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意外,合併的決定
第135章 意外,合併的決定
上一季,【南光二號】一代稻種的畝產是879斤,大家不知道這個產量能不能保持,雖然欣喜但還不至於情緒失控。
可這一季,【南光二號】二代稻種的畝產不僅僅維持了下來,而且還增加到996斤,這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都看到了未來常規畝產破千斤的希望。
或許是情緒的感染,現場又有不少社員流下了熱淚。
「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經過育種小組的共同努力,【南光二號】二代稻種打破了不能留種鎖,可以種植次一級稻種。」
趁看大家情緒高昂的時候,方唯宣布了這個消息。
當然,這個結論其實還需要經過大規模種植進行驗證,但現在說出來也沒事。
畢竟他是有掛的男人,不能以常理來推斷。
他的話音剛落,現場就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件事方唯暫時不打算向大隊和公社匯報,因為這個品種的雜交水稻還沒有徹底定型,起碼要等到秋收,【南光二號】三代稻種才能算定型產品。
等大家慢慢的冷靜下來,他才接著宣布大田的產量數據。
「120畝大田,咱們一共收穫了77880斤稻穀,平均畝產649斤。」
這個數據已經不能引起大家的內心波瀾了,但方唯卻很高興,因為畝產已經無限趨於最高上限。
【採收農作物,點數+77880,總點數:140952點。】
接下來。
就是忙碌的夏種。
這一季,120畝大田會種植【農墾58】三代稻種,100畝試驗田全部用來培育【南光二號】三代稻種。
和傳統的育種方法不同,這一季還得將不育系和恢復系混種,也就是將不育株和【優紅三】在田裡間隔種植,然後完成【優紅三】給不育株授粉的過程。
產出的稻種就是雜交水稻【南光二號】的稻種,也是最終定型的產品。
這個稻種可以連續種植兩代,然後就需要換購新的稻種。
夏種工作結束之後,方唯派人將【南光二號】稻種篩選了一遍。挑選出來種子80000斤,剩下的18604斤稻穀則併入了庫存。
隨後,方唯派人放出了消息,願意種植雜交水稻的生產隊,可以前來進行換購。
消息傳出之後,鐵燕紅第一個跑了過來。她雖然不是隊長,但顯然隊長同意了她的做法,要換購4000斤【南光二號】稻種。
這次換購還有一定的優惠,按照1比8的比例進行換購。
原則上需支付一半的稻穀和一半的現金,實在拿不出稻穀全部支付現金也行。
不過顯然是方唯多慮了,鐵燕紅前腳到二隊,後腳收購站的工作人員就來了。為了提高效率,所有的稻穀須直接交給收購站,然後拿著收據給二隊,可以抵扣換購金額。
等換購全部結束之後,收購站會按照收據的總額,一次給二隊支付現金。
這就等於是多了一道監督,保證稻穀不會大量的額在外流通。
可能是方唯這些年的信譽很好,只要是他搞出來的稻種就有人買帳。8
萬斤【南光二號】稻種全部換了出去,二隊收穫了8萬斤稻穀以及61600元現金。
願意用稻穀換的生產隊少,反而大多數都是用現金支付。
隊裡隨後交了公糧和徵購糧,又給社員們發放了口糧,除了各種種子試驗材料不算,庫存還剩下22.8萬斤稻穀。
接下來的【南光一號】三代稻種就不能這麼換購了,全部以現金計價,
按照最高一等的稻種收購價,每斤1.08元計算。
挑選出來的7萬斤【南光一號】三代稻種被一搶而空,二隊總共收入了75600元現金。
這兩筆收入就有十幾萬元了,二隊今年的效益肯定會很好。
「三哥,還是以前看著在穀倉里堆積如山的稻穀過癮。不過也沒有辦法,現在上級要求咱們不能大量的換購糧食,收現金咱們其實是有點吃虧的。」
喧囂散去,二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算算帳,有得有失,總體上比以前要吃一點虧。
「吃虧是福嘛,大家別往心裡去。說實話,頭兩年縣裡和公社都是睜一隻眼閉一眼,真要是稻穀庫存太多了,那就有問題了。」
