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延禧攻略》之魏瓔珞,陳婉茵和白蕊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24章 《延禧攻略》之魏瓔珞,陳婉茵和白蕊姬

  「是他?」

  姜辰看到走近紀慕雪的人,目光一凝。

  因為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愛新覺羅·靖軒。

  《傾城絕戀》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他是康熙帝的堂弟,他的愛情就是美璃此生的坎坷,此生的悲慘,此生的憂慮的最大來源。如果沒有他,美璃也許不會有那樣坎坷的命運;當他再遇見從冷宮出來後的美璃後,他的那種高高在上萬人敬仰卻被打破了,被這個已經看透世俗的女子打破了。

  「竟然是他?」

  「看來是因為《傾城絕戀》劇情安排的原因,現在的靖軒年輕多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

  「畢竟,康熙的堂弟年紀小不是問題。畢竟,康熙在康熙五十七年還可以生孩子。」

  「對男人來說,只要能力在,女人能夠生育,什麼時候都能夠生。」

  姜辰打量著靖軒。

  在姜辰看來,劇中靖軒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不過,在這個世界,靖軒和美璃的愛情故事沒有必要發生了。」

  「美璃,只要現在不見到靖軒,就不會一見鍾情。」

  「等梅花內衛訓練卡訓練後,美璃和靖軒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了。」

  姜辰一邊想一邊盯著靖軒和紀慕雪。

  只是姜辰沒想到的是,紀慕雪跟著靖軒走了。

  「這靖軒找紀慕雪幹什麼?」

  「劇中的紀慕雪是被胤禩利用的,這靖軒難道也想……」

  姜辰眼中閃過一抹寒意。

  清國的根本就是八旗。

  其次就是愛新覺羅家族。

  愛新覺羅氏還只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六位叔伯祖父以及他們的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族。

  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到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滅亡止,經歷了11世12任帝王。在這近3個世紀中,後金、清朝的皇帝,擁有眾多的后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遠超過常人妻室的妃妾,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

  在歷史上,後金入關前,在第二代愛新覺羅·皇太極時期,皇族成員約有100人;到第三代順治時期,皇族成員是419人;到第四代康熙時期,皇族成員約有490人;到第五代雍正時期,皇族成員已超過1000人。

  而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在清國大陸,愛新覺羅家族成員已經有兩千多人了。

  這和歷史上清朝被滅有愛新覺羅血統的人三四十萬不能相比,但因為是影視融合世界的原因,比歷史上的康熙時期多多了。

  這些人掌握了清國大陸頂級的資源。

  雖然對姜辰來說,用武力是完全可以碾殺他們的。但殺了他們只會引起清國大陸動盪,到時候各種妖魔鬼怪都會出來興風作浪。

  所以,姜辰選擇的是繼續假冒胤禟,利用身份的優勢分化瓦解。

  之前無論是天地會這些反清復明的勢力衝擊皇宮,還是秋狩遇刺,背後何嘗不是有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出現。

  不過也是。

  在清國大陸,有這麼多反清復明的勢力,背後如果不是有人養賊自重是不可能的。

  畢竟,天地會這些勢力真的是反清復明嗎?

  不是。

  他們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按照錦衣衛的調查,在天地會這些勢力的背後,就有清國高層支持。

