
沒辦法,討論政治終究是少數人的愛好,
但愛情就不同了,
沒結婚的嚮往純真的愛情、結過婚的回憶過去純真的愛情,或者,刺激的婚外情。
各地區劇院的經理趕到倫敦,想盡一切辦法都要見陸時一面,送錢的送錢、托關係的托關係,就是想獲得陸時的首肯,讓《羅馬假日》能夠在自己的劇院演出。
倫敦的大街小巷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羅馬假日》」的地步。
飾演安妮的菲利斯理所當然地爆火,
而劇本作家Lu這個名字本來只在相對小的範圍內具有知名度,現在也開始在民間走紅。
……
布萊雅路。
陸時正趴在桌子上用打字機敲《羅傑疑案》,
其實,書已經基本完成了,只剩最後一些完善工作。
創作《無人生還》時,他比較清閒,可以一邊連載一邊寫,
現在的他卻是越來越忙,經常出現分身乏術的情況,所以最好把整本書寫完再開始連載,以防被突如其來的各種事情打擾,導致斷更。
庫珀那邊當然也是支持的,
對待搖錢樹,他的態度一向很好。
陸時伸個懶腰,
同時,
「喵嗚~」
吾輩跳上了他的腿。
陸時伸手,揉揉吾輩爪子上的肉球,又摸摸吾輩光滑的毛。
吾輩不由得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另一邊,夏目漱石頗有些嫉妒地不滿道:「這小傢伙也真是的,怎麼那麼喜歡你啊?」
陸時嘿嘿一笑,
「還不是我給它餵的東西好。」
吾輩似乎是聽懂了,在陸時的腿上撲騰著撒嬌。
對此,夏目漱石唯有無奈。
因為陸時收入高,所以給吾輩買的吃食都是各種雞鴨魚肉,味道好、營養足,吃得吾輩的貓毛都油亮油亮的,
這種情況下,吾輩當然更喜歡陸時。
夏目漱石嘀咕:「小沒良心的。」
陸時忍不住大笑,
「好了,別跟貓一般見識。」
夏目漱石當然不會真的討厭吾輩,
他岔開話題:「對了,你的《羅馬假日》在各大報紙上討論度很高。當然,有批評的,但持讚許認同態度的人更多。」
說著,夏目漱石抖開一疊報紙,遞了過來。
陸時隨手一翻,
不只有《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曼徹斯特衛報》這「三大金剛」,還有一些聽都沒聽過的報紙雜誌,
《明星報》、
《星期六評論》、
《黑與白》、
……
陸時問道:「這都是什麼?」
夏目漱石回答:「這些報紙雜誌都評論了《羅馬假日》。對了,裡面甚至還有漫畫雜誌。」
陸時隨手挑了一份出來閱讀,
「
『《羅馬假日》講述了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卻給出了一個再現實不過的結局』……
」
這個短評透著一種淡淡的悲劇感。
夏目漱石附和道:「我覺得還挺客觀的,說得不錯。」
陸時問:「怎麼講?」
夏目漱石回答:「哪怕早就讀過你的劇本,知道結局,可在觀看第四幕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一直盯著那個角落,期盼公主會跑出來。但是她沒有。所以這才是經典吧。」
陸時輕笑,
「這才演出一周,怎麼就經典了?」
夏目漱石淺淺地「嗯」了一聲,說:「如果討論《是!首相》,我不一定會說它是經典,因為為時過早。但《羅馬假日》註定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看完它都會產生共鳴,都會產生最原始的感動。」
只能說,愛情這個題材雖然老套,卻也亘古不朽。
陸時繼續翻閱報紙,
紙張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夏目漱石問:「你如果在找批評的戲劇評論,不妨多看看各個大學的雜誌,尤其是牛劍兩校。」
陸時從善如流地翻找一番,仔細閱讀。
牛津和劍橋不愧是英國高等學府中最牛X的兩座,自由討論之聲不絕。
比如牛津的一個名叫《Punch》的雜誌,關於陸時的《羅馬假日》就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支持者認為陸時是開宗立派之人,《羅馬假日》既是創新作、同時也是經典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越來越多的劇作家成為《羅馬假日》的信徒,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
反對者則認為《羅馬假日》寡淡無奇,他們甚至懷疑公主和記者之間是否真有愛情。
夏目漱石問:「看了嗎?」
陸時點頭,
「看了,沒想到寫得還挺有模有樣。」
