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分出兵權
此話一出,恍若石破天驚,嚇得徐憲臉色大變,要知道現在整個京城統兵乃至兵部的官員,都已經被帶走,唯一剩下能帶兵打仗的,也就是武凱老將軍以及艾雲兵。
但這兩人現在是將離兵的情況,若是這蠻族突然攻城,慌亂之間,說不定真會讓對方一口氣打下來,
而一國之首都,與國運的聯繫極為密切,若是首都陷落,不但國運大損,就連他們這些依靠國運修行的人,也會受到傷害,
徐憲越想越覺得後怕,略帶驚慌的說道:
「那王爺,我們必須要早做打算,這蠻族將駐防圖拿走,乃至摸到這望京附近,必然是早有謀劃,我們現在必須要給京城附近的軍隊,找個能統兵的人。」
八賢王點點頭,對於現在的情況,他自己也是非常清楚,這群蠻族既然能來到這裡,而且還一直藏著沒讓任何人發現,那後面必然是有人遮掩,也就是說現在的京城統兵之人,必定不能從京官中選,
不然若是恰好將這兵權交給心懷不軌之人,對方裡應外合,只怕這大夏的陷落,只在頃刻之間。
「徐憲,這一次大夏的存滅,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間,現在兵權必定要進行整合,望京附近的所有兵權,這一次我們要交給一個人,這個人你我應當,多加斟酌,莫要所託非人。」
聽到王爺的一番話,徐憲自己也是犯了難,現在從外地調人過來,那是不現實的,時間上根本趕不及。
他仔細斟酌後,試探性的說出了一個名字。
「王爺,您說,諸葛丞相如何,據我所知,這位大人對統兵也是有些能力的。」
見對方將諸葛亮推了出來,八賢王也是有些猶豫,
現在的諸葛亮已經主管了大夏諸多朝政,若是再將附近的兵權交給對方,那會不會有些權利過大了呢?
多加思索一番後,八賢王自嘲一笑,略帶些悲涼的說道:
「真是多此一舉,本王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居然還在猶豫是不是該把兵權交給孔明先生。現在的大夏,還有得選嗎?現在的望京城內,唯一能符合條件的,不就只有他嗎?」
徐憲見王爺的情緒不太好,也不敢多說什麼,只是沉默的站在一邊。
八賢王自哀一會後,扶著額頭問道:
「徐憲,若是將兵權交給他,這朝堂的事,我們就應該再派人去處理一下,」
說著,他看著面前的男子,繼續說道:
「我的想法,暫且讓你和賈詡處理一下來的奏章,其中拿不準的事情,你們大可送到我這裡。」
徐憲見對方將賈詡抬到了這種地位,也是有些不解,問道:
「王爺,這賈詡不過剛剛嶄露頭角,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觀察觀察,畢竟還沒認清對方的秉性,貿然重用只怕不妥。」
八賢王擺擺手,解釋道: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這幾日我讓他去處理兵部的事情,就是在觀察此人,暫時來看,這賈詡還可以,不貪功不冒進,審問官員的功勞,他可是直接全部推給你了,說自己不過是從旁協助。」
徐憲聽到這裡,也是對賈詡產生了一絲好感,以為他是在報答那日的提攜之恩,忍不住點頭說道:
「既然王爺早有考量,那這樣也是極好的。」
八賢王點點頭,將這些最為緊急的事情敲定,然後接著說道:
「蠻族軍隊能悄咪咪溜到望京內,就必然有兵部乃至大人物進行遮掩,而要想將這些完全遮掩,那就必然是有人在藉助我們的權勢,畢竟在望京中,還沒人會拒絕我等的命令,
