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心態失衡
第167章 心態失衡
諸葛瑾擔憂的事果真還是發生了,他始終覺得大夢朝應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果然如他料想的一樣,大夢朝還有後手,他們居然推算出來了夏侯淵的戰略計劃,並且預判出來了夏侯淵的軍事方向,提前做好了部署。
他們先斷定了陳皮那邊依舊會是吳朝的主攻,然後又派人去劫了糧草,最後在三安鎮用為數不多的兵力拖住夏侯淵的主力,他們斷定了夏侯淵攻打三安鎮不過只是佯攻。
如此細膩的心思,將吳朝的全盤戰略全部算出來,並且做出最精確的戰略部署,這足以說明對方陣營中有高手謀士!
諸葛瑾當即道:「主公,夏侯將軍,對方的謀士不簡單,不要去增援糜芳,先集中所有兵力將三安鎮給打下來!」
諸葛瑾說完,吳英雄和夏侯淵道:「先生此前不是讓我們撤軍嗎?」
諸葛瑾搖頭道:「現在來不及了,真要撤軍,恐怕一點好處都撈不到,陳皮那邊肯定拿不下來,現在唯一有一點希望的只有三安鎮,將三安鎮打下來,奪取糧食財產就立刻離去。」
「這也算是我們這次入侵計劃的勝利了。」
夏侯淵道:「拿不下來的。」
「對方武將不簡單。」
諸葛瑾道:「可現在已經看到了希望,我們有士卒已經攀爬上了對方的城頭,如果繼續集中火力猛攻,遲早會拿下來。」
夏侯淵反問道:「遲早是多少?三天拿不下來,我們所有士卒都會完蛋。」
「這太冒險了。」
畢竟他們現在的糧食也只能支撐他們打三天,對方肯定也知道這個消息,所以他們一定會更加賣力的防守三安鎮。
只要一天拿不下來三安鎮,對吳朝的兵力士氣影響都是巨大的。
如果到最後讓士卒們知道他們缺糧了,那軍隊一定會出現譁變,真要到那個時候,那吳朝真就全盤都輸了。
夏侯淵不敢冒險,也冒不起這個險。
現在撤軍回到吳朝,他們最起碼還能保證有五萬左右的兵力,就算防守大夢朝也足夠了。
如果兵力消耗到他們最後防守都開始吃力起來,那時候吳朝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一炬。
夏侯淵不敢冒險,吳英雄更不敢冒險。
他道:「諸葛先生勿要再說了,夏侯將軍,現在立刻下令,撤掉對三安鎮所有的攻打。」
「去傳令糜將軍,讓他立刻撤回吳朝。」
「撤退!」
諸葛瑾聽著吳英雄的話,臉上布滿了沮喪,最開始他不建議吳朝來攻打大夢朝,那時候沒人聽他的。
後面入侵的時候,他覺得對方防守能力太強,而自己這邊的經濟能力跟不上,很容易被對方拖入戰爭泥潭,於是在見到攻打陳皮失利後,他就不建議在攻打,應該全力防守。
可依舊沒人聽諸葛瑾的。
現在,他建議先拿下三安鎮,眼看著三安鎮即將破城,只要全力進攻,指不定三天內能拿下,但主公和夏侯淵又覺得太過於冒險。
諸葛瑾實在想不通,他這個謀士在吳朝還有什麼用?
他全心全意的替吳朝謀劃,可最終呢?吳朝真的需要他這個謀士嗎?
諸葛瑾心中布滿無奈,只能跟著大軍從大夢朝境內撤軍。
關平看著城頭下的士卒如同潮水一般褪去,臉上帶著振奮,激動的道:「跑了,他們撤軍了!」
直到現在,大家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關平是真怕對方會不顧一切的朝三安鎮繼續進攻。
只要他們如此,那三安鎮三天內可能真要破城,只是令他意外的是,這群敵軍居然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撤軍了!
