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有風
「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有風。」
從外貿到海洋經濟學和人工智慧、強化學習,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生命力頑強就是當命運禮物盒到手裡,因為你時刻準備著會猝不及防又理所應當。
我是2018年底因為小叔BJ研究院工作忙走不開,鋼鐵俠工程師聯繫我替他參加黃島全國大學生機器人講師培訓,因為那時候我也想著轉換賽道,尤其我帶塵塵參加了海大百年大變革海洋學術會議,熱血沸騰,在那個課堂上我認識了鋼鐵俠老總和北大劉宏教授,知道了仿真機器人和各種機器人在高校與工業、生活中應用,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尤其加上海大同學萬總和田主任等一直支持我高精尖領域探索,我開始自學高數和強化學習教材,跟著孩子學習編程。
我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參加市南區航模比賽,隊友是江蘇路鄰居們,也是同級不同班同學,爸媽群也是群英薈萃,有北大有中科院有西安交大有山大和海大本碩博,那時候海大校友會和其他高校成立C9聯盟,我們八個爸媽結成學習對子,結伴帶娃兒,一起QD市比賽省賽全國賽……
在這個過程里,海大一直都是我最堅實的後盾,有事沒事去蹭個研究生博士課堂,聽個講座,旁聽個學術會議,甚至我孩子學習唱歌和吉他、西方音樂歷史的時候我海大藝術系狂補理論。
許多時候善因果,就會有良性循環,這個過程我們認識了武漢大學陳文新教授和海大修斌教授等,認識了北交大朱力教授,同時表弟北師大數學系升入國科大讀密碼學博士,我孩子哥哥也成功考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讀計算機專業,一中的閨蜜老師們也告知我強基計劃、丘青桐數學選拔等,我從小參加過奧數培訓和作文大賽,家裡有兩位走的數理化和清華北大夏令營,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你往前走,是時代與命運齒輪推著你往前走,卷不動娃兒我們就卷自己,我申請了海大和北大博士,進修比較文學和企業文化。後來海大不再收在職博士,但是學妹和老師會推送我課表和講座時間,我也抽時間去「進修」,就像秦教授安慰我的,你即使不讀博士學位旁聽能學為己用,就足矣,要學會放下「我執」,你現在什麼都很好了,沒必要一直這麼較真和學歷學位過不去,你可能只是愛好,別人是職業規劃。
2023年底我第二次手術後力不從心關閉了自己的公司,打算調整一年,我也覺得五六年鋪墊可以往人工智慧與強化學習培訓方面靠攏,因為孩子篤定走強基計劃我也想是不是做個相關培訓機構,因為我教過初一英語考察過青島十幾所教培機構,一直都沒有滿意的,所以幾年陪讀我自學了蒙氏教育、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因為家裡孩子們研究了現在中小學教材教輔,我覺得差不多了,和做職業規劃的海大師妹和山財大好友也說幫我分析一下我的優劣勢,要幹起來……許多事情,你很難做好十足的準備,我們商學院讀書時候有句話叫「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一支隊伍就是一個人」,你要先跑起來,然後調整步伐。或許企業家的宿命真的是要麼生要麼死,死也要死在創業的路上。當你選擇了風雨兼程,就一定要終身不悔。
我自己做企業的時候走訪了許多校友企業家和企業家導師等,我問大家如何平衡工作、家庭、愛好,大家給我的回答都是平衡不了,儘量排序選擇,選擇你覺得最緊急最重要的,所以中行和華夏銀行我的客戶經理經常說在我眼裡孩子暫且第一,公司排在第二。回顧我有娃兒的十一年,也確實如此。就像我研究生導師安慰我說,女孩子在當代社會很不容易,在西方寬容度會好很多,同工同酬需要很多社會支撐,我能一次次按下暫停鍵,一次次重啟人生,且每一次蹲跳都這麼完美,已經算是很好了。來自同學老師的肯定,來自內心的篤定,或許是我這前四十多年最好的人生禮物。所有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按照自己生命的節奏,活出不一樣人生,或許這就是我們人生答卷滿不滿分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底氣。
2021年學術志開創者和博士媽媽育兒號創辦人我聊城一中同學推薦我做直播帶貨或視頻號,推薦我把微博和朋友圈的文字整理一下用作家助手APP記錄,幾年下來突破五十萬字了,這又是另外的驚喜。
