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勝利的曙光,接親闖關
第122章 勝利的曙光,接親闖關
瑤寨也是過「端午節」的,他們稱之為「瑤節」。過節那天會殺雞殺鴨,吃粽子,並在大門口懸掛葛麻藤,代表辟邪的意思。
「老三,你要不等過了節再走?」
「謝謝阿公!不過家裡大哥大嫂等著呢,我一會就得回去。」
方唯婉拒了阿公的挽留,還是回到家裡過了節。
反正他和盤蓮花很快就要成親了,以後在一起過節的時候會很多,倒不必在意這一次。
社員們開開心心的過了個節,接下來就要準備夏收了。
隊裡的旱田早春種植了烤菸,收穫的日子要晚一些。方唯的那一畝坡地種的是花生,趕在夏收前就開始採收。
【採收農作物,點數+630,總點數:34862點。】
花生的畝產相對穩定,這一李的畝產為630斤。
這一畝坡地下一季會種植黃豆,再下一季會種植紅薯。
採收完花生,方唯和方平將地重新翻了,隨即播種了黃豆。
「方隊長,你倒是個勤快人,這種植的是什麼?」
差不多忙活完了,方唯正準備離開,常溫元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常局長,我種了點黃豆。你怎麼突然來了?走,先去家裡喝杯茶。」
「我們培育不育株很順利,最近文得到了一些野生不育株,我剛好最近不忙,給你送一部分過來。」
「那敢情好,多謝!多謝。」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回走,很快就來到了方家。
屋裡坐著幾個人,田桂花正在招呼。他們幾個是和常溫元一起的,只不過剛才沒去坡地那邊。
稍後,方平也回來了。
方唯把剛剛人家給他的野生不育株交給大哥,讓他趕緊安排人進行移栽。
「方隊長,要是不麻煩的話,一起去看看?」
常溫元坐不住,想要去試驗田那邊轉轉。
方唯無所謂,就陪著一行人走出了家門,去了試驗田。
說是參觀,等到了地頭,跟著常溫元的來的人便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方唯都一一做了回答。
『方隊長,過幾天省農科院的幾位同志,會到我縣指導工作,你要去和他們交流一下嗎?」
常溫元的心很大,農科院的人是他想盡辦法邀請來的,目的還是為了推進雜交水稻的研究。
方唯考慮馬上就要夏收了,便搖了搖頭。
「不好意思,常局長,我這邊的事情太多實在是走不開。等以後吧,以後要是還有機會,我一定去。」
「那真是太遺憾了!」
常溫元帶隊在這邊呆了兩天,還是公社進行了接待。
他們走的時候感覺很有收穫,下一步的研究也有了思路。
方唯默默的為他們送上了祝福,這項研究曠日持久,沒有一點執著精神,還真不一定能進堅持下去。
匆匆數日。
轉眼到了夏收的時節。
試驗田這邊提前進行了收割,形勢一片大好。
首先是70畝「貢米」,總產量達到了25200斤,平均畝產360斤,有了不小的提升。
【採收農作物,點數+25200,總點數:60062點。】
【請注意,現有的貢米品種即將達到畝產上限,上限為每畝365斤-395
斤】
貢米的產量上限果然不高,這個情況沒有出乎方唯的意料。
另外的不育系和新的雜交水稻品種(不育株+貢米),則無需統計產量,畢竟還是試驗品。
「老三,新的雜交水稻品種,看起來賣相還不錯,顆粒飽滿,光澤度也不錯。」
研究工作還在繼續,育種小組碾了一些新品種的大米,記錄了相關的數據。
中午。
方唯讓田桂花用這種大米做了一鍋米飯。
「大哥,大嫂,吃起來感覺怎麼樣?」
「口感不錯啊,和貢米的味道很像,相似度起碼可以達到八成以上。」
「我也覺得不錯,挺好吃的。」
方平和田桂花對新品種大米的評價很高,方唯自己也細細品嘗了一下,
覺得真不錯。
現在就是不知道這種雜交稻的特性能否穩定遺傳,下一代會不會產生性狀分離?現在能基本肯定的是,【貢米】屬於「恢復系」。
也就是說,【貢米】+【不育株】雜交結出的稻種,在種植之後會呈現正常的特性,雄性花蕊和磁性花蕊一切正常,可以進行自花授粉。
但這個還需要再次進行驗證。
接下來就是夏種,這一次會種植90畝的新品雜交稻,10畝各種類型的不育系稻子。
現在:
+TW
個公/
管樺雜交稻種】......如今只等著新的雜交稻成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之所以進度這麼快,是因為方唯不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
比如像植株的倒伏問題、抗病蟲害的問題、耐旱抗澇的問題等等,這些屬性是試驗由自帶的,可以固化在品種內核當中。
加上培育出來的「不育系」,擁有高基礎產量的特性,一款優秀稻種應該具有的特性就全都有了。
而要做到這一步,其他人可能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
試驗田的夏收夏種工作結束之後,大田繼續「雙搶」工作,搶收搶種,
所有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方唯沒有管大田那邊的事情,他為了能儘快再次驗證結果,跑到山谷里重新開墾了一片水田。
別的都可以暫時忽略,他需要的是速度,速度,速度!
