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經驗值增加
第153章 經驗值增加
諸葛良心道我要不來,一點經驗值都得不到,這次他殺了三十餘人,獲得了1500的經驗值和150的技能點,總經驗值來到了11400/30000,技能點則來到了554。
又混了一千五的經驗值,還差三分之二的經驗條,經驗值就能滿額,那時候就可以升到四流武將。
等升到四流武將之後,再和張遼比一比,就是不知道那個時候,張遼還能不能扛得住諸葛良。
「一群小雜毛,居然敢來偷襲。」張遼呵呵笑了笑,今天算是過足了手癮,打的那叫一個痛快,如果諸葛良不來那就好了。
可惜,這個傢伙為什麼要來攪局啊!
諸葛良也抱著同樣的想法,怎麼想起來帶張遼這個怪物來邊境的,如果他沒來,這一百騎兵的經驗值全部都是自己的,那個時候經驗值可以增加五千。
……
吳朝,主城,議事廳。
諸葛瑾和夏侯淵、吳英雄等人都在等待消息。
此前他們也覺得應該做好戰略防守,避免和大夢朝正面衝突,可是邊境死了那麼多軍人,軍中的士卒聽聞這個消息後,在軍隊內頗有微詞。
這就是吳朝沒做好保密工作,這些輿論一旦傳出去,後果可想而知。
於是吳朝就不得不開始做戰略防守,在諸葛瑾的建議下,派遣邊境一百多名士卒先去試探性進攻。
不管是殺對方軍隊也好,殺對方邊境的百姓也好,只要殺了人回來就行,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內部宣傳,從而平息軍隊內的怨言。
退一萬步說,即便沒有殺對方任何人,最起碼態度表明了,不至於讓軍中的人繼續就此事擴大輿論。
若是軍中士卒覺得吳朝統治者軟弱,這後果自然很嚴重。
只是很快,便有親兵急促來到議事廳,找到吳英雄抱拳道:「主公,出事了。」
吳英雄愣了一下,問道:「怎麼?」
「派出去的那一百多名騎兵,沒有回來,人仿佛消失了一樣。」
聽到這個消息,議事廳內所有人都倏地一愣。
這已經很明顯了,這群士卒被對方給全殲了,一個不剩!
對方在邊境究竟布控了多少兵力?諸葛瑾已經安排他們去了最偏僻的地方……為什麼還是被全殲了?
當然了,他不清楚的是,這次是真的趕巧了,不過在他們眼中卻變成了大夢朝兵力多的已經超乎了他們的想像!
不然怎麼可能哪裡都有那麼多兵力防守?
要知道,這一百騎兵的死亡,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死亡,諸葛瑾交代過他們,如果對方兵力過多,不要糾纏,立刻就跑。
他們是輕騎兵,打不過對方,逃跑難道還不行嗎?退一萬步說,一百多名騎兵又不是傻子,分方向一個個逃跑,也不可能讓這麼多士卒全部死了啊,一個活人都沒回來。
這說明什麼?這只能說明對方的兵力很多,遠遠超過一百名,可那邊又是最偏僻的邊境……他們都能布防這麼多兵力,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對方兵力多的可怕嗎?
當諸葛瑾將這些分析告訴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很有道理!
夏侯淵也蹙眉道:「諸葛先生,依你的分析,對方大概的兵力會在多少範圍之內?」
所有武將謀士們都在認真聽著。
諸葛瑾沉思了許久,才道:「一處偏僻的邊境,能悄無聲息斬殺我們一百名騎兵,那麼對方在這裡的兵力應該在一千人左右。」
「繁華一點的城鎮,應該在三千左右,大夢朝有十六座大城鎮,目測兵力應該在五萬左右!」
聽到這個數字,眾人不由倒吸涼氣!
五萬兵力……
他們吳朝的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三萬人,對方足足比自己多了兩萬多人!
這些都是精兵,是主公一個個招募進來的,不包含那些從民間招募的民兵,那群民兵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而言。
不過無論如何,五萬兵力給他們造成的衝擊力都太大了!
