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核定任務,會哭的孩子有乃吃
第140章 核定任務,會哭的孩子有乃吃
「隊長,剛空出來的240畝耕地,也要種油菜嗎?」
趙金生交完公糧回來,找到方唯詢問三隊那邊的耕地該怎麼處理。
因為從明年開始就會統一進行核算,他沒有資格自作主張,必須聽從隊裡的安排。
「沒錯,全都要種植油菜。回頭虎子會給你們下發種子,所需的肥料和其他物資也會由隊裡劃撥。」
方唯讓趙金生準備移交原三隊的所有設施,並儘快做好口糧和現金的分配工作。
趙金生應了一句,便去忙活去了。
等鄭虎帶人完成了油菜的種植,方唯召集所有的隊幹部開會,商議今年的分配事宜。
大家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人想把存庫和現金全部分光,也有人委婉的建議多留一些生產資金和物資。
最終,大家還是等方唯拿主意。
「不能分光,分光了以後的日子不過了?今年適當的多分一些,稻穀留下10
萬斤給來應急,口糧按照每人1000斤發放,剩餘的都賣了。
現金的話,第一次分紅取平均數800元,第二次分紅待定,剩下的當做隊裡的積累。同志們,不要那么小氣,還是要著眼未來。」
有些人想分光,就是不願意讓三隊的攤薄自己的利益。
但是,隊裡不多留一些資金和物資,以後的發展怎麼辦?過了今年以後的日子不過了?
再說了,原三隊的田地和林地都比原二隊多,真要處處計較,這筆帳還真沒法算。
隊幹部們想通了這個道理,計較之心也就淡了。
第二天。
隊裡開始發放口糧和現金,口糧按照每人平均1000斤的標準執行。現金按照平均800元進行分紅,多勞多得。
今年的口糧就算分完了,但現金分紅只是第一次,回頭等賣了稻種還會有一筆收入,根據情況再進行第二次分紅。
大隊和公社這些天進行了稻種份額分配,換購比例不變,其中兩成用稻穀支付、其餘八成用現金支付。
首先是9萬斤【農墾58】三代稻種,在剔除了少許不合格的部分,隊裡自留了一些,有8萬斤稻種拿出來進換購。
拿到份額的生產隊,首先要將八成的稻穀直接交到收購站,收購站開具收據之後,才能拿著收據和現金五二隊換購稻種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儘量避免稻穀流入地下交易市場。
9萬斤【農墾58】三道稻種全部換購完畢,二隊收入了16萬斤稻穀和69120元現金。
接下來還有10萬斤【南光二號】三代稻種,換購比例恢復到1比10,前來換購的生產隊並不多。
縣裡也讓各公社積極推廣,但效果很一般。
10天的時間,【南光二號】只換購出去了2萬斤稻種,收入4萬斤稻穀和17280
元現金。
「三哥,是不是雜交水稻的宣傳力度不夠?要不你去找一下鄭支書和公社的徐書記,請他們想想辦法?」
鄭虎有點著急,明明是高產的稻種卻賣不出去,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實際上這個現象也很好理解,畢竟是新生事物,大家對於雜交水稻心存顧慮,想要讓更多人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
「不急,剩下的8萬斤【南光二號】稻種先存著,如果到了明年開春前還沒人要,咱們就賣給收購站去。」
方唯倒是很淡定,好東西終究會被別人認可,不可能砸手上。
實在不行就通過收購站的渠道賣到臨縣,比如像清河縣肯定願意購買。
隨後,隊裡決定進行第二次分紅。
這一次按照平均數500元發放,隊裡還剩餘20萬元的資金當做今後的生產發展基金。
原三隊那邊也分發了口糧並進行了現金分紅,口糧是按照平均每人180斤發放的,現金分紅也很少,平均數只有165元。
