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莊稼曬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午十一點半。

  陽光如金色紗幔輕柔地籠罩著大地。

  陸峰家門口那片空地散發著質樸的氣息。

  這片空地並非堅硬的水泥地,也不是平坦的瀝青路面,而是樸實無華的泥土地面。

  泥土獨特的質感,承載著大地的溫度與歲月的沉澱,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陸青山站在空地前,凝視著那堆黃澄澄的玉米,陷入沉思。

  玉米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金色光芒,宛如一座小小的金山,承載著生活的希望與豐收的喜悅。

  「場?」「趕場?糧食場?」

  「打場?什麼玩意?什麼鬼?」

  陸青山腦海中不斷浮現這些疑問。

  他的目光在玉米堆與空地之間來回遊移,思緒漸漸飄遠。

  科技助農的口號在他心中迴響。

  如今農業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進技術和設備讓農民勞作更輕鬆高效。

  然而,在陸青山記憶深處,傳統農業勞作方式仍占據重要位置。

  回憶如潮水般湧來,陸青山仿佛回到往年時光。

  那時,打場是鄉村生活的關鍵環節。

  曬莊稼時,田間地頭滿是忙碌的身影。

  莊家曬場,打麥子、曬玉米、收花生、曬芝麻,每一項工作都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

  五月底六月初,收小麥的時節。金黃的小麥如金色海洋在陽光下閃耀。

  大人們早早來到田間,揮舞鐮刀,一把把割下成熟的小麥。

  孩子們在一旁興奮地跑來跑去,感受著豐收的喜悅。

  割完小麥後,便開始打場。

  一台 12匹的拖拉機轟鳴著駛來,場面瞬間充滿活力。

  拖拉機雖有些老舊,但在人們眼中如威武的戰士。車身被歲月打磨得斑駁,發動機轟鳴聲卻依舊強勁有力。

  天空湛藍如寶石,潔白的雲朵像棉花糖飄浮在空中。

  微風輕拂,帶來田野青草的香氣和麥秸稈的味道。

  陽光灑在大地,給一切披上金色光輝。

  拖拉機緩緩駛向場地中央,身後揚起一片塵土,在陽光中飛舞,如同金色精靈。

  負責駕駛拖拉機的是村裡的李大叔。

  他穩穩坐在駕駛座上,雙手緊握方向盤,眼神專注而堅定。臉上帶著嚴肅,仿佛在執行重大任務。

  李大叔熟練操作拖拉機,使其穩步前行。

  在拖拉機後面,幾個強壯的漢子牽引著沉重的石滾。

  石滾由堅硬石頭製成,表面光滑,中間有圓孔,可套上繩子由拖拉機拉動。

  漢子們用力拉著繩子,手臂上青筋暴起,臉上露出吃力的表情。

  他們腳步堅定有力,一步一步跟著拖拉機前進。

  其他人在場地周圍忙碌著。

  有的拿著木叉,將麥秸稈鋪平;有的拿著掃帚,把場地打掃乾淨。大家分工明確,動作熟練有序。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期待與興奮,仿佛在共同創造偉大的藝術品。

  打場場地周圍,麥浪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沙沙作響。

  遠處山巒連綿起伏,似大地的守護者。

  田間小溪潺潺流淌,清澈溪水映照著藍天白雲。

  鳥兒在枝頭歡快歌唱,為忙碌的場景增添生機與活力。

  陸青山記得小時候,總是好奇地跟在大人身後,看著拖拉機打場。

  他心裡充滿疑惑,不明白這個鐵傢伙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他會蹲在地上,仔細觀察石滾留下的痕跡,感受大地的震動。

  有時還會偷偷伸手摸一下拖拉機,感受金屬的冰冷與堅硬。

  大人們心中滿是對豐收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期待。

  他們深知打場是收穫的關鍵環節,只有把場打好,才能確保糧食的質量和數量。

  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力量和決心。

  一邊忙碌,一邊交流經驗技巧,氣氛融洽熱烈。


  隨著拖拉機不斷前進,石滾在麥秸稈上一圈圈滾動。

  沉悶的聲響仿佛在演奏古老的樂章,訴說著農民們的辛勤付出與對土地的熱愛。

  麥秸稈漸漸被壓平,麥粒從秸稈中脫落。

  大人們用木叉將麥秸稈挑起來,堆成高高的麥秸垛。

  麥秸垛如小山,散發著淡淡的麥香。

  孩子們在麥秸垛周圍嬉戲玩耍,爬上滑下,感受刺激與快樂。

  有時還在麥秸垛里捉迷藏,那麥秸垛就像巨大的迷宮,充滿神秘與樂趣。

  打場過程漫長而辛苦,但大人們臉上始終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他們明白,這些麥粒是一年辛勤勞作的成果,是生活的保障。

  對孩子們來說,打場則是歡樂的遊戲,他們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九月,是收穫玉米的季節。

  收玉米、打玉米,玉米杆也被堆成秸稈垛。

  同時,也是收穫花生的時節。早花生和晚花生相繼成熟,人們忙碌採摘後堆成花生垛。

  小麥垛、玉米垛、花生垛,都是山里人的柴火垛,是廚房灶台的燃料,蘊含著農民的辛勤付出和對生活的熱愛。

  陸青山小時候,最喜歡在麥秸垛和玉米垛里玩耍。

  他和小夥伴們在垛里搭建「小房子」,用麥秸稈和玉米葉做屋頂和牆壁。在「小房子」里聊天、玩耍,分享小秘密。

  有時還在垛里找蟲子或小動物,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

  那時,這些麥秸垛和玉米垛就是他們的世界,充滿無限想像與樂趣。

  有一次,陸青山和小夥伴們在麥秸垛里玩得太入迷,忘記了時間。

  等反應過來,天已黑。

  他們害怕地從麥秸垛里爬出來,卻發現找不到回家的路。

  那一刻,陸青山心中充滿恐懼和無助,只能和小夥伴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

  後來終於找到回家的路,看到家裡的燈光時,心中充滿溫暖和感動。

  那一刻,他明白了家的重要性,也懂得了父母的辛苦與付出。

  在以往,晾曬玉米需要打場。

  打場多在田間地頭,工具是石滾。人工打場已遙遠,陸青山印象中是拖拉機打場。

  拖拉機在前面轟鳴,後面帶著石磙,在田間地頭來回碾壓,把場打好後便可晾曬糧食。

  那時,人們臉上滿是期待與滿足,因為糧食是一年辛勤的成果,是生活的保障。

  陸青山看著眼前的玉米堆,心中感慨萬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