  這就是姜辰沒有對天地會這些反清復明的勢力趕盡殺絕的原因之一。

  而姜辰支持選秀,也是為了和清國大陸的各個家族拉攏關係。

  聯姻,就是最好的拉攏關係的手段。

  像若蘭她們雖然知道他的身份是假冒的,但在他這裡得到了好處後,也會影響她們的家族的。

  「看來靖軒是要安排錦衣衛盯著了。」

  姜辰想起來了。

  劇中的靖軒能文能武,是康熙的心腹。

  如果康熙想要反擊,靖軒說不定就是他的心腹。


  「殿下。」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

  「嗯?」

  姜辰轉頭看去,看到了於大器。

  《大清洗冤錄》之中的於大器。

  「於大器?」姜辰開口道。

  「殿……」於大器剛想說什麼,就被姜辰打斷:「叫我姜公子。」

  「姜公子?」於大器微微一愣,旋即行了一禮:「姜公子。」

  「於大器,你怎麼在這裡?」姜辰問道。

  「小的出來看看。」於大器說道。

  「那就一起走走?」姜辰說道。

  「好。」於大器應了一聲。

  姜辰帶著於大器向前走去。

  一邊走,姜辰一邊和於大器聊了起來。

  於大器在劇中是狡詐小人,但對姜辰來說,只要不觸及他的底線就可以了。

  半個時辰後。

  「殿……姜公子,我在這裡有個宅子,現在天色不早了了,我們去坐坐吧?」於大器說道。

  「好。」姜辰點了點頭。

  殿下,於大器帶著姜辰進入了宅子之中。

  「這是姜公子。」

  於大器招了招手。

  「見過姜公子。」魏綺荃走了過來。

  姜辰看到魏綺荃微微一愣。

  魏綺荃是《大清洗冤錄》之中的女主角。

  上次姜辰就已經見過他,並且簽過到。

  「姜公子,這是魏綺荃。」於大器上次見到姜辰看魏綺荃,所以就覺得姜辰對魏綺荃有意思。於是就動用關係,將魏綺荃安排在這裡的。

  「魏綺荃。」姜辰打量著魏綺荃:「於大器,這是你的女人?」

  「姜公子說笑了,這是府中的侍女。」於大器說道。

  「侍女?」姜辰目光一閃。

  「對,就是侍女,以後她就住在這裡。如果姜公子喜歡的話,可以來這裡看看。」於大器說道。

  姜辰看向了於大器。

  於大器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姜公子……」於大器巴巴的看著姜辰。

  「行,這個院子我要了。」姜辰說道。

  「以後這就是姜公子的。」於大器連忙說道。

  「哈哈哈。」姜辰大笑了起來。

  這一刻,姜辰終於知道,收別人送的女人是什麼感覺了。

  片刻後,姜辰和於大器離開了院子。

  「於大器,這件事保密。」在離開院子後,姜辰拍了拍於大器的肩膀。

  「姜公子請放心。」於大器連忙道。

  姜辰大笑一聲,快步離開了。

  「成功了。」

  於大器仿佛看到了升官發財的康莊大道。

  雖然他對魏綺荃也有些興趣。

  但比起升官發財,魏綺荃算不了什麼。

  ……

  另一邊,姜辰來到了圓明園。

  嗯,在東宮住不下的情況下,姜辰就住進了圓明園。

  只是,姜辰沒想到的是,在他剛走進圓明園的時候,見到了內務府送來的秀女。

  「這些秀女不錯啊。」

  姜辰定眼看去。

  幾乎同一時間,系統提示音響起。

  「簽到。」

  姜辰心中默念。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破王弩十架。】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十隻獅鷲獸。】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十株萬年何首烏。】

  「破王弩十架?」

  「這是第十次簽到得到了。」

  按照系統介紹,破王弩與破武弩,破神弩一樣,是專門對付武者使用的武器,不但擁有破甲的效果,可以洞穿武者的身體。不同的是,破王弩是專門為武王境武者準備的弓弩,催動之時,需要至少四名宗師之上的武道高手一同蓄力,催動內力,然後才能上弦放箭。


  和破神弩,破武弩一樣,破王弩之所以可以對付武王境武者,就是因為內力、陣法、機械,三者在特殊裝置的遠轉下,逐漸趨於完美,將原先傳入破王弩之上的內力,通過陣法和機械進行增幅,達到貫穿武王境武者的威力!

  一架破王弩就可以殺死一名武王境前期武者!

  十架破王弩,哪怕是再強的武王境,沒防備之下,都要飲恨當場!

  「對付武王境的破王弩?」

  「這個簽到獎勵好啊。」

  「對現在的姜家來說,破王弩是越多越好。」

  「破王弩十架匹配一千支萬年玄金箭。」

  「也不少了。」

  「十隻獅鷲獸?」

  「這是第八次簽到得到十隻獅鷲獸了。」

  按照系統介紹,這獅鷲獸是《斗破蒼穹》之中的獅鷲獸,四階魔獸。

  獅鷲獸有著陽光一般的羽色和毛色。獅子般的後半身長著黃棕色的獸毛,鷹一般的頭至前肢則全部披滿黃金色的鷹羽,不過也可能是帶有深紅斑點的乳白羽毛。它們頭部和翅膀的羽毛可能是藍色或綠色,胸前的羽毛是朱紅色,而和老鷹一樣的喙和腳則可能從透明的黃色到艷麗的金色都有,爪子是黑色的。

  因為體重較大,獅鷲獸不能像鳥兒一般輕靈的迴轉盤旋,但在沒有騎乘者的情況下仍可以做相當多的空中技巧。它可以在任何天氣飛行,也有感知天氣變化的本能。獅鷲獸之所以難馴,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對自己在空中的信心很強,不會接受騎手下的無理命令。

