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糧秣爆倉
魯肅無奈一笑,無知,先報喜再報憂,那效果不是減半了,還如何激勵士氣?
再說混過官場的都知道,哪個上官願意最後聽到的是不好的結果。
「諸位勿急,還有好消息!」
「哦!快說,快說,有何好消息?」
呂蒙這傢伙是最不怕別人氣場的,誰人的話都敢接,眾人也知他脾氣,不會和他計較,更知主公喜愛這傢伙。
「哈哈,子明別急,我猜,該是錢糧了!」
魏延哈哈一笑,猜測道,他和呂蒙、徐盛、潘璋等幾人年紀相仿,經歷此一戰,早已打成一片。
「不錯,正如文長所言!」
「黃祖趁秋收之機,橫徵暴斂,糧倉居然有六庫之多,數量不知凡幾!」
「以我預估,大概有三百萬石以上!」
「嘶~」
大廳中響起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三百萬石,這是多少?江東目前都沒有這麼多的存糧。
明白的都明白這數據的恐怖,如呂蒙、徐盛,不明白的一臉茫然,如周泰、紀靈,紀靈表示在袁術看來這都是毛毛雨。
呂范精通錢糧,以前孫策的錢糧就是他掌管的,他立馬得出,這個數據很誇張,見還有人不明白,解說道。
「成年人,每日大約食用五升糧食,每年就是十八石左右,三百萬石,可供五萬大軍食用三年之久。」
「這麼多,那我們未來三年一半的糧秣就解決啦?」
周泰不可置信,他也是當過春谷長的,知道每年為糧秣不知要愁掉多少頭髮。
「哈哈哈,那我是不是可以放開了吃?」
孫權卻臉色凝重,這數據不對勁,黃祖這是不打算過日子了?
徐庶亦同樣臉色凝重,「江夏郡共有14個縣,耕地面積大概1500萬畝左右。」
「通肥饒之率,計稼穡之入,畝收三石。」
徐盛出生貧苦,對耕種較為熟悉,接話道:「以如今的年成和土地肥力折算,平均大概只有一石半!」
「按此折算,江夏共產2250萬石糧秣!」
徐庶讚賞的點了點頭,接言道:「此為理想情況,實際上,有缺水者,有蟲害者,有物種不豐者,是以,只能按七成折算。」
「1575萬石,十抽二,這還收少了不成?」魏延好奇道。
「靈帝時期,最高比例徵收為:按產量十抽五,是為橫徵暴斂。」
「常年中等比例徵收,為:按產量十抽三徵收!」
「遇大赦之年,按低比例十抽二徵收!難不成黃祖還是個好官?」
魏延也是讀過書的,對朝廷政策有所了解。
孫權搖了搖頭,「並不是這樣計算的,百姓也要食用,一般來說,生產的一半都被耗用了。」
「靈帝如此作為,才致使百萬黃巾無所食,天下離亂。」
徐庶頗為意外,主公居然也懂農事,「主公所言不錯,所以,實際產出應該是:787萬石。」
「那也不錯啊!還留了一半?」魏延還是不解,為何這就不對了。
徐盛眼神微冷,道:「文長有所不知,一般來說,縣裡有一半以上都是士族的田產!」
「而士族,大多都是不繳糧的,即使繳,也只會繳一部分!」
潘璋一怔,「還有此事?豈有此理!」
他和魏延都是少年好遊俠,浪蕩鄉野,不事生產,對此事知之甚少!
「那按如此算,78萬7石還要對半,僅僅是343萬石!」
潘璋瞪大了眼睛,「那就是說黃祖那廝繳了百姓所有的糧?簡直比我還黑!」
眾人這才清楚認識到300萬石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富戶大族還有糧,但是百姓已經無糧了?
孫權也是暗恨,黃祖這廝還真是該死,這可是荊州,號稱富甲一方,居然都無糧可食?