足足多出來兩萬精兵。無論謀士還是武將,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夏侯淵道:「目前來說,我們和對方的差距已經過大,先加強防守,邊境各個城池都多調遣一些兵力過去鎮守。」
「從現在開始,不要讓任何人出邊境,全部都龜縮在城池內,不准外出,抓緊內政發展,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兵力給堆上來,可以適當放棄經濟。」
「舉全境之力,發展軍工!」
這個決策一旦下下去,就意味著吳朝境內的百姓將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諸葛瑾搖搖頭,道:「這樣不妥,這無疑是在壓榨百姓的生存空間,如果百姓紛紛外逃當如何?」
吳英雄支持夏侯淵,他對諸葛瑾道:「先生有沒有想過,一旦我們戰敗了,還有什麼資格去管百姓的死活?」
「只有活著,我們才能更好的統帥百姓,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軍功……若是不然,他們這段時間了解我們的真實實力,對我們發動入侵,怎麼辦?」
諸葛瑾道:「對方是我們一倍的兵力,即便攻城,也不容易破城。」
夏侯淵搖頭道:「主城破不了,但其他地方的城鎮內?我們的武將就這麼多,能鎮守住那麼多城池嗎?」
「一旦武將死亡,後果更嚴重,那時候對方集中所有兵力圍攻我們的主城,又當如何?」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先緊著士卒的發展為先,將士兵數量增加到和對方差不多的檔次,才有資格說防守反擊。」
諸葛瑾依舊搖頭道:「將軍!主公!治國不是這麼治理的,並不是軍隊兵士的數量越多越好,要配合經濟一點點發展,而不是一蹴而就,這樣很容易出問題。」
吳英雄搖頭道:「不會出問題,現在亂世,苦一苦百姓沒什麼,諸葛先生不用多說了,就抓緊先發展軍工吧,其他都不用發展,直接發展兵力就行!」
「集中所有經濟,製造鎧甲兵器,招募兵士,無論如何要將兵力人員和對方持平!」
諸葛瑾無奈嘆口氣,只能道:「遵命。」
(本章完)
諸葛良心道我要不來,一點經驗值都得不到,這次他殺了三十餘人,獲得了1500的經驗值和150的技能點,總經驗值來到了11400/30000,技能點則來到了554。
又混了一千五的經驗值,還差三分之二的經驗條,經驗值就能滿額,那時候就可以升到四流武將。
等升到四流武將之後,再和張遼比一比,就是不知道那個時候,張遼還能不能扛得住諸葛良。
「一群小雜毛,居然敢來偷襲。」張遼呵呵笑了笑,今天算是過足了手癮,打的那叫一個痛快,如果諸葛良不來那就好了。
可惜,這個傢伙為什麼要來攪局啊!
諸葛良也抱著同樣的想法,怎麼想起來帶張遼這個怪物來邊境的,如果他沒來,這一百騎兵的經驗值全部都是自己的,那個時候經驗值可以增加五千。
……
吳朝,主城,議事廳。
諸葛瑾和夏侯淵、吳英雄等人都在等待消息。
此前他們也覺得應該做好戰略防守,避免和大夢朝正面衝突,可是邊境死了那麼多軍人,軍中的士卒聽聞這個消息後,在軍隊內頗有微詞。
這就是吳朝沒做好保密工作,這些輿論一旦傳出去,後果可想而知。
於是吳朝就不得不開始做戰略防守,在諸葛瑾的建議下,派遣邊境一百多名士卒先去試探性進攻。
不管是殺對方軍隊也好,殺對方邊境的百姓也好,只要殺了人回來就行,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內部宣傳,從而平息軍隊內的怨言。
退一萬步說,即便沒有殺對方任何人,最起碼態度表明了,不至於讓軍中的人繼續就此事擴大輿論。
若是軍中士卒覺得吳朝統治者軟弱,這後果自然很嚴重。
只是很快,便有親兵急促來到議事廳,找到吳英雄抱拳道:「主公,出事了。」
吳英雄愣了一下,問道:「怎麼?」
「派出去的那一百多名騎兵,沒有回來,人仿佛消失了一樣。」
聽到這個消息,議事廳內所有人都倏地一愣。
這已經很明顯了,這群士卒被對方給全殲了,一個不剩!