這幾年裡我老公的國際物流公司飛速發展(青島港前三,與中非商會會長戰略合作,三年流水兩億),小叔(BJ市、TJ市、HZ市引進人才,與清華大學等合作,公司天使投資第二輪)和小妹的公司(老闆退休定居加拿大,她父親是原來聊城一中校長,母親是我姨奶奶閨蜜,工廠和業務就留給了我小妹)也風生水起,我又覺得管理學還得進修。從優秀到卓越,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英語系同學圈流行一句「Stay foolish,stay hungry」(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或許就是我們最好的人生準則。
我朋友圈很多人動不動來個馬拉松和半馬,這個我真整不了,雖然我也是初中體育滿分短跑和跳遠跳高年級第一,但是這個年紀能每周鍛鍊三四次,保證身體機能和精力旺盛就足矣。所以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和能量管理,我作息時間調整為老年模式,八九點睡覺,三四點起床讀書寫作,六點左右晨跑或抽出三天上午徒步走、爬山……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時間精力有限,在這有限的生命里成為最理想的自己,在我看來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除了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增加厚底,拓展深度、廣度,保持態度和溫度,在我看來就可以接近滿分。
世界向前,見招拆招。人生不設限,機遇與挑戰並存,感恩所有,所有過往,皆為序章與成長。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給了我很多人生啟示,我堅持了三四十年讀書寫作才有了今天一點成績,肯定和「天道酬勤」分不開的,我覺得這也是大多數高中老師們認可的。
希望大家多讀書,讀好書,讀雜書,勤練筆,勤思考,多總結,多一份記錄,多一份回憶。
願我們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太陽和英雄。
感謝大家的聆聽,希望我的成長經歷給大家一些拋磚引玉的啟示,希望我們青島的青年教師隊伍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社會中堅力量和「接力棒」,這也是我們為人父母之後最大的期待,希望祖國更加富強,孩子更加健康快樂,或許這就是代際傳承和家族文化最好的篇章。
再次感謝大家!
從外貿到海洋經濟學和人工智慧、強化學習,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生命力頑強就是當命運禮物盒到手裡,因為你時刻準備著會猝不及防又理所應當。
我是2018年底因為小叔BJ研究院工作忙走不開,鋼鐵俠工程師聯繫我替他參加黃島全國大學生機器人講師培訓,因為那時候我也想著轉換賽道,尤其我帶塵塵參加了海大百年大變革海洋學術會議,熱血沸騰,在那個課堂上我認識了鋼鐵俠老總和北大劉宏教授,知道了仿真機器人和各種機器人在高校與工業、生活中應用,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尤其加上海大同學萬總和田主任等一直支持我高精尖領域探索,我開始自學高數和強化學習教材,跟著孩子學習編程。
我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參加市南區航模比賽,隊友是江蘇路鄰居們,也是同級不同班同學,爸媽群也是群英薈萃,有北大有中科院有西安交大有山大和海大本碩博,那時候海大校友會和其他高校成立C9聯盟,我們八個爸媽結成學習對子,結伴帶娃兒,一起QD市比賽省賽全國賽……
在這個過程里,海大一直都是我最堅實的後盾,有事沒事去蹭個研究生博士課堂,聽個講座,旁聽個學術會議,甚至我孩子學習唱歌和吉他、西方音樂歷史的時候我海大藝術系狂補理論。
許多時候善因果,就會有良性循環,這個過程我們認識了武漢大學陳文新教授和海大修斌教授等,認識了北交大朱力教授,同時表弟北師大數學系升入國科大讀密碼學博士,我孩子哥哥也成功考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讀計算機專業,一中的閨蜜老師們也告知我強基計劃、丘青桐數學選拔等,我從小參加過奧數培訓和作文大賽,家裡有兩位走的數理化和清華北大夏令營,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你往前走,是時代與命運齒輪推著你往前走,卷不動娃兒我們就卷自己,我申請了海大和北大博士,進修比較文學和企業文化。後來海大不再收在職博士,但是學妹和老師會推送我課表和講座時間,我也抽時間去「進修」,就像秦教授安慰我的,你即使不讀博士學位旁聽能學為己用,就足矣,要學會放下「我執」,你現在什麼都很好了,沒必要一直這麼較真和學歷學位過不去,你可能只是愛好,別人是職業規劃。
