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做客的講究
送走劉常德以後,趙拱極領人回屋繼續讀書,趙三管家卻著急忙慌的,將趙大用和趙四拉到了僻靜的小院。
趙三管家此時露出了本色,一臉驚訝和不可置信,眼睛睜得老大,問道:
「二公子,咱家何時,跟黃龍山強盜連上關係啦,還做起來生意?」
「你不要命啦?」
趙大用卻越想越自鳴得意,心想:
「進軍西安城燃料市場的規劃太完美了!」
「在獲得人生自由的大業面前,其他不過是細枝末節而已。」
假如把趙大用放在某一段時間,他一定是一個反抗封建禮教束縛的翩翩公子,為文人墨客不吝筆墨廣為讚揚。
趙大用只是不知道他有這麼高尚而已。
趙大用費盡心機的給趙三管家解釋,畢竟這是他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趙大用說:
「三管家,看事情不能只看到壞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好的一方面。」
「劉常德是個惡人強盜不假,但是他的木炭反而不惡,乃是質優價廉的上等貨。」
「因為厭惡劉常德而耽誤做生意,耽誤發財,智者所不為也!」
趙三管家聽了,有些懵逼,這是什麼樣的歪理呀!
趙大用繼續說服三管家,也是在說服自己,道:
「三管家,做人一定要向前看,總是翻前帳是耽誤生活滴。」
「咱家如今不搭理秦王府,那就是跟黃龍山沒有仇怨。」
「兩家之間沒有仇怨,為什麼不能做生意呀?」
「四海之內皆兄弟,不看後頭看前頭!」
「聽我的吧,准沒錯!」
眼界打開,思路也就打開了,腦海中的生意經如同泉涌,趙大用迫不及待的要出門玩耍順便經商。
他拉著趙三管家去書房,向趙老太爺,匯報可選的市場貨源買賣人家。
趙大用第一個匯報了黃龍山特級優質木炭,供貨商是太平觀劉常德道長,價格是100斤木炭/0.28兩白銀。
「劉常德?」
趙師古和大管家本來還納悶:
「趙大用剛出書房不過半天時間,現在就回來匯報準備情況。」
「去縣城,找人商量,他就是飛,也飛不了那麼快啊。」
「除非供貨商就在趙家大院門口等著!」
大管家恍然大悟,他顧不得上下尊卑了,大聲喝問:
「二公子啊,您給劉常德抓起來了嗎?」
趙大用嘿嘿一笑,說:
「大管家,你可真是料事如神。」
「我本來想抓他的,但是劉常德向我跪地求饒,並且承諾低價賣給我優質木炭,我就慈悲為懷,放過了他。」
趙大管家啞口無言,張口結舌。
「這!」
「這!」
趙師古問了一句,說:
「大用,劉常德將縣城東城混混頭子秦三,一網打盡,你知道嗎?」
趙大用莫名其妙,說:
「爺爺,這事我知道啊,怎麼了?」
趙師古撓了撓頭,問:
「大用,劉常德這個強盜殺人如麻,你不怵他嗎?」
趙大用明白了過來,說:
「爺爺,您想多了。」
「劉常德打死秦三的緣由,我知道的最清楚不過了。」
「劉常德幾個人進城賣上好的木炭,秦三看見貨好,就在斤兩上動手段,想要強買過來。」
「劉常德也是精明人,他的木炭在家稱過了,自然不能賣。」
趙師古一拍桌子,喝道:
「秦三就是再不對,劉常德也不能打死人。他有了冤屈,可以報官,由官府為他撐腰。」
「私力救濟,是大明律明令禁止的,論罪當斬!」
劉常德是趙師古心中最擔心的一頭不講規矩的餓狼,避之而不及,那成想到自己人還主動招惹到了他。
趙大用看著趙師古心虛的樣子,有點想笑,但是他不敢笑,只是繼續解釋:
「爺爺,你聽我說,是這麼一回事兒。」
「劉常德不賣東西,秦三就打人,沒有打過,秦三反被劉常德打。」
「秦三城門口劫道群毆劉常德,又沒打過,他還被劉常德搶走一匹馬。」
「秦三應該是半夜想去黃龍山,放火燒死劉常德,還是沒打過,他被劉常德消滅了。」
「爺爺,您聽明白了嗎?」
趙師古氣得快喘不過來氣了,說:
「我明白你奶奶個腿,劉常德就是無法無天,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千刀萬剮的狗強盜,你不准跟他接觸!」
趙大用還是不死心,做了最後的努力,說:
「爺爺,您沒有發現,劉常德真的是一個本分的農民嗎?」
「他種地賣東西,你不欺負他,他不會跟你作對呀。」
旁邊的趙三管家張張嘴,還是把話咽下去了,心說:
「咱家欺負人還少嗎,你欺負劉常德,不就得被打嗎?」
趙大用的說法反而讓趙師古回過來味了,心說:
「劉常德這不是強盜做派,他是坐寇的做派,坐寇將來危害更大。」
「但是坐寇講規矩,講道理,輕易不呲牙,確實可以談生意。看在銀子的份上,暫時不與他計較了。」
不過他不會把剛才說的話當場咽回去,而是轉移了話題,問:
「劉常德一個山里人,膽大包天嗎?」
「他找的什麼由頭,上的咱家,我沒聽說有拜貼呀?」
趙師古又轉頭看了看大管家,問:
「有嗎?」
趙大管家搖頭,說:
「回太爺的話,這幾天不僅沒有黃龍山的拜貼,別的地方的拜貼也沒有。」