將加快生長的屬性值調至最大,產量什麼的都不在乎,只求快一點知道結果。
這個過程大致需要45天-55天。
隊裡的120畝大田,上一季全部都種植了【南光一號】三代稻種。現在大田也被涵蓋到指定區內,所以產量也會相應的提高。
以前在大田種植【南光一號】三代稻種,畝產不超過500斤,而這一季居然達到了每畝612斤。總產量達到了73440斤,連鄭虎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三哥,同樣的稻種,為什麼這一季的畝產提升這麼多?」
「咱們的試驗田種植【南光一號】三代稻種,早就達到了這個水平。大田之所以到現在才達到,應該是時機到了吧。」
方唯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難道說是因為區域面積擴大,大田也開了掛?
因此,他給出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鄭虛等人既不是專家也不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說法。
是啊,同樣是是隊裡的田地,沒道理在試驗田的產量就更高,到了大田就萎縮。
反正大家緊跟著三哥的腳步就對了,能吃飽穿暖。
【採收農作物,點數+73440,總點數:133502點。】
接下來挑選種子的工作由鄭虎親自負責,這傢伙整整挑選出來了7萬斤【南光一號】三代稻種,剩下的3440斤稻穀歸入了存糧。
最近存糧的消耗不大,加上這些還是22萬斤。
方唯讓人把給瑤寨、以及兩家親戚所在生產隊的稻種留出來,然後通知下塘大隊下屬各個生產隊前來換購稻種。
現在可不是以前了,魏光華聞聲即到,一刻都不敢耽誤。
給他的份額稍高一些,比別人多一倍。
至於對方怎麼安排種植種類,是早稻種植【南光一號】還是晚稻種植【南光一號】,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反正他就提供兩種稻種,【南光一號】和【農墾58】,供應的時期不固定,自己留好種子、安排好種植期即可。
一隊之後來的是三隊,這也是方唯的要求,大家按照順序換購就不亂,
要不然擠在一起會很麻煩。
他忙著換購稻種的事情,鄭虎則帶人去交了公糧、徵購糧,剩下的庫存直接清空。
隊裡又多了2萬多塊錢的收入。
方唯這邊,7萬斤【南光一號】三代稻種,除了隊裡的自留種之外,其餘的6萬斤稻種全部換購了出去。
本來應該有60萬斤稻穀收入囊中,結果方唯允許大家用現金購買一半的份額。
價格按照收購1級稻種的收購價,每斤1.08元進行結算。
如今下塘大隊的這些生產隊,個個都有一些家底,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寧可用現金支付,而不是用稻穀換購。
所以,二隊收入了6.48萬元現金,以及30萬斤稻穀。
「虎子,老會計,方文書,大家準備一下,明天分口糧。」
過日子就是一個又一個輪迴,交完公糧和徵購糧,剩餘的糧食就是給社員們分口糧。
儘管大家這兩年大家的日子好過了不少,但對於分口糧這事,每個人還是非常重視。
農村不像城裡有定量供應,一家老小的吃喝全靠它了。