夏目漱石攤手,
「這就是文學批評家的厲害之處,人家角度刁鑽得很,總能見縫插針。有些時候,甚至連你這個作家都會被說服。」
陸時想到了穿越前的高考,
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往往會有「作者這麼表達的意圖是為了什麼?」之類的問題,
結果,拿去問作者本人,作者本人都迷糊。
陸時讀出了聲,
「《羅馬假日》的結構沒有任何創新,Lu只是很嫻熟地講了一個故事。從思想上講,無非反應了社會地位的懸殊註定某些愛情只能閃耀火花,不會結果……」
夏目漱石呵呵一笑,
「看吧,說得還挺有道理。後面那段懷疑公主和記者之間是否有愛情的論調才精彩呢~」
陸時繼續讀:「他們的社會地位非常懸殊,雙方在彼此身上都只是尋找新鮮感。這種新鮮感讓彼此拉近距離,從而產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愫,但是否算愛情呢?說不定,換成王子外出獵艷、勾搭村婦也完全不違和。」
屋內陷入安靜,
「……」
「……」
「……」
過了一陣,夏目漱石說道:「別看我,我又沒談過。」
他結婚不是自由戀愛,
不過,據說他和妻子感情很深,算是先婚後愛的典範了。
陸時看看文章作者,
是牛津的一個文學教授。
其實,有批評很正常,
正如莎翁所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總會有人看完《羅馬假日》後,仍然無法被安妮的情竇初開、喬的浪子回頭所打動,
陸時也不可能按著人家的頭強行讓人家鼓掌,
那就真成高考的閱讀理解了。
他隨手將《Punch》放到一邊,說:「有批評才是好……」
話說了半截,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咚咚咚——
不疾不徐。
夏目漱石站起身,一邊收拾床鋪,一邊問陸時:「你約了人?」
陸時搖搖頭,
「沒。」
他走過去開門,
只見菲利斯·戴爾站在門口,
在她身後還站著一名不到四十歲的男性。
男性朝陸時伸出手,熱切地說道:「您就是陸時大師吧?菲利斯想向您學習表演。」
陸時:???
不出預料,《羅馬假日》就像一種病毒,在人群中傳播,
它比《是!首相》都要火。
沒辦法,討論政治終究是少數人的愛好,
但愛情就不同了,
沒結婚的嚮往純真的愛情、結過婚的回憶過去純真的愛情,或者,刺激的婚外情。
各地區劇院的經理趕到倫敦,想盡一切辦法都要見陸時一面,送錢的送錢、托關係的托關係,就是想獲得陸時的首肯,讓《羅馬假日》能夠在自己的劇院演出。
倫敦的大街小巷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羅馬假日》」的地步。
飾演安妮的菲利斯理所當然地爆火,
而劇本作家Lu這個名字本來只在相對小的範圍內具有知名度,現在也開始在民間走紅。
……
布萊雅路。
陸時正趴在桌子上用打字機敲《羅傑疑案》,
其實,書已經基本完成了,只剩最後一些完善工作。
創作《無人生還》時,他比較清閒,可以一邊連載一邊寫,
現在的他卻是越來越忙,經常出現分身乏術的情況,所以最好把整本書寫完再開始連載,以防被突如其來的各種事情打擾,導致斷更。
庫珀那邊當然也是支持的,
對待搖錢樹,他的態度一向很好。
陸時伸個懶腰,
同時,
「喵嗚~」
吾輩跳上了他的腿。
陸時伸手,揉揉吾輩爪子上的肉球,又摸摸吾輩光滑的毛。
吾輩不由得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另一邊,夏目漱石頗有些嫉妒地不滿道:「這小傢伙也真是的,怎麼那麼喜歡你啊?」
陸時嘿嘿一笑,
「還不是我給它餵的東西好。」
吾輩似乎是聽懂了,在陸時的腿上撲騰著撒嬌。
對此,夏目漱石唯有無奈。
因為陸時收入高,所以給吾輩買的吃食都是各種雞鴨魚肉,味道好、營養足,吃得吾輩的貓毛都油亮油亮的,
這種情況下,吾輩當然更喜歡陸時。
夏目漱石嘀咕:「小沒良心的。」
陸時忍不住大笑,
「好了,別跟貓一般見識。」
夏目漱石當然不會真的討厭吾輩,
他岔開話題:「對了,你的《羅馬假日》在各大報紙上討論度很高。當然,有批評的,但持讚許認同態度的人更多。」
說著,夏目漱石抖開一疊報紙,遞了過來。
陸時隨手一翻,
不只有《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曼徹斯特衛報》這「三大金剛」,還有一些聽都沒聽過的報紙雜誌,
《明星報》、
《星期六評論》、
《黑與白》、
……
陸時問道:「這都是什麼?」