諸葛良也跟著笑了,疲憊的坐在城頭上喘著氣,這幾天的防守著實讓他精疲力盡。
索性他布控的三條線都全部成功了。
關平疲憊的躺在諸葛良身邊,嘴巴吊著一顆狗尾巴草,對諸葛良道:「諸葛將軍,你太神了。」
「要不是你的布控,恐怕對方不會這麼輕易撤軍,我看你比咱們姜先生都厲害!」
諸葛良無奈的苦笑,他道:「不是我成功了,是對方失敗了。」
「不是一樣嗎?」
諸葛良語重心長的道:「不一樣的,對方其實完全可以拿下三安鎮,坐鎮在他們中軍的那名白衣謀士你看到了嗎?」
「他的目光堅毅,很明顯是想拿下三安鎮的,可他們卻放棄了,為什麼?」
關平撓撓頭:「他們主公沒聽他們謀士的話唄。」
「是啊。」諸葛良深以為然的道:「如果他們主公聽了他們謀士的建議,他們不會無功而返。」
「這不足以說我比謀士強,如果對方的所有戰略決策都是出自那名謀士手中,我未必會討到任何便宜。」
原來是這樣,關平點點頭,不過他還是道:「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他們最好內鬥起來才好呢!」
諸葛良笑道:「這話不假,不過可惜了,對方有如此好的人才居然棄之如敝履,未來這場戰爭,我們幾乎已經奠定了勝局,如果他們還繼續如此的話。」
關平忽然突發奇想,對諸葛良道:「將軍,既然對方謀士這麼強,要不要想辦法給他弄來,實在不行給他刺殺了。」
諸葛良搖頭道:「哪有那麼容易,這次他們撤軍回去,恐怕要嚴防死守,我們的人想要混進去不容易,派誰過去刺殺?誰去了都危險重重,士卒們沒這份本事,武將過去了若是犧牲除了以外,對大夢朝更是巨大的打擊。」
「不要擔憂這麼多,我相信那名白衣謀士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己逃了。」
「這樣頂級的謀士卻得不到重用,繼續待在對方的陣營將變得毫無意義,但凡有些心高氣傲的謀士,尤其這種有本事的謀士,怎能自甘墮落,既然他在那裡得不到重用,肯定會想辦法離開的。」
關平大笑道:「那可就太好了,以後攻打他們將會變得更加容易!」
實際一切都如同諸葛良預料的那樣,諸葛瑾現在心中已經漸漸失衡了,他不由開始衡量自己是否還有繼續在吳朝待下去的必要了。
(本章完)
諸葛瑾擔憂的事果真還是發生了,他始終覺得大夢朝應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果然如他料想的一樣,大夢朝還有後手,他們居然推算出來了夏侯淵的戰略計劃,並且預判出來了夏侯淵的軍事方向,提前做好了部署。
他們先斷定了陳皮那邊依舊會是吳朝的主攻,然後又派人去劫了糧草,最後在三安鎮用為數不多的兵力拖住夏侯淵的主力,他們斷定了夏侯淵攻打三安鎮不過只是佯攻。
如此細膩的心思,將吳朝的全盤戰略全部算出來,並且做出最精確的戰略部署,這足以說明對方陣營中有高手謀士!
諸葛瑾當即道:「主公,夏侯將軍,對方的謀士不簡單,不要去增援糜芳,先集中所有兵力將三安鎮給打下來!」
諸葛瑾說完,吳英雄和夏侯淵道:「先生此前不是讓我們撤軍嗎?」
諸葛瑾搖頭道:「現在來不及了,真要撤軍,恐怕一點好處都撈不到,陳皮那邊肯定拿不下來,現在唯一有一點希望的只有三安鎮,將三安鎮打下來,奪取糧食財產就立刻離去。」
「這也算是我們這次入侵計劃的勝利了。」
夏侯淵道:「拿不下來的。」
「對方武將不簡單。」
諸葛瑾道:「可現在已經看到了希望,我們有士卒已經攀爬上了對方的城頭,如果繼續集中火力猛攻,遲早會拿下來。」
夏侯淵反問道:「遲早是多少?三天拿不下來,我們所有士卒都會完蛋。」
「這太冒險了。」
畢竟他們現在的糧食也只能支撐他們打三天,對方肯定也知道這個消息,所以他們一定會更加賣力的防守三安鎮。
只要一天拿不下來三安鎮,對吳朝的兵力士氣影響都是巨大的。
如果到最後讓士卒們知道他們缺糧了,那軍隊一定會出現譁變,真要到那個時候,那吳朝真就全盤都輸了。
夏侯淵不敢冒險,也冒不起這個險。
現在撤軍回到吳朝,他們最起碼還能保證有五萬左右的兵力,就算防守大夢朝也足夠了。
如果兵力消耗到他們最後防守都開始吃力起來,那時候吳朝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一炬。
夏侯淵不敢冒險,吳英雄更不敢冒險。
他道:「諸葛先生勿要再說了,夏侯將軍,現在立刻下令,撤掉對三安鎮所有的攻打。」
「去傳令糜將軍,讓他立刻撤回吳朝。」
「撤退!」
諸葛瑾聽著吳英雄的話,臉上布滿了沮喪,最開始他不建議吳朝來攻打大夢朝,那時候沒人聽他的。
後面入侵的時候,他覺得對方防守能力太強,而自己這邊的經濟能力跟不上,很容易被對方拖入戰爭泥潭,於是在見到攻打陳皮失利後,他就不建議在攻打,應該全力防守。
可依舊沒人聽諸葛瑾的。
現在,他建議先拿下三安鎮,眼看著三安鎮即將破城,只要全力進攻,指不定三天內能拿下,但主公和夏侯淵又覺得太過於冒險。
諸葛瑾實在想不通,他這個謀士在吳朝還有什麼用?