還是按照老規矩,每人平均500斤,年底決算再從工分里扣除。
一共是74000斤稻穀分了出去,隊裡的庫存還剩下226000斤稻穀。這其2
1
華獨保管,隊裡有用。
方唯忙活完手頭上的事情,就把隊裡的工作全都交給了鄭虎,開始籌備自己結婚的事情。
上午。
盤蓮花匆匆趕來,方唯騎車帶他去了公社,找到了別人介紹的一位老裁縫。
他倆每人要做兩套衣服,方唯是藍色布料做一套中山裝,一條灰色的褲子和一件白色襯衣。
盤蓮花做了一條連衣裙,和一套春秋穿的小翻領衣褲。
方唯結婚的時候就穿白襯衣藍褲子,盤蓮花則會穿瑤寨傳統的服飾。傳統服飾,阿公早就幫她準備好了,倒不用現做。
量好尺寸,將布料留下,兩人就去供銷社買了一些東西。
回來後就開始收拾新房,反正瑣碎的事情一大堆,要忙活好些天。
晚上。
盤蓮花就會和田桂花住在一間屋,方家兄弟則住在方唯這邊的客房裡。
早上起來繼續幹活。
時間就在忙碌中溜走,等收拾的差不多了,盤蓮花提前回到了瑤寨。
八月初。
天還沒亮,整個村子已經是人聲鼎沸。
今天是接親的日子,主力人員包括鄭虎、鄭豹、方文書、鄧元恩,以及村裡的一幫年輕人。
方平為了今天的事情,專門做了一副滑竿。
村里找不出來轎子,現在也不提倡用這玩意,上面都是號召大家勤儉辦婚事。
而阿公又要求新娘子在進門前,腳不落地,所以只好用滑竿替代,
關崇陽和田桂花清點了一下接親需要攜帶的東西,包括100斤糯米、100
斤貢米、100斤黃豆、100斤米、一座木製的鴛鴦台、十二隻鑲嵌銀邊的碗。
「都準備好了沒得?」
「準備好了!」
「那就出發!」
鄭虎再次檢查了一遍,見沒什麼遺漏,便帶領接親的隊伍離開了村子,
直奔瑤寨。
方唯今兒是新郎官,這些瑣事不用他操心。
迎親的隊伍打著火把,猶如一條火龍豌前行。等他們抵達瑤寨牌樓前,寨里的阿哥阿姐們堵住了去路。
此時,天色大亮,一行人還沒有來得及吃早飯,就遇到今天迎親的第一大三路天如果是山上各個寨自通婚,打破「攔路關」的唯一方式就是對歌。
然而新郎來自山下,那就不能用對歌來難為人家,只能是比拼別的才藝寨里的阿哥們可不會放水,有人朝著半空中扔上去了一隻「竹玲瓏」。
竹玲瓏是當地的一種竹器,裡面塞滿了五彩斑斕的山雞雞毛。
「砰!」
寨子裡的神射手早就舉槍等著,稍一瞄準便開了槍。
子彈擊中了「竹玲瓏」,脆弱的竹器瞬間爆開,漫天的山雞毛隨風飄落了下來。
阿哥阿姐們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
攔路關就擺在這兒,人家已經出了題目,迎親的隊伍就必須應對。不說超過人家,最起碼能做到大差不差。
要是做不到,那就只有闖「酒林」了,到時候會有六六三十六碗紅薯酒等著鄭虎他們。
喝完了才能進瑤寨。
「二哥,你行不行?」
鄭虎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的二哥鄭豹,對方是民兵小隊的隊長,槍法在隊裡也最好的。
除了方唯。
方唯肯定是整個生產隊槍法最厲害的那一個,但人家今天是新郎官,總不好意思讓對方出手吧?
「沒把握!人家是半耕半獵,整天在山林里鑽,我一年才能打多少發子彈?」
鄭豹不停的在心裡吐槽,大喜的日子,舞刀弄槍算怎麼回事?
