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囚於暗室(平安夜快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6章 囚於暗室(平安夜快樂)

  那夜之雪也落到了李賢發上,斑駁之中,策馬疾馳,霜風打在他臉上,如刀子。

  唯有貼身放在他懷中的玉板尚且感知得到他的體溫。

  這一回程,與十一年前他從蜀地回到咸陽有什麼不一樣?

  相同的是,咸陽之中不日有喪。

  不同的是,她卻不會再在雪地中等著他,留給他的只有經年累月的灰敗。

  冷風將大片大片的綢帛起伏,是海浪,無聲驚濤。與綢布一同浮動的,還有那些被稱為萱草紙的東西,咔咔擦擦,發出不合時宜的響聲。

  雪和風相得益彰,可如刀,如劍,就像他和她。

  「公主…據查明,蜀茶乃張良在櫟陽時贈給陳平……至於張良所得此茶,乃是櫟陽令以體恤西遷貴族之用。這位櫟陽令年前從南郡調入關中。」

  「公主所想不錯,姚賈大人的確承認曾派人監視櫟陽行動……」

  在無數個計策與算計之下,還有什麼能夠篤信?

  雪更大了,李賢走近,一句話沒說上,她對他的風塵僕僕置若罔聞。

  宮闕檐下,落雪紛紛,沈枝卻劍指於他。

  他看了眼沈枝,朝她身後的許梔戲謔一笑,曲肘,輕抬手,後退一步到雪天中景去。

  「臣方一回都,公主如此相候麼?」

  若王綰不當她面吐出那一口黑血,她大概永遠不會想到去查一查他病情急轉急下的緣由。

  這個答案讓她心驚——王綰常飲的蜀茶有問題。仔細想來,如果就史書上後期銷聲匿跡的王綰,這個結局並不意外。

  但這件事,幾乎耗盡她對他最後的耐心。

  許梔看著他,凝語不言。

  史書與現實重迭在一起,欺騙與謊言,算計與真心,讓她感到頭暈眼花。

  她壓住要脫口而出的質問,想著自己剛才才答應過王綰,路終是要自己走一遍。

  李斯已代行丞相之職,李賢從楚地回來,他在信上說他不日要參加巡遊,也籌劃在途中殺死趙高。

  而在她沒有把實權攥在手裡的時候,在她的婚嫁沒有徹底落地之前,並不適合四面樹敵,相反還要冰釋前嫌。

  在她晃神的這一秒,他已越過沈枝近了許梔的身,握住她手腕,只是別開沈枝,挽了一個劍花的功夫,她已拔出的刀就入了鞘,這一整個動作如行雲流水,可見若干年下來,他武功精進不少。

  「大膽!還不放開殿下!」沈枝呵道,她反應也極快,轉眼長刀已架在他後頸。

  李賢也同樣置若罔聞。

  他盯著許梔的眼睛,稍微用了些力,就將那一把匕首重新掛回了她的腰間。

  「終臣有千般不是,殿下莫要再用它傷了自己。」

  他沙啞的聲音接著從乾澀枯裂的唇中析出,「臣此中回來見公主,是有要事相商……」

  不料,她直接打斷了他,「如此霜月,景明之空,你風雪中來,難免霜冰沾身。」

  她略抬首,也不拒他千里之外,只是靜靜看著他,靜靜說話。

  縱是換過一身衣物,可時間這樣緊急,哪裡來得及重新將全身上下都整理一遍?頗有些凌亂的鬢髮,令李賢頭一次有些排斥她的注視。

  她唇角微勾,似在笑,是真心實意的笑嗎?