趙大用解釋了,說:
「劉常德耍了個小聰明,他請了一個縣學書生,拜訪我大哥,劉常德才進的院門。」
「我倆在門房碰見了。」
趙師古這才明白,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明朝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迎來送往的規矩也很大。
農村一般農戶家庭,走親戚上門做客,可以任選黃道吉日,上午隨時過去,一般不用計較主人的日程安排。
當然農戶做客,一般不選農忙季節和青黃不接的季節。
前者是不能耽誤人家的農活,後者是不能吃人家為數不多的存糧。姑表親等關係親近的親戚,一般沒有這個忌諱。
還有就是來客要留飯的話,客人得早點去,不然午飯不夠吃。
大戶人家之間做客拜訪,就很正規,跟官僚私下交往差不多。
客人拜訪大戶,要先寫拜貼送到主人家,拜貼寫明「何人,何時,何事」請求正式會面。
主人家收了拜貼,同意「何時,何地」會面,就安排人再送了回帖,這次會面才算成行。
這是的講究一般是,客人提供好幾個時間供主人選擇,主人確定時間以後,再選擇何時,在合適的場所進行會面。
假如主人不想見面,就沒有回帖,客人的拜貼就是一個失敗的預約。
客人的這次拜訪只是在主人眼前刷一刷存在感而已,表示「我很仰慕你,請你記住我的名字,有好事務必想起我」。
門庭若市,客流如織的大戶人家,一般客人的拜貼,甚至在管家那裡就被篩掉了,主人壓根不知道客人的示好。
趙家大院的規矩也挺大,趙師古當家,一般正式來客的拜貼信息匯總到他那裡。
然後他決定是否會面,趙大管家安排接下來的具體事務。
劉常德想要拜見趙師古,一點門都沒有!
但是,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趙鳳翥和趙拱極二人專心讀書科舉,一般不見外客。
但是生員會留個活口,某某、某某等不學無術的同學不見,其他的同學見。
畢竟科舉讀書不能閉門造車,有水平的生員之間的交流是很必要的。
趙鳳翥和趙拱極見同學這種會面,不需要預約,權世卿上門,會面就成行了。
劉常德和權世卿,選擇年輕人趙拱極,而不選擇中年人趙鳳翥。
因為年輕人不吃捧,心一般沒有那麼黑,君子可欺之以方嘛!
趙師古聽到生員拜見趙拱極,他就明白了,心說:
「劉常德為了賣他的破木炭,還真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
「大用也可以隨時見外客,劉常德為什麼不拜見?因為大用一聽他的名字,就不會見他。」
趙師古人老成精,有著非常靈活的底線,他越過了這個話題,問:
「大用,煤和鹽你買哪家的?」
趙大用胸有成竹,說:
「鹽呀,招賢里權老二家的精鹽便宜,好吃又乾淨漂亮,買他家的。」
「河東村那一塊兒的煤一向口碑好,我直接找劉自盛去。」
市場開拓階段,趙大用要放香餌釣大魚,他對貨源品質的要求,暫時高過了,對利潤的極致追求,他自然選擇大戶人家的品質夠硬的貨源。
趙大用一撅屁股,趙師古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問道:
「大用,你要去西安多做幾趟生意?」
趙大用樂了,說:
「爺爺果然目光如炬,孫兒的心思瞞不過您的火眼金睛。」
「我就是這麼打算的,銀子嘛,越多越好,沒有掙夠的那一天。」
「好!」
趙師古突然壓低了聲音,說:
「大用,你熟悉西安的地方,但是不熟悉西安的木炭煤炭生意。」
「這麼的,你找這幾家人,讓他們伸伸手,撈點小錢,也讓他們看看咱家的誠意。」
「你這麼這麼的辦!」
「待來年,你父兄二人鄉試中舉歸來,爺爺給你慶功,再安排一門合適的親事給你!」
趙三管家此時露出了本色,一臉驚訝和不可置信,眼睛睜得老大,問道:
「二公子,咱家何時,跟黃龍山強盜連上關係啦,還做起來生意?」
「你不要命啦?」
趙大用卻越想越自鳴得意,心想:
「進軍西安城燃料市場的規劃太完美了!」
「在獲得人生自由的大業面前,其他不過是細枝末節而已。」
假如把趙大用放在某一段時間,他一定是一個反抗封建禮教束縛的翩翩公子,為文人墨客不吝筆墨廣為讚揚。
趙大用只是不知道他有這麼高尚而已。
趙大用費盡心機的給趙三管家解釋,畢竟這是他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趙大用說:
「三管家,看事情不能只看到壞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好的一方面。」
「劉常德是個惡人強盜不假,但是他的木炭反而不惡,乃是質優價廉的上等貨。」
「因為厭惡劉常德而耽誤做生意,耽誤發財,智者所不為也!」
趙三管家聽了,有些懵逼,這是什麼樣的歪理呀!