  同時獅鷲獸擁有精湛的狩獵技。速度、靈巧,加上天生的利爪,獅鷲獸從空中俯衝掠食的情形是十分驚人的。

  「四階魔獸獅鷲獸擁有斗靈的實力。」

  「這意味著獅鷲獸有武帝境的實力。」

  「這可是了不得的寶物啊。」

  姜辰雖然有武神境的傀儡了,但武帝境的獅鷲獸也是越多越好的。

  「這次簽到獎勵不錯。」

  「現在總共有八十隻獅鷲獸了,但很可惜姜家軍空軍還沒有確定。」

  「獅鷲獸的實力高強,想要成為它的主人,也必須實力高強,而現在姜家武帝境的只有自己。」

  「看來這任重道遠啊。」

  「十株萬年何首烏?」

  「這到不錯。」

  姜辰十分的滿意。

  之前在唐果果,玉清落等人身上籤到得到了十株萬年何首烏,然後在連續簽到三百二十個女主和晉升天族等時候,特殊獎勵得到了十株萬年何首烏,這是第九次得到十株萬年何首烏。

  這段時間已經用掉了七十三株萬年何首烏了,系統空間雖然還有九百多株萬年何首烏,但這儲存量並不多。

  「在簽到的萬年級別的藥材之中,萬年何首烏儲備也是最少的。」

  「就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多簽到一點。」

  「哪怕有姜家藥園的存在,簽到獎勵還是要有的。」

  當下,姜辰看向了簽到女主。

  魏瓔珞,《延禧攻略》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她是令妃,孝儀純皇后。個性正直,機智靈敏。為調查姐姐瓔寧的死因,潛入紫禁城當宮女。一直利用傅恆報仇,卻沒想到和他產生感情。魏瓔珞得到孝賢純皇后的幫助和開導,決定放下恩怨侍奉孝賢純皇后。孝賢純皇后死後,魏瓔珞代替她陪伴在乾隆身邊,輔助乾隆做一個明君,魏瓔珞用自己的一生,實現了對孝賢純皇后的承諾。

  陳婉茵,《如懿傳》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她是婉貴妃,民人陳延璋之女。無寵寡言、擅長國畫,表面不爭不搶,實際渴望寵幸,但有心無力。雖然有個獨善其身的好名聲,但其實內心自卑,經常畫乾隆的畫像來自我安慰。後期被魏嬿婉利用打壓如懿,在小說版大結局中,和海蘭一起扳倒已是皇貴妃的魏嬿婉,但在電視劇版本中被刪,一生成為她人的背景板。

  白蕊姬,《如懿傳》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她是玫嬪(怡嬪),民人白士彩之女。太后的第一枚棋子。南府琵琶伎出身,相貌清秀、牙尖嘴利、做事專一。受太后之命擾亂後宮,前期肆無忌憚地在後宮挑起事端,敢直接頂撞貴妃,懷孕後被金玉妍、高晞月暗害生下不正常胎兒,卻以為是琅嬅所為。琅嬅死後以為人生圓滿,死前卻被如懿告知一輩子恨錯了人、報錯了仇,飲鴆酒而亡。


  「魏瓔珞?」

  「沒想到在秀女中有她存在。」

  劇中的魏瓔珞為了替姐姐魏瓔寧申冤報仇,孤身一人進入皇宮成了繡坊的一名宮女。從方姑姑的口中瓔珞得知了姐姐的死並不是那樣簡單,於是她從遺落的玉佩開始調查,一度認為傅恆就是玷污姐姐的那個男人。後來魏瓔珞鹿尾絨線的勤儉之風深得皇后讚賞,更是命人對繡房大加賞賜。魏瓔珞主動向皇后坦白孔雀羽線丟失與借皇上送禮東風躲避責罰之事。因其聰明伶俐被調至長春宮,成為了皇后身邊最為信任的大宮女。

  魏瓔珞知曉了裕太妃是殺害姐姐真兇。因兩日之後,京城會有久違的大雨,而且還有百年不遇的雷電。於是在雷電當晚到壽康宮面見裕太妃,對著眾宮女和太監的面揭露了裕太妃殺害她姐姐的惡行。瓔珞利用一場雷雨,一席別了銀針的竹簾,製造了天懲的景象,被皇上降罪,皇后搶先一步用其它罪名將魏瓔珞送進辛者庫,保住了她的命。

  魏瓔珞在進入辛者庫後,什麼苦的累的活全部都是她做。後續魏瓔珞清理炭灰偶遇皇上,得知皇后久臥在床後,請求皇上讓自己回到長春宮侍奉皇后。在告訴富察傅恆未真心愛過和紫禁城第一場冬雪三步一叩聲聲認錯走完十二時辰的選擇中,魏瓔珞選擇了後者受罪認罰。皇帝有意納其為妃,魏瓔珞用巧計改變皇帝主意。後續魏瓔珞從乾清宮一路三拜九叩到長春宮,成功回到皇后身邊。

  因富察皇后去世,皇帝將魏瓔珞打發至圓明園為富察皇后守喪。而魏瓔珞在得知富察皇后之死另有隱情以及明玉在純妃手裡遭受虐待後,立志重回宮中為皇后和姐妹報仇。正好皇太后來圓明園裡面遊玩的時候,魏瓔珞就特意的接近皇太后,借著太后的壽辰,巧用心思用鯉魚拼出祝「壽」字樣、血字抄寫經書、在宴會上著實表現了一番。因皇太后非常的喜歡魏瓔珞,還讓皇帝把魏瓔珞封為了貴人。瓔珞成功的回到宮中,還在太后的提點下成了皇帝的妃子。

