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修防水壩
附近可以用於修築堤壩的,主要就是日月塔崩落下來的那些碎塊。
這顯然是不夠的。
想到自打天降暴雨以來,這一路上就再也沒有遭到過變異生物的襲擾。
為加快進度,傅鑫不再留坦克警戒保護,乾脆把它們都派了出去。
避開田甫江所在的西側和北側,由近及遠,傅鑫指揮這群坦克在一公里方圓的範圍內尋找適用的土石方和廢棄車輛。
只可惜並坦克不是專業的推土機和裝載機。
它們拿車輛當推土鏟往國際會議中心附近運土時,只敢用五公里以下的時速小心翼翼前進。
這樣往返一趟非常消耗時間。
更為麻煩的是,車輛殘骸也不是專業的推土鏟。
一開始推出來的挺大一堆,隨著路上不停的泄漏拋灑,到修建堤壩的地方經常剩下一半都不到。
雖然傅鑫心急如焚,但以眼下能動用的力量,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不過他還是設法做了些改進來儘可能的提高效率。
之前坦克拿來做推土鏟的基本上是麵包車或商務車的殘骸,最大不過是中巴車。
現在傅鑫看上了比之前那些車輛大很多的大巴車和大型公交車。
反正所有犀牛坦克都是他從鳥瞰圖里指揮的,不存在大巴車高大車身遮擋駕駛員視線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大巴車的車身太長。
雖然一次能推比之前那些車輛殘骸多好幾倍的土石方量,但一旦橫到坦克前面後,一些狹窄路段就不是那麼方便通過了。
傅鑫的對策是儘量先找周邊路段寬敞,能順利使用大巴車做推土鏟的地方運土石方。
附近幾處合適的地點運完後,用坦克炮將那些狹窄路段強行炸寬後接著運。
開始的一米多高堤壩修建起來還是比較快的,一個多小時後,堤壩的頂端已經高出了水面二三十厘米。
傅鑫甚至受之前填埋河道時的啟發,每墊高一層土石,就拿一輛坦克去碾壓幾遍,將已經鋪好的土是壓實。
但後續的進度就變的越來越慢了。
他並非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原先計劃中的壩體寬度只有一米上下。
然而隨著高度的增加,坦克一層一層的碾壓讓壩體底部顯得越來越寬。
邊緣碎石瓦礫不停的掉落也使這道土牆的內外表面不再垂直,橫截面慢慢的變成了梯形。
這樣一來,越高土石方的需求量增加的越快,增加幅度遠遠高於修一道垂直的土牆。
眼看著修築堤壩的進度逐漸減慢,傅鑫的眉頭也逐漸緊皺了起來。
「又怎麼了?」
看不見鳥瞰圖的冉倩語自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到傅鑫愁眉不展,知道他肯定又碰上了麻煩。
傅鑫也不隱瞞,把眼下的困境和冉倩語說明了一下。
「啊?一米厚有點兒戲了吧?」
傅鑫剛說完,冉倩語就驚叫出聲。
「而且高度三米也不夠呀,高度怎麼也要在四米以上。」
「不是吧?還要再加一米?」
一聽高度往上還要再加一米,傅鑫著實嚇了一跳,反而忽略了冉倩語說防水壩厚度只有一米是兒戲的話語。
「我知道你怎麼想的,是認為漲潮時這裡的水位最高也就只能達到三米左右對吧?」
「對呀,難道還能更高?」
「水位是不會更高了,但這個水位指的是靜水狀態。你聽外面的風雨聲,我估計現在的風力沒有十級也有八九級,未來幾小時內可能還會加強。這裡雖然是內河江面,然而憑這個風力掀起半米到一米的高的浪還是不成問題的。」
「你是說浪頭會打進來?」
「對。你的防水壩高度跟理論水位剛好持平或相近的話,就會有這個問題。另外不知道你注意沒有,這個地方江水剛好拐了個超過九十度的彎,現在江水漫到了岸上,其實有一部分江水就從這裡取捷徑流向下游。所以不單有浪,這裡的水還有一定流速,四米的高度才會比較保險。」
「好吧。」