「為今之計,如之奈何?」
魯肅依然面帶笑容,說道:「諸位也不必太過沉重,如今糧秣不是在我們手裡嗎!」
「如今,不外乎:放糧於民,或者實施救助,如主公的以工代賑!」
「而不管是哪種,我們都將收穫江夏民心,豈不美哉!」
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孫權卻依然不樂觀,民以食為天,沒吃的可是很容易出亂子的。
「諸位覺得呢?」
「這要是都放還了,我們不是虧大了啊!」潘璋一臉心痛。
「但沒糧肯定也是不行的,百姓只能賣田,只會使富戶越發做大。」徐盛搖了搖頭,他對此感觸頗深。
昔年他一家就是因為沒吃的,又鬧黃巾,才遷到江東來的。
「升米恩,斗米仇!我看都發還百姓反倒不如賑災,反正糧又不是我們收的。」
魏延如是道,他遊蕩鄉里,對百姓心性亦深知,都發了他們只會覺得是他們該得的,最多贊一句吳侯是個好人,不會再多何好處。
於是,眾人基本就分為了兩派,一派是草根徐盛,俠義太史慈等,主張發還百姓。
一派是浪蕩子魏延潘璋,周泰等,主張留糧,賑濟災民。
孫權從這也看出了兩派的為人,出身經歷決定了眾人對此事看法的不同。
「元直如何看待此事?」
徐庶心中一動,主公向來善識人,既然問他,那想來就是傾向自己的選擇了,於是大膽說道。
「庶以為,當二者相合也,放,亦不可放完!」
「輔以救濟,當可定江夏!」
「是以,我們當以各縣繳糧之數,放三分之一還其家!」
「再行以工代賑之策,興修水利,擴建道路,城防等!」
孫權憂慮道:「放還三分之一,不全也,是否會招致百姓怨懟!」
徐庶搖頭道:「是以,我們當宣言糧草被黃祖損毀,僅餘三分之一。後每月於城外運糧而入,可解此事。」
孫權點了點頭,不愧是徐庶,既有仁,又有智。
「可,元直此策可謂兩全,就按此行事!」
「子敬看如何?」
魯肅躬身一禮,「元直大才,主公仁義,肅深以為然!」
「既如此,那此事就這樣辦,子敬照此安排!」
「諾!」
魯肅躬身領命,繼而繼續道:「相比糧秣,錢獲就不多了!」
「太守府,和黃祖宅院,共搜到約六百萬錢!」
「想來是運回黃氏一族了,但,此事亦不好深究!」
潘璋眼睛一亮,「此事簡單,容我八百虎賁,我去蕩平黃氏一族!」
「不可,所謂禍不及家人,更何況黃氏一族人口龐大,關係錯綜複雜,不宜追究。」
徐庶忙出言阻止,黃氏一族可不只黃祖,嚴格來說,主公正待招攬的黃忠亦屬黃氏一族,是黃香的後代分支。
幾人於是看向孫權,潘璋大有孫權一言他就蕩平黃氏之意。
孫權搖了搖頭,他亦深知,這時代還真是禍不及家人,更何況是旁支,要算起來黃月英還是黃祖同族的。
「人死燈滅,黃祖已死,其直系亦亡,恩怨已消,足謂家父在天之靈!」
「此事就如此吧!不必再為難黃氏一族!」
「主公仁義!」
徐庶暗自鬆了口氣,黃祖同宗黃承彥可是家師好友,此次鹿門山文會還多賴其相助,此次自己也算還了人情了。
再說混過官場的都知道,哪個上官願意最後聽到的是不好的結果。
「諸位勿急,還有好消息!」
「哦!快說,快說,有何好消息?」
呂蒙這傢伙是最不怕別人氣場的,誰人的話都敢接,眾人也知他脾氣,不會和他計較,更知主公喜愛這傢伙。
「哈哈,子明別急,我猜,該是錢糧了!」
魏延哈哈一笑,猜測道,他和呂蒙、徐盛、潘璋等幾人年紀相仿,經歷此一戰,早已打成一片。
「不錯,正如文長所言!」
「黃祖趁秋收之機,橫徵暴斂,糧倉居然有六庫之多,數量不知凡幾!」
「以我預估,大概有三百萬石以上!」
「嘶~」
大廳中響起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三百萬石,這是多少?江東目前都沒有這麼多的存糧。
明白的都明白這數據的恐怖,如呂蒙、徐盛,不明白的一臉茫然,如周泰、紀靈,紀靈表示在袁術看來這都是毛毛雨。
呂范精通錢糧,以前孫策的錢糧就是他掌管的,他立馬得出,這個數據很誇張,見還有人不明白,解說道。
「成年人,每日大約食用五升糧食,每年就是十八石左右,三百萬石,可供五萬大軍食用三年之久。」
「這麼多,那我們未來三年一半的糧秣就解決啦?」
周泰不可置信,他也是當過春谷長的,知道每年為糧秣不知要愁掉多少頭髮。
「哈哈哈,那我是不是可以放開了吃?」
孫權卻臉色凝重,這數據不對勁,黃祖這是不打算過日子了?