瑤寨也是過「端午節」的,他們稱之為「瑤節」。過節那天會殺雞殺鴨,吃粽子,並在大門口懸掛葛麻藤,代表辟邪的意思。
「老三,你要不等過了節再走?」
「謝謝阿公!不過家裡大哥大嫂等著呢,我一會就得回去。」
方唯婉拒了阿公的挽留,還是回到家裡過了節。
反正他和盤蓮花很快就要成親了,以後在一起過節的時候會很多,倒不必在意這一次。
社員們開開心心的過了個節,接下來就要準備夏收了。
隊裡的旱田早春種植了烤菸,收穫的日子要晚一些。方唯的那一畝坡地種的是花生,趕在夏收前就開始採收。
【採收農作物,點數+630,總點數:34862點。】
花生的畝產相對穩定,這一李的畝產為630斤。
這一畝坡地下一季會種植黃豆,再下一季會種植紅薯。
採收完花生,方唯和方平將地重新翻了,隨即播種了黃豆。
「方隊長,你倒是個勤快人,這種植的是什麼?」
差不多忙活完了,方唯正準備離開,常溫元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常局長,我種了點黃豆。你怎麼突然來了?走,先去家裡喝杯茶。」
「我們培育不育株很順利,最近文得到了一些野生不育株,我剛好最近不忙,給你送一部分過來。」
「那敢情好,多謝!多謝。」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回走,很快就來到了方家。
屋裡坐著幾個人,田桂花正在招呼。他們幾個是和常溫元一起的,只不過剛才沒去坡地那邊。
稍後,方平也回來了。
方唯把剛剛人家給他的野生不育株交給大哥,讓他趕緊安排人進行移栽。
「方隊長,要是不麻煩的話,一起去看看?」
常溫元坐不住,想要去試驗田那邊轉轉。
方唯無所謂,就陪著一行人走出了家門,去了試驗田。
說是參觀,等到了地頭,跟著常溫元的來的人便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方唯都一一做了回答。
『方隊長,過幾天省農科院的幾位同志,會到我縣指導工作,你要去和他們交流一下嗎?」
常溫元的心很大,農科院的人是他想盡辦法邀請來的,目的還是為了推進雜交水稻的研究。
方唯考慮馬上就要夏收了,便搖了搖頭。
「不好意思,常局長,我這邊的事情太多實在是走不開。等以後吧,以後要是還有機會,我一定去。」
「那真是太遺憾了!」
常溫元帶隊在這邊呆了兩天,還是公社進行了接待。
他們走的時候感覺很有收穫,下一步的研究也有了思路。
方唯默默的為他們送上了祝福,這項研究曠日持久,沒有一點執著精神,還真不一定能進堅持下去。
匆匆數日。
轉眼到了夏收的時節。
試驗田這邊提前進行了收割,形勢一片大好。
首先是70畝「貢米」,總產量達到了25200斤,平均畝產360斤,有了不小的提升。
【採收農作物,點數+25200,總點數:60062點。】
【請注意,現有的貢米品種即將達到畝產上限,上限為每畝365斤-395
斤】
貢米的產量上限果然不高,這個情況沒有出乎方唯的意料。
另外的不育系和新的雜交水稻品種(不育株+貢米),則無需統計產量,畢竟還是試驗品。
「老三,新的雜交水稻品種,看起來賣相還不錯,顆粒飽滿,光澤度也不錯。」
研究工作還在繼續,育種小組碾了一些新品種的大米,記錄了相關的數據。
中午。
方唯讓田桂花用這種大米做了一鍋米飯。
「大哥,大嫂,吃起來感覺怎麼樣?」
「口感不錯啊,和貢米的味道很像,相似度起碼可以達到八成以上。」
「我也覺得不錯,挺好吃的。」
方平和田桂花對新品種大米的評價很高,方唯自己也細細品嘗了一下,
覺得真不錯。
現在就是不知道這種雜交稻的特性能否穩定遺傳,下一代會不會產生性狀分離?現在能基本肯定的是,【貢米】屬於「恢復系」。
也就是說,【貢米】+【不育株】雜交結出的稻種,在種植之後會呈現正常的特性,雄性花蕊和磁性花蕊一切正常,可以進行自花授粉。
但這個還需要再次進行驗證。
接下來就是夏種,這一次會種植90畝的新品雜交稻,10畝各種類型的不育系稻子。
現在:
+TW
個公/
管樺雜交稻種】......如今只等著新的雜交稻成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之所以進度這麼快,是因為方唯不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
比如像植株的倒伏問題、抗病蟲害的問題、耐旱抗澇的問題等等,這些屬性是試驗由自帶的,可以固化在品種內核當中。
加上培育出來的「不育系」,擁有高基礎產量的特性,一款優秀稻種應該具有的特性就全都有了。
而要做到這一步,其他人可能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
試驗田的夏收夏種工作結束之後,大田繼續「雙搶」工作,搶收搶種,
所有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方唯沒有管大田那邊的事情,他為了能儘快再次驗證結果,跑到山谷里重新開墾了一片水田。
別的都可以暫時忽略,他需要的是速度,速度,速度!