  在回到宮內,魏瓔珞聯合明玉扳倒純貴妃,毒殺爾晴,成功為富察皇后報仇。起初不得寵的她,故意設計了很多節目來引起皇帝的注意。比如放風箏,放孔明燈之類的,向皇帝表達自己的情感。她知道皇帝每天都會去太后宮裡請安,便自願去為太后讀經,讓皇帝習慣她的存在。等時機成熟,又故意不去太后宮裡,讓皇帝親自來找她,就這樣欲擒故縱地抓住皇帝的心。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升級為群妃之首,寵冠六宮,獲得了後宮內的最大權力。一步步從魏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升至令皇貴妃。大結局成功讓乾隆對自己痴迷不悟,並讓親兒子嘉慶接任下代大清皇帝,身份也最終尊榮至極,封孝儀純皇后。

  「魏瓔珞,就是《還珠格格》之中的令妃。」

  「不過,在這影視融合世界,魏瓔珞的劇情也改變了。」

  「對了,魏嬿婉和魏瓔珞的歷史原型是一樣的。」

  「就不知道魏嬿婉和魏瓔珞是什麼關係。」

  「陳婉茵?」

  「沒想到是她。」

  劇中的陳婉茵在弘曆潛邸里的時候,就是伺候弘曆的通房丫鬟,並且在王府僅為格格,身份地位低微。

  後來,弘曆登基稱帝後,陳婉茵進入宮中後也才為婉答應。漢人出身的她,比繡娘出身的珂里葉特·海蘭(海常在)位分還要低,長年無寵的程度可達到沒有侍寢六年之久。居鍾粹宮,與蘇綠筠同住。

  陳婉茵雖深愛皇帝,但悶葫蘆一枚,不善表達感情,導致皇帝對她這個人感覺可有可無,雖說如此,但心地善良,曾在如懿被阿箬誣陷殺害皇子時與海蘭、綠筠一同為如懿辯白。在純嬪蘇綠筠晉升為純妃之時,陳婉茵也跟著沾光、皇上感念很久沒有理會她,而順便把她晉升為婉常在,陳婉茵感恩。

  可以說在《如懿傳》中前期基本和宮斗、主線劇情完全脫離,時常愛偷偷遠望得寵的那幾個妃嬪們(例如高晞月、白蕊姬和如懿),乃是她嘗試於寵妃當中看出令皇帝久留的原因,然而並沒有用。

  在魏嬿婉當宮女被金玉妍當眾凌辱時,她是唯一為魏嬿婉說話的人。在皇上得疥瘡時,沒有打算的她只能聽之任之。比不得意歡和琅嬅親力親為。

  那個時候富察·琅嬅尚未去世,但是皇上就已經把她忘記的差不多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之後,富察·琅嬅薨逝,在大封六宮時,她與陸沐萍因為侍奉皇上多年、沒有過錯,沒有功勞但有苦勞,所以被晉升為貴人,後又晉位嬪,獲得一宮主位的位置。在欣喜之餘覺得皇帝沒有忘了她之外又不忘繼續畫皇帝尊顏(自入宮後因痴迷皇帝而常常畫他以來緩解思戀之情)。


  在嘉貴妃穿耳一事中,和魏嬿婉,葉赫那拉·意歡、珂里葉特·海蘭、蘇綠筠聯合,一起對抗金玉妍。

  之後,陳婉茵的這個婉嬪嬪位她足足待了四十多年,在那麼長一段時間內,她都毫無作為,被皇帝甚至是其他嬪妃徹底遺忘;但是,的確也是這樣,軟弱又不會斗的她,又一次成功的躲過了所有中期的宮斗。僅僅與如懿、綠筠為伴安閒度日。

  在恪貴人拜爾噶斯氏等選秀入宮前夕,侍婢順心抱怨新人一入宮她就徹底被皇帝遺忘了。她也不甚計較,只是不停畫皇帝龍顏,假裝她和皇帝面對面。

  在魏嬿婉因木蘭湯泉一事復寵後曾黯然神傷,連侍婢順心也十分看不順眼,但會內心自我安慰的她又強顏歡笑,繼續畫畫。在如懿誕育十三阿哥之時與蘇綠筠一同乞求如懿能平安誕下此子。

  安分守己到她連侍女順心被衛夫人冤枉時也有魏嬿婉的保護。在寒香見入宮後,三阿哥就知道在一旁瞎抱怨,讓蘇綠筠又急又氣,連性子溫婉的她也不禁對三阿哥發火。之後三阿哥因勸諫香見一事被怪罪,純貴妃蘇綠筠為子求情,也被皇帝譴責抱病一場,她除了悉心照顧也別無他法,蘇綠筠逝世後,滿宮中的人只有她為蘇綠筠流淚。