因此這些時日,我將諸多官員打入牢內,開始嚴刑拷打,不斷的盤問,想要從找找到些許的線索,所幸天佑我大夏,今天早上我得到了些許的線索。」
「線索?王爺,此事究竟牽扯在誰的身上?」
徐憲皺著眉,感覺一件一件的事,像是連珠炮一樣的打來,讓人有些難以招架。
八賢王冷著臉,說道:
「具體我已經派賈詡去抓人了,想來現在也該回來了。」
說罷,屋外傳來一陣嘈雜,只見賈詡帶著一隊士卒,押著一個雙腿都被打斷的男子,走了進來,隨之而來的還有眾多官員。
徐憲一看此人,頓時有些錯愕,只因為這人赫然就是上一任大夏丞相。
剛剛進來的賈詡,對著八賢王拱手一禮,闡述道:
「王爺,幸不辱命,此人已經招了,據說是對您的安排不滿,覺得自己的官位讓突然出來的諸葛丞相占了,自己的利益受損,因此藉機將駐防圖賣掉,想要在蠻族攻城後,叫諸葛丞相承擔責任,好讓自己再次回到丞相之位。」
八賢王嘆了口氣,無奈的對著場下的眾人說道:
「諸位應該知道,本王向來是唯才是舉,你們誰的能力強,自然得到的權利就大,能力弱,也就只能得到的權利小,若是任人唯親,那試問你們誰還能坐到現在的這個位置上。」
說著,他看著場下昏死過去的男子,痛心的說道:
「若是做些其他之事,我還能念你多年的苦勞,放你一馬,但你這行為分明是要將我大夏,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場下之人,早已昏死過去,對於八賢王的話自然是聽不見的,因此對方這些話,看似是說給犯錯的男子,其實是在警告在場的諸多官員,不要作出傻事,不然他八賢王可是真的會揮刀。
賈詡此時貼心的說道:
「王爺,下官想到會讓您難做,所以來時已經告訴他後果了,今天晚上他會自我了結的。只是不知要不要將其家人,也一併……」
說著他揮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八賢王擺擺手說道:
「不用這樣,讓其收拾細軟,全部回到鄉下老家吧。」
在場的眾人聞言,都是直呼王爺高義。
八賢王點點頭,開始將事先和徐憲商議好的事情,逐個開始宣布,當聽到賈詡將和徐憲一同處理朝政的時候,眾官員皆是眼神火熱。
但這兩人現在是將離兵的情況,若是這蠻族突然攻城,慌亂之間,說不定真會讓對方一口氣打下來,
而一國之首都,與國運的聯繫極為密切,若是首都陷落,不但國運大損,就連他們這些依靠國運修行的人,也會受到傷害,
徐憲越想越覺得後怕,略帶驚慌的說道:
「那王爺,我們必須要早做打算,這蠻族將駐防圖拿走,乃至摸到這望京附近,必然是早有謀劃,我們現在必須要給京城附近的軍隊,找個能統兵的人。」
八賢王點點頭,對於現在的情況,他自己也是非常清楚,這群蠻族既然能來到這裡,而且還一直藏著沒讓任何人發現,那後面必然是有人遮掩,也就是說現在的京城統兵之人,必定不能從京官中選,
不然若是恰好將這兵權交給心懷不軌之人,對方裡應外合,只怕這大夏的陷落,只在頃刻之間。
「徐憲,這一次大夏的存滅,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間,現在兵權必定要進行整合,望京附近的所有兵權,這一次我們要交給一個人,這個人你我應當,多加斟酌,莫要所託非人。」
聽到王爺的一番話,徐憲自己也是犯了難,現在從外地調人過來,那是不現實的,時間上根本趕不及。
他仔細斟酌後,試探性的說出了一個名字。
「王爺,您說,諸葛丞相如何,據我所知,這位大人對統兵也是有些能力的。」
見對方將諸葛亮推了出來,八賢王也是有些猶豫,
現在的諸葛亮已經主管了大夏諸多朝政,若是再將附近的兵權交給對方,那會不會有些權利過大了呢?