方唯知道二隊野蠻生長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往後生出來的稻種或者其他作物的種子,都得從正規的國家收購渠道走。
然後有關方面會按照二隊上交的稻種數量,折算公糧和徵購糧任務,剩餘部分支付現金並給二隊劃撥一定數量的稻穀和飼料。
一個人一年撐死了1000斤稻穀,像往年那樣,穀倉里動不動就庫存幾十萬斤、上百萬斤稻穀的情形,恐怕很難再現。
這些都是上次唐澤和他在山崗上談心時說的,他記在了心裡。
中午。
方唯和盤蓮花一起到了大哥家吃飯。
吃了飯,方平問三弟:「你是不是得到了什麼消息?為什麼這次換購基本上都是現金交易,而不要稻穀了呢?」
「咱們的做法其實不符合政策,長此以往肯定會有人收拾咱們的。與其讓別人抓把柄,不如自已主動補上這個短板,讓人無話可說。」
方唯隨後解釋了一下,在私底下的糧食交易是違法的,之前沒人管,並不代表可以有恃無恐。
既然領導專門說了這個事情,有可能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不趁早收手,後患無窮啊。
「曉得了,你以後也多注意一些。」
方平點點頭,也沒什麼情緒。
畢竟稻種不換稻穀了還可以賣錢,賣錢肯定沒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縣的夏收夏種工作全面結束。之前有種植雜交水稻的生產隊,陸續上報了產量,經過匯總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802斤。
這還是之前不成熟的一代稻種,估計等【南光二號】稻種徹底定型之後,大面積種植的畝產會達到900斤左右。
次一級雜交水稻稻種的產量還不清楚,具體數據可能要明年才能出來。
方唯並不著急,他早早就有預期,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需要很長時間,即便是他有掛也不可能一兩年之內就完全搞定。
現在的區域種植面積是足夠了,但可以進行指定的土地卻很有限。
二隊就這麼多的耕地,他不可能針對別的生產隊的土地進行指定,也就是說他的育種工作遇到了瓶頸,始終沒辦法走出本縣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早上。
方唯和盤蓮花一起去給自留地澆了水,然後去山上砍柴。
回來後兩人才開始吃早飯,計劃今兒一起去圩上轉轉。
結果還沒等他們出門,鄭虎就匆匆忙忙的跑了過來,說縣裡來了一群人,甚至連薛宇民都來了。
「出了什麼事嗎?」
方唯想不明白是什麼事情驚動了薛宇民這位大管家,他連忙跟著鄭虎去了隊部。
盤蓮花也有點擔心,乾脆也不去趕圩了,隨即去了曬穀場那邊打探消息「方唯同志,有好消息啊!」
唐澤見到方唯,頓時大笑了起來。
然後他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縣裡決定在你們下塘大隊進行試點將二隊和三隊合併,積極探索育種工作的新方法。」
方唯頓時僵在了當場,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他還是低估了縣裡提高糧食產量的決心,由於二隊受到耕地面積所限,
稻種的產量一直上不去,縣領導的頭髮都愁白了。
方唯不是說離開了二隊就搞不出高產稻種嗎?
縣裡派人經過實地勘察,發現三隊緊挨著二隊,而且自然環境、土壤情況幾乎沒什麼差別。
在唐澤的提議下,薛宇民直接拍板,讓二隊吸收合併三隊。
各級領導首先找徐廣生和鄭先發談話,兩人倒沒什麼牴觸情緒,大家都擔心三隊可能會有所反彈。
結果呢,三級領導在公社找三隊隊長談話,剛說了合併的事情,三隊隊長一蹦三尺高,差點沒高興的暈過去。
二隊現在是什麼樣的生活水平?現在合併,就等於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塊金子,砸在了三隊所有社員的頭上。
幾位領導面面相,只有鄭先發暗暗的嘆了一口氣,不知道剛該如何面對小秀才。
這事怎麼說呢,從全局來看當然沒問題,但站在二隊的角度上看,人家能願意才怪!就比如一家人過得好好日子,突然來了一家窮親戚要和你搭夥過日子,你能願意?