趙大用繼續說服三管家,也是在說服自己,道:
「三管家,做人一定要向前看,總是翻前帳是耽誤生活滴。」
「咱家如今不搭理秦王府,那就是跟黃龍山沒有仇怨。」
「兩家之間沒有仇怨,為什麼不能做生意呀?」
「四海之內皆兄弟,不看後頭看前頭!」
「聽我的吧,准沒錯!」
眼界打開,思路也就打開了,腦海中的生意經如同泉涌,趙大用迫不及待的要出門玩耍順便經商。
他拉著趙三管家去書房,向趙老太爺,匯報可選的市場貨源買賣人家。
趙大用第一個匯報了黃龍山特級優質木炭,供貨商是太平觀劉常德道長,價格是100斤木炭/0.28兩白銀。
「劉常德?」
趙師古和大管家本來還納悶:
「趙大用剛出書房不過半天時間,現在就回來匯報準備情況。」
「去縣城,找人商量,他就是飛,也飛不了那麼快啊。」
「除非供貨商就在趙家大院門口等著!」
大管家恍然大悟,他顧不得上下尊卑了,大聲喝問:
「二公子啊,您給劉常德抓起來了嗎?」
趙大用嘿嘿一笑,說:
「大管家,你可真是料事如神。」
「我本來想抓他的,但是劉常德向我跪地求饒,並且承諾低價賣給我優質木炭,我就慈悲為懷,放過了他。」
趙大管家啞口無言,張口結舌。
「這!」
「這!」
趙師古問了一句,說:
「大用,劉常德將縣城東城混混頭子秦三,一網打盡,你知道嗎?」
趙大用莫名其妙,說:
「爺爺,這事我知道啊,怎麼了?」
趙師古撓了撓頭,問:
「大用,劉常德這個強盜殺人如麻,你不怵他嗎?」
趙大用明白了過來,說:
「爺爺,您想多了。」
「劉常德打死秦三的緣由,我知道的最清楚不過了。」
「劉常德幾個人進城賣上好的木炭,秦三看見貨好,就在斤兩上動手段,想要強買過來。」
「劉常德也是精明人,他的木炭在家稱過了,自然不能賣。」
趙師古一拍桌子,喝道:
「秦三就是再不對,劉常德也不能打死人。他有了冤屈,可以報官,由官府為他撐腰。」
「私力救濟,是大明律明令禁止的,論罪當斬!」
劉常德是趙師古心中最擔心的一頭不講規矩的餓狼,避之而不及,那成想到自己人還主動招惹到了他。
趙大用看著趙師古心虛的樣子,有點想笑,但是他不敢笑,只是繼續解釋:
「爺爺,你聽我說,是這麼一回事兒。」
「劉常德不賣東西,秦三就打人,沒有打過,秦三反被劉常德打。」
「秦三城門口劫道群毆劉常德,又沒打過,他還被劉常德搶走一匹馬。」
「秦三應該是半夜想去黃龍山,放火燒死劉常德,還是沒打過,他被劉常德消滅了。」
「爺爺,您聽明白了嗎?」
趙師古氣得快喘不過來氣了,說:
「我明白你奶奶個腿,劉常德就是無法無天,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千刀萬剮的狗強盜,你不准跟他接觸!」
趙大用還是不死心,做了最後的努力,說:
「爺爺,您沒有發現,劉常德真的是一個本分的農民嗎?」
「他種地賣東西,你不欺負他,他不會跟你作對呀。」
旁邊的趙三管家張張嘴,還是把話咽下去了,心說:
「咱家欺負人還少嗎,你欺負劉常德,不就得被打嗎?」
趙大用的說法反而讓趙師古回過來味了,心說:
「劉常德這不是強盜做派,他是坐寇的做派,坐寇將來危害更大。」
「但是坐寇講規矩,講道理,輕易不呲牙,確實可以談生意。看在銀子的份上,暫時不與他計較了。」
不過他不會把剛才說的話當場咽回去,而是轉移了話題,問:
「劉常德一個山里人,膽大包天嗎?」
「他找的什麼由頭,上的咱家,我沒聽說有拜貼呀?」
趙師古又轉頭看了看大管家,問:
「有嗎?」
趙大管家搖頭,說:
「回太爺的話,這幾天不僅沒有黃龍山的拜貼,別的地方的拜貼也沒有。」
趙大用解釋了,說:
「劉常德耍了個小聰明,他請了一個縣學書生,拜訪我大哥,劉常德才進的院門。」