將加快生長的屬性值調至最大,產量什麼的都不在乎,只求快一點知道結果。
這個過程大致需要45天-55天。
隊裡的120畝大田,上一季全部都種植了【南光一號】三代稻種。現在大田也被涵蓋到指定區內,所以產量也會相應的提高。
以前在大田種植【南光一號】三代稻種,畝產不超過500斤,而這一季居然達到了每畝612斤。總產量達到了73440斤,連鄭虎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三哥,同樣的稻種,為什麼這一季的畝產提升這麼多?」
「咱們的試驗田種植【南光一號】三代稻種,早就達到了這個水平。大田之所以到現在才達到,應該是時機到了吧。」
方唯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難道說是因為區域面積擴大,大田也開了掛?
因此,他給出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鄭虛等人既不是專家也不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說法。
是啊,同樣是是隊裡的田地,沒道理在試驗田的產量就更高,到了大田就萎縮。
反正大家緊跟著三哥的腳步就對了,能吃飽穿暖。
【採收農作物,點數+73440,總點數:133502點。】
接下來挑選種子的工作由鄭虎親自負責,這傢伙整整挑選出來了7萬斤【南光一號】三代稻種,剩下的3440斤稻穀歸入了存糧。
最近存糧的消耗不大,加上這些還是22萬斤。
方唯讓人把給瑤寨、以及兩家親戚所在生產隊的稻種留出來,然後通知下塘大隊下屬各個生產隊前來換購稻種。
現在可不是以前了,魏光華聞聲即到,一刻都不敢耽誤。
給他的份額稍高一些,比別人多一倍。
至於對方怎麼安排種植種類,是早稻種植【南光一號】還是晚稻種植【南光一號】,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反正他就提供兩種稻種,【南光一號】和【農墾58】,供應的時期不固定,自己留好種子、安排好種植期即可。
一隊之後來的是三隊,這也是方唯的要求,大家按照順序換購就不亂,
要不然擠在一起會很麻煩。
他忙著換購稻種的事情,鄭虎則帶人去交了公糧、徵購糧,剩下的庫存直接清空。
隊裡又多了2萬多塊錢的收入。
方唯這邊,7萬斤【南光一號】三代稻種,除了隊裡的自留種之外,其餘的6萬斤稻種全部換購了出去。
本來應該有60萬斤稻穀收入囊中,結果方唯允許大家用現金購買一半的份額。
價格按照收購1級稻種的收購價,每斤1.08元進行結算。
如今下塘大隊的這些生產隊,個個都有一些家底,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寧可用現金支付,而不是用稻穀換購。
所以,二隊收入了6.48萬元現金,以及30萬斤稻穀。
「虎子,老會計,方文書,大家準備一下,明天分口糧。」
過日子就是一個又一個輪迴,交完公糧和徵購糧,剩餘的糧食就是給社員們分口糧。
儘管大家這兩年大家的日子好過了不少,但對於分口糧這事,每個人還是非常重視。
農村不像城裡有定量供應,一家老小的吃喝全靠它了。