  後來,魏嬿婉為妃時,指使其把皇上多年悼懷孝賢皇后之詩整理抄錄而讓皇帝故念舊情,因而使皇帝越發冷落如懿;婉嬪只是想著自己都那麼長時間不在了、快要變成隱形人了,所以沒有想那麼多,只想著能夠引起皇上的注意,這個心態被已經是貴妃階級的魏嬿婉看透,魏嬿婉抓准陳婉茵的支柱蘇綠筠已經不在了,陳婉茵又是一老實人,突然讓她這種有利於自己獲寵的方法,陳婉茵一定會去做。果不其然,雖然陳婉茵有過短暫的內心糾結,但在巨大利益面前,陳婉茵還是按照魏嬿婉的方法做了。

  在這個風波蔓延開來後,陳婉茵才意識到自己被魏嬿婉利用了,於是她急切跑去向如懿賠禮道歉。如懿也知道根本不會斗的她,根本不可能去陷害如懿自己,明顯就是炩貴妃魏嬿婉在背後布局。因此如懿原諒了她。

  後來,在皇貴妃魏嬿婉倒台後,懷著內疚的心理和眾妃一同去拜見如懿,但如懿拒絕。之後就一直在宮內安穩度日,和慶妃陸沐萍、芳嬪陳氏等人一同頤養天年。

  「劇中說陳婉茵一直愛著皇帝。」

  「不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陳婉茵是沒有選擇。」

  「入了皇宮之中,沒有見過能夠和甄嬛,沈眉莊這些人似的找別的男人的。」

  「老實忠厚、安守本分,與世無爭,溫婉善良,素不和人拉幫結派、只是獨善其身。深愛皇帝。」

  「陳婉茵這樣的女人,沒有男人不喜歡的。」

  「只可惜,乾隆只是普通人,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

  「白蕊姬?」

  「沒想到她也來了。」

  劇中的白蕊姬出身蘇州府,擅彈月琴,後因先帝雍正喜好耿月賓的琵琶而改學琵琶。被太后甄嬛挑中,培養成符合乾隆喜好形象的琵琶伎。在乾隆和高晞月欣賞琵琶曲時,故意彈錯旋律,成功吸引了乾隆的注意,於是立刻被臨幸,封答應,成為乾隆登基後納入後宮的第一人。

  白蕊姬雖然出身卑微,但仗著有太后作後台,一入宮就伶牙俐齒、恃寵而驕,經常和同樣會彈琵琶的高晞月爭風吃醋。皇后琅嬅派人去調查白蕊姬的底細,查出白蕊姬出生在康熙五十九年,雍正八年被如懿的母家買下後才被送入南府學習琵琶。琅嬅因此懷疑白蕊姬是如懿一派的人,更加覺得如懿心機深厚。

  在新妃朝見皇后之時,白蕊姬自恃得皇帝寵愛,用模稜兩可的語言譏諷慧貴妃,在出了皇后的長春宮後,遂被怒氣無處發泄的高晞月掌嘴,以至於臉頰潰爛。在白蕊姬和高晞月鬧得不可開交之時,琅嬅趁機出面,也沒有管束白蕊姬的僭越行為,甚至還責怪慧貴妃不夠自重,吩咐高晞月專心對付「幕後主使」如懿。

  皇后的不管束,讓白蕊姬在後宮內的氣焰更加囂張,被升常在。在療傷時,白蕊姬受太后指點利用白花丹加劇臉部傷口,而經手過這個白花丹的只有如懿和皇后琅嬅,兩人因此被皇上懷疑。其實,白花丹是白蕊姬自己給自己下的藥,用的也是一開始會加劇病情、但後面會全面康復的妙藥。此計讓乾隆開始不相信如懿和琅嬅的能力,而白蕊姬背後的太后趁機剝奪琅嬅的後宮權力,插手宮中事務;而白蕊姬自己,也徹底洗清了「和如懿有勾結」的嫌疑。

  不久,白蕊姬就成為宮內第一個懷孕之人,得「玫」的封號,升貴人。在和蘇綠筠、金玉妍的談話中,金玉妍引導蘇綠筠說出「多吃魚蝦有利於胎兒,因為我懷孕的時候就是這樣」的話,這讓白蕊姬十分相信,此後一飲一食皆有魚蝦,用盡全力想生出一個聰明健壯的孩子。


  懷有龍裔時,白蕊姬的輦轎再次衝撞慧貴妃高晞月,高晞月大恨之,在皇后大宮女素練的指使下,慧貴妃忍不住下手,於白蕊姬的海鮮中下微量的水銀,意圖使孩子變傻。而金玉妍又在背後加重水銀的劑量。其子出生為畸胎。乾隆為了皇家顏面,限制知情人員不許聲張,又處死孩子。白蕊姬沒有見到她的孩子。

  白蕊姬因此被禁足雨花閣,但太后令皇后建議乾隆為了補償其喪子之痛,升其為玫嬪。

  後來儀嬪也懷孕了,但是迅速被金玉妍害得流產。金玉妍自己則懷孕成功,升嘉嬪。為此,太后也另做打算,把第二枚棋子陸沐萍送入宮內,得常在位分。但陸沐萍並沒有得到乾隆寵愛,辦事效率也遠遠不及白蕊姬。白蕊姬出雨花閣,如懿受陪嫁侍女阿箬誣陷而成了謀害皇嗣的元兇。