「我倆在門房碰見了。」
趙師古這才明白,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明朝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迎來送往的規矩也很大。
農村一般農戶家庭,走親戚上門做客,可以任選黃道吉日,上午隨時過去,一般不用計較主人的日程安排。
當然農戶做客,一般不選農忙季節和青黃不接的季節。
前者是不能耽誤人家的農活,後者是不能吃人家為數不多的存糧。姑表親等關係親近的親戚,一般沒有這個忌諱。
還有就是來客要留飯的話,客人得早點去,不然午飯不夠吃。
大戶人家之間做客拜訪,就很正規,跟官僚私下交往差不多。
客人拜訪大戶,要先寫拜貼送到主人家,拜貼寫明「何人,何時,何事」請求正式會面。
主人家收了拜貼,同意「何時,何地」會面,就安排人再送了回帖,這次會面才算成行。
這是的講究一般是,客人提供好幾個時間供主人選擇,主人確定時間以後,再選擇何時,在合適的場所進行會面。
假如主人不想見面,就沒有回帖,客人的拜貼就是一個失敗的預約。
客人的這次拜訪只是在主人眼前刷一刷存在感而已,表示「我很仰慕你,請你記住我的名字,有好事務必想起我」。
門庭若市,客流如織的大戶人家,一般客人的拜貼,甚至在管家那裡就被篩掉了,主人壓根不知道客人的示好。
趙家大院的規矩也挺大,趙師古當家,一般正式來客的拜貼信息匯總到他那裡。
然後他決定是否會面,趙大管家安排接下來的具體事務。
劉常德想要拜見趙師古,一點門都沒有!
但是,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趙鳳翥和趙拱極二人專心讀書科舉,一般不見外客。
但是生員會留個活口,某某、某某等不學無術的同學不見,其他的同學見。
畢竟科舉讀書不能閉門造車,有水平的生員之間的交流是很必要的。
趙鳳翥和趙拱極見同學這種會面,不需要預約,權世卿上門,會面就成行了。
劉常德和權世卿,選擇年輕人趙拱極,而不選擇中年人趙鳳翥。
因為年輕人不吃捧,心一般沒有那麼黑,君子可欺之以方嘛!
趙師古聽到生員拜見趙拱極,他就明白了,心說:
「劉常德為了賣他的破木炭,還真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
「大用也可以隨時見外客,劉常德為什麼不拜見?因為大用一聽他的名字,就不會見他。」
趙師古人老成精,有著非常靈活的底線,他越過了這個話題,問:
「大用,煤和鹽你買哪家的?」
趙大用胸有成竹,說:
「鹽呀,招賢里權老二家的精鹽便宜,好吃又乾淨漂亮,買他家的。」
「河東村那一塊兒的煤一向口碑好,我直接找劉自盛去。」
市場開拓階段,趙大用要放香餌釣大魚,他對貨源品質的要求,暫時高過了,對利潤的極致追求,他自然選擇大戶人家的品質夠硬的貨源。
趙大用一撅屁股,趙師古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問道:
「大用,你要去西安多做幾趟生意?」
趙大用樂了,說:
「爺爺果然目光如炬,孫兒的心思瞞不過您的火眼金睛。」
「我就是這麼打算的,銀子嘛,越多越好,沒有掙夠的那一天。」
「好!」
趙師古突然壓低了聲音,說:
「大用,你熟悉西安的地方,但是不熟悉西安的木炭煤炭生意。」
「這麼的,你找這幾家人,讓他們伸伸手,撈點小錢,也讓他們看看咱家的誠意。」
「你這麼這麼的辦!」
「待來年,你父兄二人鄉試中舉歸來,爺爺給你慶功,再安排一門合適的親事給你!」