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池州陰府的變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陽司連接陰陽兩地,在以前可是個苦差事,鬼修在陽間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涅槃境以下甚至都不能都不能見到太陽,哪怕是陰神也不喜在白天出沒。

  而涅槃境以下的鬼修,雖然來到陽間能與普通人打交道,從而謀求香火願力。但是那時大能遍地,強大的陰神數不勝數,又有誰願意供奉一尊不入流的鬼修呢。

  這種見得到卻吃不著的差事,還要受到極大削弱,自然不受鬼修待見,以至於被當作流放之用,只有那些犯過錯或者沒什麼前途的鬼修,才會來陽司做事。

  然而現在情況又不同,地府陰神隕落的隕落,遺留的陰神大多避世不出,少有插手陽間之事。他們這些陽司陰差,總算迎來了最幸福的時光,作為常駐陽間之人,謀求一些香火願力實在太簡單不過。

  所以,陽司的差事已經變成肥差,而陽司總使這個職位,更是被無數人覬覦,哪怕林若虛貴為涅槃境巔峰修士,將這個職位爭取給王才安,應該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可以說,將王才安當成了真正的自己人培養。

  「多謝大人,屬下感激不盡,日後但凡有差遣,請盡情吩咐!」王才安連忙作揖,起身相送。

  「這還差不多,我來找你辦事是你的榮幸,不要總是推三阻四的,只要我想,有的是人靠上來。不過,誰讓我看你小子順眼呢,以後可要好好做哦。」

  林若虛拍了拍王才安的肩膀,有些語重心長。

  見到林若虛要走,王才安急忙攔住他,「大人,十二時方舟您不帶走了嗎?」

  「哦?上面好像沒有說讓我帶回去,要不你留著用吧。」林若虛挑挑眉,若無其事的說道。

  「這等至寶,哪裡是我能消受的,若是讓十二時方舟遺落,那我不是地府的罪人了嗎,還請您帶回去吧。」

  王才安連忙擺手拒絕,開玩笑,他只是一個噬魂境鬼修,哪裡能供養的了十二時方舟,德不配位必然招來禍患,要知道大多數陰神都沒有神器。

  十二時方舟哪怕破損嚴重,但也是最頂尖的神器,光憑藉它在墮神淵的表現來看,就遠超絕大多數神器,自己若是執掌十二時方舟,怕是以後都不敢出門。

  而且,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他感覺春秋蟬是個非常不靠譜,若是為自己惹來禍事,那真的離死不遠了,這位祖宗,還是交給地府的人去供養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帶回去吧。」

  林若虛思慮再三,也不再推辭,只能帶上十二時方舟回去復命,但想到關於春秋蟬的傳聞,他總感覺到上面沒有讓他帶回去,怕是有著深意。

  不過卻是如王才安所言,一件頂尖的神器,不能交給一位噬魂境鬼修保管,說是遺失絕對是地府的損失,而且十二時方舟現在遭受重創,哪怕春秋蟬再鬧騰,也出不了什麼大事吧?

  知道自己雖然是頂尖的神器,但是只是一介器靈,根本在這件事上做不了主,被人遺棄的滋味非常不好受,更何況是高傲的春秋蟬呢,只見它氣憤的說道。

  「好好好,虧我損耗本源將你帶出墮神淵,你這後輩小子真是好樣的,老祖把你放心上,你將老祖丟坑裡,等我去一趟豐都城,再回來找你小子算帳!」

  林若虛化作一道遁光飄向遠方,空中留下一道憤怒的聲音,王才安似乎看到春秋蟬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聞言王才安頓感不妙,不過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實力弱小便是原罪,在這件事上他根本沒得選!哪怕心中對十二時方舟有著幾分僭越之心,但是理性告訴他,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不過這些事情都已經不重要了,現在最重要的是等待接任池州府丞之人,然後趕往丹陽陰郡赴任,之後便是重開陽司,廣納賢才,而眼下便有不少合適的人。

  邢明自不必多說,已經是噬魂境初期修為,一個判官之位已經滿足不了他。相信過不了多久,也會調離趕往其它地方任職,還不如跟著自己前往陽間,做一個從六品的陽司副使。

  而餘姚與凌道天等人也是他的心腹,如今已是化元境後期修為,而四方使中的震方使、離方使、兌方使和坎方使,也都是七品陰官,以他們的修為也能完全坐穩,再抽調手底下的一些陰差,陽司的架子也就搭起來了。

  林若虛留他在這裡的目的應該也是提前招募一些人,否則真的去了丹陽陰郡再招募人手,那裡面派系繁多,比他品級高的陰官有很多,陰神也不止一尊,哪怕他是陽司總使,說的話也不一定好使。

  不如提前將一部分人定下來,相信以林若虛的能量,調走這些人不會很難。至於他們離開後剩下的空缺,相信池州陰府有許多人樂意見到,到時候又能升官了!

  池州陰府之前只是一座普通的陰府,在丹陽陰郡下面的諸多陰府,勢力只能算作普通。但是因為王才安為下層的陰官,打開聯繫陽世親族的通道,這才獲得大量的香火願力,修為得以大進。

  以這些人的修為,足以擔任更高品階的陰官,但是池州陰府就這麼大,一個蘿蔔一個坑,官職就那麼多,若是沒有人調任基本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尤其是王才安等人修為更高,他們的官職沒有變動,手下人便只能幹等著。

  對於前往陽司任職一事,邢明、餘姚等人是一百個願意,恨不得給王才安磕幾個響頭。他們這些積年老鬼,至少修煉數百年,陽世的親人早已離世,哪怕留有後人也記不清他們。

  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才會撰寫族譜,記錄每個族人的生平往事,尤其是能在地府做陰官的,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在族譜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哪怕數百年過去,翻閱族譜也能有人記得。

  但是更多的人,幾百年過去,怕是連墳包都找不到,更不會有人祭奠他們,也就沒有香火願力來源了。他們修煉的資源,大多來源於地府俸祿,以及陰府及司衙的各項福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