「隊長,我們那邊還結餘了4萬斤稻穀以及8300元現金,大家一致要求歸入新二隊,你看怎麼處理?」
原三隊的家底雖然不厚實,但社員們的覺悟還是有的。
他們也沒有分光,儘量剩餘了一些糧食和現金,要求併入新二隊。
儘管不多,但已經盡力了。
趙金生在【2號禽舍】這邊找到方唯,說了這件事。
「三隊以前不富裕,真不用這麼做。至於怎麼處理,我現在召集隊幹部開會,大家拿主意吧。」
方唯多少有點感動,人家有這個姿態,原二隊的社員也就無話可說。
這樣的話,雙方就不容易產生矛盾,更利於儘快融合在一起。
隨後,兩人一起來到了隊部,方唯讓人把隊千部都喊過來,開會商量此事。
「老趙,三隊那邊還是把稻穀和剩餘的現金分了吧,心意到了就行,回頭我會和社員們說的。」
鄭虎也覺得三隊的做法很講究,但沒必要苦了社員們。
方文書有不同意見,他認為這件事只有落到實處,才能徹底消除雙方的隔閱。
「我覺得方文書說得對,這事兒就這麼辦。老趙,回頭你負責把稻穀和現金交到隊裡來,以前的事情就到此為止。
接下來二隊和三隊就可以真正的融為一體,統一核算,不分彼此。」
方唯最後一錘定音,接受三隊的稻穀和現金。
東西不多,但卻可以打消絕大部分原二隊社員的牴觸心理,有利於今後的工作。
其實三隊今年的收穫還不錯,種植的【農墾58】稻種也收穫了大量的次一級稻種。
次一級稻種的換購比例雖然低一些,但也達到了1比5。
只是隊裡的歷史欠帳太多,所以還沒有完全緩過勁來。
今年三隊兩次分的口糧也達到了350斤,基本上是夠吃的,倒不至於餓肚子。
接下來三隊的稻田也種上了油菜,旱田的作物早已收割了,今冬明春會按照計劃休耕。
二隊的40畝坡地,第三季種植了烤菸。
方唯自己的一畝坡地,第三季則種植了花生。
兩邊在年底前都進行了採收,烤菸收穫了21200斤,一畝地花生收穫了650
斤。
【採收農作物,點數+21200】
【採收農作物,點數+650】
【總點數:449695點。】
隊裡的烤菸賣給了收購站,共收入53000元。
方唯自己留了50斤花生,其餘的600花生種子賣了1560元。他自己留了1000
元,另外的560元則給了大哥方平、
之前隊裡的兩次分紅,方唯一共拿了1600元,盤蓮花也拿了1300元。再加上這筆1000元收入,家裡居然有了幾千元的存款。
隊裡烤菸的收入沒有再進行分配,而是併入了生產發展資金之中。
忙忙亂亂的合併工作,至此總算告一段落。
不僅僅是方唯,其他的隊幹部也都不想再糾纏各種細節,而耽誤了正事。
原三隊的帳目全部封存,所有的生產資料和結餘庫存全都登記造冊,然後併入了新二隊。
從現在開始就沒有二隊和三隊的劃分另外,大家同屬於合併後的二隊,不再分彼此。
由於之前來兩個生產隊的田地就是挨著的,所以隊裡的耕地重新進行了劃分。其中大田360畝、旱田和坡地110畝,試驗田100畝。
現在人員多了,育種組和副業組再次分開,方平繼續擔任育種小組的組長,
副業小組的組長原三隊的趙啟明擔任,
除了育種小組和副業小組,其他的社員分成了四個生產小組。
「好了,合併工作就算正式結束了。虎子,從明天開始你負責安排人員,把灌溉渠和排水渠修一下,油菜的田間管理也要跟上。」
方唯安排好接下來的工作,便帶人去了姚家嶺水庫慰問自己的社員。
水庫建設已經到了尾聲,唐澤吹出去的牛皮即將變為現實,也讓他這個新普一把手感到很有面子。
這是實實在在的成績,將會給縣裡的農業生產帶來無可估量的好處。
方唯等人去的比較巧,正好趕上了水庫竣工儀式。
這是數方建設者艱苦付出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自己也曾在這裡揮灑過汗水,同樣感到很自豪。
幾天後。