傅鑫無奈的應了下來,本來壩體堆到一米多高的時候,速度已經變慢了不少。
現在還要再加一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這一圈防水壩。
「壩底和壩頂的寬度你準備做多寬?」
然而並沒有完,冉倩語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多寬?一米差不多的吧?」
傅鑫此時全然忘了冉倩語最開始驚詫於他只準備將壩體做到一米厚的話。
「只有一米的話,這堤壩修和不修也沒有太大差別。」
冉倩語沒好氣的懟了他一句。
「為什麼?」
「水只要再深一點,壩就會整體崩潰。」
「真的,那你說要多寬」
「底部寬度不能少於六米,頂部寬度不少於三米,橫截面做成梯形,這樣會保險一點。」
「做這麼厚實有必要嗎?」
「肯定有呀,你這是修防水的堤壩,不是修牆。水壓越深越大,所以堤壩的橫截面全部都是梯形的,就沒見過你這種筆直向上的。」
冉倩語,停了一下,又想到了什麼,補充說道。
「而且我不用看就知道,你也沒法修成一道垂直的牆。人家修土牆都是兩邊用夾板夾住,再把中間的土夯實。以你現在的條件,土堆高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兩側滑落,不想修成梯形,它也自然而然會形成,要解決眼下這個麻煩,還不如順其自然把它修成梯形。」
傅鑫想了想還真是這樣,修成梯形,倒是能順水推舟把眼前的麻煩給解決了。
冉倩語還在繼續往下說。
「而且限於條件,現在只能簡單的拿碎石瓦礫堆起來,既沒打地基,也沒有澆築鋼筋混凝土,其實強度是很差的。哪怕用坦克反覆將土方壓實,增強的也相當有限,所以為了安全必須使壩體足夠厚實。」
「但這要多少土石方呀?漲潮離現在可能只有四個來小時,萬一來不及怎麼辦?」
傅鑫又把當前因陋就簡的運輸土方手段和冉倩語詳細說明了一下。
冉倩語略加沉思,提出了個行動方案。
這顯然是不夠的。
想到自打天降暴雨以來,這一路上就再也沒有遭到過變異生物的襲擾。
為加快進度,傅鑫不再留坦克警戒保護,乾脆把它們都派了出去。
避開田甫江所在的西側和北側,由近及遠,傅鑫指揮這群坦克在一公里方圓的範圍內尋找適用的土石方和廢棄車輛。
只可惜並坦克不是專業的推土機和裝載機。
它們拿車輛當推土鏟往國際會議中心附近運土時,只敢用五公里以下的時速小心翼翼前進。
這樣往返一趟非常消耗時間。
更為麻煩的是,車輛殘骸也不是專業的推土鏟。
一開始推出來的挺大一堆,隨著路上不停的泄漏拋灑,到修建堤壩的地方經常剩下一半都不到。
雖然傅鑫心急如焚,但以眼下能動用的力量,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不過他還是設法做了些改進來儘可能的提高效率。
之前坦克拿來做推土鏟的基本上是麵包車或商務車的殘骸,最大不過是中巴車。
現在傅鑫看上了比之前那些車輛大很多的大巴車和大型公交車。
反正所有犀牛坦克都是他從鳥瞰圖里指揮的,不存在大巴車高大車身遮擋駕駛員視線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大巴車的車身太長。
雖然一次能推比之前那些車輛殘骸多好幾倍的土石方量,但一旦橫到坦克前面後,一些狹窄路段就不是那麼方便通過了。
傅鑫的對策是儘量先找周邊路段寬敞,能順利使用大巴車做推土鏟的地方運土石方。
附近幾處合適的地點運完後,用坦克炮將那些狹窄路段強行炸寬後接著運。
開始的一米多高堤壩修建起來還是比較快的,一個多小時後,堤壩的頂端已經高出了水面二三十厘米。
傅鑫甚至受之前填埋河道時的啟發,每墊高一層土石,就拿一輛坦克去碾壓幾遍,將已經鋪好的土是壓實。
但後續的進度就變的越來越慢了。