徐庶亦同樣臉色凝重,「江夏郡共有14個縣,耕地面積大概1500萬畝左右。」
「通肥饒之率,計稼穡之入,畝收三石。」
徐盛出生貧苦,對耕種較為熟悉,接話道:「以如今的年成和土地肥力折算,平均大概只有一石半!」
「按此折算,江夏共產2250萬石糧秣!」
徐庶讚賞的點了點頭,接言道:「此為理想情況,實際上,有缺水者,有蟲害者,有物種不豐者,是以,只能按七成折算。」
「1575萬石,十抽二,這還收少了不成?」魏延好奇道。
「靈帝時期,最高比例徵收為:按產量十抽五,是為橫徵暴斂。」
「常年中等比例徵收,為:按產量十抽三徵收!」
「遇大赦之年,按低比例十抽二徵收!難不成黃祖還是個好官?」
魏延也是讀過書的,對朝廷政策有所了解。
孫權搖了搖頭,「並不是這樣計算的,百姓也要食用,一般來說,生產的一半都被耗用了。」
「靈帝如此作為,才致使百萬黃巾無所食,天下離亂。」
徐庶頗為意外,主公居然也懂農事,「主公所言不錯,所以,實際產出應該是:787萬石。」
「那也不錯啊!還留了一半?」魏延還是不解,為何這就不對了。
徐盛眼神微冷,道:「文長有所不知,一般來說,縣裡有一半以上都是士族的田產!」
「而士族,大多都是不繳糧的,即使繳,也只會繳一部分!」
潘璋一怔,「還有此事?豈有此理!」
他和魏延都是少年好遊俠,浪蕩鄉野,不事生產,對此事知之甚少!
「那按如此算,78萬7石還要對半,僅僅是343萬石!」
潘璋瞪大了眼睛,「那就是說黃祖那廝繳了百姓所有的糧?簡直比我還黑!」
眾人這才清楚認識到300萬石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富戶大族還有糧,但是百姓已經無糧了?
孫權也是暗恨,黃祖這廝還真是該死,這可是荊州,號稱富甲一方,居然都無糧可食?
「為今之計,如之奈何?」
魯肅依然面帶笑容,說道:「諸位也不必太過沉重,如今糧秣不是在我們手裡嗎!」
「如今,不外乎:放糧於民,或者實施救助,如主公的以工代賑!」
「而不管是哪種,我們都將收穫江夏民心,豈不美哉!」
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孫權卻依然不樂觀,民以食為天,沒吃的可是很容易出亂子的。
「諸位覺得呢?」
「這要是都放還了,我們不是虧大了啊!」潘璋一臉心痛。
「但沒糧肯定也是不行的,百姓只能賣田,只會使富戶越發做大。」徐盛搖了搖頭,他對此感觸頗深。
昔年他一家就是因為沒吃的,又鬧黃巾,才遷到江東來的。
「升米恩,斗米仇!我看都發還百姓反倒不如賑災,反正糧又不是我們收的。」
魏延如是道,他遊蕩鄉里,對百姓心性亦深知,都發了他們只會覺得是他們該得的,最多贊一句吳侯是個好人,不會再多何好處。
於是,眾人基本就分為了兩派,一派是草根徐盛,俠義太史慈等,主張發還百姓。
一派是浪蕩子魏延潘璋,周泰等,主張留糧,賑濟災民。
孫權從這也看出了兩派的為人,出身經歷決定了眾人對此事看法的不同。
「元直如何看待此事?」
徐庶心中一動,主公向來善識人,既然問他,那想來就是傾向自己的選擇了,於是大膽說道。
「庶以為,當二者相合也,放,亦不可放完!」
「輔以救濟,當可定江夏!」
「是以,我們當以各縣繳糧之數,放三分之一還其家!」
「再行以工代賑之策,興修水利,擴建道路,城防等!」
孫權憂慮道:「放還三分之一,不全也,是否會招致百姓怨懟!」
徐庶搖頭道:「是以,我們當宣言糧草被黃祖損毀,僅餘三分之一。後每月於城外運糧而入,可解此事。」
孫權點了點頭,不愧是徐庶,既有仁,又有智。
「可,元直此策可謂兩全,就按此行事!」
「子敬看如何?」
魯肅躬身一禮,「元直大才,主公仁義,肅深以為然!」
「既如此,那此事就這樣辦,子敬照此安排!」
「諾!」
魯肅躬身領命,繼而繼續道:「相比糧秣,錢獲就不多了!」
「太守府,和黃祖宅院,共搜到約六百萬錢!」
「想來是運回黃氏一族了,但,此事亦不好深究!」
潘璋眼睛一亮,「此事簡單,容我八百虎賁,我去蕩平黃氏一族!」
「不可,所謂禍不及家人,更何況黃氏一族人口龐大,關係錯綜複雜,不宜追究。」
徐庶忙出言阻止,黃氏一族可不只黃祖,嚴格來說,主公正待招攬的黃忠亦屬黃氏一族,是黃香的後代分支。
幾人於是看向孫權,潘璋大有孫權一言他就蕩平黃氏之意。
孫權搖了搖頭,他亦深知,這時代還真是禍不及家人,更何況是旁支,要算起來黃月英還是黃祖同族的。
「人死燈滅,黃祖已死,其直系亦亡,恩怨已消,足謂家父在天之靈!」
「此事就如此吧!不必再為難黃氏一族!」
「主公仁義!」
徐庶暗自鬆了口氣,黃祖同宗黃承彥可是家師好友,此次鹿門山文會還多賴其相助,此次自己也算還了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