所有參加修建水庫的人員紛紛撤回,今年的農業生產由於人手不足多少受到了一點影響。但相比水庫工之後帶來的好處,這點影響也就不算什麼了。
「老三,養豬場又新添了42頭小豬崽哦。」
養豬場那邊又傳來了好消息,秋收過後,母豬開始陸續產崽,豬圈裡又多了42頭小豬。
豬場經過擴建之後,飼養500頭豬都沒問題。
現在【養豬場】一共有135頭豬,其中,淘汰母豬4頭、懷孕母豬6頭、小豬崽42頭、達到出欄標準的成年豬40頭,大肥豬43頭。
五叔特意來找方唯,問他要人,養豬場的人手不夠用了。
方唯當即喊來了趙金生,讓對方找兩個有養豬經驗的社員,補充進【養豬場】。
五叔滿意的走了,鄭虎隨即走進隊部,說道:
「三哥,鄭支書讓咱們去一趟大隊,說是要核定明年的糧食任務和生豬任務。」
「那就走吧,這件事躲不過去的,早點定下來也好。」
兩個生產隊合併在一起,不僅是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積擴大了,同時還意味著上交公糧、徵購糧以及上交生豬的數量都會增加。
這個數額需要生產隊、大隊和公社一起核定,基本上不會出現嚴重的偏差。
方唯和鄭虎來到了大隊,見到了鄭先發。
「我的意思本來是將你們兩隊的任務合起來,誰也不吃虧誰也占不到便宜,
但公社不同意。所以,這件事我做不了主,咱們一起去和徐書記聊聊。」
鄭先發說話不喜歡拐彎抹角,直接就說了實情。
既然公社不同意,他就要帶著當事人去評評理,所謂的聊聊大概就是吵架的意思。
「謝謝支書,那咱們就一起去公社吧。」
方唯道了一聲謝,鄭先發這人護子,維護之情他會記住的。
隨後,三個人一起去了公社。
「方隊長,你們二隊因為培育出了優良稻種,所以收入比別的生產隊高很多。這種情況下,你讓公社怎麼給你定任務?總不能和別人一樣吧?」
徐廣生知道鄭先發是來吵架的,所以他必須先聲奪人。
事實上他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比如像交公糧,一般也會按照產出來核定上交數額。
但是,方唯知道自己不能答應的太痛快了,要不然年年加任務,誰能受得了?
本著無理也要辯出三分理的原則,開始「據理力爭」。
「徐書記,公社也得講理不是?現在換購稻種不讓我們多收稻穀,八成的稻穀都賣給了收購站,然後又要給我們加任務?
這肯定不行,要是我們辛苦一年連稻穀都不夠分,育種工作怎麼持續下去?」
徐廣生聽他說的在理,考慮一會還是鬆了口。
「交公糧這個沒辦法,你們二隊必須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50%。徵購糧倒是可以商量,回頭我請示一下,看能不能免除一部分。」
縣裡卡的太死,二隊的手上其實沒有太多的富裕稻穀,
鑑於二隊實際上已經上交了大量的糧食,其他生產隊用來換購稻種的稻穀,
八成都進了收購站的糧倉,這事倒是可以通融一下。
徐廣生讓方唯等人回去等消息,自己去找縣裡協調。
最終縣裡答應,可以從換購稻種的稻穀中,折算二隊徵購糧的任務。這樣一來,隊裡每年需要上交的稻穀就減少了一大塊。
其實這麼說也不對,應該是縣裡的「剋扣」少了那麼一點點。
晚上。
盤蓮花做了一盤【蒸臘肉】、一盤【韭菜炒雞蛋】,兩個人便坐下來吃晚飯。
【育林區】的育苗、移栽等工作都已經停止,平時除了日常的管理,倒也沒太多的事情。
盤蓮花最近在看有關「嫁接技術」方面的書,這方面的資料,還是之前的安置人員回去後寄來的。
「過幾天我要去一趟清河縣,妹子,你和我一起去吧。」
頭兩天,清河縣方面發來了邀請函,邀請方唯帶人去參加「育種工作研討會」。
現在的二隊已經穩定了下來,方唯便打算出去散散心。
剛好盤蓮花最近也沒啥事,他就想著帶上對方一起出去轉轉。