夏目漱石回答:「這些報紙雜誌都評論了《羅馬假日》。對了,裡面甚至還有漫畫雜誌。」
陸時隨手挑了一份出來閱讀,
「
『《羅馬假日》講述了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卻給出了一個再現實不過的結局』……
」
這個短評透著一種淡淡的悲劇感。
夏目漱石附和道:「我覺得還挺客觀的,說得不錯。」
陸時問:「怎麼講?」
夏目漱石回答:「哪怕早就讀過你的劇本,知道結局,可在觀看第四幕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一直盯著那個角落,期盼公主會跑出來。但是她沒有。所以這才是經典吧。」
陸時輕笑,
「這才演出一周,怎麼就經典了?」
夏目漱石淺淺地「嗯」了一聲,說:「如果討論《是!首相》,我不一定會說它是經典,因為為時過早。但《羅馬假日》註定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看完它都會產生共鳴,都會產生最原始的感動。」
只能說,愛情這個題材雖然老套,卻也亘古不朽。
陸時繼續翻閱報紙,
紙張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夏目漱石問:「你如果在找批評的戲劇評論,不妨多看看各個大學的雜誌,尤其是牛劍兩校。」
陸時從善如流地翻找一番,仔細閱讀。
牛津和劍橋不愧是英國高等學府中最牛X的兩座,自由討論之聲不絕。
比如牛津的一個名叫《Punch》的雜誌,關於陸時的《羅馬假日》就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支持者認為陸時是開宗立派之人,《羅馬假日》既是創新作、同時也是經典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越來越多的劇作家成為《羅馬假日》的信徒,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
反對者則認為《羅馬假日》寡淡無奇,他們甚至懷疑公主和記者之間是否真有愛情。
夏目漱石問:「看了嗎?」
陸時點頭,
「看了,沒想到寫得還挺有模有樣。」
夏目漱石攤手,
「這就是文學批評家的厲害之處,人家角度刁鑽得很,總能見縫插針。有些時候,甚至連你這個作家都會被說服。」
陸時想到了穿越前的高考,
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往往會有「作者這麼表達的意圖是為了什麼?」之類的問題,
結果,拿去問作者本人,作者本人都迷糊。
陸時讀出了聲,
「《羅馬假日》的結構沒有任何創新,Lu只是很嫻熟地講了一個故事。從思想上講,無非反應了社會地位的懸殊註定某些愛情只能閃耀火花,不會結果……」
夏目漱石呵呵一笑,
「看吧,說得還挺有道理。後面那段懷疑公主和記者之間是否有愛情的論調才精彩呢~」
陸時繼續讀:「他們的社會地位非常懸殊,雙方在彼此身上都只是尋找新鮮感。這種新鮮感讓彼此拉近距離,從而產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愫,但是否算愛情呢?說不定,換成王子外出獵艷、勾搭村婦也完全不違和。」
屋內陷入安靜,
「……」
「……」
「……」
過了一陣,夏目漱石說道:「別看我,我又沒談過。」
他結婚不是自由戀愛,
不過,據說他和妻子感情很深,算是先婚後愛的典範了。
陸時看看文章作者,
是牛津的一個文學教授。
其實,有批評很正常,
正如莎翁所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總會有人看完《羅馬假日》後,仍然無法被安妮的情竇初開、喬的浪子回頭所打動,
陸時也不可能按著人家的頭強行讓人家鼓掌,
那就真成高考的閱讀理解了。
他隨手將《Punch》放到一邊,說:「有批評才是好……」
話說了半截,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咚咚咚——
不疾不徐。
夏目漱石站起身,一邊收拾床鋪,一邊問陸時:「你約了人?」
陸時搖搖頭,
「沒。」
他走過去開門,
只見菲利斯·戴爾站在門口,
在她身後還站著一名不到四十歲的男性。
男性朝陸時伸出手,熱切地說道:「您就是陸時大師吧?菲利斯想向您學習表演。」
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