多加思索一番後,八賢王自嘲一笑,略帶些悲涼的說道:
「真是多此一舉,本王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居然還在猶豫是不是該把兵權交給孔明先生。現在的大夏,還有得選嗎?現在的望京城內,唯一能符合條件的,不就只有他嗎?」
徐憲見王爺的情緒不太好,也不敢多說什麼,只是沉默的站在一邊。
八賢王自哀一會後,扶著額頭問道:
「徐憲,若是將兵權交給他,這朝堂的事,我們就應該再派人去處理一下,」
說著,他看著面前的男子,繼續說道:
「我的想法,暫且讓你和賈詡處理一下來的奏章,其中拿不準的事情,你們大可送到我這裡。」
徐憲見對方將賈詡抬到了這種地位,也是有些不解,問道:
「王爺,這賈詡不過剛剛嶄露頭角,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觀察觀察,畢竟還沒認清對方的秉性,貿然重用只怕不妥。」
八賢王擺擺手,解釋道: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這幾日我讓他去處理兵部的事情,就是在觀察此人,暫時來看,這賈詡還可以,不貪功不冒進,審問官員的功勞,他可是直接全部推給你了,說自己不過是從旁協助。」
徐憲聽到這裡,也是對賈詡產生了一絲好感,以為他是在報答那日的提攜之恩,忍不住點頭說道:
「既然王爺早有考量,那這樣也是極好的。」
八賢王點點頭,將這些最為緊急的事情敲定,然後接著說道:
「蠻族軍隊能悄咪咪溜到望京內,就必然有兵部乃至大人物進行遮掩,而要想將這些完全遮掩,那就必然是有人在藉助我們的權勢,畢竟在望京中,還沒人會拒絕我等的命令,
因此這些時日,我將諸多官員打入牢內,開始嚴刑拷打,不斷的盤問,想要從找找到些許的線索,所幸天佑我大夏,今天早上我得到了些許的線索。」
「線索?王爺,此事究竟牽扯在誰的身上?」
徐憲皺著眉,感覺一件一件的事,像是連珠炮一樣的打來,讓人有些難以招架。
八賢王冷著臉,說道:
「具體我已經派賈詡去抓人了,想來現在也該回來了。」
說罷,屋外傳來一陣嘈雜,只見賈詡帶著一隊士卒,押著一個雙腿都被打斷的男子,走了進來,隨之而來的還有眾多官員。
徐憲一看此人,頓時有些錯愕,只因為這人赫然就是上一任大夏丞相。
剛剛進來的賈詡,對著八賢王拱手一禮,闡述道:
「王爺,幸不辱命,此人已經招了,據說是對您的安排不滿,覺得自己的官位讓突然出來的諸葛丞相占了,自己的利益受損,因此藉機將駐防圖賣掉,想要在蠻族攻城後,叫諸葛丞相承擔責任,好讓自己再次回到丞相之位。」
八賢王嘆了口氣,無奈的對著場下的眾人說道:
「諸位應該知道,本王向來是唯才是舉,你們誰的能力強,自然得到的權利就大,能力弱,也就只能得到的權利小,若是任人唯親,那試問你們誰還能坐到現在的這個位置上。」
說著,他看著場下昏死過去的男子,痛心的說道:
「若是做些其他之事,我還能念你多年的苦勞,放你一馬,但你這行為分明是要將我大夏,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場下之人,早已昏死過去,對於八賢王的話自然是聽不見的,因此對方這些話,看似是說給犯錯的男子,其實是在警告在場的諸多官員,不要作出傻事,不然他八賢王可是真的會揮刀。
賈詡此時貼心的說道:
「王爺,下官想到會讓您難做,所以來時已經告訴他後果了,今天晚上他會自我了結的。只是不知要不要將其家人,也一併……」
說著他揮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八賢王擺擺手說道:
「不用這樣,讓其收拾細軟,全部回到鄉下老家吧。」
在場的眾人聞言,都是直呼王爺高義。
八賢王點點頭,開始將事先和徐憲商議好的事情,逐個開始宣布,當聽到賈詡將和徐憲一同處理朝政的時候,眾官員皆是眼神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