他這麼做連假公濟私都算不上,人家本來就是想請他們兩口子一起去的。
「隊長,剛空出來的240畝耕地,也要種油菜嗎?」
趙金生交完公糧回來,找到方唯詢問三隊那邊的耕地該怎麼處理。
因為從明年開始就會統一進行核算,他沒有資格自作主張,必須聽從隊裡的安排。
「沒錯,全都要種植油菜。回頭虎子會給你們下發種子,所需的肥料和其他物資也會由隊裡劃撥。」
方唯讓趙金生準備移交原三隊的所有設施,並儘快做好口糧和現金的分配工作。
趙金生應了一句,便去忙活去了。
等鄭虎帶人完成了油菜的種植,方唯召集所有的隊幹部開會,商議今年的分配事宜。
大家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人想把存庫和現金全部分光,也有人委婉的建議多留一些生產資金和物資。
最終,大家還是等方唯拿主意。
「不能分光,分光了以後的日子不過了?今年適當的多分一些,稻穀留下10
萬斤給來應急,口糧按照每人1000斤發放,剩餘的都賣了。
現金的話,第一次分紅取平均數800元,第二次分紅待定,剩下的當做隊裡的積累。同志們,不要那么小氣,還是要著眼未來。」
有些人想分光,就是不願意讓三隊的攤薄自己的利益。
但是,隊裡不多留一些資金和物資,以後的發展怎麼辦?過了今年以後的日子不過了?
再說了,原三隊的田地和林地都比原二隊多,真要處處計較,這筆帳還真沒法算。
隊幹部們想通了這個道理,計較之心也就淡了。
第二天。
隊裡開始發放口糧和現金,口糧按照每人平均1000斤的標準執行。現金按照平均800元進行分紅,多勞多得。
今年的口糧就算分完了,但現金分紅只是第一次,回頭等賣了稻種還會有一筆收入,根據情況再進行第二次分紅。
大隊和公社這些天進行了稻種份額分配,換購比例不變,其中兩成用稻穀支付、其餘八成用現金支付。
首先是9萬斤【農墾58】三代稻種,在剔除了少許不合格的部分,隊裡自留了一些,有8萬斤稻種拿出來進換購。
拿到份額的生產隊,首先要將八成的稻穀直接交到收購站,收購站開具收據之後,才能拿著收據和現金五二隊換購稻種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儘量避免稻穀流入地下交易市場。
9萬斤【農墾58】三道稻種全部換購完畢,二隊收入了16萬斤稻穀和69120元現金。
接下來還有10萬斤【南光二號】三代稻種,換購比例恢復到1比10,前來換購的生產隊並不多。
縣裡也讓各公社積極推廣,但效果很一般。
10天的時間,【南光二號】只換購出去了2萬斤稻種,收入4萬斤稻穀和17280
元現金。
「三哥,是不是雜交水稻的宣傳力度不夠?要不你去找一下鄭支書和公社的徐書記,請他們想想辦法?」
鄭虎有點著急,明明是高產的稻種卻賣不出去,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實際上這個現象也很好理解,畢竟是新生事物,大家對於雜交水稻心存顧慮,想要讓更多人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
「不急,剩下的8萬斤【南光二號】稻種先存著,如果到了明年開春前還沒人要,咱們就賣給收購站去。」
方唯倒是很淡定,好東西終究會被別人認可,不可能砸手上。
實在不行就通過收購站的渠道賣到臨縣,比如像清河縣肯定願意購買。
隨後,隊裡決定進行第二次分紅。
這一次按照平均數500元發放,隊裡還剩餘20萬元的資金當做今後的生產發展基金。
原三隊那邊也分發了口糧並進行了現金分紅,口糧是按照平均每人180斤發放的,現金分紅也很少,平均數只有165元。
「隊長,我們那邊還結餘了4萬斤稻穀以及8300元現金,大家一致要求歸入新二隊,你看怎麼處理?」