對方在邊境究竟布控了多少兵力?諸葛瑾已經安排他們去了最偏僻的地方……為什麼還是被全殲了?
當然了,他不清楚的是,這次是真的趕巧了,不過在他們眼中卻變成了大夢朝兵力多的已經超乎了他們的想像!
不然怎麼可能哪裡都有那麼多兵力防守?
要知道,這一百騎兵的死亡,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死亡,諸葛瑾交代過他們,如果對方兵力過多,不要糾纏,立刻就跑。
他們是輕騎兵,打不過對方,逃跑難道還不行嗎?退一萬步說,一百多名騎兵又不是傻子,分方向一個個逃跑,也不可能讓這麼多士卒全部死了啊,一個活人都沒回來。
這說明什麼?這只能說明對方的兵力很多,遠遠超過一百名,可那邊又是最偏僻的邊境……他們都能布防這麼多兵力,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對方兵力多的可怕嗎?
當諸葛瑾將這些分析告訴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很有道理!
夏侯淵也蹙眉道:「諸葛先生,依你的分析,對方大概的兵力會在多少範圍之內?」
所有武將謀士們都在認真聽著。
諸葛瑾沉思了許久,才道:「一處偏僻的邊境,能悄無聲息斬殺我們一百名騎兵,那麼對方在這裡的兵力應該在一千人左右。」
「繁華一點的城鎮,應該在三千左右,大夢朝有十六座大城鎮,目測兵力應該在五萬左右!」
聽到這個數字,眾人不由倒吸涼氣!
五萬兵力……
他們吳朝的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三萬人,對方足足比自己多了兩萬多人!
這些都是精兵,是主公一個個招募進來的,不包含那些從民間招募的民兵,那群民兵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而言。
不過無論如何,五萬兵力給他們造成的衝擊力都太大了!
足足多出來兩萬精兵。無論謀士還是武將,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夏侯淵道:「目前來說,我們和對方的差距已經過大,先加強防守,邊境各個城池都多調遣一些兵力過去鎮守。」
「從現在開始,不要讓任何人出邊境,全部都龜縮在城池內,不准外出,抓緊內政發展,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兵力給堆上來,可以適當放棄經濟。」
「舉全境之力,發展軍工!」
這個決策一旦下下去,就意味著吳朝境內的百姓將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諸葛瑾搖搖頭,道:「這樣不妥,這無疑是在壓榨百姓的生存空間,如果百姓紛紛外逃當如何?」
吳英雄支持夏侯淵,他對諸葛瑾道:「先生有沒有想過,一旦我們戰敗了,還有什麼資格去管百姓的死活?」
「只有活著,我們才能更好的統帥百姓,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軍功……若是不然,他們這段時間了解我們的真實實力,對我們發動入侵,怎麼辦?」
諸葛瑾道:「對方是我們一倍的兵力,即便攻城,也不容易破城。」
夏侯淵搖頭道:「主城破不了,但其他地方的城鎮內?我們的武將就這麼多,能鎮守住那麼多城池嗎?」
「一旦武將死亡,後果更嚴重,那時候對方集中所有兵力圍攻我們的主城,又當如何?」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先緊著士卒的發展為先,將士兵數量增加到和對方差不多的檔次,才有資格說防守反擊。」
諸葛瑾依舊搖頭道:「將軍!主公!治國不是這麼治理的,並不是軍隊兵士的數量越多越好,要配合經濟一點點發展,而不是一蹴而就,這樣很容易出問題。」
吳英雄搖頭道:「不會出問題,現在亂世,苦一苦百姓沒什麼,諸葛先生不用多說了,就抓緊先發展軍工吧,其他都不用發展,直接發展兵力就行!」
「集中所有經濟,製造鎧甲兵器,招募兵士,無論如何要將兵力人員和對方持平!」
諸葛瑾無奈嘆口氣,只能道:「遵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