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檢測與其他
#左手抱娃右手天下#看牙醫#教堂#中山路#劈柴院#春和樓逛吃逛吃,給娃兒買個春和樓香酥雞和王姐燒烤烤魷魚烤肉串。
小學生活#左手抱娃右手天下#《老鼠記者》#中國最佳飯搭子和學習搭子、好閨蜜#量子糾纏與其他#停課不停學#打破知識邊界
塵寶上學的第八年,唯一安慰是不近視,體測成績終於又回到優秀行列,這個50*8和仰臥起坐得加強鍛鍊了。幼兒園我們看重他吃喝拉撒睡和玩的質量,小學我看重他體育成績和學習習慣,保證睡眠時間和興趣特長班等,希望他的12K教育前六年生活豐富、全面發展又通識教育、勇往直前,就像他爸爸說的打架叫家長也沒關係,嘗試摔傷了也沒關係,退出非有序競爭也沒關係……成長不可替代,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慢慢來,去試錯,去追夢,去年少輕狂,去熱愛,去追尋,去實踐,去習得,去捲土重來!
人生每一天都是最最寶貴不可再生的資源,當塵塵去年認識到這一點我就覺得教育是對的,他開始珍惜時間和學習時間、精力管理……珍惜我們擁有的,勇敢向前,按照自己的節奏走,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
相互陪伴成長的這些年,你慢慢長大,媽媽慢慢退出,爸爸加入進來,雖然爸爸昨晚說著「不要覺得爸爸脾氣好了和耐心多了」就笑了,但是作為新手爸媽,每一年我們都在努力,作為我們的兒子,每一年你也在進步,這就是良性循環。真好。元旦,塵寶就要11歲了,轉眼過了春節就本命年,真是日子不驚魂,你我成長點滴故事卻動人心弦,願我們都成為更美好的樣子,願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突破」與「破繭」,願我們像鷹搏擊長空,像鳳凰浴火成詩,像花花草草,像千千萬萬,又是獨一無二我們自己,認真過每一天,以人生為畫卷,以紙筆寫春秋,用大腦與雙手寫出不一樣的未來。一起加油吧少年!
昨天紅錦發給我一個作家講《西遊記》和《聊齋志異》的視頻,問我是不是有這種名著導讀的家族傳承。塵塵跟著猿輔導和申怡、豆伴等上了全文本閱讀課等,他讀的聽的每一本書我們都要互相分享討論作者觀點,名著是需要引導閱讀的,我有時候也給他聽一些大學教授講課的視頻音頻,他的古詩詞啟蒙是跟著青島大學一個教授,後來我買了康震老師音頻和申怡老師視頻,我從小重視他閱讀文本選擇。非經典不讀,買正版也是因為他學畫畫,除了文字我還注重繪本等插畫,給他講審美和歷史、哲學……文史哲不分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小培養。世界優秀文學,學貫中西,互為補充。
我爺爺從小給我講《聊齋志異》和《四書五經》《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他是農村小學老師,教一到四年級語文數學……
經典詠流傳,讀書靠個人,許多時候我們輸入輸出相輔相成,我們只討論觀點,不會下結論,正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希望在新時代背景下塵塵有自己的態度和溫度去解讀他讀的每一很書、走的每一段路、見的每一個人,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權威,不膽怯未來,不迷戀過去,活在當下,感受人文主義力量與溫情,體驗科技點亮生活的豐富與層次感。
表姐夫意外去世一年多了,她依舊走不出來,還家裡一團糟。尋求幫助,我回信息:許多時候孩子就是你為人處世的照鏡子與投射,我沒想過放棄自己的孩子,雖然有時候「惡言惡語」一下,你忽視或無視,小孩子就會很敏感,我不清楚你家大兒子,反正塵塵雖然表現的不在意別人評價與看法,有時候堅持己見,但是我一手帶起來的,雖然我要求嚴格、原則性強,有時候「不通人情」,但是他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來找我「通融」或「說服」,回來尋求最大支持與理解。我覺得這才是好的親子關係,我們會分享工作和學習中的一切,好的壞的,得意的或失望的,我覺得這才是「家庭教育」,如果學習好才讓你「不失望」和「不放我」,我只能說你沒有真正愛過一個人和自己,愛是沒有條件的,愛與被愛是雙向奔赴。我真覺得親密關係處理好了,你和外界的關係才處理起來遊刃有餘,至少在我身上是這樣的。別人的建議只是建議,你只要聽一聽就好,下決定還是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你得自己想通了去走出來。我真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也不知道你在糾結什麼,要麼生要麼死,其他都是擦傷,沒必要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你不要耗神太多這些「小事」,你想一想我們都四十多了,如果能活到八十歲,你還有多少年多少天可以活著呀?你家孩子看著你這麼糾結這麼「熬」著,因為你這個狀態不太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我覺得單純這一點我就會逼迫自己成長,即使會受傷和難過,放下執念和放過自己,看看其他的,你會好很多。實在不行你找個A4紙寫一寫這件事的利弊。我一直覺得除了錢和書,人是最不穩定的。你可以看看哲學和經濟學的書,可以看看《百年孤獨》和《西藏生死書》,女生還是活的通透豁達一些,活得沒心沒肺一些,容易開心幸福。你放棄孩子的同事,也是他放棄了你,什麼都是相對的。所以你要想好了。
小學生活#左手抱娃右手天下#《老鼠記者》#中國最佳飯搭子和學習搭子、好閨蜜#量子糾纏與其他#停課不停學#打破知識邊界
塵寶上學的第八年,唯一安慰是不近視,體測成績終於又回到優秀行列,這個50*8和仰臥起坐得加強鍛鍊了。幼兒園我們看重他吃喝拉撒睡和玩的質量,小學我看重他體育成績和學習習慣,保證睡眠時間和興趣特長班等,希望他的12K教育前六年生活豐富、全面發展又通識教育、勇往直前,就像他爸爸說的打架叫家長也沒關係,嘗試摔傷了也沒關係,退出非有序競爭也沒關係……成長不可替代,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慢慢來,去試錯,去追夢,去年少輕狂,去熱愛,去追尋,去實踐,去習得,去捲土重來!