  他聽她又說,

  「晝夜之間遠道而來,這些年,你是我宮中的貴客,當設案焚香。」

  李賢跟她入了芷蘭宮中殿,這算頭一回,在夜中而來,顯得光明正大。

  所以沈枝要他卸劍,他也乖乖給了。

  芷蘭宮中殿燈火朦朧,四處都閃耀著迷人的光彩。

  李斯從很多年前就耳提面命讓他離她遠一點,更想盡辦法要將他弄到遠離咸陽之外的地方任官,也是白搭。

  他鄙夷張良,面上是個正人君子,卻禁受不住撩撥。

  實際上,這一點上,他連負芻也不如。但凡給他點甜頭,他就能蠢得什麼都忘了。

  推杯換盞間,李賢喝下酒,內力盡失。

  李賢到底不是尋常,他立即反應過來,不過墨柒在終南山上所制,饒是再厲害的人也要過上一段時間能解。


  「……!」

  他連她袖子也都沒拉住。

  她的聲音落在他上方。

  「既是李上卿你自己說你有用讓我多用兩次才划算,那我便如你所言可好?」

  李賢想到了兩種可能。

  要麼是她已經查出來他當初讓櫟陽令送給張良的茶中有延續他失憶時間的東西,找他算帳。

  要麼就是她已在雍城發現了自己的婚事,要與蒙毅相敬如賓。

  寧可她殺了他,也絕不能是後者。

  李賢半撐在案上,將手裡握著召令回都的調任印呈到她面前,說起了楚王羋猶與昭蓉的下落,又談起了他在雲夢澤之中找回的玉板。

  他說,這大概是之前扶蘇給她的那塊玉板相似之物。

  楚人一貫固執,他和他爹就是這樣。而秦人又相當直接,李賢在秦國長大。許梔用腳想都能知道,那一塊玉石不可能是他在雲夢澤邊上撿的,該是他把楚地巫族翻來覆去折磨了一番,然後從人家手裡搶來。

  李賢終於將眼前的景象看得清醒,許梔已經不在中殿。

  他在瞬間想到了第三個可能,於是立刻恢復冷峻之色。

  「她這是何意?」

  「辛苦大人遲些回咸陽。」沈枝道,「公主有言在先,若大人中途離開,出了什麼事端,殿下一概不負責。」

  隨後,李賢就被關進了芷蘭宮的暗室。

  ——

  翌日,章台宮,雪未停。

  雪花落在她的眼睫,沒掛住,落到了她的掌心。

  許梔親手將冊書交到嬴政手中,整個過程,沒有半點神色偏移,似乎連遲疑都不曾有。

  沒有人知道昨夜她在看見這一詔書,落筆在上,心裡所想的是什麼。

  嬴政看著上面的兩個名字,起先不解。

  他掃到文末,銅印鑑上陽滋之字在絹布上紅得扎眼!

  偏她還說,「期父皇允准。」

  冬雪之風讓本就寒涼的密室更生涼意。可這一藏書之處,正是多年前父女相談的那一間。

  橘色輝煌落入她眼睛,燭火燃起,照她臉頰發紅。

  政治險惡與人心可憎,許梔已想得九分,故而她能把姚賈算計到這一局中去。因為熟諳帝王之心,她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帝王,父皇,都是嬴政。

  直到她手中這一封詔書實實在在落到手裡,她才發覺,她好像不懂嬴政。

  嬴政也覺得自己從未看清過自己的女兒。

  他看到女兒拜退著、恭敬走出殿門,留給他的只有燈火燃燒的聲音。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從古霞口墜崖,從楚國回來後嗎?亦或是在目視頓弱自決之後……

  趙高看到嬴政的臉上呈現出一種很久沒有顯露出的落寞神色。

  不過這一回,在嬴政身側開口相慰的人不是他。

  「荷華自小性子如此。」

  嬴政深黑的眼睛中藏了份遲疑,「阿璃。朕記得,荷華幼時沉默寡言。」他走了兩步,補上一句,「和如今相似。」

  鄭璃一頓,柔和笑道:「是陛下記錯了。那時候荷華令我費神極了,一直活潑好動,尤其不愛住在殿中,乘著車來回在渭水邊,更常往宮外去廷尉府上。」

  「夫人可是覺得朕偏頗……」

  鄭璃伸手半掩他口,搖頭。

  風緩緩從鄭璃的耳後拂過。

  「我們的荷華生於王廷,長於亂世,有遊說諸侯之才,收攬智囊之能。陛下怎麼捨得讓她的婚嫁的擇選之權落在別人之手,成為籌謀?」

  這世上除了鄭璃,不會再有人這樣了解嬴政。

  「蒙氏二子端方剛直,卻不可都娶朕的女兒。」

  讀者們都要平平安安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