他並非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原先計劃中的壩體寬度只有一米上下。
然而隨著高度的增加,坦克一層一層的碾壓讓壩體底部顯得越來越寬。
邊緣碎石瓦礫不停的掉落也使這道土牆的內外表面不再垂直,橫截面慢慢的變成了梯形。
這樣一來,越高土石方的需求量增加的越快,增加幅度遠遠高於修一道垂直的土牆。
眼看著修築堤壩的進度逐漸減慢,傅鑫的眉頭也逐漸緊皺了起來。
「又怎麼了?」
看不見鳥瞰圖的冉倩語自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到傅鑫愁眉不展,知道他肯定又碰上了麻煩。
傅鑫也不隱瞞,把眼下的困境和冉倩語說明了一下。
「啊?一米厚有點兒戲了吧?」
傅鑫剛說完,冉倩語就驚叫出聲。
「而且高度三米也不夠呀,高度怎麼也要在四米以上。」
「不是吧?還要再加一米?」
一聽高度往上還要再加一米,傅鑫著實嚇了一跳,反而忽略了冉倩語說防水壩厚度只有一米是兒戲的話語。
「我知道你怎麼想的,是認為漲潮時這裡的水位最高也就只能達到三米左右對吧?」
「對呀,難道還能更高?」
「水位是不會更高了,但這個水位指的是靜水狀態。你聽外面的風雨聲,我估計現在的風力沒有十級也有八九級,未來幾小時內可能還會加強。這裡雖然是內河江面,然而憑這個風力掀起半米到一米的高的浪還是不成問題的。」
「你是說浪頭會打進來?」
「對。你的防水壩高度跟理論水位剛好持平或相近的話,就會有這個問題。另外不知道你注意沒有,這個地方江水剛好拐了個超過九十度的彎,現在江水漫到了岸上,其實有一部分江水就從這裡取捷徑流向下游。所以不單有浪,這裡的水還有一定流速,四米的高度才會比較保險。」
「好吧。」
傅鑫無奈的應了下來,本來壩體堆到一米多高的時候,速度已經變慢了不少。
現在還要再加一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這一圈防水壩。
「壩底和壩頂的寬度你準備做多寬?」
然而並沒有完,冉倩語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多寬?一米差不多的吧?」
傅鑫此時全然忘了冉倩語最開始驚詫於他只準備將壩體做到一米厚的話。
「只有一米的話,這堤壩修和不修也沒有太大差別。」
冉倩語沒好氣的懟了他一句。
「為什麼?」
「水只要再深一點,壩就會整體崩潰。」
「真的,那你說要多寬」
「底部寬度不能少於六米,頂部寬度不少於三米,橫截面做成梯形,這樣會保險一點。」
「做這麼厚實有必要嗎?」
「肯定有呀,你這是修防水的堤壩,不是修牆。水壓越深越大,所以堤壩的橫截面全部都是梯形的,就沒見過你這種筆直向上的。」
冉倩語,停了一下,又想到了什麼,補充說道。
「而且我不用看就知道,你也沒法修成一道垂直的牆。人家修土牆都是兩邊用夾板夾住,再把中間的土夯實。以你現在的條件,土堆高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兩側滑落,不想修成梯形,它也自然而然會形成,要解決眼下這個麻煩,還不如順其自然把它修成梯形。」
傅鑫想了想還真是這樣,修成梯形,倒是能順水推舟把眼前的麻煩給解決了。
冉倩語還在繼續往下說。
「而且限於條件,現在只能簡單的拿碎石瓦礫堆起來,既沒打地基,也沒有澆築鋼筋混凝土,其實強度是很差的。哪怕用坦克反覆將土方壓實,增強的也相當有限,所以為了安全必須使壩體足夠厚實。」
「但這要多少土石方呀?漲潮離現在可能只有四個來小時,萬一來不及怎麼辦?」
傅鑫又把當前因陋就簡的運輸土方手段和冉倩語詳細說明了一下。
冉倩語略加沉思,提出了個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