原三隊的家底雖然不厚實,但社員們的覺悟還是有的。
他們也沒有分光,儘量剩餘了一些糧食和現金,要求併入新二隊。
儘管不多,但已經盡力了。
趙金生在【2號禽舍】這邊找到方唯,說了這件事。
「三隊以前不富裕,真不用這麼做。至於怎麼處理,我現在召集隊幹部開會,大家拿主意吧。」
方唯多少有點感動,人家有這個姿態,原二隊的社員也就無話可說。
這樣的話,雙方就不容易產生矛盾,更利於儘快融合在一起。
隨後,兩人一起來到了隊部,方唯讓人把隊千部都喊過來,開會商量此事。
「老趙,三隊那邊還是把稻穀和剩餘的現金分了吧,心意到了就行,回頭我會和社員們說的。」
鄭虎也覺得三隊的做法很講究,但沒必要苦了社員們。
方文書有不同意見,他認為這件事只有落到實處,才能徹底消除雙方的隔閱。
「我覺得方文書說得對,這事兒就這麼辦。老趙,回頭你負責把稻穀和現金交到隊裡來,以前的事情就到此為止。
接下來二隊和三隊就可以真正的融為一體,統一核算,不分彼此。」
方唯最後一錘定音,接受三隊的稻穀和現金。
東西不多,但卻可以打消絕大部分原二隊社員的牴觸心理,有利於今後的工作。
其實三隊今年的收穫還不錯,種植的【農墾58】稻種也收穫了大量的次一級稻種。
次一級稻種的換購比例雖然低一些,但也達到了1比5。
只是隊裡的歷史欠帳太多,所以還沒有完全緩過勁來。
今年三隊兩次分的口糧也達到了350斤,基本上是夠吃的,倒不至於餓肚子。
接下來三隊的稻田也種上了油菜,旱田的作物早已收割了,今冬明春會按照計劃休耕。
二隊的40畝坡地,第三季種植了烤菸。
方唯自己的一畝坡地,第三季則種植了花生。
兩邊在年底前都進行了採收,烤菸收穫了21200斤,一畝地花生收穫了650
斤。
【採收農作物,點數+21200】
【採收農作物,點數+650】
【總點數:449695點。】
隊裡的烤菸賣給了收購站,共收入53000元。
方唯自己留了50斤花生,其餘的600花生種子賣了1560元。他自己留了1000
元,另外的560元則給了大哥方平、
之前隊裡的兩次分紅,方唯一共拿了1600元,盤蓮花也拿了1300元。再加上這筆1000元收入,家裡居然有了幾千元的存款。
隊裡烤菸的收入沒有再進行分配,而是併入了生產發展資金之中。
忙忙亂亂的合併工作,至此總算告一段落。
不僅僅是方唯,其他的隊幹部也都不想再糾纏各種細節,而耽誤了正事。
原三隊的帳目全部封存,所有的生產資料和結餘庫存全都登記造冊,然後併入了新二隊。
從現在開始就沒有二隊和三隊的劃分另外,大家同屬於合併後的二隊,不再分彼此。
由於之前來兩個生產隊的田地就是挨著的,所以隊裡的耕地重新進行了劃分。其中大田360畝、旱田和坡地110畝,試驗田100畝。
現在人員多了,育種組和副業組再次分開,方平繼續擔任育種小組的組長,
副業小組的組長原三隊的趙啟明擔任,
除了育種小組和副業小組,其他的社員分成了四個生產小組。
「好了,合併工作就算正式結束了。虎子,從明天開始你負責安排人員,把灌溉渠和排水渠修一下,油菜的田間管理也要跟上。」
方唯安排好接下來的工作,便帶人去了姚家嶺水庫慰問自己的社員。
水庫建設已經到了尾聲,唐澤吹出去的牛皮即將變為現實,也讓他這個新普一把手感到很有面子。
這是實實在在的成績,將會給縣裡的農業生產帶來無可估量的好處。
方唯等人去的比較巧,正好趕上了水庫竣工儀式。
這是數方建設者艱苦付出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自己也曾在這裡揮灑過汗水,同樣感到很自豪。
幾天後。
所有參加修建水庫的人員紛紛撤回,今年的農業生產由於人手不足多少受到了一點影響。但相比水庫工之後帶來的好處,這點影響也就不算什麼了。
「老三,養豬場又新添了42頭小豬崽哦。」