領導們心意已決,既然三隊這邊沒什麼阻力,他們就乾脆做了決定,然後才通知二隊。
也是擔心方唯挑子,所以今兒連薛宇民都來了。
「各位領導,沒開玩笑吧?要是我一個人怎麼都好說,可二隊上下還有百十來口人,我怎麼向他們交代?」
聽到將三隊併入二隊,方唯就在心裡偷偷地笑了。
合併好啊,合併了之後三隊的土地就處於自己的支配之下,還用擔心發展瓶頸嗎?
但這個事不能答應的太痛快,得和領導們談談條件才行,要不然真不好給社員們交代。
「方唯!這事兒縣裡已經定了,別說那些沒用的。」
鄭先發趕緊上前勸說,暗地裡給方唯使了個眼色。
意思是這件事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還是多想想怎麼撈點好處吧,
方唯低看頭,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對這個決定很牴觸。
「方唯同志,我們也是為了下一步的育種工作著想,你要能明白大家的一片苦心。我上次答應的拖拉機還有一台沒到位,一周之內就給你送過來。
另外,只要育種工作有起色,縣裡答應讓你們用部分稻種換稻穀,比例不超過總額的20%。還有,明年在今年氨水供應量的基礎上,再給你們增加一倍的量。」
唐澤開始許願,但沒什麼新意。
薛宇民一看這麼多人圍在這裡也不像話,當即就說道:「縣裡再支援你們一批水泥和建材,回頭把隊部重新蓋起來,在木屋裡辦公不像話。」
「好的,領導,我一定會做好社員們的思想工作的。」
方唯知道差不多了,於是見好就收。
薛宇民欣慰的點了點頭,覺得對方還是有大局觀的,並沒有趁機縣裡的羊毛。
事情定下來之後,領導們才去試驗田和大田轉了轉,了解一下雜交水稻的進展情況,隨後便離開了。
「虎子,你去安排人手,殺兩頭豬,現在做大鍋飯。」
這會兒時間還早,鄭虎趕緊去找二哥和方平,隨即殺了兩頭豬。
隊部門口的空地上再次擺放好了桌椅,幾口大鍋支起來,大家頓時忙碌了起來。
隊裡的事情也不過是方唯的一句話,指哪打哪兒,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產出生豬,點數+520,總點數:141472點。】
養豬場還剩下98頭豬。
中午。
整個村子都飄著一股紅燒肉的香味,這年月還有什麼菜比紅燒肉更吸引人的嗎?答案是沒有。
男女老少個個都放開肚皮吃,但也不會失態。反正中午吃不完的會平分給大家,倒不用做出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模樣。
等大家吃飽喝足之後,方唯才宣布了二隊和三隊即將合併的決定。
「這是要劫富濟貧嗎?不干。」
「這也太欺負人了吧?咱們才過了幾天好日子?就有人開始動壞心思了。」
「隊長,你不能同意啊。」
社員們頓時炸了鍋,二隊和三隊合併?那不是等於三隊上門來便宜嗎?
隊裡也就這幾年富裕了一些,如果加上三隊這個拖累,大家的日子豈不是瞬間回到了從前?