還是按照老規矩,每人平均500斤,年底決算再從工分里扣除。
一共是74000斤稻穀分了出去,隊裡的庫存還剩下226000斤稻穀。這其2
1
華獨保管,隊裡有用。
方唯忙活完手頭上的事情,就把隊裡的工作全都交給了鄭虎,開始籌備自己結婚的事情。
上午。
盤蓮花匆匆趕來,方唯騎車帶他去了公社,找到了別人介紹的一位老裁縫。
他倆每人要做兩套衣服,方唯是藍色布料做一套中山裝,一條灰色的褲子和一件白色襯衣。
盤蓮花做了一條連衣裙,和一套春秋穿的小翻領衣褲。
方唯結婚的時候就穿白襯衣藍褲子,盤蓮花則會穿瑤寨傳統的服飾。傳統服飾,阿公早就幫她準備好了,倒不用現做。
量好尺寸,將布料留下,兩人就去供銷社買了一些東西。
回來後就開始收拾新房,反正瑣碎的事情一大堆,要忙活好些天。
晚上。
盤蓮花就會和田桂花住在一間屋,方家兄弟則住在方唯這邊的客房裡。
早上起來繼續幹活。
時間就在忙碌中溜走,等收拾的差不多了,盤蓮花提前回到了瑤寨。
八月初。
天還沒亮,整個村子已經是人聲鼎沸。
今天是接親的日子,主力人員包括鄭虎、鄭豹、方文書、鄧元恩,以及村裡的一幫年輕人。
方平為了今天的事情,專門做了一副滑竿。
村里找不出來轎子,現在也不提倡用這玩意,上面都是號召大家勤儉辦婚事。
而阿公又要求新娘子在進門前,腳不落地,所以只好用滑竿替代,
關崇陽和田桂花清點了一下接親需要攜帶的東西,包括100斤糯米、100
斤貢米、100斤黃豆、100斤米、一座木製的鴛鴦台、十二隻鑲嵌銀邊的碗。
「都準備好了沒得?」
「準備好了!」
「那就出發!」
鄭虎再次檢查了一遍,見沒什麼遺漏,便帶領接親的隊伍離開了村子,
直奔瑤寨。
方唯今兒是新郎官,這些瑣事不用他操心。
迎親的隊伍打著火把,猶如一條火龍豌前行。等他們抵達瑤寨牌樓前,寨里的阿哥阿姐們堵住了去路。
此時,天色大亮,一行人還沒有來得及吃早飯,就遇到今天迎親的第一大三路天如果是山上各個寨自通婚,打破「攔路關」的唯一方式就是對歌。
然而新郎來自山下,那就不能用對歌來難為人家,只能是比拼別的才藝寨里的阿哥們可不會放水,有人朝著半空中扔上去了一隻「竹玲瓏」。
竹玲瓏是當地的一種竹器,裡面塞滿了五彩斑斕的山雞雞毛。
「砰!」
寨子裡的神射手早就舉槍等著,稍一瞄準便開了槍。
子彈擊中了「竹玲瓏」,脆弱的竹器瞬間爆開,漫天的山雞毛隨風飄落了下來。
阿哥阿姐們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
攔路關就擺在這兒,人家已經出了題目,迎親的隊伍就必須應對。不說超過人家,最起碼能做到大差不差。
要是做不到,那就只有闖「酒林」了,到時候會有六六三十六碗紅薯酒等著鄭虎他們。
喝完了才能進瑤寨。
「二哥,你行不行?」
鄭虎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的二哥鄭豹,對方是民兵小隊的隊長,槍法在隊裡也最好的。
除了方唯。
方唯肯定是整個生產隊槍法最厲害的那一個,但人家今天是新郎官,總不好意思讓對方出手吧?
「沒把握!人家是半耕半獵,整天在山林里鑽,我一年才能打多少發子彈?」
鄭豹不停的在心裡吐槽,大喜的日子,舞刀弄槍算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