他全心全意的替吳朝謀劃,可最終呢?吳朝真的需要他這個謀士嗎?
諸葛瑾心中布滿無奈,只能跟著大軍從大夢朝境內撤軍。
關平看著城頭下的士卒如同潮水一般褪去,臉上帶著振奮,激動的道:「跑了,他們撤軍了!」
直到現在,大家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關平是真怕對方會不顧一切的朝三安鎮繼續進攻。
只要他們如此,那三安鎮三天內可能真要破城,只是令他意外的是,這群敵軍居然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撤軍了!
諸葛良也跟著笑了,疲憊的坐在城頭上喘著氣,這幾天的防守著實讓他精疲力盡。
索性他布控的三條線都全部成功了。
關平疲憊的躺在諸葛良身邊,嘴巴吊著一顆狗尾巴草,對諸葛良道:「諸葛將軍,你太神了。」
「要不是你的布控,恐怕對方不會這麼輕易撤軍,我看你比咱們姜先生都厲害!」
諸葛良無奈的苦笑,他道:「不是我成功了,是對方失敗了。」
「不是一樣嗎?」
諸葛良語重心長的道:「不一樣的,對方其實完全可以拿下三安鎮,坐鎮在他們中軍的那名白衣謀士你看到了嗎?」
「他的目光堅毅,很明顯是想拿下三安鎮的,可他們卻放棄了,為什麼?」
關平撓撓頭:「他們主公沒聽他們謀士的話唄。」
「是啊。」諸葛良深以為然的道:「如果他們主公聽了他們謀士的建議,他們不會無功而返。」
「這不足以說我比謀士強,如果對方的所有戰略決策都是出自那名謀士手中,我未必會討到任何便宜。」
原來是這樣,關平點點頭,不過他還是道:「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他們最好內鬥起來才好呢!」
諸葛良笑道:「這話不假,不過可惜了,對方有如此好的人才居然棄之如敝履,未來這場戰爭,我們幾乎已經奠定了勝局,如果他們還繼續如此的話。」
關平忽然突發奇想,對諸葛良道:「將軍,既然對方謀士這麼強,要不要想辦法給他弄來,實在不行給他刺殺了。」
諸葛良搖頭道:「哪有那麼容易,這次他們撤軍回去,恐怕要嚴防死守,我們的人想要混進去不容易,派誰過去刺殺?誰去了都危險重重,士卒們沒這份本事,武將過去了若是犧牲除了以外,對大夢朝更是巨大的打擊。」
「不要擔憂這麼多,我相信那名白衣謀士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己逃了。」
「這樣頂級的謀士卻得不到重用,繼續待在對方的陣營將變得毫無意義,但凡有些心高氣傲的謀士,尤其這種有本事的謀士,怎能自甘墮落,既然他在那裡得不到重用,肯定會想辦法離開的。」
關平大笑道:「那可就太好了,以後攻打他們將會變得更加容易!」
實際一切都如同諸葛良預料的那樣,諸葛瑾現在心中已經漸漸失衡了,他不由開始衡量自己是否還有繼續在吳朝待下去的必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