  在葉赫那拉·意歡入宮後,在意歡驚人的美貌和才情面前,白蕊姬和陸沐萍雙雙失寵。陸沐萍之後就淡出乾隆的視野,但白蕊姬不相信阿箬背後沒有後台,因此一直在暗中追查真兇。後來嘉嬪因為二度懷孕,升嘉妃,並且開始虐待和如懿面容相似的衛嬿婉,以討好為如懿出冷宮感到焦慮的富察琅嬅。

  如懿離開冷宮後,真相逐漸顯現,冤枉如懿的阿箬被施以貓刑和剝甲。白蕊姬又以為阿箬是元兇,去翊坤宮裡鞭打阿箬。在慧貴妃高晞月死後,其侍女茉心通過玉妍與貞淑找到白蕊姬,告訴她真兇就是皇后富察·琅嬅,讓白蕊姬又開始復仇。茉心找到她,把感染痘疫病菌的衣服給白蕊姬,白蕊姬則將其與七阿哥乳母春娘衣服替換,春娘將其感染的病毒傳染給了七阿哥,七阿哥夭折。

  在乾隆第一次南巡途中,白蕊姬在金玉妍的幫助下指使人在南巡的船隻上塗抹桐油,在船舫內故意大聲議論琅嬅,說皇后兒子的死是「一報還一報」,在琅嬅於船板上恍惚傷神之時,失足落水,讓皇后重病齊發。

  皇后死後,純妃升純貴妃、如懿升嫻貴妃,白蕊姬則逐漸被眾人忽略。後來在後宮陰謀連環之時,白蕊姬卻因為心裡過度憂鬱、沒有走出喪子之痛,面相有損、形如枯槁。

  在乾隆第二次南巡時,白蕊姬和陸沐萍蒙面,在太后甄嬛的引薦下於西湖上、駕著小船翩翩登場,白蕊姬彈琵琶、陸沐萍唱元曲,卻不料炩嬪衛嬿婉用梅舞搶占風頭。白陸兩人為太后傀儡的事被乾隆看破,又因齊汝一事,乾隆為了氣太后,升炩嬪為炩妃。

  白蕊姬自知自己容顏衰竭,加上身份暴露,不可能再獲得乾隆寵愛。於是乾脆一物換一物,主動尋找乾隆,以自己的性命向乾隆談判,以換取自己家人後半生的富貴,甘願被乾隆指使。金玉妍聽聞是乾隆召見白蕊姬,怕白蕊姬供出一切,用無形白粉企圖毒殺白蕊姬,在下藥的過程中被如懿看到,如懿去白蕊姬宮中勸阻,白蕊姬不信,用頭上簪子銀針試毒,沒事。在白蕊姬餵自己鸚鵡的時候,鸚鵡卻被毒死,白蕊姬才知道金玉妍的狠毒。