人生每一天都是最最寶貴不可再生的資源,當塵塵去年認識到這一點我就覺得教育是對的,他開始珍惜時間和學習時間、精力管理……珍惜我們擁有的,勇敢向前,按照自己的節奏走,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
相互陪伴成長的這些年,你慢慢長大,媽媽慢慢退出,爸爸加入進來,雖然爸爸昨晚說著「不要覺得爸爸脾氣好了和耐心多了」就笑了,但是作為新手爸媽,每一年我們都在努力,作為我們的兒子,每一年你也在進步,這就是良性循環。真好。元旦,塵寶就要11歲了,轉眼過了春節就本命年,真是日子不驚魂,你我成長點滴故事卻動人心弦,願我們都成為更美好的樣子,願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突破」與「破繭」,願我們像鷹搏擊長空,像鳳凰浴火成詩,像花花草草,像千千萬萬,又是獨一無二我們自己,認真過每一天,以人生為畫卷,以紙筆寫春秋,用大腦與雙手寫出不一樣的未來。一起加油吧少年!
昨天紅錦發給我一個作家講《西遊記》和《聊齋志異》的視頻,問我是不是有這種名著導讀的家族傳承。塵塵跟著猿輔導和申怡、豆伴等上了全文本閱讀課等,他讀的聽的每一本書我們都要互相分享討論作者觀點,名著是需要引導閱讀的,我有時候也給他聽一些大學教授講課的視頻音頻,他的古詩詞啟蒙是跟著青島大學一個教授,後來我買了康震老師音頻和申怡老師視頻,我從小重視他閱讀文本選擇。非經典不讀,買正版也是因為他學畫畫,除了文字我還注重繪本等插畫,給他講審美和歷史、哲學……文史哲不分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小培養。世界優秀文學,學貫中西,互為補充。
我爺爺從小給我講《聊齋志異》和《四書五經》《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他是農村小學老師,教一到四年級語文數學……
經典詠流傳,讀書靠個人,許多時候我們輸入輸出相輔相成,我們只討論觀點,不會下結論,正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希望在新時代背景下塵塵有自己的態度和溫度去解讀他讀的每一很書、走的每一段路、見的每一個人,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權威,不膽怯未來,不迷戀過去,活在當下,感受人文主義力量與溫情,體驗科技點亮生活的豐富與層次感。
表姐夫意外去世一年多了,她依舊走不出來,還家裡一團糟。尋求幫助,我回信息:許多時候孩子就是你為人處世的照鏡子與投射,我沒想過放棄自己的孩子,雖然有時候「惡言惡語」一下,你忽視或無視,小孩子就會很敏感,我不清楚你家大兒子,反正塵塵雖然表現的不在意別人評價與看法,有時候堅持己見,但是我一手帶起來的,雖然我要求嚴格、原則性強,有時候「不通人情」,但是他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來找我「通融」或「說服」,回來尋求最大支持與理解。我覺得這才是好的親子關係,我們會分享工作和學習中的一切,好的壞的,得意的或失望的,我覺得這才是「家庭教育」,如果學習好才讓你「不失望」和「不放我」,我只能說你沒有真正愛過一個人和自己,愛是沒有條件的,愛與被愛是雙向奔赴。我真覺得親密關係處理好了,你和外界的關係才處理起來遊刃有餘,至少在我身上是這樣的。別人的建議只是建議,你只要聽一聽就好,下決定還是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你得自己想通了去走出來。我真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也不知道你在糾結什麼,要麼生要麼死,其他都是擦傷,沒必要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你不要耗神太多這些「小事」,你想一想我們都四十多了,如果能活到八十歲,你還有多少年多少天可以活著呀?你家孩子看著你這麼糾結這麼「熬」著,因為你這個狀態不太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我覺得單純這一點我就會逼迫自己成長,即使會受傷和難過,放下執念和放過自己,看看其他的,你會好很多。實在不行你找個A4紙寫一寫這件事的利弊。我一直覺得除了錢和書,人是最不穩定的。你可以看看哲學和經濟學的書,可以看看《百年孤獨》和《西藏生死書》,女生還是活的通透豁達一些,活得沒心沒肺一些,容易開心幸福。你放棄孩子的同事,也是他放棄了你,什麼都是相對的。所以你要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