從前什麼樣所有人都不願回憶,累死累活吃不飽、一年到頭吃不上兩回肉、想買點生活必需品都得拿家裡的雞蛋去換錢。
所以,現場群情激憤,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反了天你們」,都給老子閉嘴!一個個沒長本事盡長脾氣了啊?你們不同意?你們算老幾啊,這是大隊、公社和縣裡的決定。」
鄭先發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二隊,一聲大吼頓時鎮住了全場。
別看他已經已經離開了二隊,但餘威尤在,眾人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鄭支書,要不你上來講兩句?」
方唯有些不滿的瞅了鄭先發一眼,開口說道。
鄭先發也意識到自己這是有點越短代厄了,趕緊搖了搖手,然後閉上了嘴巴。
上一季,【南光二號】一代稻種的畝產是879斤,大家不知道這個產量能不能保持,雖然欣喜但還不至於情緒失控。
可這一季,【南光二號】二代稻種的畝產不僅僅維持了下來,而且還增加到996斤,這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都看到了未來常規畝產破千斤的希望。
或許是情緒的感染,現場又有不少社員流下了熱淚。
「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經過育種小組的共同努力,【南光二號】二代稻種打破了不能留種鎖,可以種植次一級稻種。」
趁看大家情緒高昂的時候,方唯宣布了這個消息。
當然,這個結論其實還需要經過大規模種植進行驗證,但現在說出來也沒事。
畢竟他是有掛的男人,不能以常理來推斷。
他的話音剛落,現場就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件事方唯暫時不打算向大隊和公社匯報,因為這個品種的雜交水稻還沒有徹底定型,起碼要等到秋收,【南光二號】三代稻種才能算定型產品。
等大家慢慢的冷靜下來,他才接著宣布大田的產量數據。
「120畝大田,咱們一共收穫了77880斤稻穀,平均畝產649斤。」
這個數據已經不能引起大家的內心波瀾了,但方唯卻很高興,因為畝產已經無限趨於最高上限。
【採收農作物,點數+77880,總點數:140952點。】
接下來。
就是忙碌的夏種。
這一季,120畝大田會種植【農墾58】三代稻種,100畝試驗田全部用來培育【南光二號】三代稻種。
和傳統的育種方法不同,這一季還得將不育系和恢復系混種,也就是將不育株和【優紅三】在田裡間隔種植,然後完成【優紅三】給不育株授粉的過程。
產出的稻種就是雜交水稻【南光二號】的稻種,也是最終定型的產品。
這個稻種可以連續種植兩代,然後就需要換購新的稻種。
夏種工作結束之後,方唯派人將【南光二號】稻種篩選了一遍。挑選出來種子80000斤,剩下的18604斤稻穀則併入了庫存。
隨後,方唯派人放出了消息,願意種植雜交水稻的生產隊,可以前來進行換購。
消息傳出之後,鐵燕紅第一個跑了過來。她雖然不是隊長,但顯然隊長同意了她的做法,要換購4000斤【南光二號】稻種。
這次換購還有一定的優惠,按照1比8的比例進行換購。
原則上需支付一半的稻穀和一半的現金,實在拿不出稻穀全部支付現金也行。
不過顯然是方唯多慮了,鐵燕紅前腳到二隊,後腳收購站的工作人員就來了。為了提高效率,所有的稻穀須直接交給收購站,然後拿著收據給二隊,可以抵扣換購金額。
等換購全部結束之後,收購站會按照收據的總額,一次給二隊支付現金。
這就等於是多了一道監督,保證稻穀不會大量的額在外流通。
可能是方唯這些年的信譽很好,只要是他搞出來的稻種就有人買帳。8
萬斤【南光二號】稻種全部換了出去,二隊收穫了8萬斤稻穀以及61600元現金。
願意用稻穀換的生產隊少,反而大多數都是用現金支付。
隊裡隨後交了公糧和徵購糧,又給社員們發放了口糧,除了各種種子試驗材料不算,庫存還剩下22.8萬斤稻穀。
接下來的【南光一號】三代稻種就不能這麼換購了,全部以現金計價,
按照最高一等的稻種收購價,每斤1.08元計算。
挑選出來的7萬斤【南光一號】三代稻種被一搶而空,二隊總共收入了75600元現金。
這兩筆收入就有十幾萬元了,二隊今年的效益肯定會很好。
「三哥,還是以前看著在穀倉里堆積如山的稻穀過癮。不過也沒有辦法,現在上級要求咱們不能大量的換購糧食,收現金咱們其實是有點吃虧的。」