  為此,白蕊姬被皇帝以陷害嬪妃的名義,以鴆酒賜死。在臨終前,如懿前來,白蕊姬把自己所做諸事一一告訴如懿,如懿為了回饋她也說出真兇是金玉妍。

  最後白蕊姬彈奏琵琶、口噴鮮血,離開了人世。而如懿為其操辦喪儀,送還母家安葬。

  「劇中的甄嬛是因為弘曆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才想到了利用女人控制弘曆。」

  「所以,白蕊姬才成為了她的棋子。」

  「只可惜,在皇宮之中,白蕊姬囂張跋扈、心直口快、愛炫耀、極度自卑和缺乏心機手段,根本就不是那些人的對手,還不如陳婉茵,至少可以頤養天年。」

  「雖然陳婉茵不是富貴榮華,但至少比白蕊姬強。」

  姜辰打量著魏瓔珞,陳婉茵和白蕊姬。

  魏瓔珞,姜辰想到了第一世界的錢希西,第三世界的馮亭。

  陳婉茵,和格蕾絲,蔣靜,鄭淑君,越妃(越姮)是前世同一個演員演的

  而白蕊姬,和第二世界的君九齡,葉凝芝,第一世界的袁媛是前世同一個演員演的。

  可以說,魏瓔珞三女,雖然不是傾國傾城,但也是絕上的容貌的。

  「這批秀女不錯。」

  「就不知道在離開第二世界之前,還有沒有秀女出現。」

  姜辰有些期待。

  因為是影視融合世界,這些秀女也就十七八歲。

  對實際年齡差不多已有四十的姜辰來說,這些秀女的吸引力還是蠻大的。

  片刻後,姜辰遇到了容音(富察·容音,姜辰鑄聖族認證的女人,琅嬅的二妹)。


  「見過殿下。」容音行了一禮。

  「不必多禮,起來吧。」姜辰走了過去。

  「謝殿下。」容音牢記禮不可廢。

  「容音,我們走走。」姜辰說道。

  「是。」容音點了點頭。

  當下,姜辰帶著容音向前走去。

  圓明園和東宮不同。

  足夠的大,也有很多的地方可去。

  為了方便聊天,姜辰讓宮女,宦官離開了。

  「殿下,圓明園的宮女,宦官也不多,你沒有想過變成自己人?」姜辰問道。

  「大部分已經是自己人了,其他的無關緊要。」姜辰早就換了,畢竟,他的女人都是可以相信的,一些底層的宮女,宦官是不需要在意的:「畢竟,有你們在,他們能夠做什麼?」

  「殿下,在清國,我們好像是被困在皇宮之中似的。」容音說道。

  「在清國,權力高度集中,你們在宮中想做什麼是有些難的。」姜辰沒有否認。

  在歷史上的康雍乾時期後宮沒有干政的主要原因在於嚴格的宮廷制度和皇帝的嚴格控制。清朝的宮廷制度非常嚴密,後宮與外界的隔離措施非常嚴格,後宮人員與外界的接觸受到嚴格限制。例如,宮女和嬤嬤嚴禁將宮外之事傳遞到宮內,后妃的娘家人未經允許也不能隨意進宮。這種隔離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後宮干政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皇帝對後宮的控制也非常嚴格。特別是雍正帝,他對後宮的管理非常嚴格,後宮風平浪靜,嬪妃的權力受到嚴格限制,主要職責是伺候皇帝和綿延子嗣,而不是參與政治決策。這種嚴格的控制機制確保了後宮不會對前朝的政治決策產生干擾。

  在第二世界的清國大陸,雖然融合了很多的清宮劇,但清國的後宮因為是康熙為帝,管理嚴格。

  不過,姜辰也沒有去破壞。

  想要徹底的執掌清國大陸,這些進宮的人就不能干政。

  否則的話,宮中的眾女後面的家族就會興風作浪了。

  「那殿下……」

  「只能安排其他人去做事,你們最重要的是學習,在其他世界有的是你們想要做的事。」姜辰說道。

  「也是,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容音沒有否認,幾個世界的知識,可不是那麼容易學完的。

  「我接下來會將之前的那些府邸合併,成為我們的宮外住處。」姜辰說的是之前的九阿哥府及其周圍的那些府邸,現在胤禩他們已經死了,他們的府邸正好可以合併。

  「殿下之前就不應該將家族傳送符安置在那邊。」容音說道。

  「之前沒有想那麼多。」清國大陸簽到的人多,所以,帶去其他世界的人多。這麼多的人調動,想要不引起注意都難。

  不過姜辰有些後悔。

  如果之前直接易容成康熙就好了。

  雖然康熙的年紀五十幾歲了,但找秀女也很正常。

  「對了,容音,現在你修煉的情況怎麼樣了?」姜辰問道。

  「現在……」容音回答了起來。

  片刻後,就在姜辰和容音來到一個涼亭中的時候,一個宦官走了過來。

  「殿下,陳廷敬陳大人求見。」

  「陳廷敬?知道了。」姜辰說道。

  「殿下,你去忙吧。」容音說道。

  「好。」

  姜辰點點頭,然後在容音耳邊說道:「回去沐浴等我。」

  「是。」容音應了一聲。

  今天是她服侍的日子,哪怕沒有姜辰的話,她也是會去準備的。

  對這一點,容音是非常滿意的。

  畢竟,沒有哪個女人不想得到男人的臨幸的,她們只有姜辰,如果姜辰視而不見,只能獨守空房。

  ……

  「臣陳廷敬見過殿下。」陳廷敬行了一禮。

  「起來吧。」

  姜辰打量著陳廷敬。

  《一代名相陳廷敬》之中的陳廷敬。

  「沒想到還是一部劇之中的男主角。」

  這一刻,姜辰的腦海中浮現出關於陳廷敬的相關信息。


  陳廷敬早年聰慧,幼時喜歡讀《春秋左氏傳》《尚書》《儀禮》,九歲作《牡丹》詩即驚長老。順治十五年進士,館選庶吉士,為與通州陳敬相區別,世祖賜名廷敬。累遷翰林院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康熙十五年,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充經筵講官,改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康熙十七年,入直南書房。

  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的康熙二十一年,陳廷敬充會試副考官。時副都御史余國柱以滇南平定,請厘定樂章。禮部、翰林院會議,郊壇宗廟仍循順治元年之舊,朝會燕饗宜更定。陳廷敬撰擬十四章,旨下所肄習。康熙二十三年,授左都御史兼管戶部錢法,疏請改官錢以杜私鑄,免銅稅便民採礦。定朝廷服制,禁奢靡之風。慎選督撫,以公心愛民勤政廉潔為準。嚴飭地方公開賑災錢糧帳目,杜絕污吏貪侵害民。