2023年底我第二次手術後力不從心關閉了自己的公司,打算調整一年,我也覺得五六年鋪墊可以往人工智慧與強化學習培訓方面靠攏,因為孩子篤定走強基計劃我也想是不是做個相關培訓機構,因為我教過初一英語考察過青島十幾所教培機構,一直都沒有滿意的,所以幾年陪讀我自學了蒙氏教育、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因為家裡孩子們研究了現在中小學教材教輔,我覺得差不多了,和做職業規劃的海大師妹和山財大好友也說幫我分析一下我的優劣勢,要幹起來……許多事情,你很難做好十足的準備,我們商學院讀書時候有句話叫「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一支隊伍就是一個人」,你要先跑起來,然後調整步伐。或許企業家的宿命真的是要麼生要麼死,死也要死在創業的路上。當你選擇了風雨兼程,就一定要終身不悔。
我自己做企業的時候走訪了許多校友企業家和企業家導師等,我問大家如何平衡工作、家庭、愛好,大家給我的回答都是平衡不了,儘量排序選擇,選擇你覺得最緊急最重要的,所以中行和華夏銀行我的客戶經理經常說在我眼裡孩子暫且第一,公司排在第二。回顧我有娃兒的十一年,也確實如此。就像我研究生導師安慰我說,女孩子在當代社會很不容易,在西方寬容度會好很多,同工同酬需要很多社會支撐,我能一次次按下暫停鍵,一次次重啟人生,且每一次蹲跳都這麼完美,已經算是很好了。來自同學老師的肯定,來自內心的篤定,或許是我這前四十多年最好的人生禮物。所有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按照自己生命的節奏,活出不一樣人生,或許這就是我們人生答卷滿不滿分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底氣。
2021年學術志開創者和博士媽媽育兒號創辦人我聊城一中同學推薦我做直播帶貨或視頻號,推薦我把微博和朋友圈的文字整理一下用作家助手APP記錄,幾年下來突破五十萬字了,這又是另外的驚喜。
這幾年裡我老公的國際物流公司飛速發展(青島港前三,與中非商會會長戰略合作,三年流水兩億),小叔(BJ市、TJ市、HZ市引進人才,與清華大學等合作,公司天使投資第二輪)和小妹的公司(老闆退休定居加拿大,她父親是原來聊城一中校長,母親是我姨奶奶閨蜜,工廠和業務就留給了我小妹)也風生水起,我又覺得管理學還得進修。從優秀到卓越,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英語系同學圈流行一句「Stay foolish,stay hungry」(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或許就是我們最好的人生準則。
我朋友圈很多人動不動來個馬拉松和半馬,這個我真整不了,雖然我也是初中體育滿分短跑和跳遠跳高年級第一,但是這個年紀能每周鍛鍊三四次,保證身體機能和精力旺盛就足矣。所以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和能量管理,我作息時間調整為老年模式,八九點睡覺,三四點起床讀書寫作,六點左右晨跑或抽出三天上午徒步走、爬山……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時間精力有限,在這有限的生命里成為最理想的自己,在我看來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除了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增加厚底,拓展深度、廣度,保持態度和溫度,在我看來就可以接近滿分。
世界向前,見招拆招。人生不設限,機遇與挑戰並存,感恩所有,所有過往,皆為序章與成長。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給了我很多人生啟示,我堅持了三四十年讀書寫作才有了今天一點成績,肯定和「天道酬勤」分不開的,我覺得這也是大多數高中老師們認可的。
希望大家多讀書,讀好書,讀雜書,勤練筆,勤思考,多總結,多一份記錄,多一份回憶。
願我們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太陽和英雄。
感謝大家的聆聽,希望我的成長經歷給大家一些拋磚引玉的啟示,希望我們青島的青年教師隊伍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社會中堅力量和「接力棒」,這也是我們為人父母之後最大的期待,希望祖國更加富強,孩子更加健康快樂,或許這就是代際傳承和家族文化最好的篇章。
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