喧囂散去,二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算算帳,有得有失,總體上比以前要吃一點虧。
「吃虧是福嘛,大家別往心裡去。說實話,頭兩年縣裡和公社都是睜一隻眼閉一眼,真要是稻穀庫存太多了,那就有問題了。」
方唯知道二隊野蠻生長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往後生出來的稻種或者其他作物的種子,都得從正規的國家收購渠道走。
然後有關方面會按照二隊上交的稻種數量,折算公糧和徵購糧任務,剩餘部分支付現金並給二隊劃撥一定數量的稻穀和飼料。
一個人一年撐死了1000斤稻穀,像往年那樣,穀倉里動不動就庫存幾十萬斤、上百萬斤稻穀的情形,恐怕很難再現。
這些都是上次唐澤和他在山崗上談心時說的,他記在了心裡。
中午。
方唯和盤蓮花一起到了大哥家吃飯。
吃了飯,方平問三弟:「你是不是得到了什麼消息?為什麼這次換購基本上都是現金交易,而不要稻穀了呢?」
「咱們的做法其實不符合政策,長此以往肯定會有人收拾咱們的。與其讓別人抓把柄,不如自已主動補上這個短板,讓人無話可說。」
方唯隨後解釋了一下,在私底下的糧食交易是違法的,之前沒人管,並不代表可以有恃無恐。
既然領導專門說了這個事情,有可能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不趁早收手,後患無窮啊。
「曉得了,你以後也多注意一些。」
方平點點頭,也沒什麼情緒。
畢竟稻種不換稻穀了還可以賣錢,賣錢肯定沒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縣的夏收夏種工作全面結束。之前有種植雜交水稻的生產隊,陸續上報了產量,經過匯總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802斤。
這還是之前不成熟的一代稻種,估計等【南光二號】稻種徹底定型之後,大面積種植的畝產會達到900斤左右。
次一級雜交水稻稻種的產量還不清楚,具體數據可能要明年才能出來。
方唯並不著急,他早早就有預期,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需要很長時間,即便是他有掛也不可能一兩年之內就完全搞定。
現在的區域種植面積是足夠了,但可以進行指定的土地卻很有限。
二隊就這麼多的耕地,他不可能針對別的生產隊的土地進行指定,也就是說他的育種工作遇到了瓶頸,始終沒辦法走出本縣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早上。
方唯和盤蓮花一起去給自留地澆了水,然後去山上砍柴。
回來後兩人才開始吃早飯,計劃今兒一起去圩上轉轉。
結果還沒等他們出門,鄭虎就匆匆忙忙的跑了過來,說縣裡來了一群人,甚至連薛宇民都來了。
「出了什麼事嗎?」
方唯想不明白是什麼事情驚動了薛宇民這位大管家,他連忙跟著鄭虎去了隊部。
盤蓮花也有點擔心,乾脆也不去趕圩了,隨即去了曬穀場那邊打探消息「方唯同志,有好消息啊!」
唐澤見到方唯,頓時大笑了起來。
然後他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縣裡決定在你們下塘大隊進行試點將二隊和三隊合併,積極探索育種工作的新方法。」
方唯頓時僵在了當場,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他還是低估了縣裡提高糧食產量的決心,由於二隊受到耕地面積所限,
稻種的產量一直上不去,縣領導的頭髮都愁白了。
方唯不是說離開了二隊就搞不出高產稻種嗎?
縣裡派人經過實地勘察,發現三隊緊挨著二隊,而且自然環境、土壤情況幾乎沒什麼差別。
在唐澤的提議下,薛宇民直接拍板,讓二隊吸收合併三隊。
各級領導首先找徐廣生和鄭先發談話,兩人倒沒什麼牴觸情緒,大家都擔心三隊可能會有所反彈。
結果呢,三級領導在公社找三隊隊長談話,剛說了合併的事情,三隊隊長一蹦三尺高,差點沒高興的暈過去。
二隊現在是什麼樣的生活水平?現在合併,就等於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塊金子,砸在了三隊所有社員的頭上。
幾位領導面面相,只有鄭先發暗暗的嘆了一口氣,不知道剛該如何面對小秀才。
這事怎麼說呢,從全局來看當然沒問題,但站在二隊的角度上看,人家能願意才怪!就比如一家人過得好好日子,突然來了一家窮親戚要和你搭夥過日子,你能願意?