  康熙二十五年九月遷工部尚書,與學士徐乾學奏進《鑑古集覽》,被康熙嘉納瀏覽資政。奉詔任纂修《三朝聖訓》《政治訓典》《方略》《大清一統志》《明史》等書。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張汧任湖廣巡撫時,山西道御史陳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黷貨多端」。兵部尚書張玉書趁機彈劾與張汧有親戚關係的陳廷敬。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張汧因「貪污銀九萬餘兩」而被處絞。陳廷敬向康熙帝上《俯瀝懇誠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向皇上謝罪,懇請回家守孝。康熙二十八年九月,高士奇疏彈劾徐乾學。康熙帝深知徐乾學、高士奇招搖多事,遂遣徐、高二人出京。次年二月,就在徐、高二人被迫離京後不久,陳廷敬又被起用為左都御史。

  康熙四十二年,拜陳廷敬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值講經筵。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召江南士子試於杭州、蘇州、江寧,陳廷敬與大學士張玉書、掌院學士揆敘奉命閱卷。

  「謝殿下。」陳廷敬站了起來。

  「賜坐。」姜辰說道。

  「謝殿下。」陳廷敬行了一禮,然後坐下。

  「陳大人找孤有什麼事?」姜辰開口道。

  「殿下,臣是為吏部考核而來的。」陳廷敬拿出了一份奏摺。

  姜辰讓宦官將奏摺拿過來。

  「殿下。」

  很快,宦官就擊將奏摺遞給了姜辰。

  姜辰打開奏摺看了起來。

  片刻後。

  姜辰開口道:「陳大人,如果孤沒記錯的話,你在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上奏了《勸廉祛弊請敕詳議定製疏》?」

  《勸廉祛弊請敕詳議定製疏》之中指出:「貪廉者,治理之大關;奢儉者,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當先使儉。」意思是說,奢侈導致貪污,節儉才能清廉。

  「回殿下,是的。」陳廷敬回答道。

  「孤還記得在同年你又上《撫臣虧餉負國據實糾參疏》彈劾王繼文,認為他在戰時不用捐納糧草,卻動用庫銀,大軍凱旋之後又將所存穀米以官俸抵給本省官員,前後銀數相差九十萬兩之多……」姜辰繼續說道。

  「是。」陳廷敬有些不明白,姜辰為什麼這麼說。

  「不知陳大人記不記得前朝的考成法?」姜辰問道。

  「記得。」陳廷敬肅然一驚:「殿下是想用考成法?」

  「不錯,孤覺得現在正想是時候了。」姜辰點了點頭。

  說起清朝最值得稱讚的制度創新成果,「考成法」絕對堪稱其中的傑出代表。該制度的誕生,始於雍正元年時朝廷展開的一場討論。那個時候,初登皇位的雍正皇帝收到一份別具一格的奏摺,此奏摺出自江南一位名為李潢的知縣之手。這位並不起眼的小官員大膽直言,官員考核太過流於形式,致使懶政與怠政現象泛濫成災。雍正看過之後連連點頭,旋即下令在全國推行「考成法」。

  這類「考成法」可不是一般的考核制度。上至總督、巡撫這些高級官員,下至最基層的縣令,所有官吏每年都要開展一次全方位的政績評定。考核涵蓋的內容極為寬泛,稅收徵收、案件審判、治安維護等都在其中,就連修路架橋這類小事情也屬於考核範疇。

  同時,雍正於各個省份都設置了專門的「考功科」,其目的在於對官員的政績展開核查。一旦察覺官員有舞弊行徑,情節較輕的會被降職,情節嚴重的則會被罷免且予以追查。這一舉措的確切中了官場腐敗的關鍵之處。

  姜辰在成為太子,整頓吏治的時候,考成法也就是他想的辦法之一。

  「殿下,這是否有些操之過急?」陳廷敬說道。


  「孤到是覺得,現在正是時候。陳大人,你回去弄一份關於考成法的奏摺給孤。」姜辰知道陳廷敬這樣的老臣對康熙比對他還要忠心,不過,他有的是對付陳廷敬的辦法。

  「是。」陳廷敬應了一聲。

  「孤要考成法在今年年底先在順天府執行。」姜辰說道。

  「臣一定辦到。」陳廷敬說道。

  「陳大人,我聽說在幾天前你去見了皇阿瑪?」姜辰開口道。

  「是。」陳廷敬低著頭說道。

  「你是皇阿瑪的老臣了,多去看看皇阿瑪也好,下去吧。」姜辰說道。

  「是。」陳廷敬應了一聲,準備離開。

  「對了,陳大人,我聽說你有個女兒,叫陳採薇?」姜辰突然開口道。

  「回殿下,臣的小女就叫陳採薇。」陳廷敬回答道。

  「許配人家了嗎?」姜辰問道。

  「沒。」陳廷敬低著頭。

  姜辰淡淡的說道:「陳大人,趕明兒你就讓陳採薇來見一見太子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