養豬場那邊又傳來了好消息,秋收過後,母豬開始陸續產崽,豬圈裡又多了42頭小豬。
豬場經過擴建之後,飼養500頭豬都沒問題。
現在【養豬場】一共有135頭豬,其中,淘汰母豬4頭、懷孕母豬6頭、小豬崽42頭、達到出欄標準的成年豬40頭,大肥豬43頭。
五叔特意來找方唯,問他要人,養豬場的人手不夠用了。
方唯當即喊來了趙金生,讓對方找兩個有養豬經驗的社員,補充進【養豬場】。
五叔滿意的走了,鄭虎隨即走進隊部,說道:
「三哥,鄭支書讓咱們去一趟大隊,說是要核定明年的糧食任務和生豬任務。」
「那就走吧,這件事躲不過去的,早點定下來也好。」
兩個生產隊合併在一起,不僅是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積擴大了,同時還意味著上交公糧、徵購糧以及上交生豬的數量都會增加。
這個數額需要生產隊、大隊和公社一起核定,基本上不會出現嚴重的偏差。
方唯和鄭虎來到了大隊,見到了鄭先發。
「我的意思本來是將你們兩隊的任務合起來,誰也不吃虧誰也占不到便宜,
但公社不同意。所以,這件事我做不了主,咱們一起去和徐書記聊聊。」
鄭先發說話不喜歡拐彎抹角,直接就說了實情。
既然公社不同意,他就要帶著當事人去評評理,所謂的聊聊大概就是吵架的意思。
「謝謝支書,那咱們就一起去公社吧。」
方唯道了一聲謝,鄭先發這人護子,維護之情他會記住的。
隨後,三個人一起去了公社。
「方隊長,你們二隊因為培育出了優良稻種,所以收入比別的生產隊高很多。這種情況下,你讓公社怎麼給你定任務?總不能和別人一樣吧?」
徐廣生知道鄭先發是來吵架的,所以他必須先聲奪人。
事實上他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比如像交公糧,一般也會按照產出來核定上交數額。
但是,方唯知道自己不能答應的太痛快了,要不然年年加任務,誰能受得了?
本著無理也要辯出三分理的原則,開始「據理力爭」。
「徐書記,公社也得講理不是?現在換購稻種不讓我們多收稻穀,八成的稻穀都賣給了收購站,然後又要給我們加任務?
這肯定不行,要是我們辛苦一年連稻穀都不夠分,育種工作怎麼持續下去?」
徐廣生聽他說的在理,考慮一會還是鬆了口。
「交公糧這個沒辦法,你們二隊必須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50%。徵購糧倒是可以商量,回頭我請示一下,看能不能免除一部分。」
縣裡卡的太死,二隊的手上其實沒有太多的富裕稻穀,
鑑於二隊實際上已經上交了大量的糧食,其他生產隊用來換購稻種的稻穀,
八成都進了收購站的糧倉,這事倒是可以通融一下。
徐廣生讓方唯等人回去等消息,自己去找縣裡協調。
最終縣裡答應,可以從換購稻種的稻穀中,折算二隊徵購糧的任務。這樣一來,隊裡每年需要上交的稻穀就減少了一大塊。
其實這麼說也不對,應該是縣裡的「剋扣」少了那麼一點點。
晚上。
盤蓮花做了一盤【蒸臘肉】、一盤【韭菜炒雞蛋】,兩個人便坐下來吃晚飯。
【育林區】的育苗、移栽等工作都已經停止,平時除了日常的管理,倒也沒太多的事情。
盤蓮花最近在看有關「嫁接技術」方面的書,這方面的資料,還是之前的安置人員回去後寄來的。
「過幾天我要去一趟清河縣,妹子,你和我一起去吧。」
頭兩天,清河縣方面發來了邀請函,邀請方唯帶人去參加「育種工作研討會」。
現在的二隊已經穩定了下來,方唯便打算出去散散心。
剛好盤蓮花最近也沒啥事,他就想著帶上對方一起出去轉轉。
他這麼做連假公濟私都算不上,人家本來就是想請他們兩口子一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