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戰端再起,計誘白波(二合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閻象聞言,面色不由更加沉重了幾分,其深知若是此番不能糾正袁術對董卓麾下大軍的態度,接下來只怕會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主公,董卓雖出身涼州州邊鄙之地,但卻非尋常邊地武人可比,自其入京以來,可謂步步為營。

  先以三千孤勇之軍,行虛張聲勢之法,震懾滿朝諸公,後憑藉廢立之事,將天子掌控在手,奪得大義之名,繼而先後吞併丁原麾下并州軍及北軍五校、西園諸軍等禁中兵馬。

  其後為得關東士人之助,更是能委下身段,先後廢除黨錮,招募天下名士、鴻儒入京輔政,分封關東諸侯執掌州郡之事。

  縱觀其入京以來,除卻昔日光祿勛崔鈞在朝時,尚能勉強與其相抗衡外,滿朝兗兗諸公,竟都被其玩弄於鼓掌之上。

  即便是您叔父,當時亦是未曾察覺其狼子野心,以致於其後,京師局勢徹底失控。

  原本其麾下西涼鐵騎就是我大漢有數的精銳騎兵,涼州大馬,橫行天下,可不是說說而已。

  而今,更是先後兼併了丁原麾下并州兵馬原本的京城禁軍,可謂天下精銳之兵,大半皆在其手。

  此番河內之戰,便足可見其麾下戰力,還望主公接下來仍要多加小心才是!」

  袁術聞言卻冷笑一聲,說道:

  「閻象,汝休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袁術乃堂堂四世三公之後,麾下兵強馬壯,又有南陽之地為根基,何懼董卓?你且退下,不必再言。」

  閻象見袁術依舊如此固執,心中無奈,只得退到一旁,不再言語。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袁術會就此作罷時,袁術卻突然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說道:

  「不過,元達方才所言,也並非全無道理,拋卻別的不談,至少在沙場爭鋒上這一塊,與其數十年戎馬生涯的經驗相比,我等的確還是太過稚嫩了一些。

  雖然從身份上,某家一直很討厭袁紹那婢生子,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其在能力上雖然多少還不如我,但多少還是有些作為的。

  此番坐擁麾下數萬兵馬,竟能如此輕而易舉的便被董卓擊敗,想來除去其能力不足之外。

  或許也並非完全是因為董卓的強大,而是其自身太過輕敵所致,接下來我等可得小心謹慎一些,萬不可再犯同那婢生子一樣的錯誤。」

  其言語間,竟帶著幾分莫名自信與傲氣,

  「傳我命令,著令各縣加緊徵兵,加快糧草囤積的速度,現已招募到位的大軍進一步加強訓練,務必儘快形成一定戰力,同時,派人去通知孫文台一聲。

  讓其處理完宛城的善後事宜後,儘快率軍過來,與我軍匯合,來年開春之後,便著其率領麾下江東兵馬為先鋒,揮軍北上,直取洛陽,與董卓老賊決一雌雄!」

  袁術一邊說著,一邊目光掃過眾人,眼中隱隱有一絲野心勃勃的光芒閃過,心中暗暗想道:

  「董卓麾下兵馬雖強,但天下人心皆向我袁氏,袁紹那傢伙兒在河北尚且如此,如今在南陽,我又有何懼?」

  「主公英明!」

  眾人聽聞此言,皆面露喜色,紛紛稱讚道。

  然而,閻象卻是依舊高興不起來,其心中清楚,袁術的性格太過剛愎自用,今後若不加以約束,只怕會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怎奈自己早年曾受袁氏之恩,如今袁氏有難,自己又怎能置身事外,現如今自己所能做的也只不過是盡人臣本分罷了,至於袁術聽或不聽,就不是自己所能做主的了。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匆匆走進大堂,神色慌張地說道:「主公,不好了!北面傳來急報,董卓麾下一支大軍已經出關,正朝魯陽方向而來!」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大驚失色。

  須知,魯陽乃是前軍囤積糧草之所在,若被董卓軍攻占,後果不堪設想。

  袁術的臉色也瞬間變得鐵青,他猛地一拍案幾,怒道:「董卓好大的膽子!竟敢如此欺我!」

  閻象見狀,急忙說道:

  「主公,事已至此,當務之急是即刻調兵遣將,前往魯陽支援。且眼下正值隆冬,董卓軍雖強,但必不耐久寒,長途行軍之下必然疲憊,我軍若能豎壁清野,堅守城池,以逸待勞之下,或許尚有一戰之力。」

  袁術聞言,略一思索,隨即咬牙切齒地說道:


  「好!傳我命令,命俞涉即刻將魯陽周邊百姓物資全都撤入城內,務必嚴守城池,不得有失。

  同時,命孫文台暫且放下籌集糧草之事,即刻率軍前往魯陽坐鎮,待我籌集好所有的糧草之後,便親自率軍北上與董卓軍決一死戰!」

  隨著袁術一聲令下,南陽的各路兵馬紛紛開始行動,一時間,整個南陽郡都陷入了一片緊張的戰備之中。

  然而,袁術卻並未意識到,他所面對的,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惡戰……

  就在南方董卓與袁術麾下南陽聯軍戰局再起之際,巫咸山大寨這裡,崔鈞亦是沒有閒著。

  「想不到袁本初一世英名,竟會在河內栽如此大的一個跟頭!」聽聞東面斥候傳來的戰報,崔鈞不由感慨萬分。

  本來按照歷史上的記載,來年開春之際,董卓才會與關東聯軍交手,如今因自己之故,竟讓這場戰鬥提前了數月。

  而且,除卻本應在這場戰鬥之初便全軍覆沒的王匡之外,如今袁紹麾下的兵馬,亦是遭受到了如此巨大的重創,這讓崔鈞對接下來天下局勢的走向,不禁有些擔憂了起來。

  「眼下關東聯軍,想必應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與董卓交戰,若是讓董卓,再這麼繼續下去,只怕這場遊戲自己尚未來得及親自下場,便會被董卓提前結束!」

  想到這裡,崔鈞心中不由暗自作了打算。

  「看來差不多是時候給文良他們下達命令,不然,接下來的局勢恐怕就真的要無法收場了!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得先將眼前的事情收尾乾淨才是!」

  「來人,去請賈先生和諸位將軍前來主寨議事!」

  「諾!」

  門外當即便有一名親衛應諾而去……

  不多時,賈詡與一眾將軍魚貫而入,眾人分列兩旁,神色間隱隱帶著幾分疑惑與期待,目光齊聚在崔鈞身上。

  崔鈞見狀不由神色一正,目光先落在張遼身上,沉聲道:「文遠,那李樂可答應前來?」

  張遼聞言,當即起身抱拳,朗聲道:「回稟主公,李樂聽聞胡才相邀,甚是欣喜,已應允前來寨中一敘,此刻怕是已在途中。」

  崔鈞聞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又問:「那他麾下兵馬動向如何?」

  「李樂除了留下少部分人馬在夏縣繼續籌集糧草之外,其麾下大部分兵馬皆會趕來會合。」

  崔鈞聞言,不由輕舒一口氣,隨後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冷笑:「如此甚好。」

  說罷,便將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賈詡,「先生,接下來,此事還需先生您多謀劃謀劃,務必萬無一失。」

  賈詡輕捋了捋頜下鬍鬚,眼中透著睿智的光芒,不緊不慢的說道:「主公放心,李樂一介武夫,胸無城府,此番前來,我們只需如此這般……」

  賈詡湊近崔鈞,低聲將計劃細細道來。

  崔鈞聽得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滿意之色,而後目光掃向在場的諸將,沉聲道:

  「諸位,待李樂入寨之後,大家便按文和之計行事,此番突襲,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若能一舉拿下這六七萬白波軍,我軍實力必將大增,往後在這亂世之中,也能多幾分勝算!」

  「我等定當全力以赴,必不負主公厚望!」諸將聞言,不由齊聲應和道。

  「善!」

  「如此,接下來的一切,就都拜託諸位了!」

  「諾!」

  諸將聞言,紛紛再次抱拳應諾道。

  崔鈞見狀,微微點了點頭,其後,站起身來,背負雙手,望向寨外,心中暗暗盤算道:

  「李樂啊李樂,此番汝既已入局,便休怪我心狠手辣,待解決了你這個麻煩之後,便是我崔鈞真正踏入這場亂世棋局之時!」

  ……

  幾日後,李樂在將大軍暫時在山寨外的一處谷地中安頓好後,便帶著千餘親衛,浩浩蕩蕩地朝著巫咸山大寨而來,卻全然不知危險,正向其步步逼近!