領導們心意已決,既然三隊這邊沒什麼阻力,他們就乾脆做了決定,然後才通知二隊。
也是擔心方唯挑子,所以今兒連薛宇民都來了。
「各位領導,沒開玩笑吧?要是我一個人怎麼都好說,可二隊上下還有百十來口人,我怎麼向他們交代?」
聽到將三隊併入二隊,方唯就在心裡偷偷地笑了。
合併好啊,合併了之後三隊的土地就處於自己的支配之下,還用擔心發展瓶頸嗎?
但這個事不能答應的太痛快,得和領導們談談條件才行,要不然真不好給社員們交代。
「方唯!這事兒縣裡已經定了,別說那些沒用的。」
鄭先發趕緊上前勸說,暗地裡給方唯使了個眼色。
意思是這件事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還是多想想怎麼撈點好處吧,
方唯低看頭,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對這個決定很牴觸。
「方唯同志,我們也是為了下一步的育種工作著想,你要能明白大家的一片苦心。我上次答應的拖拉機還有一台沒到位,一周之內就給你送過來。
另外,只要育種工作有起色,縣裡答應讓你們用部分稻種換稻穀,比例不超過總額的20%。還有,明年在今年氨水供應量的基礎上,再給你們增加一倍的量。」
唐澤開始許願,但沒什麼新意。
薛宇民一看這麼多人圍在這裡也不像話,當即就說道:「縣裡再支援你們一批水泥和建材,回頭把隊部重新蓋起來,在木屋裡辦公不像話。」
「好的,領導,我一定會做好社員們的思想工作的。」
方唯知道差不多了,於是見好就收。
薛宇民欣慰的點了點頭,覺得對方還是有大局觀的,並沒有趁機縣裡的羊毛。
事情定下來之後,領導們才去試驗田和大田轉了轉,了解一下雜交水稻的進展情況,隨後便離開了。
「虎子,你去安排人手,殺兩頭豬,現在做大鍋飯。」
這會兒時間還早,鄭虎趕緊去找二哥和方平,隨即殺了兩頭豬。
隊部門口的空地上再次擺放好了桌椅,幾口大鍋支起來,大家頓時忙碌了起來。
隊裡的事情也不過是方唯的一句話,指哪打哪兒,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產出生豬,點數+520,總點數:141472點。】
養豬場還剩下98頭豬。
中午。
整個村子都飄著一股紅燒肉的香味,這年月還有什麼菜比紅燒肉更吸引人的嗎?答案是沒有。
男女老少個個都放開肚皮吃,但也不會失態。反正中午吃不完的會平分給大家,倒不用做出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模樣。
等大家吃飽喝足之後,方唯才宣布了二隊和三隊即將合併的決定。
「這是要劫富濟貧嗎?不干。」
「這也太欺負人了吧?咱們才過了幾天好日子?就有人開始動壞心思了。」
「隊長,你不能同意啊。」
社員們頓時炸了鍋,二隊和三隊合併?那不是等於三隊上門來便宜嗎?
隊裡也就這幾年富裕了一些,如果加上三隊這個拖累,大家的日子豈不是瞬間回到了從前?
從前什麼樣所有人都不願回憶,累死累活吃不飽、一年到頭吃不上兩回肉、想買點生活必需品都得拿家裡的雞蛋去換錢。
所以,現場群情激憤,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反了天你們」,都給老子閉嘴!一個個沒長本事盡長脾氣了啊?你們不同意?你們算老幾啊,這是大隊、公社和縣裡的決定。」
鄭先發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二隊,一聲大吼頓時鎮住了全場。
別看他已經已經離開了二隊,但餘威尤在,眾人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鄭支書,要不你上來講兩句?」
方唯有些不滿的瞅了鄭先發一眼,開口說道。
鄭先發也意識到自己這是有點越短代厄了,趕緊搖了搖手,然後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