  臨近大寨,李樂遠遠瞧見寨門大開,張遼帶著一隊兵士在門口相迎,觀察了半天,卻始終不見胡才出寨相迎,心中不由大罵:

  「胡才這廝都到這時候了,還敢在老子面前擺譜,看我一會兒不罵他幾句!」

  張遼見狀,不由眉頭微蹙,擔心久了李樂看出端倪,遂上前套近乎道:「李渠帥,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威風凜凜,我家渠帥已經在大寨中等候多時,特命我在此恭迎渠帥大駕。」


  李樂見張遼如此恭敬,心中稍感得意,但想到胡才尚未出寨迎接,心中依舊有些不悅,只見其冷哼一聲,說道:「汝是何人?胡才那小子呢?怎麼還不出來迎接?」

  張遼見狀微微一笑,說道:「吾乃渠帥麾下親兵,我家渠帥昨夜新收了一個小娘子,今日有些起晚了,故特命我等先將渠帥迎進來,待其換好衣服後,便出來親自向渠帥賠罪,現在大寨中已經備好了酒宴,還請將軍隨我來。」

  「看來胡才這傢伙,這段時間活的還真是夠滋潤的,一會兒看我不多灌他點酒!」

  李樂聽張遼這般說,心中雖有些懷疑,但想到胡才平日裡的性子,又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畢竟是一介武夫,心思相對單純,便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帶路吧。」

  張遼見李樂答應,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連忙說道:「還請渠帥隨我來。」

  說著,便引著李樂及其親衛緩緩向大寨走去。

  然而,就在李樂一行人進入大寨的瞬間。

  「轟隆!」

  隨著寨門突然的關閉,四周伏兵盡出,將李樂及其親衛團團圍住。

  李樂見狀頓時大驚失色,連忙高呼:「胡才,你竟敢騙我!」

  崔鈞站在寨牆上,冷笑一聲,說道:

  「胡才,呵呵,你可看清楚了,吾乃大漢光祿勛,虎賁中郎將崔鈞是也,此地早已被我大漢天軍所占,識相點,還是快點投降為好,如此吾尚還能保你一條性命!」

  李樂見狀,頓時怒火中燒,心中大罵道:「崔鈞?該死的,胡才這小子是怎麼辦事的,竟然無聲無息的便被這漢軍所占領!」

  隨即怒目圓睜,說道:「休想!我李樂寧死不屈!弟兄們,快,隨我殺出去!」

  崔鈞見李樂如此頑固,也不再勸說,只是朝左右揮了揮手,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我崔鈞心狠手辣了!」

  「左右,放箭!」

  隨著崔鈞一聲令下,埋伏在寨牆上的弓箭手們紛紛拉滿弓弦,一時間,箭如雨下,瞬間便將李樂及其親衛籠罩在一片箭雨之中。

  「啊,我殺了你們!」

  李樂見狀不由怒吼一聲,想要朝崔鈞殺去,只是其雖然勇猛,但面對如此密集的箭雨,也難以抵擋。

  李樂的親衛們見狀,紛紛怒吼著沖向寨牆,試圖為李樂殺出一條生路。

  然而,他們剛剛衝出幾步,便被更多的箭矢射倒。

  「啊!」

  在密集的箭雨中,慘叫之聲不絕於耳,隨著李樂的親衛們一個個倒下,最終李樂也被射得遍體鱗傷,最終無力地跪倒在地。

  崔鈞站在寨牆上,冷冷地看著這一切,眼中閃過一絲不屑,隨後轉身對身邊的將領說道:

  「將李樂拖下去,暫且關押在地牢之中,待我軍拿下白波軍主力後,再行處置。」

  「諾!」

  諸將聞領,當即領命而去,幾名士兵迅速上前,將受傷的李樂拖下寨牆,押入地牢。

  與此同時,寨外早已待命多時的騎兵,在收到崔鈞的命令之後,便如離弦之箭般衝出巫咸山大寨。

  張遼和太史慈分別率領兩支精銳騎兵,從兩側繞向白波軍的營地,準備發動突襲。

  而此時,白波軍在山寨外的營地中,李樂麾下的白波軍還在等待李樂的消息,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